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求生手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风吹过的沙

    当年在黑山众贼夺下邺城之时,众贼帅尽皆大喜过望,自以为得势,唯有陶升一个人知道凭这些乌合之众难敌袁绍的精兵,果断跳反,以袁绍和众官吏的家小为投名状成功洗白,混进了袁大将军的队伍里,还博得了河北众官将的好感。

    陶升来到常山也有些时日,对常山显现出欣欣向荣之意颇为讶异,越深入了解,越发现常山上下正渐渐被颜良捏合在一起,旁人几无插手的缝隙。

    军事方面,颜良挟连胜贼寇之威,又大举募兵开展比武沙汰,尽得常山能战之兵。

    陶升曾观摩过几次颜良麾下诸营的操练,对讨逆营将士的战力暗暗心惊。,

    治政方面,有辛毗倾力合作,更有崔琰、陈正、田灿、张广等能吏辅佐。

    前些时日颜良令各部督邮整肃吏治,县乡吏员及各地豪强劣绅无不慑服,根本生不出反抗之心。

    陶升心想若是遂了袁大将军的意思,在常山境内摆明车马和颜良对着干,怕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自己那五百老卒给颜良的万余精兵塞牙缝都不够啊,此事还当缓图,还当缓图!

    颜良也没料到陶升竟如此有眼色,既然陶升愿意配合,那自然最好,不然掣肘之下总是会产生内耗。

    之后颜良便与陶升好生商议了一下军屯的章程和双方需要的配合事宜等等。

    最后研究下来,第一批的屯田区域尽量挑选在远离山区,或者靠近各兵营的地方,方便遇袭时照应。

    另外军屯中的青壮屯民在农闲时会被组织起来习练兵戈战阵,一切仿效地方上的乡勇民兵。

    为了显示自己并无他心,陶升主动请求颜良派一些长于练兵的部下来协助此事。

    颜良投桃报李,表示前期屯田中缺少耕牛、种子、口粮等物资,郡府及军中均可施以援手。

    总之,那一场拜会下来,颜良与陶升二人尽皆满意而归。

    只是远在邺城的袁大将军若知道事情如此发展,怕是会后悔遣了这油滑的陶升来负责常山军屯吧!

    某个字润之的湖蓝人曾作诗曰:“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

    可见从古至今,粮食安全一直都是头等大事,哪怕到了二十一世纪时,某些居心叵测的大国还试图用粮食为武器来遏制我大天朝的重新崛起。

    而此刻常山沿山边地正在开展的大屯田正是解决粮食问题的妙策之一。

    颜良自然对屯田多有关心,不时停下步伐,去看一看道路两旁屯田堡寨的建设进度,以及附近荒田的厘定、恢复程度。

    从去年末开始,颜良就从多方渠道吸引流民前来常山,为此贴补了不少钱粮。

    好在洒下的钱粮总有回报,常山地界如今聚集了数千家各地流民,他们有的是司兖地界遭逢战乱逃难的,有的是河北各郡县的失地贫民,有的还可能是从黑山里熬不过去溜出来的。

    在冬天里,各地的屯田区域还未厘定,流民们也暂时没有去处,没有衣食来源。

    这些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流民们都是日后屯田的劳力,颜良肯定不会放任不管,且万一流民生活无着揭竿n就弄巧成拙了。

    所以颜良在各城与各驻军营地附近特别设立了临时流民营,每天按口配发口粮,提供些基础的被服。

    当然,粮食宝贵,发放的粮食绝对不算多,只能保持流民们的最低生存需求罢了。

    为了进一步解决流民们的衣食问题,颜良便建议各县雇佣这些流民造桥修路以工代赈,想要多吃点,便得卖力气干活。

    起先各县乡还不同意,他们都习惯了那破旧不堪的道路,都不太愿意出钱粮修路。

    颜良为了说服各县乡地方上出钱出粮修路,甚至还喊出了一句口号,曰:“要想富,先修路。”

    当然,光是喊口号还不能激发各县乡的积极性,颜良还承诺了修路所耗费的钱粮,将在来年由郡府酌情贴补三到五成不等。

    颜良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再不卖面子岂不是等着穿小鞋

    于是各县都从紧张的预算里掏出了些钱粮来雇佣流民修路。

    当然,为了安稳流民的人心,颜良画下了大大的饼子,宣布开春之后将会把他们安排入各个屯田堡寨,只要干活,人人都能吃饱。

    他更多次在流民面前声称短则三年,长则五载,会把这些屯田部开垦好的田亩分给每家每户,把他们全数转入当地民籍,且分下的田亩俱可世代传家。

    有了鼎鼎大名颜府君的承诺,这些流民们放心了不少,在官吏和士卒的管理下井然有序地做工。

    有了这些廉价劳力,常山各县乡间年久失修的道路大为改善,也算得上是一个善政。

    其实石邑到井陉之间的这片土地原本就有不少开垦过的田地,不过因为这些年的贼乱后民众流失土地也抛了荒。

    年前在勘察选择屯田地点的时候,就优先选择这些有过耕种痕迹的田地。

    眼下这些屯民们正在陶升手下官吏们带领下,把杂草淹没的田垄一一恢复,仔细检查每一寸土地,把大大小小的石头给挑拣出来,杂草多的地方用火烧荒,杂草少的地方也一一锄掉,等待官中调度来的耕牛犁具来统一翻土深耕。

    屯客们对于能有一片安居乐业的土地都十分珍惜,且来到各个屯田堡寨后各人的衣食被服都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让大家觉得未来十分光明,显得干劲颇高,一边干活一边哼唱着各自家乡的民歌俚曲。

    因着这些屯客都来自四面方,所以歌声五花门,有冀州口音,也有兖州、司州地方口音,倒是颇有意趣。

    当颜良带着手下将吏经过时,很多屯民都十分敬畏地避让在道路两旁。

    颜良意识到自己身后那一大堆杀气腾腾的扈从有点骇人,所以吩咐那数百扈从隔开远一些,自己只带几个吏员们走在前头。

    这时候正好有几个小屁孩追逐嬉闹着从道旁杂草淹没的田垄里冲出来,待他们冲到县道上才突然发现眼前有好几匹高头大马,一下子就吓得呆立在道中间。

    这时候田地里的屯民们也发现了异常,均都惊呼了起来,有些胆子小的更不忍地遮住了眼睛不愿看下去。

    说时迟那时快,走在最前头的颜良大喝一声:“止!”

    然后颜良猛地一提缰绳,让正在奔跑的马儿前蹄高高抬了起来,千钧一发之间止住了步子,没有撞上突然蹿出来的小屁孩。

    这一下突生变故,把颜良身后的随员以及四周的屯门们都惊出了一身冷汗,幸得颜良骑术娴熟,带头控制住了坐骑。

    颜良一个帅气地滚鞍下马,走到前边查看前边的小屁孩们,说道:“娃娃们,碍不碍事”

    几个小屁孩早就在刚才就被吓得坐倒在地上,个个像被定住身一般,这下被颜良一问才从巨大惊慌之中反应过来,纷纷哇哇大哭,根本顾不上回答。

    颜良对自己的马术有信心,知道刚才虽然事发突然但及时勒住了马并没有撞到小娃娃们,但不能确定这些娃娃会不会自己摔坏了。

    他把最前边的那个娃娃拉了起来,用手拍了拍屁股上的灰,再捏了捏细瘦的腿脚,发现并没有什么大问题,便笑道:“哭什么哭,再哭没得晚饭吃。”

    这些熊孩子本就在地上打个滚,不痛不痒的,只是被吓到了,一听事关晚饭大事立刻都止住了哇哇声。

    颜良笑道:“这才对嘛!都是小男子汉,哭哭啼啼像什么样子。来,谁来告诉我你们都是哪里人,说得好有奖赏。”

    颜良说着从马背上的革囊里拿出一份细麻布包裹好的糕点,在手上展开。

    这些糕点自然是临行之前家里两个女人专门做的,甄宓嫁来之后和梅娘处得很好,一直跟着梅娘学烹饪等事。

    二女得知颜良又要远行,自是依依不舍,悉心准备了诸多衣服和吃食让他带着。

    二女做的点心自然是用料讲究做法精细,细麻布一揭开就散发出一股浓郁的香气,引得几个小屁孩口水直咽,喉咙里一滚一滚的。

    那个最先被颜良拉起来的孩子道:“我来说,我来说,我家是从长垣来的,先是到了魏郡,然后又走了好远的路来到这里。”

    或许是因为食物的诱惑,小孩子思路很清晰,口齿也灵便,竟然说得有板有眼。

    颜良夸道:“说得好,来,把手擦擦干净,接好了别掉了。”

    小娃娃把手拼命在身上衣服上擦了几下,然后小心翼翼地接过一块雪白雪白的糕点,急不可耐地往嘴巴里塞。

    旁边几个熊孩子见状艳羡不已,也叽叽喳喳地道:“我是从赵国来的,我是从渤海来的”

    颜良笑呵呵地一个一个让他们把手擦干净,然后分给他们糕点,很快这些熊孩子都破涕为笑。

    这时候这些熊孩子的父母家人们也匆匆赶了回来,他们还担心孩子们摔着伤着或者冲撞了贵人,没想到却见到异常温馨和睦的一幕。

    有几个孩子可能因为糕点太过香甜,吃得太快有点噎着,颜良还从革囊里拿来水囊喂他们喝水,还一边轻轻拍打孩子的后背。

    这些百姓们虽然不知道眼前之人是何身份,但从身后诸多衣着华贵的随从以及远处诸多精强的扈从得知必是郡中大官,不免心里惴惴不安,但料不到眼前的大人物竟如此慈和。

    颜良向四处围拢围观的屯民们道:“有没有孩子们的家中长辈在且来把孩子们领回去,记得带在身边看管,莫要走失了。”11




第305章 分田到户
    那几个熊孩子的家长初时还不敢贸然上前,闻听此言才赶紧上前领回各自的孩子,并连连向颜良鞠躬道歉赔不是。

    颜良笑道:“无妨无妨,我看乡亲们家中多有孩童。这些孩子们在田间地头瞎玩闹也不是回事,尔等怎不让孩子们习文识数”

    旁观的百姓们见颜良虽然样貌威猛,但笑容可掬毫无架子,还拿糕点给孩子们吃,心里的畏惧之心稍稍淡了些,有几个胆儿大些的屯民便七嘴八舌地答道:“我等自然也想让娃儿们进学,可哪能够呢”

    “是啊是啊我等刚刚迁来此处,人生地不熟,也不知哪里有先生授课收徒。”

    “哈鲁大眼儿,便是知道有先生授课收徒,你又交得起束脩么”

    那被唤作鲁大眼儿的屯民被旁边的同伴一个嘲笑之下,憋红着脸道:“我我便是凭着倾家dàng产也会凑够了束脩送娃儿进学。”

    “得了吧你那破盆破罐子的,便是倾家dàng产,又能买得起几条”

    “你你我不与你癞子张计较,哼”

    鲁大眼儿虽然被噎得反驳不得,但却没什么人笑话他,因为大多数屯民的家境都差不多,不然也不会流离失所到常山来讨口饭吃。

    一旁更有人感同受道:“是啊便是知道有先生授课,那每年的束脩也不是我等负担得起的,如之奈何”

    也有人宽慰自己和旁人道:“哎如今有地方安,有吃有住有田耕,后还能分田到户,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大家伙儿想让娃儿们进学,待过些时宽裕了再说呗”

    有人附和道:“是啊是啊许老伯说得不错,这小子已经可以了,至少衣食不愁。”

    也有人有些担忧,说道:“现在的子虽然还过得去,不过这开垦的田地都是官家的,也不知道会不会分田到户,什么时候能分上,指不定我等都是白忙活一场。”

    “会分的吧说是三年五年后。”

    “谁知道呢这年头的官家的话多不算数。”

    “嘘慎言慎言”

    这有人带头,众多百姓们又都跟着担心今后的着落,一时之间议论纷纷。

    这带头担忧的人便是刚才出言讥笑鲁大眼儿的癞子张,此刻鲁大眼儿突然跳出来道:“癞子张你还要不要脸儿这地是官家的,你吃的是官家给的,住的是官家给的,穿的也都是官家给的,你才来此地多久,连锄头都没挥上几下,便想着分田地,这皇天之下后土之上,可有此等好事”

    那癞子张没料到平里老实巴交的鲁大眼儿突然当众出言刺他,他本就有些泼皮习气,当下便发横道:“嘿怎么着还不兴让我想了这可是官家说要分田到户的,难不成你鲁大眼儿就不想若是你不想那把你那份匀给我好了。”

    鲁大眼儿倒也被激起火起来,回道:“做你的美梦,官家便是会分田,也分不到你这个泼皮癞子头上。”

    癞子张把袍袖一撩道:“你这厮可是找死么让乃公来教训教训你。”

    鲁大眼儿也道:“来就来,看我怎么教训你这癞子。”

    眼看二人争执了起来,先前那说话的许老伯道:“好了好了在贵人面前你们岂敢放肆大家都把他二人拉开些。”

    众人这才意识到眼前还有贵人在一旁,顿时七手八脚把二人拉开。

    颜良自从抛出那个问题之后,就一直笑眯眯地站在旁边听屯民们七嘴八舌地议论,也不插话打断。

    他见屯民们的思维发散极其强大,从娃娃们上学到束脩,从束脩到过子,从过子到分田,然后更差一点就打了起来。

    虽然只是袖手旁观,但颜良也从百姓们的言行里了解到了许多内容,不无收获。

    此刻那许老伯把众人的注意力又重新引到了他上,颜良便先向许老伯拱了拱手,然后说道:“方才乡亲们的话,我都听见了,如今针对大家的疑虑一一作答。”

    “先说这屯田之事,大家能来到常山,想必也是从各处听闻的消息,说是常山要招募屯客,只要能来到常山的,会保管大家的吃住,是么”

    屯民们纷纷答道:“对,是有这么一说。”

    颜良又问道:“那大家来到常山之后,郡中可曾如约提供吃住缺少衣着的是不是还能得到些衣物救济”

    屯民们又答道:“对对对官家说话算话,我等都承常山的份呐”

    颜良道:“这些时来各地汇聚的屯客不少,府库里要赈济粥食也有些力有不逮,不过郡中想办法让各地县乡雇人修葺道路桥梁,让大家伙儿能赚上些干粮,大家凡是出了力的,都能吃得饱饱的,有诸”

    屯民们道:“此事有的,虽然干活辛苦些,不过那黄米饭和面饼可真香啊,哈哈”

    颜良也笑道:“是这个理儿,来到常山之后,只要愿意干活,就能吃得饱穿得暖。”

    屯民们纷纷道:“对,常山府君听说是个能打胜仗的大将军,定不会欺骗我等。”

    颜良见话题又要被扯开,连忙拉回来道:“再说说眼下这田土之事,大家伙儿也看见了,这些田地虽然抛了荒,不过可都是曾经垦种过的好地啊,只消稍加拾掇,便能恢复旧观,收成怕是不小。”
1...159160161162163...17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