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遥远之矢
而战死的副队长陈立,除了得赏银20两外,另有抚恤银子50两下发,共有70两银子给其家属。
众人拿得赏银后,除了那些阵亡骑兵的家属尚沉浸在悲痛之中,皆是欢声连连,要知道现在辽东之地,一个普通人家一年忙到头,也不过挣十五六两银子。这里一名战兵一场战斗便挣了全家人大半年的银子,当然是极开心的事情。
这赏银一发,便是1300多两银子哗哗而去。
李啸心中,却没有半点心疼的感觉。这些战兵们用生命与热血换来的奖赏,李啸一分一毫都不会少给他们。绝不会象现在的辽东将门一样,刻意侵吞士兵的奖赏和粮饷,这种下作的行径,李啸心下深为鄙视。
李啸心下暗想,将来有条件了,还要颁发勋章之类,把这些近现代军队极常用的奖励措施,贯彻军中,以更好地激发战兵们奋力作战。
下发完赏银,李啸下令安排盛宴,为骑兵队这次大胜庆功。
在墩内一众妇人喜气洋洋地忙碌中,宴席很快就准备完毕。
小鸡蘑菇炖粉条,淌汁流油的肥厚猪排,厚实大馅的酸汤水饺,爽口的酸菜白肉,大条的红烧带鱼,切成细末的红丝雪里红腌黄瓜等等,一道道让人垂涎的美食往一张张大方桌上摆去。
参加本次作战的骑兵们被安排坐于上头的桌席上,分桌围坐,以示尊敬。而墩内其他战兵家属,则在下首开桌摆席,全墩人员一同欢庆这次痛快的胜利。
李啸亲自带着田威王义守等各名将领,给每个桌上的将士们轮流敬酒,若有回敬,更是来者不拒。只是很多人都注意到,这名豪气十足,朗声说笑,大碗痛饮的百户大人,眼中似乎有泪光在隐隐闪动。
那边埋葬旧日队友,这边欢宴以庆胜利,人生的苦乐悲欢,近乎荒谬地叠杂在一起,这浓缩于心的滋味,让李啸心下感慨无限。
这场宴会一直开到天黑方结束,全体军兵酒饱饭足,鼓腹欢笑,尽欢而散。
当晚,李啸大醉。
只是大醉的他,却难于入眠。
高朴临死前对他说过的那些话,一遍遍地在他脑海中浮现。
“俺这次中了鞑子埋伏,却是被那王道奇设计陷害。与其通气的内奸,便是那华济!你,你要替俺报,报仇。。。。。”
醉意朦胧的李啸,仿佛看到高朴正在半空中,对他重复临死前的话语。
李啸下意识地伸手去抓,却是只抓到一手虚空。
李啸脸上,渐渐地显现出狰狞之色。
公报私仇私通鞑子的王道奇,叛卖恩主无耻下作的华济,你们等着吧,老子定要取了你们的狗命!
次日中午,吴亮带着二十副棺材及墓碑灵位等丧葬物品返回不归墩,一同拉回的,还有3名骑兵的尸体。
“禀百户,受重伤的两位兄弟,都在昨天下午便去了,还有一名受伤的兄弟,自送去医馆便高烧不退,挣扎到今天凌晨,亦是去了。”
吴亮声音很低,他说完后,瞥见对面的百户官李啸只是呆坐,却没有说话。
李啸知道,这个年代的医学,估计连人体结构和脏器位置都还没弄清楚,这样落后的救疗手段,受创极重的重伤员其实是极难救治,能不能活下来,看运气的成分更多。而那些轻伤员,虽看似伤得不重,但因为伤口都长时间流血和感染,很可能诱发高烧和败血症,另外还有潜伏的破伤风等疾病都是致命杀手。那陈麻子医术虽然相比那些普通医生强上许多,但对于这些在现代社会才得到根本治疗的疾病,怕亦是徒呼奈何。这几个轻伤兵中,能活下来几个,却是没人能打包票。
“百户大人,故学生一共买回了二十口棺材,其中按你的要求,高把总的棺材买得最好,乃是上好桐木所制,厚实坚重,花银十两。另各位兄弟的棺材皆为槐木所制,亦皆是好货,每具各花银子5两。那棺材店老板见我等这笔生意颇大,又听闻这些将士皆是杀鞑子牺牲,颇为感动,那墓碑、灵牌与一些丧品
第四十二章 分功
冷静下来的李啸,开始在想怎么处置这些首级了。
他知道,依大明军功制,领军军官,但凡官位总旗以上,部众数十人以上者,部下斩获奴贼十颗,着升实授一级,每加十颗,加升一级。共升三级为止,二级实授,一级署职。而每个鞑子头颅除有50两银子赏银外,还有额外的嘉奖银子和绸缎。
也就是,李啸其实只要斩获首级三十颗,就可以军阶连升三级,越过镇抚,副千户二职,直至升到正千户,同时军职晋为千总。
这只是朝廷往日规定,现在大明官军屡战屡败,鞑子首级珍稀难得,晋升所需的首级数已是大为减少。基本上平均6颗首级便可升一级,这样一来,李啸所需的首级数,不过18颗便足于晋升到顶。
李啸欠缺人脉关系,如果他在朝廷中有官员欣赏撑腰的话,甚至破格升到指挥佥事也不是难事。
相比会晋升到何种职位,李啸更关心自已这些首级能不能保住。
43颗鞑子首级,这巨大的战功与斩获,足以让每个官员和将领都会动心,纵是李啸等人血拼得来,他们也决不会让李啸一人独享这份巨大而难得的战功。现在的大明官军中,论打仗,可能没几个人有真本事,但论争功与内斗,个个都是顶尖的好手。
如果李啸不能找到一个愿意为自已报功的上官,那么,不要保住自已赖以晋升的18颗首级,就是自已的战功全部被贪婪的上官吞没,都是有可能的。
比如,自已如果把战功报给守备王道奇的话,李啸很确定,此人定会将自已的战功吞得一干二净,自已还无处理去。
那么,该找谁帮忙呢
李啸又想到了那个人,那个给自已开了支领条陈,协助李啸迈出建军第一步的人。
辽东前锋营参将,祖大弼。
李啸确信,如果把多出的首级送给此人的话,这个心胸豪阔且与自已关系良好的祖大弼,一定会极为欣喜,从而给自已禀功上报。
要知道,李啸留下18颗首级的话,依然还可送给祖大弼25颗首级!
据大明军功律,从指挥使往上的军衔,每30颗鞑子首级可升一级。但现在鞑子首级稀缺难获,有25个首级便足够晋升了。这样的话,祖大弼官位可升为从二品,军职也可提为副将。
在这样的重大利诱面前,李啸确信祖大弼一定会动心。
曹操,曹操到。次日一早,李啸全军正在墩内集合吃饭之际,便有军士来报,前锋营参将祖大弼急急率众前来,要见百户官李啸。
李啸心下一乐,这个祖大弼,定是闻听了自已获得了这般战功,才这么心急火燎地赶了过来吧。
李啸不知道,这两日间,他率骑兵队斩获43名鞑子首级这个爆炸性新闻,早已在锦州的街头巷尾传遍开去,酒肆茶楼各处,人人皆在谈论这位辽东新出的少年英雄。李啸这一次痛快的大胜,让锦州上下军民百姓,皆觉扬眉吐气,往日总被鞑子欺压战败的郁闷扫了不少。甚至有戏班和书铺子趁热打铁,全凭脑补,赶着编排了《李百户风雪战鞑虏》的戏曲与书段,编得更是神乎其神。什么李啸本人非但武艺非凡,更是精通八卦道术,能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更画得一手好道符,请得太上老君托塔李天王哪吒三太子等一众天兵天将下界,这才以少胜多,将一众鞑虏一扫而光。这个离奇得近乎脑洞大开的故事中,李啸不象个武将,倒与传中无所不能的诸葛亮颇为相似。真不知若是李啸本人,听了这些戏曲与书段子,会做何种感想。饶是如此拙劣荒诞的一段故事,竟是观者如堵,听客甚众,倒是让戏班与书人赚了一份好钱。
李啸猜得没错,在宁远欲返的祖大弼,也接到手下家丁的奏报,这位祖参将,想到当日李啸的分功承诺,当下心急火燎,立刻辞别本欲同行回去的祖大寿,率先快马急奔返回锦州,并径行来到了李啸的不归墩。
李啸心中暗叹,这个祖大弼,要赶祖大寿返回锦州前,把奏报与战功做实,以免他人分功,心下倒算得恁地精细。
“李啸!你这厮如何还缩头躲在墩内做甚,某家亲来你这不归墩,给足了你这厮颜面,还不快快出来迎接!”
祖大弼如雷般的巨吼,从墩门外清晰地传到了李啸耳中。
“哦,原来祖参将前来蔽墩,在下有失远迎,请参将大人恕罪。”
李啸大笑出得墩来,向一脸怒容的祖大弼半跪致礼。
李啸看到,祖大弼带着家丁队长焦安国等人,约有十多人,每个人都是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焦安国与李啸四目相望,两人脸上都是心照不宣的笑意。
“李啸你这厮少来这般虚礼,俺们从宁远奔行至此,没空听你废话。快带俺去看看斩获的首级。”祖大弼哼了一声,不耐烦地摆手。
李啸心下暗笑,这祖大弼,迢迢奔波至此,估计最为挂念的便是这些首级了,这般急切不耐,可见向往得很。
“好,请大人随在下前去。”
李啸起身,带着祖大弼等人在墩内穿行了一阵,然而打开了一所房间,让众人进去。
房间很黑,其中那股石灰硝化的刺鼻气味更是浓烈得让人闻之欲呕,李啸连忙令军士了火把送进来。
火把一入房中,祖大弼等人眼睛立刻瞪得溜圆。
他面前的一张长桌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一长溜硝好的鞑子头颅。在火把的照耀下,个个面相恐怖,口眼狰狞,惨白的石灰粉下,显露出暗红色有些萎缩的肌肉与血管,若是胆之人见了,怕会吓得晕过去。
祖大弼与焦安国两人,睁大眼睛,细心验看头颅,从发辫到牙口,一一仔细确认,许久之后,终于全部验毕首级。
祖大弼拍了拍手下沾染的石灰渣碎肉粘液等物,一脸欣喜之情,难于言表。
“禀参将,皆是真鞑子首级!”焦安国在一旁话语喜悦。
“屁话,俺自见了,要你多。”祖大弼喝道。
随即,李啸肩膀上挨了祖大弼重重一拍。
“狗入的李啸,真真有本事,立得恁大功劳,俺祖某,心下佩服哇!”祖大弼长叹一声道,眼神之中,满是欣赏之色。
未待李啸出谦谢之司,祖大弼便又大声道:“李啸,你这次立得恁大功绩,你且直,却要如何谢俺。”
祖大弼这大咧咧地话语完,一旁的焦安国脸上已是忍俊不禁。
李啸心下亦是好笑,这位祖参将,要来分润军功,竟还这般强横直接,一副理直气壮的模样,真让自已不知道什么好了。
“参将大人,李某此次微功,若非祖参将当日相帮,亦是难成。这酬谢之事,理所当然。这房间味道难闻,且随在下往官厅话。”
李啸忍着笑,带着祖大弼等人离开房间。
在留了焦安国与一众随从家丁在官厅之外后,祖大弼和李啸两人入得官厅中来。
祖大弼站在墩堡的官厅正中,颇有些好奇地四下张望了一番。他看到,此处现在收拾得窗明几净,地下的砖面新磨过,十分齐整干净,四周墙壁上,则挂着李啸的白摆牙喇兵盔甲和那柄夺魄弓与精钢虎刀,皆擦抹保养的很好,厅中摆着
第四十三章 杀机
“崇祯六年九月甲寅,辽东前锋营参将祖大弼,广宁中屯所哨骑百总李啸,两部人马闻得鞑虏伏击我锦州粮队,乃顶风冒雪出援,全歼虏寇,救回粮队。共斩得鞑子首级43颗,其中祖大弼部斩获25颗,李啸部斩获18颗,作战详情如下。。。。。。哈哈。”
炉火融融的一间宽敞厅房中,一张铺着虎皮的太师椅上,穿着一身厚暖狐裘的祖大寿,轻声念着祖大弼交上来的奏章,不觉笑出声来。
见得祖大寿发笑,祖大弼粗豪的脸上,颇觉有些燥热,他讪讪地看着这位仪表威严的亲哥,不敢作声。
“赞宇啊(祖大弼字),为兄却是不知,你何时竟与那李啸如此熟衽了,他竟这般舍得将军功分润于你。”祖大寿斜了一眼尴尬站立的祖大弼,表情与口气十分揶揄。
祖大弼面红耳赤,吭吭哧哧地将如何认识李啸,以及李啸曾如何求自已开支领条陈,后来又如何让自已分润军功之事,一五一十对祖大寿全说了出来。
祖大寿掂须大笑。
这个李啸,非但打仗了得,竟在人情事故上亦这般有手腕,懂得抱粗腿,拉关系,以维护自已的切实利益,实是不简单哪。
“赞宇,你感觉李啸这人如何”
祖大弼一愣,见祖大寿这般发问,连忙说道:“哥,俺觉得李啸这人不错。虽有些滑头,但能打仗,懂交情,俺却是颇为欣赏这厮。”
祖大寿淡淡笑了笑,他目光深沉地望着远方,轻声说了句:“赞宇,依为兄看来,这李啸将来的前程,只怕比你还强得多。”
“哦,大哥竟如此高看这厮”
“我祖大寿,看人眼光不敢说十分准,看个七八分还是没问题的。想那李啸,出身微贱,不过是一个无名无势的金州乡下猎户,却能屡立殊功,且这般会拉关系知进退,将来定会节节上升。纵然年少,却绝非简单人物啊!非是我说句自贬的话,我的三个儿子,泽润,泽法,泽溥,若其中有一人才具能及这李啸一半,我祖大寿纵死,亦是瞑目了。”
祖大寿说到这里,忽觉失言,便长叹一声顿住,脸上涌现一种消沮的表情。
“大哥,不必如此气丧,那边传了话来,说三位侄儿皆是过得不错,大哥却不必太过牵念。”祖大弼压低声音说道。
祖大寿烦躁地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说了。
“好了,你的奏章放我这了,我会尽快向兵部及巡抚大人上表报捷。只不过。。。。。。”
祖大寿顿了顿,脸露沉思之色。
“不过什么”祖大弼急问。
“只不过那个李啸,品阶本官会表奏他为正五品,军阶亦可同意其为正千户,但这军职,我却要压他一压,给他安排个把总便可。”
“哦,大哥这却是为何,这可有些屈了那个李啸。”祖大弼有些摸不着头脑。
“赞宇,你不知道,我这般做,其实是在保护他。”祖大寿长叹了一口气。
“哦,这。。。。。。”祖大弼一脸惊愕。
“其实,本帅亦极欣赏这个李啸。此人少年英雄,是我辽镇难得的人才。只是若晋职太快的话,为兄反而担心会害了他。”
未等一脸糊涂状的祖大弼说话,祖大寿接着说道:“这个李啸,来到我辽镇从军,总共不过三个多月的时间,竟可晋升到正千户,若再不于军职上压压他,下面各名将领心中,定会深怀嫉恨,暗中制掣排挤于他。有道是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这李啸将来想进一步在辽镇出人头地,怕是难了。毕竟,在这一众辽镇将门中,也不是我祖大寿一人说了算哪。”
“唉,还是大哥考虑深远,俺却没想这么多。”祖大弼挠挠头说道。
祖大寿苦笑了一声,挥挥手,让他退下。随后他站起身来,缓步踱至窗前,一双沉郁的三角眼,呆呆地望着灰濛濛的窗外出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