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遥远之矢
这次攀爬过程很顺利,没有一个战兵摔下悬崖。
一个时辰后,一百来名战兵终于全部上崖,这场大雨,也仿佛给他们完成了洗礼一般,雨住风停了。
一轮明月,带着一天的星光,满布空中,给整个悬崖上,抹上淡淡的银辉。
李啸刷地抽出了腰间那把锋利倭刀,这刀是从被斩首的三当家剁脑壳身上所缴获。冰冷的刀锋,直指那条悬崖另一端下去的小路。
最后的决战,终于到来了!
一切都如李啸所料,匪兵们大部分集中于青藤桥后的狗头关处,整个狗头岭顶端的防守,极为薄弱。
李啸带着一百多名战兵沿路蜂拥而下,砍杀了二十来名匪兵,就冲到了那个藏云洞的入口,也就是匪兵们的议事大厅。
方得入洞,二当家胡老鼠嚎叫着,带着几十名匪兵冲上前来。
安和尚大吼一声,率先与自已的六名部下冲上前去。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安和尚与胡老鼠二人,迅速地绞杀在一起。
“胡老鼠!你这贼厮,亏得俺一直对你信任有加,没想到你竟敢这般背叛俺!今天,俺定要砍了你的狗头!”
“哼!安和尚,人不为已,天诛地灭,你
第七十三章 回堡
在将俘虏匪兵分别收押后,又过了近一个时辰,李啸方带人统计完毕全部缴获。
一名军士喜孜孜地向李啸报告:“禀李大人,于狗头岭仓库中,共发现黄金三百五十三两,一百两是足色金,其余皆为八分金和七分金。存银子五千四百六十八两,足色银子俱是官锭,上有官府钤印,都是大锭的五十两一锭,共有一千五百五十两,其余为折色银,官锭较少,共有二千四百五十两,余者为各色散银。”
一脸兴奋的军士说得急切,不觉咳嗽起来,李啸脸上带着微笑,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军士缓了缓,又赶紧说道:“另外,仓内还发现各类绫罗锦缎,俱是上好南货,总计有一千二百三十匹之多。另外在米仓中,有米粮二千八百多石,其中面粉一千六百石,大米九百石,高梁三百石。还有武库中有刀剑。。。。。。”
李啸心下极喜,有这丰厚的缴获,这次剿匪作战,实在是赚大发了。
李啸已听完自已最想听到的数据,便打断他道:“可以了,不必再说了。你等速速统计完后,分别封存,待明日天亮后,全部装运回赤凤堡。”
军士领命而去。李啸随后立即给一众将士,如往日定例,下发奖赏与抚恤。
几名战死的战兵,每人发抚恤银子30两,给其家属。
重伤的战兵,如能救活,则视伤残程度,发抚恤银子10至20两,若不能救活,同样发抚恤银子30两。
轻伤的战兵,亦是视每人的伤情状况,每人各发抚恤银子3至5两。
全体参战战兵,因为作战任务轻松,每人发战斗赏银3两。而参与攀崖作战的战兵,包括安和尚的六名部下,因功劳重大战绩突出,每人赏银10两。
李啸规定,战斗赏银与战死与受伤的抚恤,可以叠加。
也就是说,攀崖战死的那几名战兵,除了抚恤银子30两外,另有参战银子10两,总共可得40两。
莫长荣,段时棨两名哨长,和王义守这名飞鹞子队长,火器总头赵杰,每人则各奖银子30两。盾兵与枪兵的每队队长,则每人赏银20两,副队长每人赏银15两,甲长赏银10两,副甲长6两。
而那安和尚,李啸给了他60两赏银,算是特别赏励其报信与带路之功,然后,又把一只眼身上所穿的那上好的精铁甲,赐给了他。
各人拿了赏赐与抚恤后,皆是喜气洋洋,一片欢腾。安和尚那满是横肉的脸上,笑得更是一片稀烂,那道可憎的刀疤,仿佛正随着肌肉一跳一跳地抖动。
独坐在已清理干净的藏云洞中,心潮澎湃难抑。
现在这蹲犬山,终于彻底掌握在自已手中了。
那么,自已接下来,该怎么处理这个地方呢
按很多穿越小说的做法,是将此处的财货搬运完后,就彻底废弃。
李啸不想这么做。
这蹲犬山,地势这般险要,攻取这般艰难,若自已撤去后,又来一股土匪重新攻占此地,那今日这番辛苦,岂不是白费了。
况且,自已的赤凤堡与此地距离这般近,若将此战略要地轻易拱手送人,而让自已的根本地盘重新受到威胁,李啸认为自已还没傻到这个地步。
他在想,这蹲犬山,虽然只有方圆二里有余,却也未必没有其他用途。李啸打算,让吴亮带人来此堪探一番,看看可有何矿产之类可供开采,以将蹲犬山物尽其用。
次日天明之际,那断裂的青藤桥,李啸已派人连夜紧急修好,并绑扎牢固。
在留下一队枪兵留守蹲犬山并看管俘虏后,李啸率全军返回赤凤堡。
这是李啸军来山东后的第一次胜仗,全军上下,皆是一片欢喜,返回的路上,军歌嘹亮,直入云霄。
回到赤凤堡时,这些战兵都发现,堡内所有的工匠与家属,都用一种钦佩与赞赏的眼神笑看自已。而没有入选此次战斗的其余战兵,看向自已的眼神中,明显都是羡慕与嫉妒交织。
打胜仗的感觉,真好。
很快,吴亮带着一众人员,把金银,绸缎,粮食等物,分别搬入新腾出的草板房中,入库清点后,吴亮告诉了李啸一个让他欣喜不已的报告。
现在李啸军中仓库中,共有黄金一万四千三百二十三两,银子二十六万五千多两,绸缎一千二百三十多匹,各类存粮近三千石,以及上次李啸存留的一众特产,可谓是银钱丰足,家底雄厚。
李啸按捺住心中的喜悦,告诉吴亮,让他带人速速前往蹲犬山堪测,探明当地有何矿产可以开采,以让蹲犬山物尽其用。
吴亮领命,随后带着工匠头目常大利等人,一同前往蹲犬山探察。
直到此时,李啸方感觉自已原本麻木的双手,又是一阵刺痛传来。
&
第七十四章 阿巴泰
“老爷,夫人又不吃东西了。”
一名丫鬟,手捧一碗精致的燕窝羹粥,低垂着头,一脸无奈地向正对着窗外发呆的祖大乐禀道。
祖长乐长长地叹了口气,转过身来,从丫鬟手里接过羹粥,低声道:“你且下去,待老夫亲去劝劝她。”
丫鬟应声而退,一脸凝重的祖大乐,端着燕窝羹粥,走入了王夫人的房间。
他看到,发鬓不整的王夫人,坐在花梨木雕床边,抽泣不停,两名丫鬟则斜签着身子,半坐在她旁边,不停地劝她要爱惜身子不要再哭。
见得家主祖大乐进来,两名正在劝王夫人的丫鬟,连忙起身,向祖大乐福了一福。祖大乐轻轻挥了挥手,两名丫鬟会意,急急退出房去。
“夫人,莫要哭坏了身子,且将这羹粥吃了,爱惜身体要紧。”祖大乐柔声相劝,一边用匙子舀起一点燕窝,便向犹自饮泣不已的王夫人嘴边送去。
“啪!”
王夫人随手一拂,祖大乐闪避不及,手中的汤匙被王夫人打落于地,雪白的燕窝洒了一地的星星点点。
“咳!夫人啊,何必定要与老夫这般怄气,莫非,你以为老夫这日子太好过了不成!”祖大乐一脸愠色,将那碗羹粥,重重地往床边的桌子的一放。
“妾身如何敢跟老爷怄气,妾身只是思念婉儿,心里难过,莫说这燕窝羹汤,便是龙肝凤髓,亦是难于下咽哪。”王夫人珠泪频落。
“唉,夫人,婉儿当日悄然离家,去寻那李啸,实为老夫粗疏之罪。老夫本以为,她会不久便返,谁知她竟与那李啸私自。。。。。。”祖大乐摇头叹道,一脸后悔莫及之色。
“不是!我家婉儿乃是清清白白的大家闺秀,如何会做这种败坏门庭之事,定是那混帐李啸,花言巧语勾引婉儿,婉儿一时冲动,才跟了这厮南去山东。”王夫人打断祖大乐的的话,随即又掩面哭泣起来:“婉儿这一去,生死不知,音讯皆无,我这个当娘的,每念及此,便觉痛断肝肠!婉儿啊,你这一去,却是带走了为娘的心头肉啊!”
王夫人痛哭不止,让祖大乐心烦意乱。
“够了!”
祖大乐一声冷喝,让犹自痛哭的王夫人不觉一怔。
祖大乐意识到自已失态,正欲温言劝慰,王夫人又捶腿大哭道:“老爷,我知道你也厌烦妾身了,妾身虽是锦州王氏大族之女,却是高攀不起你们祖家,实是配不上你们祖家三代将门!如今,老爷你也不必这般使性子,就让妾身自往山东寻婉儿去,若是婉儿有失,妾身也不活了,我们娘儿俩,就是到了阴间,也好有个依靠。。。。。。”
祖大乐心中怒气翻腾,一脸铁青的他,象一只受困的豹子一般,在房间中来回踱步。
“夫人,何苦要这般折腾!你又不是不知,现在鞑子大肆侵袭,从锦州到山海关,整个辽西地区,皆有大批鞑子兵马在四处烧杀抢掠,纵然老夫放你前去山东,只怕你等刚出这锦州城门,便要落入鞑子之手了!”
祖大乐说完这句话,恨恨地又在王夫人一旁坐下。
祖大乐所说的鞑子侵袭,便是在今年一月底,皇太极遣贝勒阿巴泰,固山额真图尔格,巴牙喇章京谭泰三名将领,统兵马万余,大举侵袭辽西。
后金军这次攻势极猛,从锦州一直攻打到山海关,一路烧杀抢掠,辽西村落与各地小型墩堡,几乎掳掠丧尽。虽然后金军没有攻打明军大的镇城州堡,却足让驻守的明军噤若寒蝉,龟守城池,不敢稍动。
王夫人哭声稍止,祖大乐轻抚其背,缓缓地说道:“夫人,婉儿真跟了那李啸,却也未必完全是坏事。这个李啸,老夫现在看来,倒是个颇识务的俊杰。”
王夫人扭过头来,一双哭红的眼睛,惊讶地盯着祖大乐看,仿佛不认识他一般。
祖大乐眼神复杂,他双眼望向窗外,继续说道:“夫人,你想想,此次鞑子侵袭规模这般大,若那李啸仍旧固守那小小不归墩,老夫敢断定,此人必死于鞑子之手。现在李啸提前一月前往山东,却是正好规避了今日之祸。虽其当日留言说,是因守备王道奇逼迫之故,但现在老夫仔细想来,李啸怕是早已想好此退路。他定是知道,在这不归墩中,堡小力弱,恐难御鞑子侵袭,故才率众前往山东。如是看来,此人如此年轻,却是个颇识时务,知进退的俊才啊,倒是老夫眼拙,小看了他。”
祖大乐说完这一大段话,王夫人脸色不觉缓和了很多,她喃喃道:“那李啸纵是个人才,但其出身低微,无势无权,又无人帮扶,纵去了山东,也只不过躲得战祸而已,将来成就亦是有限。可怜我家婉儿,却要跟着此人受苦,我这个当娘的,如何能不难受。”
祖大乐脸带微笑,他轻轻地拍拍王夫人肩膀,温言宽慰说道:“夫人多虑了。现在天下方乱,正是豪杰起势之时。那李啸有这般英才,来日定会脱颖而出。以老夫看来,此人将来之成就,却是未可限量呢。夫人哪,目光且看长远些,到时李啸真能升官晋爵,我家婉儿慧眼识英雄,仿那唐代红拂李靖故事,嫁于此人,倒是亦为般配。”
听了丈夫这连番宽慰之话,王夫人脸上愈加舒缓。她有如少女一般,倚偎入祖大乐怀中,轻声说道:“若婉儿真得这般归宿,我这为娘的心下,还有何不放心呢。也罢,从今天起,妾身每天都要敬拜菩萨,求菩萨保佑我家婉儿在外一帆风顺,万事遂心。只要婉儿过得开心,为娘的心下便是知足了。”
祖大乐与王夫人相视一笑,房内的气氛,和缓了很多。
。。。。。。
在出兵辽西的第六天,阿巴泰,谭泰,图尔格三人,统领大军,专门绕路来到了李啸的不归墩。
此时的不归墩,墩门大开,墩外濠沟亦已淤塞,一片破败萧瑟之状。
面目瘦长,一脸凶狠之色的阿巴泰,跳下马来,缓步走到不归墩的大门外。
谭泰与图尔格两人,紧跟其后。
寒风呼啸,阿巴泰心下,却是怒火熊熊。
阿巴泰对李啸恨之入骨,却是事出有因。
这个狗入的李啸,于年末截杀张得贵的走私队伍,抢走数额惊人的大批财货,他不知道,当时所缴获的五千多匹绸缎,其中有近一半,都是阿巴泰预定的货物。
原来,阿巴泰好不容易才与大走私商张得贵搭上了关系,提前支付了大笔定金,让他在年底将大批的丝绸倒卖给他。阿巴泰原本想着,自已得到这一大批的丝绸锦缎后,正好可趁着年底之机大加倒卖,从而好好地赚上一笔。为了得到张得贵的信任,他甚至把自已手下牛录中,小心保存着的那些皮毛人参之类大批特产,以不用预付定金的方式,提前预支给了掌柜张得贵,可谓是下了血本。
阿巴泰万没想到,竟然这狗入的李啸会来横插一杆子,杀掉了张得贵,还把财货全抢走,让阿巴泰发财的美梦霎时化为了泡影。
&nb
第七十五章 细帐
李啸看过塘报,对现在鞑子大肆侵袭的辽西局势,心忧不已,却又隐隐有一丝庆幸。
如果当初,自已没有当机立断南撤山东,休说什么种田发展,仅凭自已这点微薄兵力,怕是保命亦不可得。
李啸可以想象,自已曾经呆过的不归墩,估计已在鞑子的手下,化为一片灰烬。
这战乱之世,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没有足够的实力,连基本的生存权都不会给你。
此时的李啸,正在专注地听吴亮的堪测结果汇报。
“禀大人,我等在这蹲犬山处,考察堪测了三天,除了发现一处石灰矿洞外,没有发现有其他可值得开采的矿点。另据工匠们禀告,此山之上,青石极多,若是做个采石场,倒还不错。另外山南之脚,有大片粘土,若是烧砖,也还可用。”
听完吴亮的汇报,李啸不觉有些失落。
唉,为什么自已穿越到这个明末世界,竟然任何开金手指之事都碰不到呢
想想人家那些穿越众,哪怕占据的地方再小,甚至只是一座小岛,但是占据的土地上,却是要铁有铁,要铜有铜,甚至金银矿床无不俱备,只等霸气侧漏的主角前去开挖赚钱。而自已这般艰难打下这座蹲犬山,除了不值钱的青石、石灰及烧砖的粘土外,却没有任何有军事或经济价值的金属矿点可采,这人与人,真的是不能比啊。
不过,李啸很快便从失落中转过神来。
这蹲犬山,能够开采青石、石灰与生产砖头,还算是有点价值的。毕竟现在自已大兴土木,这样建筑物料,所需却是良多,如能自已生产,当可大大降低建筑成本。
更何况,可以利用采石厂与砖场,充分安置那些匪兵俘虏,以及吸纳自已这边的富余劳力,虽然利润微薄,倒还是一件可以长期做下去的事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