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之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遥远之矢

    济尔哈朗被安和尚说得脸色一阵红一阵白,他下意识地向旁边的军兵张望了一眼,却发现左右两边的清军士卒,皆以一种可怜巴巴的眼神望向自已,他们眼中的内容,自是不问便知。

    见到济尔哈朗与旁边众人这般模样,安和尚不觉暗自得意,遂又大声喊道:“济尔哈朗,你虽是满清宗室,但你若归降,我军必会宽大为怀,放尔一条生路。如何定要不识时务,去会为那娃娃皇帝与狗贼多尔衮白白殉葬呢本镇还是希望,你这厮能及早认清形势,不要徒作困兽之举,不要拿全城军民百姓之性命,来开如此残酷之玩笑。若尔等愿意幡然悔悟,及时反正归来,本镇可以保证,各位军兵将士定会全部保全性命,一个不杀。甚到因为投降这协而各有升赏。至于主将济尔哈朗你,若愿投我我唐王殿下,更是绝对会加以重用。纵然不愿归降,若能献城而降,我军亦可放你离开。怎么样,这条件够优惠吧现在这关键时节,何去何从,还望你好自深思啊!”

    济尔哈朗目光呆滞,神情僵硬,仿佛根本就不知道,接下来要如何回答安和尚的话语一般。

    安和尚这厮的话虽难听,却亦是极对,现在若要强自对抗下去,其最终结局,必是城破军灭,而自已与这一众手下的牺牲,说起来,也真真毫无价值。

    想到这里,济尔哈朗忍不住又是一声长叹。

    那么,现在的自已,要不要同意唐军的劝降,就在这辽阳中,向唐军投降呢

    就在他犹豫不决之际,那城下的安和尚,已然等得颇不耐烦,他向后面招了招手,那些唐军炮手会意,已然开始行动了。

    “郑亲王快看,唐军的火炮出阵了!”

    正在城头沉思的济尔哈朗,听到旁边的小兵这失声的叫喊,才猛地从思考中回过神来。

    顺着小兵的臂指方向,济尔哈朗惊恐地看到,在辽阳的每一面,从围得密密麻麻的唐军阵中,都推出了九十门相同大小的重炮,各自排成了一条笔直的直线,一齐缓缓前推。这些沉默前行的重炮,在朝阳的映照下,闪耀着隐隐的银光。

    总共三百六十门闪着银灰亮光的钢制重型龙击炮,被唐军炮手,缓缓地推到了各处城门外一千米处。接下来,唐军炮手开始固定炮架,调整射角,装填火药与炮弹,很快就做了战斗准备。

    这三百六十门重型龙击炮,沿着各面城墙四下排开,威风凛凛气势雄壮,那黑洞洞的炮口,其凛凛气势,让原本就惶恐不安的守城敌军,吓得开始腿脚发软。

    主将济尔哈朗,其实亦是第一次见到这样可怕的巨炮,他的脸上,亦是冷汗刷刷直流。

    可以想见,如果放任唐军这般攻城,一定会给辽阳城墙造成极其可怕的损毁与打击。就算辽阳城墙再高厚,在唐军的连续进攻下,最终被轰破的结果,怕亦是已然注定。

    那么,自已要就此投降唐军吗

    这个念头,仅在济尔哈朗脑中一闪念,便被他立即否决。

    不行,绝对不能投降唐军。

    若自已献城归降,纵然唐军愿将自已放回盛京,但先番那献了耀州城后被唐军放回的守将,却最终被多尔衮斩杀,全家发配给披甲人为奴的可怕经历,自已是绝对不愿意经历一遍的。

    更何况,他是大清宗室,是清朝开国皇帝老奴之子,若是自已连一战的勇气都没有,就献城归降唐军,那整个爱新觉罗家族的颜面,都会被自已丢尽,自已的子孙与妻妾,哪怕多尔衮愿意放过他们




第八百七十一章 攻破辽阳 援兵突至
    指挥火炮发射的唐军炮队指挥官,他手中的红色令旗,又高高举起。

    “预备!”

    “放!”

    “砰!”

    “砰!”

    “砰!”

    “砰!”

    ……

    重炮怒吼,余焰飘飞,浓烟漫天,又一轮重型龙击炮齐射轰击后,巨大的铁弹撞击声与城墙垮塌声,有如死神的咆哮,连绵响成一片。

    整个南面城墙,大块碎石飞溅,城墙中的夯土象下雨一样飞扬而出,有如撕碎的布片一般的雉堞和女墙,飞散到四面八方。

    只听得轰隆隆几声让大地震颤的闷响,整个南面城墙,呈现更加破碎剥落的形状,外墙贴砖大块地剥落,里面内祖衬的青石也条条裂开,一道道有如行为艺术般四处弥漫的粗深裂缝中,中间的黄色夯土,大把地往外掉,把外面的城墙染成一片砂黄。

    “继续攻,不要停,直到把城墙轰垮为止!“

    “得令!“

    很快,7轮打放过去,这辽阳城墙,已是被轰击得十分残破,远远看去,倒有如风中之烛一般,仅剩残喘苟延。不过,这城墙虽是如此残损,却犹是屹立不倒。

    这辽阳城墙的坚实程度,令安和尚不由得心头暗赞了一下。

    这是自清朝初年起,就一直在精心营造的城池要地,想要迅速拿下它,倒还真是不易呢。

    而现在,若要攻下这更加坚固的辽阳城的话,应该可能要轰击到龙击炮的一次性极限,可能才会有成功的机会吧。

    想到这里,他再不犹豫,立即下令,

    安和尚的命令下达后,唐军接连齐射,在7轮齐射后,又继续整整打放了5轮后,终于达到了龙击炮的一次射击极限,12次。

    整个辽阳城的四面城墙,愈发破损,外型狰狞,崩角垮漏之处四处可见,却依然勉强支撑,没有垮塌。

    而在这时,在唐军阵中的龙击炮,则是门门炮身发红,每门龙击炮的炮管,都是红光艳艳,有一种妖异的美感。炮手们用湿布擦拭时,大团的水雾,混合着呛鼻的火药味们,滋滋叫着腾空而起,呛得一众炮手连连咳嗽。

    主帅安和尚,见到已方火炮终于在这12轮打响后,到了快炸膛的边缘,不由得也又是一声轻叹。

    可惜了!

    本以为,自已可以在极限次数的范围内,就可以彻底轰塌这辽阳城墙了,却没想到,现在已到了火炮一次射击极限,这辽阳城墙,还能残存不倒,颇为坚挺,这倒还出乎了自已的预料。

    那接下来,到底该怎么做呢

    龙击炮的恢复使用时间,据先前测试,在这样的热天里,大概要五六个时辰,方何恢复使用,那就是说,可能要直到深夜时节,方可再用。

    这样的话,这个时代不可能用炮夜攻,那就是说,今天的攻城行动,已然告一段落,不可能再打下去了。

    当然,唐军统帅安和尚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令手下军兵强行攻城,与城中敌军争夺城墙,决一死战。

    但安和尚不想这样做。

    因为,很简单,在火器能轰开城墙的情况下,还要这样白白浪费手下军兵性命,实是愚不可及。

    更何况,城中的守军,已是形如困兽,唯有拼死一战,

    而且,安和尚认为,只要轰破了城墙,敌军在城中的守备将会变得徒劳无益,唐军绝对有能力在夜战中,彻底击溃城中守军。

    这般分析下来,多待一段时间,哪怕等到明天天亮,到了火炮恢复使用,当为最佳选择。

    “传我军令,全军留下兵力,继续围城,其余兵马,暂入营中歇息,等待明日火炮恢复,再度攻城,务必将这辽阳城城墙,一举攻破!”

    “得令!”

    而在这时,听到城外的隆隆炮声突然沉寂,原以为唐军破城在即的济尔哈朗,正忧虑接下来到底要如何抵抗唐军入城攻击的他,不由得大喜过望。

    “好么,唐军没炮弹了,奶奶的,真真老天保佑。”济尔哈朗一脸喜色,狠狠地抹了一把满脸的灰尘,大声道:“哼!他们的火炮已成废物,再无进攻能力,那现在咱们可得抓紧时间,就地修补城墙,以防唐军的下一波攻击!”

    “嗻!”

    于是,接下来的时间里,城中百姓皆被紧急动员起来,被济尔哈朗手下军兵,连打带骂地驱使着,装泥运土,担砖送石,开始紧急给残破不堪的城墙紧急加固修漏补缺。

    而且,为了保险起见,济尔哈朗决心尽可能利用城中丰富的人力,他下令,复在原有的各面城墙后面,再修建一道土石城墙,以防御唐军的火炮攻击。

    济尔哈朗命令一下,这各面城墙,顿时一片忙碌,城中的军民百姓,畏其淫威,纷纷脚不沾地修补城墙,修建新墙,忙得倒是不亦乐乎。

    济尔哈朗为加快进度,遂又另下令,拆毁城中居民房屋,用其中的木料砖石,作为修补城墙以及兴建新墙材料,以加快修补与兴建的速度。他这个决定,自是让城中百姓暗自痛骂不已,却无人敢于违抗其命令。

    此时此刻,在城外透过残破的城墙的空隙,看到城中这般忙碌景象的唐军统帅安和尚,心下不由得甚是好笑。

    这个济尔哈朗,现在来临时抱佛脚,想用这样的方式来阻止唐军的进攻,真真殊为可笑。

    他们完全地低估了唐军火炮的威力,却又对自已这临时修补的城墙与新建的土石城墙,有着近乎迷信的依赖。

    所以安和尚与城外的唐军,皆以十分悠闲的态度,看到城中的守军与百姓急急修补城墙,倒有如观看一群忙碌不休的蚂蚁一般。

    只不过,在他心下,却也亦有忧思。

    就是他不知道,这辽阳坚城,若是明天还攻不下的话,是否会对全军士气造成重大打击,却让城中的敌兵军心渐振,从而愈发坚定了死守的决心。

    不过,现在兵临城下,重兵云集,就算炮攻不下,亦将另寻他途以夺城,岂可示弱于敌乎

    若真到了被逼急的程度,安和尚也绝不介意就这二十余万兵马,当成筹码全部推上赌桌,用他们的性命,去拿下这座对唐军对清廷都极其重要的辽中坚城。

    为将者,慈不掌兵,该付出时就得付出,该牺牲时亦毫不犹豫。当然,这样的抉择,只会发生在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

    次日天亮,第二番攻城作战,正式开始。

    此时,辽阳城的各面城墙刚刚补好,里面内砌的那道土石墙,也大致完成了一个外部轮廓,看上去,倒也有个防御的样子。

    只有唐军主帅安和尚知道,敌军临时加固修筑的内外两道城墙,其实都不过仅是个样子货罢了,在自已接下来的重炮轰击下,其真实效果将会立即原形毕露。

    与昨天四面围攻不同,安和尚在今天,将全部的三百六十门重型龙击炮,一齐集中到辽阳南面右侧,以期集中火力攻破一处,以展开重点进攻。

    安和尚厉声下令:“全体火炮注意,立即开始齐射轰击,一定要彻底打垮这南面城墙!”

    “得令!”

    指挥火炮发射的唐军炮队指挥官,他手中的红色令旗,又高高举起。

    &n



第八百七十二章 分兵作战,往击多铎
    一场短兵相接的残酷战斗,终于要开始了。

    昏黄的天幕下,一名清军副将带领着五千名精锐清军,一齐鼓噪呐喊着冲出工事,向正在行进的唐军战阵中最前面的火铳兵,疾速冲去。

    见到清军冲出工事,向自已鼓噪冲来,唐军军阵立即停住了脚步,随即摆开阵型,准备迎敌。

    “预备!”

    “放!”

    “砰砰砰砰!。。。。。。”

    随着领头的唐军火铳队长一声暴喝,三排唐军火铳手,迅速摆成前后三排的三段击式阵型。

    6000杆鲁密铳中,最前排的2000杆,首先打响。

    然后,第一排退下,至第三排后面,第二排的2000杆鲁密铳紧跟着打响。

    接着第二排再退到第一排后,第三排铳兵顶上来,再打放了2000杆鲁密铳。

    至此,一次完整的三段击,打放完毕。

    到了第三排的铳兵打放完毕后,原先最早的一排铳兵,已然又装好火药与子弹,继续顶上最前头,准备重新开始新一轮的打放,这三段击流程,又重新开始。

    爆豆般的枪声,绵密响起,枪口余焰组成一排暗红色的飘飞火幕,浓重的白烟立刻在排成一排笔直直线的盾牌上,连绵涌起。

    无数颗呼啸的三钱重的细小米尼弹,发出轻微的尖啸,向对面狂冲而来的清军,疾射而去。

    这些炽热滚烫的细小铅弹,呼啸而去,立刻有如热刀扎黄油一般,轻易地穿入那些清军的身体中。

    在唐军这般近乎无休止,仿佛绵密不绝的鲁密铳打击下,那五千名一同前冲而的清军,在第一次三段击齐射时,就瞬间被射杀了八百余人。

    领头冲锋的那名副将,因为身上穿的铠甲鲜明亮丽,相当与众不同,故他本人,简直堪称为子弹磁铁。

    唐军的第一番三段击齐射,整整十五颗铅弹,同时击中了他,让这名副将从头到脚,布满了密密的小血洞。

    这名本来挥舞着战刀,呐喊前冲的清军副将,仿佛被突然挨了一记重锤一般,生生地停住了前冲的脚步。呆怔了不到一秒,便扑地仰面倒地,再无动弹。

    这名领头的副将一亡,遭遇迎头痛击伤亡惨重的清军,顿是阵型大乱。

    剩下的四千来名清军,稍一呆滞,便是人人如得失心疯一般,哀嚎着转身逃跑。更有极多的人顺手丢了武器,只求能跑得快些。

    只不过,后面的三段击间隔时间极短,那绵密不停的鲁密铳,将他们的逃生渴望彻底打消,无数颗铅弹追上了他们,又将他们从背后射杀了五六百人。

    在见到剩余的三千余清军,以极其狼狈的姿势逃回本阵之后,唐军火铳手才收拾武器,在一声喝令后,继续与后面的本阵兵马一起,保持着平稳的阵型,向城中继续推进。

    而看到这一悲惨的一幕,主将济尔哈朗,和全体躲在紧急修建造的工事后面的清军,顿时皆被打懞了。

    靠!唐军的火器这般凌厉,这根本不是在打仗,而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屠杀。

    而且,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那唐军的火铳不象往日所见的火铳那般打打停停,反而一直不停地连续打放,无休无止,这,这简直是一场噩梦!

    毕竟,在所有清军的印象中,往常明军的打铳,只要顶过了第一轮齐射,那么,在接下来的数分钟时间里,明军因为要重新装填上弹,处于防备最是无力的状态,而自已正好抓住这样的机会,进行突击冲杀。

    只不过,现在超过了主将济尔哈朗想象的事情是,这对面的唐军,那密密麻麻的数千杆鲁密铳,仿佛永远都不会停下来一般,竟一口气将出阵外想要近战绞杀的五千清军部当场击溃,杀伤极多,这简直出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1...355356357358359...4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