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之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遥远之矢

    四曰朱户。指红漆大门。民众多者赐之。

    五曰纳陛。有两种说法。一是登殿时特凿的陛级,使登升者不露身,犹贵宾专用通道。二是阶高较矮的木阶梯,使登阶别太陡,这两种说法都不甚具体。能进善者赐以纳陛。

    六曰虎贲。守门之军虎贲卫士若干人,或谓三百人也指虎贲卫士所执武器,戟、铩之类。能退恶者赐虎贲。

    七曰弓矢。彤弓矢百,玄弓矢千。指特制的红、黑色的专用弓箭,能征不义者赐之。

    八曰斧钺。能诛有罪者赐之。

    九曰秬鬯。指供祭礼用的香酒,以稀见的黑黍和郁金草酿成。孝道备者赐之。

    历史上,曹操接受过汉献帝所赐予的“九锡“,本来,这些物品,都是皇帝赐给大臣的荣誉之物。问题在于,所谓“九锡“,诸如王莽,曹操,孙权,司马昭都接受过后来宋,齐,梁,陈四朝至隋唐两朝的开国皇didu曾受过“九锡“,于是乎“九锡“成了篡逆的代名词。

    在众目睽睽之中,李啸面无表情地收下了这份天子赐下的礼物。

    上次安平皇帝登基,欲赐李啸九锡,被他最终拒绝。但这一次,在装模作样地推让一番后,李啸最终接受了。

    也许,只有他自已,才知道这份礼物与赏赐,究竟有多么沉重,又究竟意味着什么。

    该来了,总会到来。

    当然,李啸现在,在彻底收拾李自成之前,他并不急着踏出这一步。

    毕竟,等到全国江山一统,整个中华大地都在自已的彻底掌控之中,再登位称帝,方是最佳之举。

    故而,在祭告完太庙之后,李啸立即下令,将国中兵马与仆从军队,全力西向,进攻龟缩于陕西的李自成。

    进攻李自成的兵马,分成两路,一路由豫西进发,全力进攻潼关,准备在攻下潼关后,直攻李自成的老巢西安。

    另一路,则从宣府西路出发,全力进攻陕北,准备以巨石压卵之势力,对李自成灭一记灭顶之击。

    李啸命令即下,多达四十余万的兵马,兵分两路,浩荡西行,有如两柄重锤,对李自成的大顺国,以巨石压卵一般袭来。

    而这两路兵马,其实亦各有侧重,那就是,北面从宣府西路出发的北路军,主要以骑兵以主,步兵为辅,另配少量火炮部队。而从西面出发的兵马,其中的骑兵与步兵数量比北路军要少得多,其下兵马,更多的是重炮部队。

    之所以这样配置,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潼关则在天险所在,极难攻克,故李啸不得不调集大量的火炮部队,来轰开这道入陕的第一天险。

    在真实历史上,李自成凭着潼关的守军,愣是守了一个月,清军也未得攻入,让清军主将多铎烦躁得不行,最终还在在运来了大批红夷大炮之后,才得以顺利轰开城墙,攻下潼关。

    这样的历史教训,李啸自然会加以吸取,毕竟,唐军的重型火炮,无论是数量还是威力,都远超这个年代的红夷大炮,当然要好好地人驻守其中的李自成兵马,一个更加凶猛残酷的打击了。

    十天后,西路军近二十万兵马,在唐军第一镇田威统领下,一路浩荡逶迤地来到潼关之下。

    潼关西薄华山,南邻秦岭,东接桃林,西边是黄河、渭水、洛水三条大河的会合处,为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叠谷深崖,崇山峻岭,中通一条羊肠小道,往来仅容一车一马,历来被眷美为三秦锁钥四镇咽喉,是自秦汉以降中国第一险关要隘,在这一关城面前,纵然你有千军万马,也难以危胁这一雄关要隘的安全。

    除了巍峨的城墙之外,还有敌楼城阁,关南有十二连城和三座城楼,将山体与城墙连成一片,关北则是险岭峻谷,黄河水就在旁边奔腾而过,虽是隆冬水枯,因着是三水交界,水势犹自不小,想在这附近渡河,根本绝无可能。

    此时,晨曦初现,唐军统帅田威,看着这横桓在崇山峻岭中的雄关要隘,竟是有一股说不出来的豪情直冲胸臆,放眼四周,又都是身着红袍战甲的唐军将士,阵列整齐,手中刀枪鲜明,寒光刺眼。

    历史上,安禄山破潼关,完颜活女破潼关,只不过是关内的守军自己先跨了,若是当真两军对垒,在这样的地形下强行突关,当真是与送死没有区别。

    正激动间,却听身边的监抚文官又捋着胡须,漫声吟道“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

    田威心下激动,立即下令,全军将士休辞劳苦,立即列阵,将军中那六百余门重型火炮,全部当道摆开,按一百门一列摆放,直轰潼关。

    他知道,象潼关这样无比坚固的城墙,断难一番轰击就全部击毁,极可能要数番轰击,甚至要连攻数日,方可取得胜利,故而才摆出此阵,希望能利用连续轰击的优势,将潼关一举拿下。

    安平三年三月初五,一场唐军自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攻城战,正式开始了。

    晨曦涌动,天光大现,嘹亮的天鹅号大声响起,唐军终于开始进攻潼关了。

    听到城外传来的攻城号角,犹在宿醉中的潼关城守将毫侯李过,瞬间从睡梦中惊醒。

    李过揉着发肿的眼睛,心下顿是又惊又疑,怎么好端端的,这攻城警报怎么响起来了难道说,今天唐军开始攻城了么

    只是这潼关城,兵精城固,防备周全,那些唐军想要攻城,哪有这么容易。

    就在这时,房门砰的一声,被猛地推开,一名气喘吁吁的亲随小兵,快步跑入。

    “你这厮为何这般无礼,不先禀报就擅自闯入,真是越来越没个规矩了。对了,外面为何响了警报”李过皱起眉头,声色俱厉地对这报信小兵大喝。

    “禀将军,大事,大事不好了”小兵一脸惊恐气喘吁吁地回答“城,城外有,有大批唐军,正推着近二百门大炮,向我潼关城南门,一路喝喊着攻打而来呢”

    小兵的话,有如一瓢凉水,从李过头上当头浇下,他从床头一下了腾地站起,眼睛瞪得溜圆。两颗因为酒精刺激而血红一片的眼珠里,满是震惊到不可置信的表情。

    不是吧

    唐军真的有胆量与勇气,来攻打我这潼关坚城么

    “走快带本将去看”

    “遵命”

    来到潼关城东门城头的李过,顺着小兵的臂指方向,惊恐地看到,在潼关城的东面,从围得密密麻麻的唐军阵中,总共推出了多达一百门相同大小的重炮,排成了一条笔直的直线,一齐缓缓前推。这些沉默前行的重炮,在朝阳的映照下,闪耀着隐隐的银光。

    一百门闪着银灰亮光的钢制重型龙击炮,被唐军炮手,缓缓地推到了潼关东门外一千米处。接下来,唐军炮手开始固定炮架,调整射角,装填火药与炮弹,很快就做了战斗准备。

    这100门重型龙击炮,沿着潼关城东面城墙一字排开,威风凛凛气势雄壮,那黑洞洞的炮口,直朝对面的潼关城墙,其凛凛气势,让守城的敌军,吓得开始腿脚发软。

    好家伙,这些火炮模样这般吓人,可以想象得出,一旦打放起来,威力将会何等惊人。

    主将李过,已在河南见到这样可怕的巨炮,他的脸上,亦是冷汗刷刷直流。

    而在这时,潼关城头,还有许多从百姓中抽调出来,前来参与守城的男女青壮。对于这些人来说,都是人生第一次见到这样奇形怪状的巨大火炮,他们的脸上,除了有恐惧与担心外,更有莫名的兴奋与好奇。

    叽叽喳喳低声谈论的他们,浑然不知,这些有着黑乎乎巨大炮口的重炮,将会是他们免费升天的最佳工具。

    看到唐军这般昂然推着火炮前来,身经百战的主将李过,几乎凭直觉地感受到,如果放任唐军这般攻城,一定会潼关城城墙造成极其可怕的损毁与打击,这样的结果,一定要在唐军开始攻城前,想办法加以阻止。

    李过迅速想了想,便朝这些守城的军兵与青壮大声喊道“各位休慌我潼关城中,兵马足够,防备周全,唐军想攻下这潼关城,我只怕他没这么好的牙口另外,我城尚有两千骑兵,待这些唐军火炮行近后,我军可派出骑兵,杀出城去,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让他们的火炮成为一堆无用的废铁“

    李过此话一出,城头的军兵大受鼓舞,人心安定了不少,慌乱程度小了很多。

    只不过,李过虽然嘴上这样说,心头并没有底。

    这些的唐军火炮,真的会这么容易,就被出城偷袭的骑兵给消灭吗,那唐军主将,又真的会防备如此疏忽吗会不会,只是自已一厢情愿的猜想

    李过表面强作镇定,心下却是忍不住悄然喟叹。

    尽人事,听天命吧。

    李过长吸一口气,迅速开始作战安排,他下令,让全城中那四千名骑兵,一齐等候在东门处,等唐军火炮离得近了,再出城突袭,而这东面城墙,亦由他带着精锐军兵,亲自把守。

    令他惊讶的是,那些缓缓前行的唐军火炮,在离潼关城东门外八百步时,就全部停住了。然后这些唐军炮手极其熟练地就地装填定装火药,用铳规测算间距,调整射角,开始准备射击。

    李过顿时瞪大了眼睛。

    其实,他知道唐军火炮的准确射程,其实可达一千步,现在之所以提前了两百步,应该是因为考虑到了这潼关城,相比于周围地势,城墙底部有专门加高,故而,唐军炮手要考虑仰角与抛射度,唐军才会将这些火炮进一步提前距离,以便更有效的击垮城墙。

    唐军就要开炮了,这,这该怎么办

    就在李过胡乱猜疑之际,这时,他们远远地听到,唐军阵中,传来微弱的喝喊声。

    “预备”

    “放”

    李过远远地看到,唐军炮阵前,一名军官模样的人,手中举着的红旗,用力挥下。同时,他一声暴喝,100门口径巨大,打放三十二斤炮弹的钢制重型龙击炮,立刻齐齐打响。

    “砰”

    “砰”

    “砰”

    “砰”

    连绵而起震破耳膜的巨大炮声里,100门重型龙击炮的炮口,立刻飘起腥红的余焰,闪腾起刺目的金色火光,在浓密呛鼻的滚滚白烟中,100枚乌黑的32斤重的巨大乌黑铁弹,带着死亡的啸音,向潼关城的东面城墙,狠狠撞去。




第八百八十七章 猛攻潼关
    沉闷厚重的巨大撞击声中,这100枚乌黑的32斤铁弹,仿佛长了眼睛一般,以均匀分布的状态,狠狠地打中了整个东面城墙。

    整个潼关城的东面城墙,瞬间出现近一百个大洞,每个大洞边缘,粗大破裂的纹线密如蛛网,肆无忌惮地向击围蔓延,大片的城墙砖块飞溅裂开,一片尘雾弥漫,整个东面城墙,象得了哮喘病一般在剧烈的颤抖。

    在东面城墙上,大批被震得耳朵、眼睛、鼻孔嘴巴一齐流血的李过部士兵,人人都被震得气血翻涌,眼前被纷扬呛鼻的尘雾所笼罩,而脚下的城墙则在打摆子一样剧烈地晃动,有近百名站脚不稳的左军士兵,更是有如狂风吹起的破叶一般,惨叫着从城墙上掉了下来,随即摔成肉饼。

    唐军这次凌厉的重炮齐射,竟让潼关城的东面城墙,瞬间陷入不小的混乱。

    那些有过战场经验的左军士兵,情况还好,还能勉强支持。只是那些大批被震得口鼻流血,一头一脸都是尘灰的男女青壮,全无作战经验的他们,惊恐地大叫着,掉头从城墙马道上,扭头逃跑而去。

    “不许跑快给老子回来,继续守住城墙有违军令者,格杀勿论”

    被汹涌的沙尘气浪冲击,一身尘土发须散乱的李过,有如从沙漠中刚走出来一般,模样极其狼狈。

    他剧烈咳嗽着,扶着城墙堞垛站起,冲着狂逃而去的那些顺军士兵,嘶声厉吼,以阻乱势。只是在这一片混乱中,虽然他声嘶力竭地高喊,却效果不大。

    一名已然被震得双耳失聪的男性青壮,哀嚎从李过身边跑过,完全没听到这位潼关城最高长官的警告。

    “混蛋,不许跑”

    李过又气又怒,他刷地抽出锋利宝剑,一声怒喝,狠狠一剑刺去,将这个逃跑的家伙,从背后到前胸,捅了个大窟窿,这个逃跑的青壮,身体摇晃了一下,便从城墙上倒栽下去,摔得一摊肉饼。

    好不容易,在李过及他的一众护卫,接连砍杀了七八人后,这些被打蒙的顺军,才重新稳定下来,逃跑者胆颤心惊地重回岗位,整个东面城墙上的局面,才稍稍稳定。

    而在这时,那些刚刚打完第一轮齐射的唐军炮手们,已又在清膛、装药、填弹,为下一轮射击作准备。

    李过牙关紧咬,心头的愤怒无以复加,他眼睛一转,随即下令“放下吊桥,全体骑兵立即出城冲击,务必将唐军炮手全部斩杀让他们的大炮变成哑炮,死炮”

    “得令”

    很快,城中四千精骑,在放下东门吊桥打开城门后,便鼓噪着一齐冲出城去。

    这四千名骑兵刚刚过了吊桥,他们便听到,身后又是轰的一声响起。

    有骑兵下意识回头一看,却见吊桥正被城头军兵奋力拉起,而城门早已是紧紧关上。

    一时间,全体骑兵脸上,皆满是萧然落寞之色。

    他们知道,李过这般做,已是决然把他们当成弃子使用,只要他们率军一出城,便是只有战死沙场一条路可走了。

    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就是军人的宿命吧。

    而见得出城的顺军骑兵,在出城之际,呈现出踌躇无奈之态,李过心下亦是不忍,他狠狠地咬了咬牙,双眼已是血红。

    “各位兄弟,速速上前,只要斩杀那些唐军炮手,本将一定不会亏待了大家,你们回来后,本将军亲自给你们庆功”李过在城头,冲着这一众骑兵厉声高喊道。

    听到主将的这番鼓励,出城的骑兵也皆知道,自已现在,除了拼死前去杀掉那一众唐军炮手外,再无他路可走了。

    可悲啊,李过这番虚假成份极多的话语,自已除了相信,还能如何呢。

    毕竟,军律难违,抗命不从者,皆是要被立刻处死。于是,他们齐声发出野兽般的喝喊,随即猛磕马肚,向着远处的唐军炮阵,纵马前冲。

    马蹄隆隆,尘土飞扬,在这个初春的料峭清晨,顺军骑兵纵马疾驰,有如离弦之箭一般,射向唐军的炮阵。

    八百步

    六百步

    三百步

    在纵到至约离那一排唐军火炮只有三百来步时,一众顺军骑兵迅速散开成一排直线,每个人眼中,都是早已看好了自已前面要斩杀的唐军炮手,一边拿出弓箭瞄准,一边愈奋力地猛磕马肚,疾速前冲。

    弓箭的有效攻击距离为六十步,所以他们要加快速度,冲到这个距离,让那些唐军炮手,好好尝尝疾弓重箭的威力。
1...363364365366367...4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