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遥远之矢
这时,押送他的一名唐军骂了句粗话,狠狠一脚踢在他膝弯处,多尔衮一声惨叫,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
那名唐军士兵,还欲再踢,被李啸喝止。
随后,他令这些押送多尔衮的军兵退出房外。整个房间中,只有皇帝李啸以及数名护卫。
烛光摇摇,偌大的房间中,忽地一片寂静。
“多尔衮,你这厮真是上天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偏来啊。”李啸冷冷一笑,率先开口。
垂头跪立的多尔衮,缓缓抬起头来,凝视了李啸许久,却呆滞无言,一句话也没有说。
这一刻,倒还真是无声胜有声。
这两人之中,特别是李啸,有种说不出来的历史恍惚感。
这个多尔衮,在真实历史上,给华夏汉族造成了多大的痛苦与屈辱,此人吞并中华全境,不知道屠杀了多少城池与百姓,后又强令汉人剃发易服,欲从精神上压垮这个古老的民族,其种种罪恶,真真万般可诛。
没想到,这样一个历史上的枭雄之辈,现在最终象条丧家狗一般,在自已面前匍匐下跪,这真是一个绝妙的讽刺。
难道,这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天理偱环么?
许久,李啸才一声轻叹,缓缓开口:“多尔衮,现在你还有何话可说。”
李啸一语未完,多尔衮却是大声惨笑起来。
“狗东西,你笑什么?!”
一名护卫怒气冲冲地走过去,狠狠地扇了他一巴掌,打得他口鼻出血,一下子栽倒在地。
多尔衮从地上艰难爬起,噗的一声,吐出一颗断裂的牙齿,才躲避着李啸锐利的眼神,低低道:“我今战败被擒,已无二话,要杀要剐,悉听尊命。若陛下还念旧情,但可给某家一个痛快。”
见多尔衮这般模样,李啸心下极其快意。脸上却是面无表情地点点头,便缓声道:“既然你一心求死,那朕就成全你。只不过,你想痛快,却是不成,毕竟,这般便宜处死你,太对不起我军战死之英灵,也对不起被你荼毒杀害的百姓。”
多尔衮下意识地抬起头,眼神中竟掠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惶恐。
与此同时,一丝得意的冷笑,却从李啸脸上瞬间滑过。
“来人!”李啸大喝一声,令房门外的数名军兵重新入内,复冷冷地看到一眼地上的多尔衮,便大声道:“多尔衮!你贼心造反,背弃天恩,抗拒天兵,又曾大肆屠戮掳掠我大唐百姓,实是罪无可恕,万死莫赎!现在,朕便依大唐律,将你凌迟活剐,心肝奠天,来祭奠我大唐屈死的百姓与战死的唐军军兵!”
”得令!“
听了李啸的旨令,多尔衮却又惨笑道:“甚好甚好!真没想到,我多尔衮纵横一世,竟要死于你这卑贱猎户之手。这般死法,倒亦甚是有趣。”
听他言语放肆,左右的护卫又是要上前扇他耳光,却被李啸轻轻挥手斥退。
多尔衮双目空洞地仰望天花板,轻叹道:“想我多尔衮征战一生,死于我手中之军兵百姓,实在是不知道有多少!又亲手弑帝杀后,确是罪恶昭彰,无有可遣,得此酷刑,理固宜然。还是那句话呀,这人世之间,因果循环,报应不爽,现在这里被你这厮活剐,倒也算是死得其所!也不知道,用我这一条性命,能否赎完我这一生的罪孽,只怕死后,还是得去十八层地狱走上一遭啊,只不过……”
说到这里,他忽然后惨笑起来,然后顿住话语,又轻轻地摇了摇头。
明末之虎 第九百三十五章 刨二贼之墓,再攻乌思藏
其实,古人最忌挖坑掘墓一事,自汉唐以下,几乎所有的政权皆有律令,擅挖人坑墓盗掘财物的,一律是死罪。
就算到了民国时代,汉人中除了有限的几个军阀,甚少有公然挖掘前朝帝王陵寝的举措,一般都是新朝建立,仍然要派遣护陵官兵,以示保全尊重。
但在这明末之际,满洲鞑子却极其可恶,其入关之时多次危胁昌平明陵,甚至初次入关便焚毁了天启皇帝的德陵,这种种恶行,李啸自是一一铭记,故他决心挖掘老奴与皇太极之陵,以为明朝诸帝复仇,这般行事,虽然是有伤阴德,却也是以直报怨,又何间焉。
更何况,清军在辽东先杀穷汉后杀富人,屠尽了几十万辽东汉人,又在崇祯年间,数次入关,大肆烧杀抢掠中,造成了无数汉人百姓惨死,让无数妇人遭受淫辱,这些屈死的冤魂,在天有灵,若不能替其报仇,岂不枉为人君!
李啸自诩为天下之主,自然有责任为千千万万冤死的汉人百姓伸冤报仇,这本是华夏帝王的责任与义务。
因老奴与皇太极二人,皆是满清帝王,身份贵重,故墓室与棺木的豪华程度,皆是远超其他满清贵族。当然,其梓宫固然不能和明朝皇帝相比,却也到底也是一国大汗,宽大坚固的木棺打造的十分精美,这般被尿液冲刷,棺木上污垢尽去,更是另有一番风采。
“打开棺盖!取去财物再戮尸毁迹!”郝泽仁冷冷喝道。
“得令!”
一众满眼贪婪的唐兵,早已按捺不住,立刻将棺木连撬带砸地打开,棺盖一去,里面满棺的金银珠宝与贵重古玩,几乎亮瞎了一众唐兵的氪金狗眼。
不过,他们虽是被满棺的金银珠宝几乎眩晕了双目,但在旁边一众监抚文官的严厉监督下,却没有人敢于私藏财货。只得依依不舍地将两棺财货全部搜出,交于监抚司的文官统计。
很快,这两具棺木之中,仅剩老奴与皇太极两具已然发黑干缩的枯骨。
”陛下有令,二贼恶贯满盈,罪行滔天,虽侥幸身死,但罪不可饶,情不可恕!若不惩戒治罪,何以服天下悠悠众人乎?着每尸痛打一千鞭,以为我大唐牺牲之军民百姓复仇!“郝泽仁冷冷下令。
”得令!“
命令既下,数十名士兵挥舞着粗大的铁鞭,对这两具尸骸轮番痛打,而一旁,则有监抚司的文官在冷冰冰的数数。
在终于数够了这一千下铁鞭后,老奴与皇太极两具尸骸已被打得粉身碎骨,几乎只剩下一堆黑乎乎的粉末了。
”来人!将这两堆尸体粉末,全部铲入粪坑。“郝泽仁一声轻叹,脸上的笑容却是无比灿烂。
此时虽是秋日,暑气去未褪尽,厕所里满是苍蝇嗡嗡乱飞,两团尸骨粉末倒下,更是粪汁四溅,绿头苍蝇满天飞舞,令人作呕的程度难以形容。尸体处理完毕,郝泽仁复下令,将两具棺木就地焚烧,一时间,烈火熊熊而起,浓烟滚滚,足足烧了一个多时辰,才烧成两堆黑灰。
郝泽仁复命人将灰烬铲入附近野地,尽皆抛洒,终是无影无迹。
做完这一切后,郝泽仁暗自感叹,想来这二贼,当日大逞凶焰,作威作福之际,绝对想不到,如今会有这般可耻的报应,会在历史上留下千载骂名了吧。
诛凶除恶,昭明人心,大唐得国之正,旷古绝今!
至此,老奴与皇太极的尸首与棺木处理完毕,郝泽仁立即飞鸽传书,说详细地向皇帝李啸禀报此事。
李啸收得来信,心下亦是十分快慰。
现在满清作死,自寻覆灭,倒是给自已除了一个心头隐患。省得自己在灭了乌思藏后,还要想办法来激它动手,这样的结局,倒也不错。
于是,现在的李啸,可以将全部的心思,放在攻取乌思藏上面了。
这块自唐朝开始,就渐渐融入中原的高原之地,绝不能在自已手中错失!
不趁现在大唐国力强盛,兵马壮健之时,再度进取夺占,复待何时!
只要能最终拿下这块中华故土,就算牺牲再多的军兵,亦是值得的。
大唐天下,安可使金瓯有缺!
此时,按李啸原先的命令,从西伯利亚撤回的各路兵马,已同样兵分两路,来到乌思藏东西两侧。
唐军总兵力多达三十余万,每部兵力多达十五万,又有大批火器助阵,其进攻速度与威力,与当日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虽然因为地势与天气原因,导致推进速度依旧不快,但基本上可以做到一步一个脚印向前挺进了。
而且,唐军除了军事手段外,还有附属的政治措施。、
那就是,在拿下一地后,将当地的头人、土司、僧官等权贵,按罪行大小,尽数斩首或关押,而另派汉官来治理当地。
同时,亦对当地百姓实施广泛的汉化教育,讲汉语,着汉服,蓄汉发,让这块基本皆是文盲的愚昧土地,终于有文化的萌芽。
本来,李啸想如先前那样,从其他地方迁来大批的汉人定居,或是将当地的土著迁走,但他经仔细考虑,还是没有这般做。
这是因为,青藏高原地理条件太过恶劣,地产瘠薄,汉人极难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故难以在此定居。而这些地方,也不可能成为无人居住蛮荒之地,故也不好将当地土著迁走。
所以,去除其原有权贵,就地加以教化,当为最佳之策。
而唐军这般声势浩大来攻,各地的头人与土司,在纷纷瓦解之时,亦在不停派出使者,向拉萨求援。
这时的西藏,其名义上的统治者,是固始汗,孛儿只斤.图鲁拜琥。
这位乌思藏统治者,也译为顾始汗,是明末清初卫拉特(厄鲁特蒙古)所属的和硕特部首领、卫拉特盟主、青藏高原和硕特汗国(清朝属国)的创建者,姓孛儿只斤,本名图鲁拜琥(r),为成吉思汗之弟哈布图哈萨尔十九世孙,其祖上,则是世代为厄鲁特盟主。
此人在历史上,是青藏高原历史的转折性超级人物。他应西藏黄教摄政者索南群培和五世达赖、四世班禅邀请入藏救助黄教,路上推翻了青海和康巴的政权,1642年入藏推翻了噶玛噶举派的藏巴汗王国,建立新一代和硕特汗国及里面的甘丹颇章(行政型)政府,确立新兴教派格鲁派诸领袖在西藏的领导地位,重建布达拉宫及扩建大昭寺,使达赖驻锡重建的布达拉宫、使班禅驻锡扎什伦布寺,影响了西藏数百年历史。
真实历史上,此人也是个颇有谋略,又胆大心细的人物。
他于崇祯八年,乔装改扮成朝佛的香客,从新疆途经青海进藏作实地调查,侦知敌情。正好遇到却图汗儿子阿尔斯兰率领的一万蒙古骑兵向西藏进发,准备去援助藏巴汗,消灭格鲁派。顾实汗与阿尔斯兰同行相走。一路上,顾实汗说服阿尔斯兰不要敌视黄教,阿尔斯兰改变了态度。他率领的蒙古骑兵聆听了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的讲经说法,最终,阿尔斯兰的行为被噶玛噶举派告到却图汗处,却图汗恼怒不已,遂命部将暗杀了阿尔斯兰。
装扮成香客的顾实汗一行平安抵拉萨。崇祯九年,达赖赠给顾实汗“丹增却杰“(意为持教法王)称号。顾实汗与五世达赖、四世班禅秘密商议,决定由顾实汗率大军从新疆前来青海,称消灭却图汗,再消灭白利土司顿月多吉,继而进军西藏消灭第悉藏巴。
第二年,顾实汗率领本部人马,加上巴图尔珲台吉的部分准噶尔军队,进入青海境内。战役在大小乌兰和硕(今刚察县境内)之间进行。结果,顾实汗以少胜多,大败却图汗,并擒杀却图汗。这场战斗在青海历史上称为“血山之战“。
顾实汗于第二年五月进攻孜一带消灭白利土司。战争持续一年后,顾实汗占领了白利土司统治的全部地区,今四川北部的德格、甘孜、邓柯、白玉、石渠、玛尔康等部落,都成为和硕特蒙古的统治区,顾实汗俘虏并处死了顿月多吉,释放了被白利土司关在监狱里的格鲁派、萨迦派等所有喇嘛。由此,顾实汗得到了西藏各教派(除苯教)全体喇嘛的钦佩和感激。
顾实汗顺利地消灭了却图汗、白利土司两个敌人后,第悉藏巴便成为他的最后进攻目标。
崇祯十四年,顾实汗出其不意,奇兵入藏,先占领前藏大部分地区,藏巴汗率领残部退守后藏,顾实汗乘胜进军,活擒噶玛·丹迥旺波,将这位一贯反黄教的首领按照处死蒙古贵族习俗装入牛皮袋里,投入湍急的雅鲁藏布江中。统治西藏地方约--1642)的噶举噶玛政权正式结束,使格鲁派摆脱了危局。格鲁派集团在顾实汗的支持下取得了巨大胜利,在宗教势力上、经济实力上占据绝对优势。固始汗也因此统治了整个青藏高原。
这场战斗下来,图鲁拜琥终于攻服了西藏大部,正式成了西藏的最高统治者。
只不过,他的统治范围,在明朝灭亡后,由于没有宗主国的支援,图鲁拜琥受到了极大削弱,除了拉萨一带外的本部势力,其余各地,基本处于自治状态。甚至北面的叶尔羌汁国与准噶尔汗国,也常常会打乌思藏的主意,让图鲁拜琥郁闷不已。
不过,对于这个的结果,他还能勉强忍受,毕竟这样的小打小闹与小规模的各地自治,还未能影响到他的统治基础。而现在,唐军这般大举来攻,图鲁拜琥终于知道,自已最大最危险的对手,终于到来了。
拉萨皇宫大厅,图鲁拜琥与一众大臣以及子侄,环席而坐,共议时事。
这席上,那五世达赖,以及图鲁拜琥任命的管理行政事务的第巴索南群培,因是外臣,都起身向图鲁拜琥起身致敬,顾始汗亦一一微笑回礼。
图鲁拜琥环视众人,忍不住一声长叹:“唉,现在唐军陈兵乌思藏两端,一同对我乌思藏用兵,现在其进度虽是不快,但这般下去,只恐终有一日,要攻到拉萨城下。本王心下甚忧之!意欲用兵漠西。准噶尔汗王请我们兵天山,一同对抗汉军,诸位,你们觉得我们该如何应对?”
众人面面相觑,却无一人答话。
图鲁拜琥面露不满,他环视众人,最后目光落在索南群培,这位他最为信任的部下身上。
索南群培知道不可能再当缩头乌龟了,只得一声轻叹,站起来发言:“唉,想来我乌思藏地区,自明朝灭亡以来,向来与世无争,与那新兴的大唐帝国,更无任何纠争。却没想到,我乌思藏恪守本份,却也遭其侵略,以至岌岌可危,想来真真令人痛恨之至!”
”索南群培,你有何话,尽可直言。”五世达赖插了一句。
这位年仅二十余岁的五世达赖,却是一种凛然出众的气质,他的目光清冷而沉静,直直地盯在索南群培脸上。
达赖目光投注于他,其余各人,包括顾始汗图鲁拜琥,亦是将目光齐齐投于他身上。
见图鲁拜琥关注的目光凝注着自已,索南群培继续说道:“诸位皆可看到,看看这几年,那大唐帝国四处用兵,不断侵略他国,近乎永无休止。那大西、大顺、叶尔羌汗国、准噶尔汗国、满清以及东南亚诸国,皆被其全部攻灭,现在这个贪得无厌的帝国,终于要拿咱们乌思藏下手了。其实呢,这简直就是必然之事。“
索南群培一声长叹,继续说道:”得陇望蜀,自是人之本性,那个大唐后帝李啸,虽然已据占了有史以来最为广阔的疆土,却依然贪心不足,要拿咱们乌思藏动手。按汉人的说法,叫什么收复故土,这般说辞,倒象咱们一直是明朝的固有领土一般,真真可笑之至。只不过,现在唐军兵马强横,实力所至,又能有甚办法阻止其野心呢?而现在,唐军横了一条心,一定要打下乌思藏,那我等虽有地利之优,却是实难与其相抗衡啊。“
:。:
明末之虎 第九百三十六章 以战迫和,进兵那曲
“索南群培,你尽可直言,现在我军与唐兵之间,到底是战是和?”见他说得啰嗦,图鲁拜琥不由得皱起眉头。
索南群培尴尬一笑,便回道:“禀大汗,以在看来,现在我军可取之策,当是以战迫和。”
“以战迫和?”图鲁拜琥眉毛一跳。
索南群培点点头,继续道:“大汗,诸位,恕在下直言,以我看来,现在我军若是再无战意,径自投降唐军,这样的结果无疑是最糟的。但若是强硬抵抗,只怕最终亦难逃覆灭之命运。故唯有向唐军展示我军力量,给他们一个出其不意的狠狠一击,让他们大受损失,从而明白我军这块骨头不是这么好啃的。然后,在唐军受到重挫后,再及时派出使者,去与唐军和谈,从而挟战胜之威,迫使唐军同意就此息兵罢战,最终两国划定疆界,终可长期和平共处。“
”当然了,这样的结果,其实亦与城下之盟差相仿佛。而且我乌思藏还是定会有一定的领土损失,兵马也折损不少,但总比全军覆灭,大汗的统治就此终结要强得多。“索南群培说到这里,又是忍不住一声长长地叹息。
而他说完后,下面顿是一片哗然。众人三三两两低声议论,脸上的表情或是惊讶,或是严肃,几乎皆是不同。
图鲁拜琥表情十分难看,却只是捋着胡须,没有说话。
这时,那五世达赖却道:“汗王,诸位,我以为,索南群培大人说得有理。“
“哦?何出此言?”图鲁拜琥斜了他一眼。
“汗王,现在唐军大兵压境,我军兵力不足,对边境地区又没有太大控制力,将来被唐军逐步蚕食,堪为必定之结局。而现在,非但边境危机,就连那藏南一带,都在蠢蠢欲动。此前被我们击败的苯教等势力,现在都退到了藏南、尼泊尔、主域、哲域、门域、洛域等一带,与红教相互相勾结,尤其是他们还得到了汉人的大力支持,他们凭着山河险固,依旧在与我等强力对抗。这样一来,就算我军调集全部兵马,去与汉人相争,那拉萨一带空虚,必会为其所乘。若失拉萨,汗王将首尾难顾,进退失据,到时候,恐怕不等唐军到来,汗王之势力,便已全部溃散了。”
五世达赖的的话语刚毕,下面又是议论纷纷。
五世达赖所说的这个隐患,确是这就犹如一把尖刀,一直抵在他们的后背,令他们不敢丝毫大意。
从青海或者康区进入藏区,确实距离很远,也山高水险,一时之间,确是难以攻至。可是藏南的这些叛军,却是距离拉萨极近。尤其是那支军队,也以藏民为主,不畏高原气候,也不畏高原反应,特别是他们对藏区熟悉无比,对于自已军队的布防更是了如指掌。若是给这些叛军一个偷袭拉萨的机会,哪怕他们一时不能得手,也将会造成难以承受的重大损失。
而众人纷议之际,顾始汗却是始终浓眉紧锁,他捋着浓密的胡须,低头沉吟了一阵,心里却有无可言说的悲凉。
唉,现在的的局势,真是前山有虎,后山有狼,那夹在中间的自已,真是左右难靠,前后皆敌,局势之危险,用危如累卵来形容,亦不为过。
就在图鲁拜琥暗自感伤之际,那长子达延鄂齐尔却是腾地从垫子上站起,一脸凶狠之色地吼道:“这帮不知死活的混蛋,我早就忍受不些这些反叛的家伙了!既然如此,父王,我们就先手下为强,先行发兵,灭了那藏南的叛军,再与唐军决一死战!”
这位长子达延鄂齐尔,是固始汗的长子,也是他最宠爱的大王妃之嫡出。
固始汗有三位王妃,大王妃土尔扈特族人,小王妃是汉族田氏。入藏之后,又娶了其他藏族贵族女子。这些个王妃,共为他生了十个儿子。其中大王妃为他生了四个儿子,且有嫡出长子之功,又最顺遂其心意,故最为受宠。
长子达延鄂齐尔年纪最长,向来是他征战时的得力助手,当然,也是他所最为看重的继承人。每次征战,固始汗都会带这位得力的长子,而让其他的儿子留驻拉萨。
除了最小的第十子还年幼,固始汗的其它九个儿子都已成年,而且按蒙古的传统,也早就各分了部族人口,各自都有自己的军队,也各有一块封地。
这些儿子中,这位长子兼继承人的达延鄂齐尔,自是兵马最大最多,其势力让其他诸位王子望尘莫及。
见这位顾始汗的继承人在这里大放狠话,众人又是纷议如潮,图鲁拜琥更是眉头紧皱。
五世达赖却是摇了摇头,叹道:“大王子求战心切,可以理解,只是这些叛军匪类,扎根藏南已久,可谓根基稳固,一时之间,断然轻易除灭。若冲动用兵,只怕效果会恰得其反。”
五世说完,索南群培也赶紧说道:“圣僧说得有理。藏南叛匪,盘踞其处已久,一时确是难以剿灭。更何况,那大肆入境攻城,一心要夺占全境的唐军,才是我等心腹大患,那些藏南的叛军,归根到底,还是肤廯之疾。若我等真能一举打个胜仗,逼迫唐军签下和平协定,那我等挟战胜之威,回过头来收拾他们,岂非更有胜算,也更加从容了么?”
最终他抬起头,却又一脸忧色地问道:”索南群培,你这般说法,到底该如何具体行事呢?“
见图鲁拜琥似被自已说动,索南群培急道:”汗王,眼前之际,边境危急,急需打出一个大大的胜仗来立我军之威,来挫败唐军的嚣张气焰,同时震慑南边的宵小,方是最为紧急之事。以在下看来,莫不如,我军调集十万精锐兵马,就在北面的那曲一带,与那唐兵的东路军,来一次突袭大战,打其一个措手不及。必可大破敌军,一举获胜!“
”说下去。“图鲁拜琥双目一亮。
”汗王,现在唐军东路军,已将我乌思藏那巴萨通拉木山北面一带土地全部占领,现在全军刚刚翻过险峻的巴萨通拉木山,准备接下来进攻那曲城。这般时候,却是打败唐军的大好机会呢。“
“哦?是吗?”
“汗王,你想想,唐军进道而来,后勤乏力,他们的士卒,皆是中原人,或是一些海外附属国,皆是绝难习惯我高惯的环境与气候。而我乌思藏乃是天下第一高原,堪为最好防守之地也。这般以逸待劳,坐拥主场之便,岂非大有胜算乎?”
“只是,这样的话,万一唐军赶在我军到来之前,先行拿下了那曲城,又该怎么办?”说话的是图鲁拜琥的一名儿子,他一脸犹豫:“万一唐军先行攻下那曲,便足以凭城固守,而我军远道而来,顿兵于坚城之下,只怕不是唐军的对手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