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不是老奴多嘴,今日怕是不便把锦姐儿打扮得太过出彩,还是平常素净些好。”
程夫人不解地看着她,程锦是她的掌中宝,平日里因着痴傻,没少受人嘲笑,今日进宫虽有可能要受太后申斥,可她并不觉得程锦有什么错,她恨不得把程锦打扮得光彩夺目的,让人看看她的乖宝有多好。
“皇上如今亲政了,眼瞅着下一步就要大婚了,太后会不会有亲上加亲的念头”
程夫人不以为意地摆摆手,“太后不会有这念头的,承恩侯府要军功没军功,要文才没文才,阿锦那个父亲更是文不成武不就的,太后早就嫌这个娘家上不得台面了,哪里还会让皇上继续在咱们家这滩烂泥里越陷越深”
第八十九章 担心
程夫人是书香门第出身,她的父亲也曾官至知府,这出身在京城勋贵世家中不够看,但在承恩侯府中却是一等一的好出身,说话做事也比其他几个主子更懂规矩一些,程平他们兄弟几个只顾着自己花天酒地,万事不管,她就要格外操心一些,对朝内外的局势看得反倒比寻常妇人通透。
“咱们这皇后啊,不是在勋贵家里出,就是在那些文官世家里出,钤姐儿在京中闺秀中样样拔尖,太后都没动过心思,何况是阿锦,她年纪还这么小,又傻了这么多年,别说是进宫了,怕是说亲都不易。”程夫人这几日都考虑让聪慧的程锦去走读书入仕之路了,显然是受程钤的影响,对她的婚事很不看好。
“可是锦姐儿也生得太好了些,”胡嬷嬷提醒道,“除了皇后之外,还有四妃呐,前朝的容妃出身贵胄,可进宫时也只是个贵人。”
皇后不仅要看家世,还要权衡利弊,但妃嫔却未必,低位份的妃嫔更是不会在乎太多了,否则程太后也做不了程太后。
程夫人悚然一惊,“没见太后有这个意思……”
“承恩侯府毕竟是太后的娘家,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呐,侯府平日也多仰仗太后和皇上的恩宠,但是一旦皇上大婚了,承恩侯府和皇上的关系怕是要远了。”胡嬷嬷低声道,“何况锦姐儿生得太好,兴许太后之前没这心思,见了她之后便有了这心思。”
程夫人嫁入侯府,痛苦了一辈子,程钤程锦若是嫁入皇家,又如何会幸福
程夫人捂着怦怦直跳的心口,“你说的对,我们没有那个心思攀龙附凤,太后未必没有那个心思。”
程夫人自己也是女人,以己度人大概能够猜到程太后的心思,她不懂朝堂,可以潇洒地放权退居后宫做太后,但是后宫是她的天下,她真能容忍不和自己一条心的儿媳染指
要知道程太后今年还不到四十,远不到养老的时候,以她的精明算计,恐怕不会那么轻易放权。
但程太后就隆庆帝这一个儿子,隆庆帝在她心里显然是第一位的,为了儿子着想,她得给隆庆帝选一个有家族助力的皇后,但这样的皇后注定不好拿捏,直接威胁到她在后宫的地位,为了和皇后抗衡,她很有可能要选一个自己信得过的女子入宫为妃。
程夫人的后背顿时出了一身冷汗,这个女子除了程家女不做他想,而程家适龄的女子换作从前只有程钤一人,但如今程钤的名声有损,若程锦的容貌出挑……
程家的候选人兴许就成了两个!
换作别人家,早就迫不及待将女儿送进宫里去攀龙附凤了,若是宫中太后有这个意思,别说是一个女儿了,将所有女儿都送入宫,在有些人看来都是值得的,但程夫人却是个真心疼爱子女的,哪里舍得将自己的女儿送进宫里那腌臜地方,什么四妃,什么贵人,说得好听,还不是做妾的。
她的女儿,无论是钤姐儿,还是锦姐儿,哪怕在家里呆一辈子不嫁人,也绝不给人做妾。
程夫人咬牙,开始考虑待会儿进宫如何劝程太后打消这个主意,哪怕将祸水东引,把三房和家里那几个庶女全送进宫里去,也绝不允许程太后打程钤程锦的主意。
为母则强,为了自己的女儿,她可以做出任何事。
她心里有了计较,看着妆镜中被打扮得明艳无双的程锦,便有些不自在了,亲自上前给她擦去了粉,又卸掉了头上的簪子。
“你年纪小,粉擦得太重倒显得过于老气了,这支牡丹簪子也不衬你……”
青萍和红绡都一脸茫然,这粉是程夫人让擦的,簪子也是她让簪的,分明就很好看,怎的就不好看了
程锦无可无不可地随着程夫人为自己打扮,平平常常的丱发,就是她平时在家中的装扮,哪里用得着她一早起来梳妆打扮呢。
“太后是你嫡亲的姑姑,是再慈蔼不过的了,待会儿见了太后,你不用紧张,照阿娘说的那样问好就是了,太后向来不拘礼,不会挑剔的……”程夫人在马车中,不住地唠叨着。
程锦定定地看着程夫人,从见面起,程夫人的嘴就没停过,翻来覆去就是这几句话。
她这是在紧张
可身为承恩侯夫人,她该是经常入宫觐见的。
难道是为了自己紧张
看着也不像,她的眉眼中的忧色,是昨日所没有的,莫非是胡嬷嬷同她说了什么
她反复念叨着那几句话,不像是在嘱咐她,反倒像是在自我安慰。
“这么看着阿娘做什么”程夫人被她看得很不自在,不放心地拍了拍她的胳膊,“锦姐儿”
“阿娘——”她撒娇地靠向程夫人。
程夫人这才长舒了一口气,“我还担心你又痴了。”
“我是看阿娘的脸上隐有忧色,担心阿娘呢。”
程夫人一怔,半是欣慰半是心酸地看着她,“锦姐儿长大了,懂得心疼阿娘了,阿娘没事,进宫之后乖乖照着的阿娘说的做,没事的……进宫之后,可不能再唤阿娘了,要唤我母亲,这是规矩。”
单是为了这称呼,承恩侯府就没少被人笑过,泥腿子出身的老承恩侯一家是喊惯了“阿爹”“阿娘”的,可京里的勋贵世家,可不兴喊什么“阿爹”“阿娘”,见了双亲都得恭恭敬敬地唤一声“父亲”“母亲”。
程锦他们几个和程夫人亲昵,也不管旁人怎么想,自顾自地喊程夫人“阿娘”,程夫人在家也都纵着他们,但在外便要摆出侯府的款儿来了。
程锦扯唇一笑,无论是“父亲”“母亲”,还是“阿爹”“阿娘”,不过都只是称谓而已,偏有人矫情爱找茬挑刺,她本不欲搭理,但到底不想让程夫人难堪,只得乖乖点头应下。
程夫人见她乖巧,心里早就软成一片,她如珠似宝养着的女儿,便是九五至尊也别想抢去做妾。
第九十章 唠叨
程锦折腾了一夜,已经困得不行了,又一直耗费着自己的精神警惕着体内那只虫子,再被程夫人一路上如和尚念经好一通叨念,更是昏昏欲睡,歪倒在一边,耷拉着眼皮点着头,完全没把程夫人的叮嘱放在心上。
程夫人见她这副惫懒的模样,这话头就更止不住了,但又转念一想,现在的程锦比从前那痴痴傻傻的样子已经是长进了不少,已是老天对她格外的恩赐了,她不能太过苛求,折了程锦的福分,便又忍了下来。
程锦是真的困,十几年来从没有人要求过她什么,她自然也就养成了一副散漫的性子,就算现在魂魄归位,前世被压抑过了头,如今仗着家人宠着她,也是随心所欲惯了。
何况赵华那世本就是后宫之主,她哪里还会觉得入宫有什么可紧张惧怕的,任凭程夫人和程钤担心得不行,依然照睡不误。
程夫人看着歪在一侧的女儿,心疼地找来几个软垫,让她睡得更舒服一些,程锦动了动身子赖在软垫上睡得更香,原本梳得齐齐整整的发髻微微松开了。
云鬓半偏新睡觉。
她蓦地想起一句诗,再定睛望着傻了十一年的女儿,她一向只觉得程锦乖巧可爱,若不是胡嬷嬷提醒,她还不曾留意她的容貌竟然生得如此之清灵绝美。
如今年纪尚小,就已经是个美人胚子了,再过数年长开了,恐怕真得名动京城了。
程家人个个都生得一副好皮相,程老太爷当年就是翩翩少年郎,程老夫人更是十里八村出了名的美人儿,四个孩子承继了他们的优点,否则程太后当年也不会有资格入了安郡王府承宠多年,生下一子二女。
虽然程平如今年岁渐长,同程夫人早已离了心,但是当年也是个俊俏的少年,让程夫人一见倾心,也曾在心里为同他定了亲暗暗欢喜,可惜世上没有那么多金玉良缘,他的荒唐已经让未嫁时的她凉了心,嫁过来之后,知道他就是个中看不中用的银样镴枪头,心中又更添不满。
若不是还有四个玉雪可爱的孩子,怕是她早就撑不下去了,她轻抚着程锦的头发。
这孩子的容貌犹胜过当年的程太后几分,只是早年痴傻,五官不谐,让人忽视了她的长相,如今她在娇美之中,更添了几分天然灵动。
程夫人叹了口气,她生得这般美,也不知是福是祸,原想着若她的痴病好不了,就索性将她留在家中,让两个儿子养她一辈子,也好过让她去婆家受磋磨。
她现在大好了,虽然聪明机灵,可是针线女红,管家理事女孩子们该学的她是一样都没学会,又让自己给惯得这般惫懒,便是聪明会读书,又哪里还能说上什么好婆家若真像程钤说的那般,让她去考科举,在姻缘上恐怕要更艰难一些了。
就算有那些贪图她美貌的儿郎,以色侍人又如何能长久
她是又盼她能觅得良人,又怕她嫁去婆家受磋磨,程锦不比程钤稳重懂事,不会讨那些挑剔的翁姑欢喜,有时候她还真宁愿她在家里呆一辈子,至少还有她宠着护着。
程夫人长叹一声,还是男子好,不知道少受了多少罪。
她抬手将程锦鬓边的一缕散发勾到脑后,突然想到她已经十一了,与隆庆帝相差不过七岁,要是今日进宫,太后并无那个心思,却让隆庆帝相中了,那可如何是好
这心思刚在脑子里打了个转,她就出了一身冷汗。
程锦伸了个懒腰,懒洋洋地睁开眼,正对上程夫人苍白的脸色,不由得吓了一跳,立刻清醒过来,“阿娘,可是哪里不舒服”
难道她体内的蛊虫还未处理干净抑或是身体有什么损伤
她惶急地拉住程夫人的手腕,手指随意一搭,面上就露出奇怪的神色来了,这脉象除了心跳得快一些之外,很是正常啊。
程夫人反手握住她的手,一脸严肃道,“待会儿入了宫,不准到处乱看,太后没让你抬头,不准随便抬头,若是遇着了皇上,就算皇上让你抬头,也得老老实实垂着眼”
“阿娘不是说太后是姑母,很慈蔼吗”程锦纳闷道,程夫人这一路究竟在怕些什么
程太后和隆庆帝,她从前都是见过的,的确不是什么严厉之人,对那个痴傻的她都不曾露出过厌恶的神色,如今她好了,哪里就不能抬眼了呢
“姑母是姑母,可她更是太后,你现在是入宫,得讲规矩,不能轻慢了,阿娘和你大姐之前嘱咐你的话,千万不能忘了。”程夫人叮嘱道。
程锦生来痴傻,规矩自然是没学过的,现在再教也来不及了,昨夜只是简单嘱咐了她几句,想来太后也不会过于计较,只盼着她低眉顺眼,太后要申斥便申斥,只要不注意到她,混过这一关便好了。
程锦乖顺地点了点头,心里却是不以为然的,她毕竟有赵华那一世的记忆,赵华是被世家精心调教出来的名媛贵女,又做了那么多年的皇后,论规矩,程太后可远不如她。
程太后现年不过三十有七,正值盛年,虽退居后宫不问政事,但毕竟年轻,隆庆帝又尚未大婚,她无须做出一副老迈寡妇的模样,每日打扮依旧精心,指尖染着红红的豆蔻,正同两个女儿在慈宁宫里读话本子玩。
这些日子女学放春假,姑娘们都相约出去踏青赏景,两位公主不便出宫游玩,只能被拘在宫里陪程太后说话玩笑。
“唉,文相也是可怜,为了一个异国公主竟然终身不娶,我要是太祖爷爷就直接赐婚了。”安阳公主嘟着嘴道。
“赐婚难道让文相去北蛮和亲”常阳公主嗤笑道。
“郎情妾意怎么叫和亲那叫成人之美,可惜一对有情人天各一方”
“就北蛮人那长相说不准那北蛮公主比文相还高大,我就不信文相能看得上,这话本子净是胡扯。”常阳公主不悦地将话本子搁到一边。
第九十一章 太后
“我知道你喜欢那个说文相同青乡公主的话本子,”安阳公主狡黠地笑道,“姐姐这是把文相当成绍安哥哥了吧”
程太后笑嘻嘻地听着两个公主聊着话本子,眼神慈爱而温柔,直到外头伺候的宫人大声禀道,“承恩侯夫人、程五姑娘觐见。”
“快宣进来。”程太后的笑意微敛,两个公主却流露出感兴趣的神色,伸长了脖子张望。
程夫人同程锦规规矩矩地上前行礼,程太后挥了挥手,“行了行了,都是自家人,还讲究那么多虚礼作甚,锦姐儿这是大好了快上前让姑母看看。”
程夫人的心“咯噔”了一下,目光紧紧锁着程锦,既怕她出什么纰漏,又怕她锋芒毕露,入了程太后的眼。
程锦乖巧地上前,如行云流水般行了个宫礼,虽不曾抬起头来,却让人挑不出任何错处。
这可把两个公主给看傻了,“这是真好了世上竟真有这样的奇事”
“定是好了竟然会行礼了”
程夫人垂首掩去眸中的愠色,她们这是拿程锦当猴儿看呢。
程太后是程家的长姐,虽然贵为太后,三个弟弟也不与她亲近,她却从不曾远了娘家,毕竟她无所依恃,就算弟弟们再不堪,她唯一能仰仗的还是只有他们。
所以无论是跟随先帝在潜邸之时,还是隆庆帝登基之后,两个公主都同程家的几个小辈相熟,真如寻常表姐妹一样亲近,程锦过去的傻样儿,她们也没少见过,是真没想到那个痴儿竟能像模像样地行礼了。
“可见圆明大师是真的灵验”程太后终于露出了高兴的神色,傻子突然恢复如常人,她本是不大相信的,哪怕程老夫人也捎话过来,说程锦已经大好了,是如何如何的贴心,她也怀疑这是程夫人做的手脚,因此并未如何放在心上,赏是赏下了,却不曾有过要召程锦进宫来看看的念头。
若不是隆庆帝提起,她又亲眼所见,还真的很难相信,世上竟真有这等事,最重要的是这事儿还出在她的娘家。
无论如何,只要这事儿是真的,程锦就是大梁祥瑞,她自是乐意自己娘家的筹码能重上几分,看着程夫人的眼神也多了一丝温度,“我早同你说过,既然圆明大师说了,就莫要担心,锦姐儿吉人自有天相,你看看,这可不是天大的造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