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华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苏四公子
程锦眨着清凌凌的双眼望向程夫人,大概是因为程钰的事情对她有所触动,若程钰当初不执迷于那段已没了缘分的母女亲情,也许不会落到如今的地步。
如今出了妖尸吃人的事儿,程夫人怕是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若是承恩侯府真遭了大难,她无论如何都是要保全她的。。
“阿娘是不是为那妖尸的事儿忧心”程锦轻松地笑道,“您尽管放心,此事很快便会解决的。”
程夫人轻轻摇了摇头,“那妖尸没有神智,兴许还好防范,我担心的是那秦嬷嬷身后的人,事情过了这些天,她的死讯想来也传出去了,却没有半分动静,我也使人出去寻过了,好好一个人就这么凭空消失了,越是这样,我就越担心她那个表哥在谋划什么……”
一个秦嬷嬷便能瞒着整个承恩侯府上上下下三年,当着他们的面在院子里养尸,这能耐不是一般的大,她的“表哥”又岂会是泛泛之辈
说不定他们身后还有一个门派支撑,杀了一个惹来一窝,承恩侯府在明,他们却在暗,谁也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对他们放冷箭。
这个想法让程夫人觉得很恐惧,却又不敢在任何人面前表露出来,她是当家主母,她若是慌了,这个府就乱了。
“阿娘放心吧,文大人说过此事交给他,咱们尽管相信便是,那秦嬷嬷再厉害,还不是被他一招解决了”若换作之前,兴许程锦还会紧张担忧,如今发现文绍安已经拥有了当年的法力,哪里还会再有半分担心
当初的文定年可是可以以一己之力封印大妖的法术天才,区区几个歪门邪道的方士,又岂能奈何得了他
“文大人的读书人出身,在那些方士的法术面前,怕也是无计可施。”程夫人一脸不信。
“文大人是鸿山门下啊,其实鸿山当年最擅长的可不是读书济世安民,而是封妖捉鬼的术法。”
“你又是从哪里寻来的话本子这样的话莫要在外头瞎说,若是传扬出去,可是要惹怒鸿山门人的,”程夫人顿了顿,“我知夫子看重你,可你不愿意拜入他门下,也不该胡说人家是捉鬼的。”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自大梁开国以来,经过数十年反复强调,这个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游侠方士的地位不比贩夫走卒高多少,甚至还要低上不少。
就连当年史家修史的时候,都只字不提赵齐的宗师身份,对文定年镇封大妖的种种更是讳莫如深。
所以在程夫人眼中,程锦说鸿山擅长术法,无疑是在咒骂鸿山书院不入流。
程锦笑了笑,如今这天下是读书人的天下,自然是容不得其他人来分权,只不过这种局面也是她当初乐见的。
读书人读了那么多年的书,无论他们再怎么勾心斗角,礼义廉耻还是懂得的,就算心思再歹毒也不敢扯下那层虚伪的皮,只要那层皮还在,风气就不至于太坏,不至于落得前朝阉宦方士弄权,毫无顾忌地残害生民的局面。
“前朝皇帝迷信方士巫术,我听说燕末帝当年迷信方士,曾剜了一百个童男童女的心来来炼丹,还在那座山上修了座祭台,妄图沟通天地,祭台完工那日殉了民夫九百九十九人……”程锦指着马车外的一座荒山道,“那一日死人的血没有唤醒天地神明,倒是唤来了嗜血大妖……”
“阿锦,”程夫人听得毛骨悚然,仿佛能听到那些无辜惨死之人的哀嚎,连忙拉住程锦,“前朝无道,那是前朝的事儿了,好端端地提这个做什么如今大梁国泰民安,圣上仁德,是我们的福分。”
“能生在这样的太平盛世真是我们的福分。”程锦点了点头,无论萧晟这个人私德如何,总的来说还是一个好皇帝的,和嗜杀残暴的燕朝相比,如今的大梁皇帝个个都是仁君。
只是可惜了鸿山的传承,她望着车窗外,暗暗叹了口气。
程夫人原本就为妖尸的事情忧心,如今又听了程锦的话,愈加心神不宁起来,尽管日头高悬,但郊外树木繁盛,落在她眼里竟觉得多了几分阴森恐怖。
“阿娘,你同我说说祖母的事儿吧。”程锦突然说道,将程夫人从恐惧中拉了出来。
“好好的突然问你祖母的事儿做什么”程夫人皱起眉头,一提起程老夫人,她就来气,一生气便忘了恐惧害怕。
她也是嫁入程家之后,才发觉整个程家除了程老太爷还算个明白人之外,一家子都是奇葩。
婆婆惫懒荒唐,却死死守着家里的钱,舍不得给家里添些好菜,添几件像样的衣服,却总是往戏园子跑,给那些伶人打赏的时候倒是从不吝啬,公公要是说她几句,她便撒泼打滚哭闹不休,还经常抓花公公的脸,让从小受贞静柔顺闺训的她大开眼界。
公公好几次都要忍不下去了,偏偏婆婆又没犯七出之条,反倒还有三不去,加之看在子女的面子上,他最后还是忍了下去,不过也没忍几年,程香刚当上太后,给他封了承恩侯,他没享几天福,就早早去了。
程夫人叹了口气,“你祖父是个好人,待人至诚公正,着实让人钦佩。”
程锦点点头,能让性情有些迂腐的外祖父感激涕零,皇亲贵胄安郡王另眼看待的典吏,又岂是个泛泛之辈。
“可惜好人不长命啊,我看他就是被你祖母气死的。”程夫人难掩鄙夷,程老太爷还在的时候,看在他的份上,她对程老夫人和程平还多有忍让,如今才不卖他们半分面子呢。
第一百六十章 偶遇
程老太爷去了之后,程老夫人就愈加变本加厉了,不仅在府里养了个戏班子,还成天要府外的戏班子进府唱堂会,恨不得每天十二个时辰都在看戏,完全不管府里的钱够不够使,睁开眼就是朝程夫人要钱,若是不满足她,便拿当年对付程老太爷的那一套撒泼吵闹来折腾儿媳妇。
这么个婆母,怎么让程夫人能尊敬得起来,让她去讨好她,倒不如杀了她来得干净。
“你和阿钤决定去读书考试也好,免得今后成日在家中伺候婆母,受这种腌臜气。”
女学生们婚配自由,可以自己择婿,也可以自由选择和离求去,无须娘家同意,只要是生员,每个月便有廪米可领,足够养活自己。
程夫人有的时候也会后悔自己当初没有下决心考学,兴许就不会在承恩侯府里折腾自己的一辈子了。
程锦笑嘻嘻地端着七宝擂茶,“我今后当不成您这样的当家夫人,做个像祖母一样潇洒快活的富贵闲人也挺不错的。”
左右她是不打算嫁人的,今后就当个清闲的小官,攒几年银两,便辞官不做,悠游人间,吃人间美食,看遍人世风景,潇潇洒洒地过一辈子岂不是快哉。
“想得倒美”程夫人忍俊不禁,若是没有圆明大师那句话,兴许她也能陪着程锦做做美梦,命格极贵的人,怕是没有几个能够享一辈子清福的。
两人正笑着,前头驱马的马夫突然勒马,程锦一个不留神,手里的茶泼了出去,人也差点倾倒在地,幸好如今的她身子强健,迅速稳住身形,顺带还扶了一把程夫人。
“前头出什么事了”程夫人坐直身子,不满地喝问。
“在下唐突了夫人的车驾,还望夫人多多担待。”
“哒哒”的马蹄声近了,马车外传来文绍安熟悉的声音,程锦正要撩开车帘,程夫人连忙一把按住了她的手,警告地看了她一眼,“文大人怎么在这儿可是有公务在身”
“正是,下官要赶去大觉寺,敢问夫人是否也是去上香的”
“不错,可是大觉寺出了什么事儿”程夫人脸色凝重。
文绍安欲言又止,“目前大觉寺还不曾出事,只是为以防万一,还是请夫人改日再来罢”
“绍安兄,好好的为何要改期”程夫人还没来得及回答,程明志便撩开车帘迫不及待地问道。
“就是啊,绍安哥哥,我们好不容易才出来上香,总不好无缘无故就让我们打道回府吧。”程明远想去集市很久了,身上揣着近些日子攒起来的银两,正想去那儿买只小雏鹰回来玩儿呢。
“我们接到消息有人意欲在大觉寺图谋不轨,今日大觉寺有集市,人多且杂,为安全计,还请诸位打道回府。”文绍安一脸歉意地朝他们拱了拱手。
程夫人骇然,这些日子她被妖尸的事情折磨得坐卧不宁,本想去大觉寺求个心安,哪里料到连大觉寺都不平安了,“何人如此大胆,竟敢在大觉寺放肆”
“是那日大理寺的那桩案子”程锦突然撩开车帘探出头来,程夫人措手不及,拦都拦不住她。
文绍安微微颔首,眼中含着淡淡的笑意。
“那我更要去看看何人放肆了。”程锦“嘿嘿”一笑,若是南蛮的案子,她可比他熟得多了,南蛮的蛊虫本就是她了解得比他要跟深更透彻。
“阿锦,你莫要胡闹”程夫人的脸色都变了。
“阿娘,你带着二哥和阿远回去,我去大觉寺看看。”程锦给了一个程夫人无论如何都不会答应的提议。
“你和我们一块儿回去,你一个小姑娘去凑什么热闹”
“阿锦,你好生不讲义气,这么有趣的事儿,你想让我们回去,你自己一个人去”程明志立刻不干了,“我们也要去”
“我也要去”
“你们”程夫人怒了,正要摆出权威,将他们三个都强行带回去。
文绍安突然开口了,“夫人,若是几位公子姑娘执意要上山上香,不妨同文某一块儿上山,文某不才,但一定竭尽所能,保诸位平安无事。”
程夫人有些意外,没想到文绍安会主动提出保护他们,虽然她担心安全问题,可也同样想要去一趟大觉寺,程锦醒来这么久,她始终不曾去大觉寺上香答谢,生怕菩萨会怪罪于她。
如今好不容易来一趟,就算不能见到圆明大师,给家人求个平安符也是好的,若是文绍安一路护送,其实是再好不过的了,“不知可会耽误文大人公务”
“不会。”文绍安言简意赅地应了一声,便朝程夫人拱了拱手,策马上前引路去了。
“文大人已经提前示警了,你还执意要上山,真不怕”程夫人有些忐忑地看着窗外。
“有文大人在,不用怕。”程锦笑眯眯地说,她如今还真不怕大理寺门口闹事的那伙人,不过是仗着南蛮的秘术唬人罢了,若他们敢胡来,不用文绍安出手,她一个人都能了结他们,文绍安深知这一点,所以他特地前来,绝不仅仅是因为那伙南蛮人,应该还有其他的话想要同她说。
“你倒是挺信任他。”程夫人意味深长地看着她,这些日子,似乎文绍安和程锦的交往还挺频繁的,两人年纪相仿,生得也漂亮,又是极聪明的人,看上去再般配不过了,实在由不得程夫人多想。
“阿娘不信任他吗他可是状元郎啊。”程锦一脸孩子气,倒是噎得程夫人不知该说什么了。
罢了罢了,兴许她是真的还小,不明白男女之事,她又何苦一直同她说文绍安,若她真的上了心,那才是真的难办,想到这里程夫人立刻收了念头。
“文大人还带了几个护卫,看那模样就比我们府里的精干许多,跟着他比我们临时掉头回去还要安心些。”程锦年纪还小,不明白程夫人在怕什么,但她一想到刚才那座山头,便觉得阴森恐怖,若在这个时候让她们的车驾独自打道回府,她会比继续走下去还要害怕。
第一百六十一章 冷清
“阿娘,没事的,护卫再不济,也还有我在呢。”程锦指着自己咧嘴笑道,“我这一身力气可不是白长的,若有人敢对我们不利,我定不留情。”
对付鬼怪方士她不是行家,但若是南蛮人搞鬼,她倒是有十足的把握。
程夫人被她逗乐了,“姑娘家别这么说,你这一身力气留着自保,别成天在外头大喇喇地显摆,没的引人笑话。”
当年程锦举香炉的事儿都快给程夫人造成心理阴影的,大梁的风气崇尚柔美,对男子犹是如此,何况是女子,当世有名的美女个个都是如弱柳扶风,没走几步路便香汗点点,娇喘吁吁。
程锦虽然长了一声力气,但幸亏她生得柔美,又腰肢纤细,只要她不再去卖弄一身武艺,倒也不会有人嘲笑,就怕她在外人面前舞刀弄枪。
程锦对如今的审美嗤之以鼻,“怪不得女将军女护卫越来越少了,我是真不明白那种娇娇弱弱,事事都等着人来搭救的病秧子有什么美的还有男子,竟然也以文弱为美,成天拿着书本絮絮叨叨的,自以为风雅,蛮人若是攻进来,拿着书卷读几句之乎者也就能退兵不成”
文绍安骑马走在前头,但他耳力惊人,程锦说的话清清楚楚地落入他的耳中,不由得微微点头。
前世之事他已尽忘,赵华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半分都想不起来,对她所有的印象都来自于史书中的记载。
那是一个严谨自持到近乎苛刻的女子,她几乎符合所有人关于一个千古贤后的想象,贤明大度,温柔平和,大公无私,能够为了大义犯言直谏
这样一个人完美得近乎刻板,就如文定年一般,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行走的道德宝典,他们的每一句话都能被后人奉为金科玉律,从未曾有过半分逾矩错处,这是两个不像人的人,这一后一臣甚至盖住身为开国帝皇太祖的光辉,虽然这其中少不了这么多年为了同皇家争权的文臣们的刻意为之。
但是同他们相比之下,太祖萧晟的确要多了几分人性,他贪恋美色,后宫佳丽无数,他晚年暴躁易怒,虽不至于杀人,但常常骂得大臣们颜面尽失,在史书里留下了不少污点,这是一个有着七情六欲和人性弱点的人。
还不知道自己前世身份时,他曾怀疑过这三个人的关系并不如史书中描写得那么融洽,后来从师父那里得知鸿山书院的遭遇之后,更坚定了这一点。
他知道文定年并不是一个道德纯粹高尚的人,他一辈子都在妄想一个他不该妄想的人,甚至将这份执念隔世传给了他,纵使他自以为半分情绪不漏,兴许那多疑的帝王已经疑上了他
当年的赵华是不是也同现在的程锦一般,意气风发地谈论着家国大事,平定天下的大计,让身为师弟的他钦羡仰慕
他目视前方,思绪毫无目的地神游着,马车里的声音依旧断断续续地传来。
“太平盛世,先有仁君,后有文臣安民,武官护国,一文一武,张弛之道,若是一味重文轻武,视武将为武夫,久而久之,男儿便失了血性。你瞧我们大梁,如今原本大好的男儿一个个都学那文官清谈,朝廷失了英武之气,百姓失了血性,谁来保家卫国”
程夫人点头,“我小时候在汝阳县时,还常有百姓殴斗,这些年越发少了,一个个都打起嘴皮子官司,那昂藏七尺男儿遇到不平事儿时,只会哭哭啼啼地叫骂,还都说是教化有功,要我看百姓被人欺辱时不敢挥起锄头捍卫家族,国家遭受外辱时,怕也不会有人舍生忘死为国尽忠。”
“开国初年的读书人虽学圣人经义,但也十分悍勇,我看这些年读书人也不再谈骑射功夫,全都在那纸面上做文章,二哥和阿远怕是连校场都不曾去过吧”
程夫人头疼地摁了摁眉心,“他们俩就是文不成武不就的,我原先想着若是他们不会读书,便送去军中磨砺一番也好,结果请了个武教习回来,没教他们几日,便哭爹喊娘的,不肯再去,真是半分苦也吃不了。”
“如今日子好了,平日不必吃苦,自然也不愿自讨苦吃。莫说是他们这样富贵出身的公子哥儿了,便是寻常百姓都不情愿去吃那苦。”
“我听说甫开国那些年,读书人个个都是文武双全,当年的文相也不是一介文弱书生,真真是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如今这风气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