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第一大官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比目鱼
永福禅寺的人向李庆化缘时,说是要建个两丈高的大佛,李庆还以为这里的佛像还缺着呢,谁知此时一看,将大殿正中,已安放着一座高一丈多的佛像,渡着金身雄伟之极。
李庆不由的气极,这永福禅寺有了一丈高的佛像还不够,想着要两丈高的,待以后有两长的佛像时,是不是又想要个三丈高的
端的是贪得无厌!烧完香后,有个小沙弥引着众人小一侧离开,免得与后进来的人撞着。
不过众人出得大殿后,出现在他们眼前的,却是一个朱红色的“功德箱”,李庆只好掏出银子,往箱子里扔了一两银子,唐斌身上却只有二三十个铜板,也跟着投了。
小沙弥看了后,眼神一阵鄙夷,小声嘀咕道“就这点银子,也好意思来咱永福禅寺上香许愿”
唐斌笑了笑,没有与他多计较。
琼英却恼了,上前叉腰与那小沙弥理论道“你这和尚,怎么说话的,佛家讲众生平等,谁说银子少就不能来上香许愿的”
小沙弥兀自狡辩道“就算是再贫苦的人,也能挤出一二两银子来许愿,你们只随意的扔几个铜板,打发叫花子呢”
琼英气得杏眼圆嗔,“许愿全凭心意,难道乞丐进寺庙来,你们还不许人上香不成”
小沙弥道“你们若是乞丐,便别穿得这么好,省得小爷忙前忙后,一直为你们点头哈腰的引路。”
原来,在这寺庙内,引路小沙弥都是有功绩的,眼前这位眼见着李庆他们进来时很是气派,自认为遇到出手阔绰的贵人了,便立即上前小心伺候着。
没想到李庆他们却个个小气恨,只给了那么点香油钱,小沙弥只觉吃了个大亏,自然也就没给众人好脸色看。
气呼呼的琼英这时还待再与这小沙弥争辩几句,却被李庆拉走了。
“勿要理会他,我早晚会让这永福禅寺覆灭了。”
琼英听后,这才渐渐止住了怒气,感受着手掌中的温暖,心也渐渐安定了下来。
直到走出庙宇山门时,琼英这才不着痕迹的抽出手来,翻身上了马。
回去的路上,许贯中问李庆“制使可是要领兵来打这里”
李庆回首望了望那永福禅寺,说道“待我夺取阳谷县之日,便是此寺覆灭之时!”
第361章繁华迷人眼
兖州,瑕县。
瑕县是兖州治所,向来是个富庶的地方。
此地汉为瑕丘县,属山阳郡,晋则属于高平国,刘宋元嘉年间,重置兖州,以瑕丘故城为治所,一直沿用,到了本朝,因避宣圣公孔子的讳,故而把瑕丘县改为了瑕县(孔子名为孔丘)。
这里不仅颇为富庶,文风也很足,不远处的仙源县,其实便是当年的圣人故里曲阜。
兖州的北边是泰山,山脉连绵,南边却是河流横贯,良田众多。
故而此地向来是北贫而南富。
杜恭虽然也是兖州本地人,不过太平镇刚好就在泰山附近,附近并无繁华之所。
他当年也曾多次来过瑕县,见识过这里的花花世界,但总觉得自己与这里格格不入。
那时的他,对于瑕县来说,不过是个外地人而已,这里的繁华,并不属于他。
但如今,情况已完全不一样了。
不仅是瑕县,就连兖州南边其他最富庶的四县,也一并归属于他的治下。
兖州五县,当年全都是大县,而且基本上是没遭遇过什么兵灾或饥荒,人口总共有七八十万之多,杜恭入主了这里已大半年,只征收过两次赋税,又灭了几家忤逆他的富户,便得了钱粮无数。
之后,杜恭下令征兵,聚得士卒两万,日夜训练,算是彻底的站稳了脚跟,连慕容彦达也奈何不了他。
按照军师王鹤与杜恭事先商量好的,今年秋收之后,粮食充足了,新招募的士兵也训练得差不多了,便是出兵攻打李庆之时。
王鹤与杜恭的想法,其实与李庆那边还是挺一致的,都是先不要去招惹慕容彦达,夺取山东西边的州府,增强实力后,再去与他决战不迟。
在山东西面的州府中,李庆是主要敌人是梁山与杜恭,杜恭却与梁山毫无瓜葛,唯一的敌人便是李庆。
按照王鹤的推演,只要解决了李庆,附近数个州府之内,将再无人能抵挡他们兖州兵马的进攻!到那时,杜恭将席卷整个山东西部,进而与慕容彦达开战,若是击败了慕容彦达,他将一统山东,俯瞰大河南北,进而争霸于中原!当初王鹤与杜恭畅想着未来的局面时,都热血沸腾的,以致激动得彻夜未眠。
然而,事情的转变,却实在是有些出乎王鹤的意料,让他有种措手不及的感觉。
现在的杜恭,已不是当初那个雄心勃勃的杜恭了。
在瑕县这个富庶的温柔乡安稳的待了大半年后,他似乎已经有些迷失了方向,几乎每隔一段时间,杜恭便会新纳一个美貌的小妾,三天一小宴会,五天一大宴,基本不怎么理事,幸好他还是很信任王鹤,将大小事物都托给了王鹤来做,自个每天便在醉生梦死之中渡过。
前阵子,杜恭倒是听从了王鹤的建议,派了一支千人左右的前锋,兵出太平镇,李庆所属的界首镇附近游荡,伺机进攻。
不过他们只在那晃悠了一圈,便一箭未发的返回了瑕县,说是对方防守严密,只千余人根本寻不到任何机会。
这明显是敷衍之举,王鹤当下便建议杜恭严惩那将领,谁知杜恭却不以为意的轻饶了。
此时在街道上行走的王鹤,望着那些闲适笑谈的士兵,不由的重重吐了一口浊气。
当晚,杜恭再次举办宴席,王鹤自然也在受邀之列。
前来赴宴的,个个都穿着绫罗绸缎,身份非富即贵,但唯独王鹤这晚却穿了一身破烂衣裳,脚踏草鞋,手拄竹杖。
正搂着个美妇人喝酒的杜恭见了这一幕后,顿时眉头紧蹙“军师家里可是没好衣裳了
来人,给我赏军师苏绸千匹,银钱万两!”
宴席上的众人听后,都艳羡无比,想着自己下次是不是也学王鹤的做派,赚他个几千两银子来使。
王鹤起了身,严声道“谢主公厚待,不过小臣家里已有许多主公的赏赐,却是不缺这些财物。”
杜恭听后,眉头皱得更加的深了,“既是如此,军师为何穿这身衣服来赴宴”
其他的人也趁机攻讦道“对呀,军师你这对主公实在是太不尊敬了!”
王鹤长叹了一声“我不过是为了将来做准备罢了,眼前的富贵,必不长久,若现在不学着穿破烂衣裳,嘿,我怕将来落魄了,会适应不了。”
“荒谬!军师之言,何其荒谬!”
有人立即大声反驳道。
此人三十五六岁,名叫乔舟山,与杜恭的年纪相差不多,却将他十五岁的女儿嫁给了杜恭,成为了他的岳丈。
杜恭小妾虽多,却很宠爱乔舟山的那个女儿,而且乔舟山此人也颇有些武力,因此任命为了统兵大将,掌管五千人的城防士卒。
乔舟山还很会钻营,与许多人的关系都打得很好,王鹤却与乔舟山恰好相反,从不结党营私,至今都没什么党羽。
故而如今的兖州,乔舟山颇有些与王鹤分庭抗衡的意思。
只是杜恭与王鹤之间的臣子交情,是患难时结下的,对他的信任一直不曾减少,因此在兖州的地位,仍非乔舟山所能撼动。
乔舟山对这当然是十分的不甘心,所以一有机会便会跳出来咬王鹤两口。
只听乔舟山继续说道“主公如今权势冲天,地位稳如泰山,富贵如何会不长久
军师做这等惊人之语,到底是何居心”
此时,宴会上唱曲的早被杜恭示意赶了下去,场上的气氛瞬间为之大变,所有人都将目光落在了王鹤这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身上。
王鹤浑然无惧,根本没理会乔舟山,只是看着杜恭,凛然道“如今是大争之世,不是你来灭别人,便是别人来灭咱们,绝对没什么稳如泰山的势力。
主公若是不出兵打败李庆,席卷山东西部州府,待慕容彦达整合完他的内部事宜后,必会尽全力来攻打我兖州,试问到那时,咱们只一州之地,如何是他五州兵力的对手”
此言落下后,别说是杜恭了,就连王鹤的死对头乔舟山,也是不由从背后渗出一股冷汗来……
第362章 战乱起
杜恭被王鹤一席话惊醒,当下便撤了宴席,与王鹤相谈到半夜,定下了攻伐李庆之策。
翌日,一位使者自兖州而出,直往梁山赶去。
杜恭现在虽然是实力大增,但按照情报来看,他的死对头李庆,也并非在原地踏着步,李庆麾下有八千精锐,又有许多时常训练的后备兵源,实力不弱。
故而王鹤便建议,不妨去联络梁山,与之一起攻打李庆。
梁山与李庆交恶,也不是什么隐秘的事,当初晁盖为寨主时,就曾兵临新平寨,只不过双方并没有厮杀上,便匆匆退兵了。
若有梁山从济水而下,攻打新平寨,杜恭这边则出太平镇打界首镇,李庆需要两面迎敌,兵力必然捉襟见肘,看他如何应对!当兖州的使者抵挡梁山时,梁山这里恰巧刚好休整了半月有余,已准备出兵攻打须城与新平寨。
宋江于忠义堂中,向卢俊义笑道“员外去打这新平寨,可不太好对付,便让军师、公孙兄弟都去帮你,点九千兵马出征,宋某自领五千去打须城即可。”
卢俊义道“兄长何其宽厚!实在不需如此。”
宋江摆了摆手,却是主意已决,众人都不由的大为称赞。
两边分拨头领已毕,正要各去点兵时,就在这时,有人来传报“兖州知府杜恭,派了使者前来,说是有要事与寨主相商”
宋江满脸疑惑,让人将那使者带进了忠义堂来,询问了来意。
使者道“我家知府派小人来,是为了与梁山寨共伐贼徒李庆!”
宋江听后,不由的与吴用对视了一眼,心里道了声不妙。
这时,已有人问了那使者,兖州想怎么共伐李庆,使者便将王鹤的计策说了。
小霸王周通大声叫道“好啊!咱们正好要去打新平寨呢!这却是不谋而合了!”
周通被分到了卢俊义麾下,故而得了这消息后,一时高兴无比。
宋江扫了一眼周通,心里却是将他排斥出了心腹圈外,暗下主意“以后若是再有使者来时,问清楚其来意前,切不可直接放到忠义堂来。”
兖州的建议,对卢俊义来说是件好事,对宋江却并非如此。
他刚为了显示大度和宽厚,调拨给了卢俊义许多兵马,按照算计,卢俊义应该能与李庆那边打个不分胜负,并陷入僵持状态。
而待宋江顺利解决了须城的董平后,再与之合兵一处,接过军队大权,一举攻灭新平寨。
但现在却凭空多了兖州的一二万兵马,两面攻打,保不准卢俊义真的能在宋江之前,把李庆给灭了!这如何是宋江所能接受的
可惜现在说什么也没有,兖州的使者已表明了这个来意,且是对梁山有大利的事,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
于是宋江便笑道“如此甚好,你回去告知杜知府,此事我允了!”
双方当下约定了出兵的时间,又商议了一些其他的细节,那使者这才告辞离开。
人都散去后,宋江与吴用在书房内商议事情。
吴用轻摇着羽扇道“如今距离约定的出兵之日还有五天,可做两手准备,一是多派些人去须城,以为内应,好快些攻取城池,此外便是把这消息悄悄告知那李庆,让他早做准备,免得措手不及之下,被打得节节败退。”
宋江听后,微微颌首,叹了一声道“为今之计,也只能是如此了。”
突然生出这个变故来,宋江心中的心情可真是颇为郁闷。
他甚至都有些怀疑,是不是天意真的要让卢俊义来当这梁山泊之主,不然的话,这卢俊义的运道为什么总这么好
覆灭曾头市那一夜,宋江预定了史文恭的几个逃跑方向,他自个领兵去了最有可能的地方把守,卢俊义只是去了一处无关紧要的小道。
谁知最后的结果,却是史文恭走的恰好便是卢俊义那边,让他立了这大功……宋江这时脸色一沉,向吴用寒声问道“军师,你觉得卢员外此人,心里可有意坐头把交椅”
吴用道“他并非愚蠢之辈,如何不知除了哥哥外,被人都坐不稳那把交椅
给卢员外一百个胆子,他恐怕也是不敢去坐的。”
宋江听后,这才把刚刚升起的些许杀心按了下去…………李庆在得知了梁山卢俊义与兖州杜恭即将领兵来犯的消息后,立即调兵遣将,从容布置起来。
调任花荣、杨志、鲁智深、郝思文、苏定、琼英六将,领兵两千,增援在新平寨驻守的朱仝,以防守为主。
新平寨是李庆的老巢,城防建得简直武装到了牙齿,调了两千精兵去,再配合着原有的守军,足以防住卢俊义的九千兵马了。
李庆自领六千精兵,再于独龙冈召集了三千庄客,来到了平阴县,随时增援界首镇。
与李庆同驻平阴县的,有秦明、縻貹、栾廷玉、徐宁、唐斌、扈三娘等将,兵强马壮,是主力所在。
新平寨那里主守,界首镇这边却不会被动挨打,李庆与许贯中等人商议后,决定寻找战机,一举击败兖州兵,然后掉转头去解新平寨之围。
梁山与兖州兵的两面围攻,看似凶猛,但相距挺远的,实则各自为战,正好给了李庆逐个击破的机会。
当然了,最重要的事,如此机密的事,竟然提前了几天为李庆所知,让他能够从容布置。
若是突然发难,手忙脚乱之下,应对时便难免会有疏漏。
安排妥当后,各将纷纷行事,扈三娘却在这时找到了李庆,显得十分的着急,“郎君,怎么把琼英妹妹调去了新平寨
她一个女孩子家的,实在不宜去那等凶险的地方。”
扈三娘知道,新平寨兵力薄弱,危险性其实是两个方向中最大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