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水浒第一大官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比目鱼

    话又说回来,隆德府这么重要的地方,被田虎攻占了后,朝廷那边连理都没怎么理会,真是令人无语之极。

    东京朝廷的威严,如今按一句土话来形容,便是“王二小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这其实也正是李庆敢出兵夺取齐州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若是换了几年前,一州之地被人起兵夺去,肯定会被掀起轩然大波。

    但到了现在,这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从河北到淮西,朝廷被叛军占据的州府已有许多多处。

    更何况,李庆并没有如田虎、王庆、张霸道之流那样扯旗造反,就更是没人会重视了。

    “琼妹妹

    琼妹妹”

    扈三娘与花小妹的声音传来,终于把失神了琼英拉了回来。

    原来是李庆已跟附近的老农交谈完,继续向前走了一段距离,回头一看,却见琼英仍待在原地,思绪不知飘到了哪里去。

    琼英立即有些不好意思的打马跟了上去,李庆沉吟着问“可是又在想如何杀田虎报父母之仇”

    琼英没想到李庆竟猜得如此之准,默然的微垂螓首,幽幽的叹了一声,“田虎害我父母,如今却仍逍遥自在,我只能远避山东,实在对不起他们的在天之灵,如今他或许已对我放松警惕,我想择日返回威胜州,再行刺杀之事”

    “不可”

    扈三娘与花小妹听后,立即惊呼了一声。

    扈三娘平时跟花小妹两个常与琼英成天待在一起,亲如姐妹,对琼英的经历都十分的了解,立即劝道“当初妹妹还威胜州时,能随意的出入田虎家宅,尚且杀这贼子不得,如今多年未回,又曾被他下令全州府追捕过,定是危险重重”琼英却毅然道“就算再危险,为报大仇,也是顾不得这么多了。”

    扈三娘又劝道“妹妹千万别意气用事,我与小妹定不放你去威胜州送死”

    花小妹立即点头如捣蒜“对,我与姐姐定不放这手让你冒这大险。”

    她如此说着时,还立即纵马过去扯住了琼英的手,似是怕她就要离开去威胜州一样。

    不过扈三娘与花小妹都知道自己没劝住琼英,于是都带着求助的眼神,看向了一旁的李庆,“夫君你也劝劝琼英妹妹”

    李庆只好出言劝道“琼英,你父母只留了你这么一点血脉在人世,应当倍加珍惜,才能对得起他们二老”“夫君说得没错,琼英妹妹,你至少要成亲并为父母留下血脉后代,才可去行刺田虎,不然就是不孝”

    花小妹立即从李庆的话头引申了出来,说出了一个让人无法反驳的理由。

    按照花小妹的想法,琼英找人成亲要一段时间,怀上孩子、生孩子又要一段时间,如此都拖得数年过去了,说不定田虎便被什么人给杀了,琼英也就不必去冒这风险了。

    琼英听了花小妹之言后,却闹了个大红脸,想要反驳,却又不知说什么好,一时僵持在了那里。

    李庆于是趁机道“此事我看还是慎重考虑为上,说不定再过多两年,我们便可以领兵打去威胜州了呢”

    琼英却想“未来两年,这里肯定还在攻占山东,就算连战连捷,要想攻略河东,何其遥远”

    故而琼英的心里虽然知道李庆的建议是最稳妥的,但实在是没这耐心了。

    但花小妹说的话,又深深的刻在了琼英的心里,觉得若是自己没留下血脉就这么死了,实在是对不起爹娘。

    “或许我真的该找个夫君了”

    琼英一边与大家骑马返回平阴县,一边在心里如此想着。

    迎着夕阳的余晖,琼英不由的把目光落在了骑着白马的李庆身上,琼英自从被邬梨收养后,因为习武的缘故,并非一直待在深闺之中,也见识过不少年轻才俊。

    而谁李庆前来山东后,琼英更是时常与扈三娘一起领兵与敌人作战,见识的人就更多了。

    但即便是如此,说实话,这么多接触过的男子中,琼英觉得没一个是有李庆这么优秀的。

    他如今占据的地盘或许并不算大,但这里的一切都让琼英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这里每个人都各司其职,没有饿死、冻死的百姓,士兵的士气高涨之极,人才济济,上下一心而且李庆为人平易近人,对家里的女人都关怀备切,扈三娘、花小妹等人虽名义上是妾,但李庆却从不以侍妾对待。

    唯一让琼英感到美中不足的地方,是李庆家宅中的娘子实在是太多了否则的话,以琼英的性子,或许早就主动的向他表达爱意了。

    这一天,琼英一整天都神不守舍的,害得扈三娘与花小妹怕她做傻事,一直陪伴到了深夜




第392章 伏兵?
    历城州押的花园中,三月末的时节,草木染上些春色,正是杏花正当开的最灿烂时候,盛开时的杏花,艳态娇姿,繁花丽色,胭脂万点,占尽春风。

    而花园里,甚至是成列种植,十多年以上的老杏树,姿态苍劲,冠大枝垂,植于水池边,在水中形成倒影,红云朵朵,非常壮观动人,和柳叶相互辉映。

    杏花含苞待放时,朵朵艳红,随着花瓣的伸展,色彩由浓渐渐转淡,到谢落时就成雪白一片。

    李庆忙里偷闲,携着潘金莲、李瓶儿、阎婆惜几位娘子在这花园中畅游,倒也算是人生一大美事了。

    但在这时,时迁却匆匆来报,带来了梁山的情报梁山尽起兵马,由宋江亲自统率了一万五千人,直扑须城、东阿县而来李庆听后,神色一严,立即辞别了几位娘子,与时迁走出了花园,召集许贯中、朱武等人议事去了。

    李庆早有预料梁山还会再来侵攻州府,甚至已与张清、董平定下计议,却没想到他这次竟会出动全部兵马而来。

    一万五千人,基本便是宋江麾下所属中,抛开妇孺老弱后的所有兵力了。

    单是梁山,肯定是容纳不了这么多人的,不过梁山水泊中还有宛子城、蓼儿洼等地,如今都被宋江开发了出来,所有容纳个一二万人完全不成问题。

    以前宋江下山,基本只带个一万人左右,现在却直接尽起全部兵力,看来是决心要一举消灭李庆他们了。

    幸好章丘县的兵马,大部分早已被李庆调回了平阴县去,他与许贯中等人商议过后,便立即启程,回到平阴县,集起将士,赶赴东阿县。

    同时,李庆派人去联络张清、董平,约定实行当初定下的围剿之事。

    宋江此次尽起兵马而来,若是能一举将他击败,再趁胜追击,攻占梁山便有望了张清与董平来山东已有些时日,压力一天比一天大,朝堂上的诸公,对他们征讨梁山毫无进展反而还一度丢了须城的事,已有不少质疑的声音。

    蔡京已传书与张清,让他务必在入夏前拿出点战绩来,就算一时不能剿灭梁山,取得些许小胜,蔡京那边也好运作一番,从而减轻压力。

    不得不说,为了彻底灭掉梁山报私仇,这位如今已整天卧病在床的奸相蔡京,确实是费了许多心思。

    故而张清听闻宋江率兵沿着济水直扑须城、东阿后,他立即点齐了八千兵马,离开了巨野城北上。

    行军途中,他的副将丁得孙却道“宋江若是打须城,咱们自是得尽快救援,但若他的目标是东阿县,不妨让李庆的人马多消耗些时日”张清身边的这两员副将丁得孙、龚旺都对李庆的感观不怎么好,特别是李庆最近还去攻占了齐州,与慕容彦达争夺地盘,听说杀得济水都被染红了,在丁得孙、龚旺的眼里,李庆其实也是乱臣贼子,也就比宋江之流稍好一些罢了。

    如果让宋江与他两个血拼一场,打成两败俱伤,张清他们再出兵,岂不是更好

    张清听后,陷入了沉思之中,他很快想起了之前救援须城的一战,那时若不是他也是临时起意,想要让须城多消耗几天梁山,何至于落得须城被破的境地

    沉思良久后,张清深吸了一口气道“不可若李庆见我们不肯出力,他必然心生忿怒,若是从东阿县突围而出,一走了之,又该如何”

    说白了,李庆又不是非得死守东阿县不可,他还有更为险要的新平寨、独龙城、历城可以抵御梁山。

    张清怕若是恶了李庆,使得他再不愿在围剿梁山方面出力,可就麻烦了。

    毕竟剿灭梁山宋军,李庆可是当之无愧的主力所在,须城那里至今还没恢复过来,根本不能多少支持。

    此外,张清也早已再次传掉凌州的单廷珪、魏定国这两位将领,要他们出兵来参与攻打梁山,只是这两位凌州的团练使,至今还没来与张清会过面,故而张清并没有指望他们真的会来。

    丁得孙、龚旺见张清主意已决,都互相看了对方一眼,不好再相劝。

    当他们领兵到了东平府地界时,斥候来报,梁山大军如今果然是在兵围东阿县。

    张清于是下令,让全军先赶赴须城,与董平会合后,再做打算。

    龚旺道“须城与东阿城之间,相距五十里不到,轻军疾行一天之内便能赶到,宋江却没分兵防备,可见此人兵略上实在是欠缺太多。”

    张清却道“此贼起事以来,连战连捷,不曾大败过,可见亦有过人之处,千万不可小觑了他。”

    丁得孙、龚旺都立即答应了,心里却仍是颇为不以为然,他们对宋江的经历现在也是了解很深,想他以前不过是个小小的郓城县押司,如何懂得兵韬武略

    丁得孙和龚旺觉得,宋江此前的那些战绩不过是欺地方官府无能,又或是纯属教训罢了,如今碰到他们,宋江定再没有那么多的好运气丁得孙、龚旺却不知,宋江出身虽是不高,本不知兵事,却不固执己见,善于听从别人的意见,在梁山头领中,吴用、林冲、孙立、索超、彭玘、黄信等许多人,都是知晓兵事的,宋江能听取众人的建议,从而得出决策,却非纯属靠运气才有现在的成就。

    行军到中午,已是靠近须城张清却忽然下令全军停了下来。

    丁得孙、龚旺分别从本部拍马赶了过来,询问张清发生了什么事,张清让人摊开地图,指着前边的一处山林道“我方派出去的前锋斥候中,前往这里的人已许久未归,或有伏兵在此。”

    “伏兵”

    丁得孙和龚旺听后,都齐齐的愣了一下,“这梁山贼子竟还敢来设伏兵”

    他们原还以为梁山的兵马,如今全在东阿城下,万没想过他们还会设伏兵。

    张清看着他二人,沉声道“为将者,最忌轻视敌军,他们有兵一万五千,分出部分人马在此设伏,有何什么不可能的”



第393章 引蛇出洞
    东阿城下,梁山营寨中军大帐中,宋江正在与人下棋。

    宋江下的棋,不是围棋,也不是象棋,而是双陆棋。

    双陆大概起源印度,后来传入中国,唐代的时候便已经风靡全国。

    却仍然流行。

    而到了如今的武周朝末年,上至宫廷,下到民间,非常风行。

    甚至是在异族人统制的辽国、西夏,双陆棋子也是设伏盛行,双陆既为棋类,也有棋盘,长方形。

    玩者分黑、白两方,每方各有十二路,中间有门,门的左右各分六路,“六”、“陆”音同,“双陆”之得名,便是由此来。

    其游戏规则,有些类似后世的飞行棋,并不复杂,每方各有十五马,比赛时,先投掷骰子,以点数行走棋子,白马自右归左,黑马自左归右,先把棋子走尽的算是获胜。

    正是因为双陆棋比围棋、象棋简单,此棋才会贵贱通杀,是人都能玩上几手,广泛的流传开来。

    李庆以前的死党应伯爵、谢希大二人,就十分精通双陆棋,而潘金莲、李瓶儿、阎婆惜众女,在闲暇时也爱聚在一起下这棋子。

    此时的中军大帐之内,并没什么人,除了与宋江下棋的吴用外,只有两个亲兵侍立左右,时不时斟茶倒水。

    这时,吴用见宋江似是有些心不在焉,便问“哥哥何故蹙眉”

    宋江放下了棋子,有些担忧的道“不知林教头那边,现在有没有伏击到济州的兵马。”

    现在已是宋江领兵来到东阿县的第三天,其实二月末的时候,宋江便想要出兵来打东阿县了。

    但那时,他却听闻李庆正出兵历城,便想着拖上一拖,打算让李庆身陷齐州泥沼中后,再出兵不迟。

    但是万没料到,李庆夺取齐州,却是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只半月不到,就已全取了一州之地,期间还跟慕容彦达的青徐兵交战数场。

    宋江于是不再拖延,立即点齐兵马而来,打算趁李庆还远在齐州时尽快把这东阿县夺下来,再顺流而下,攻取新平寨。

    但李庆对此却是早有安排,不仅在去年冬天把东阿县城翻修了一边,还让朱仝、唐斌、郝思文等将领在此驻守,有精兵三千余人。

    李庆攻打历城时,之所以只带五千精兵,便是因为这个缘故。

    而且李庆还派了裴宣来东阿县管理民政,城中也有近两万百姓,关键时候还能挑选民壮作为支援,以致宋江一连攻打了三天,都没能取得半点进展。

    就在这时,坏消息接连传来,先是李庆已领兵返回平阴县,正在向独龙冈等地召集兵马,相信再有个三两天,便能前来支援。

    接着又有情报传来,张清、丁得孙、龚旺等领兵八千,更是已经走到了东平府境内宋江也是领兵多时,如何不知若是任由张清这八千兵马进驻须城,会有什么后果

    须城在东阿县之侧,若是数天后李庆领兵自新平寨而来,张清、董平又同时领兵出城,再配合着东阿城内的守军,三路兵马齐攻,梁山如何抵挡得住

    故而宋江与吴用等人商议过后,当即派了林冲、孙立、雷横等将领,率兵八千,前去张清必经的赤松林伏击。

    若是能解决掉张清这一路兵马,须城内只余董平那些还没恢复过来的残兵,何足为虑

    按照时间推算,双方现在应该已经接战上了,吴用摇着羽扇道“哥哥不必担忧,林教头、孙提辖都是擅于用兵的兄弟,而且我方人数并不弱于济州兵,士卒的战力上更是强他几分,如此有心算无心,绝对没有不胜之理”

    宋江听后,心里稍安了些,让亲兵用竿子撑起两边的布帘小窗,往赤松林方向眺望而去赤松林数里外的地方,张清现在已确定林中肯定有伏兵,不但是派入其中的斥候全部不见回,还因这偌大个树林,竟不见多少鸟兽的声响,实在是反常之极。

    丁得孙道“官道正好从这赤松林穿过,若是绕道,便需要翻山越岭,多走两天的路,指挥使,咱们要绕道吗”

    张清沉吟着道“遇敌而绕路,非明智之举,某已有筹算,等会丁将领你领兵八百进入这赤松林,遇敌而佯败,不可恋战,把敌人从林中引出来,我与龚兄弟分别领兵暗伏在这里两边,待贼子追到这里来时再突然杀出”“妙极”
1...115116117118119...21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