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水浒第一大官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比目鱼

    丁得孙与龚旺听后,都不由的大声称赞起来。

    这招引蛇出洞与反伏击若是成功,定能杀他们一个片甲不留张清他们现在停留的地方,两边是山坡,此时野草翻身,也是一个适合埋伏的地方。

    丁得孙立即点了八百人,呼啸而去,小心翼翼的进了赤松林。

    赤松林中,林冲、孙立、雷横等人已是在这里等候多时,甚至都有些不耐烦了,这赤松林里手指大的蚊子多的是,咬得他们全身起了多个大包,实在不是个可以多待的地方。

    故而此时终于见到济州兵走了进来后,哪还忍得住

    雷横、李逵这些性子急的立即跳了起来,便要领兵冲杀过去。

    林冲却制止道“再等会,这些济州兵似乎少了些。”

    然而那李逵却根本没听林冲的,他话音才落下,李逵便已提着一双板斧呐喊着独自冲了过去。

    虽然宋江点了林冲为主将,但李逵向来只听宋江一人的,就算偶有犯错,也不过训斥几声了事,所以别说是林冲了,就算卢俊义、吴用,都号令不了李逵。

    没奈何,其他的人见此也只好一并出击,赤松林中,瞬间震天。

    丁得孙本想且战且退,但他带来那些士兵见杀出来的人数实在太多,只顾转身撒腿便逃,瞬间佯败变成了真败。

    这却是丁得孙始料未及的,其实佯败最是艰难,非得百战精兵不可,而这些济州兵只训练了大半年,显然还不够格胜任此等任务。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梁山的许多人才不觉有诈,拼命的在后面掩杀了过去




第394章 避实就虚
    梁山的兵马一路追击了丁得孙的溃败三四里后,林冲骑在马上眼见着前边的地形,猛然一惊。

    为将者,不可不知地理,只见前边大道两旁,是骤然隆起的山坡,虽然不高,却足以设下伏兵。

    况且林冲的心一直都在沉着,张清明明有八千士兵前来,为何只见眼前着八百余人

    其余的数千兵马,都去哪了

    此时强烈的不安,让林冲心头狂跳,立即急忙催促亲兵马上鸣金收兵,但林冲的情报鸣金后,放眼望去,只见追赶丁得孙部的梁山诸军,却好像对此置若罔闻似的,依然一窝蜂地朝前撵赶。

    林冲知事不可为,果断地改变了命令道“收拢后军。

    传命下去,凡是林某本部,一概不得再往前半步。”

    他接着连叫了三四个头目的名字,“率尔等本部,刀剑出鞘,但闻本将鼓声,即一往无前,救前边的梁山诸军,有敢巡睃不进者,斩”

    此时留在林冲身边的头领,还有索超与吕方、彭玘,这三个将领刚好统率着三百精骑,林冲于是又吩咐他们三个道“待会儿战事起时,三位兄弟可引本部,游离两翼,不必急着参战,到了紧要关头,再看我这里的旗号冲锋。”

    索超与吕方、彭玘都拱手领了命,这时,林冲的亲兵忽然惊讶的指了指地面,林冲勾头朝地上瞧去,看见两三锭银子深深陷在了泥土之中。

    林冲等人微微一愣,随即明白过来,这必是济州兵沿途丢撒下来的难怪前头的梁山诸军,竟如此紧追不舍,连林冲鸣金收兵都置之不理原来,张清担心梁山那些人追着追着便停了下来,便让丁得孙携带些金银,沿路抛洒,八百诱兵虽然已是由佯败变真败,但丁得孙与他那些亲兵却能勉强稳住,仍可做下这件事。

    梁山都是劫匪出身,最是好财,见了这情形,哪还顾得上什么鸣金声

    索超与吕方、彭玘等人,原本还觉得林冲有些太过疑神疑鬼了,但此时见了这些银子后,已是深信不疑。

    就在这时,只听得前边忽然传出一声炮响,山坡两边猛地杀出了数千伏兵来。

    李逵、雷横、孙立等部,瞬间陷入了济州兵的重围之中,林冲本部的两千余人与索超他们的三百骑兵,若是没有止步的话,此时也定是跟着一片大乱一时间,官道上纷纷乱乱,两方人马已是杀作一团。

    张清、龚旺等人起初见成功伏击到了梁山贼兵,心头顿时狂喜,让人奋力绞杀。

    但很快,张清才看到远处竟还漏了两千余人,没在伏击圈中,心里瞬间咯噔了一下。

    细看旗号,才知是林冲所部,暗恨道“都说这林冲乃梁山头号战将,没想到竟是如此谨慎”

    林冲没有多想,很快采取了个“避实就虚”之计,选拣了数百精锐为先锋,直接绕到了一边,攻击济州军的薄弱处。

    这薄弱处便是济州兵的后军,丁得孙的八百溃败之兵此时惊魂未定,躲在了后军中聒噪,让林冲敏锐的寻到了机会。

    很快,林冲便率部势如破竹的杀穿了这后军,与刚才追击敌军时冲在最前头的孙立所部会合在了一起。

    孙立之所以会冲在最前头,倒不是为了捡那些银两,只是单纯的立功心切而已。

    孙立觉得本事绝对不输于梁山上的任何人,但因为入伙得晚,才会时常处于人下。

    他希望若是再有类似今天的独立领兵机会时,主将是他孙立,而不是那个豹子头林冲。

    所以每逢出战,孙立总想着极力的表现,卖弄本事,好在宋江面前建立更多的功劳。

    这时,林冲会合了孙立的兵马后,便有了三千余人,又左冲右突,杀向别的地方,一连救出了多股惊慌的梁山士兵,颓势立即扭转了过来。

    双方兵马就此血战一场,胶着的厮杀至黄昏时分,林冲才接应住了己方的所有败军,手执铁枪,压住后阵,徐徐而退。

    张清还想继续掩杀追击,不提防侧翼中受到索超、彭玘三百骑兵的冲阵,攻势因此稍止。

    张清抬头望天,见夕阳渐落,已是天色将晚,再往前看去,看到林冲、孙立的后阵旗帜井然,虽退不乱,张清这才晓得这场伏击与反伏击战,至此已算宣告结束了,此时即使继续往前追杀,估计也占不到更大的便宜了。

    他当下见好就收,命令收军。

    双方各自检点战果,却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谁也没讨到好处,梁山那边伤亡两千三百余人,大部分是李逵所部,张清的济州并虽然稍好一些,但也有两千一百多人的伤亡。

    丁得孙含恨道“若不是林冲那厮,咱们完全可以减少伤亡,并打上一场漂亮的围歼战”

    张清见己军伤亡不小,心情也同样是颇为阴郁虽然双方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但其实从战略上来讲,这场赤松林之战,却算是梁山输了,因为林冲等人来这里的目的,是要把张清这支军队打残,让他们不再对自己构成威胁,但现在张清所部虽然伤亡了两千余人,却还有五千多能战之兵顺利进入了须城,配合着须城的原有守军后,城中的兵力已是不算弱,足以对东阿城下的梁山兵马形成威胁。

    林冲向宋江交差时,直言是李逵等人不听从他的号令,各行其是,这才险些酿成大祸,并形成了现在尴尬的局面。

    李逵听后,当即便想要发作,但想着若非林冲相救,他或许都有可能交待在那里,这才强忍住怒火。

    宋江当即抽出佩刀来,瞪着李逵喊道“你这黑厮,出兵前千叮咛万嘱咐,要你听从林教头的,如今又坏了我军大事,实在留你性命不得”

    宋江说完,作势便要砍李逵,但被吴用、戴宗等人拼命拽住了,“哥哥,铁牛虽然有过,但罪不至死,况且又立下了汗马功劳,就饶了他这次吧,下次若是再犯,再杀他不迟。”

    吴用说着,便不停的用眼神瞥李逵,李逵不敢在这种情况下顶嘴,只好乖乖的跪地求饶。

    宋江见此,怒气渐消,让军法官打了他五十大板了事,并训斥道“下次再犯,定斩不饶”



第395章 正面交锋
    赤松林之战后,宋江再次命大军猛攻东阿城,一连打了两天,却仍是无法夺取此处,东阿城在朱仝手里,固若金汤。

    这时,戴宗传来情报,说李庆已亲自领兵八千,来到了新平寨,气势汹汹。

    因留下了一千五百人在章丘县防御慕容彦达,李庆这八千人中,只有一半左右是常备军精锐。

    其余的四千人,都是从独龙冈、新平寨和平阴县抽调来的“屯田军”,基本上都是上过战场或是平时训练出众的人。

    其实李庆还能抽调更多的屯田军来参战,不过此时正是春耕之时,梁山那些人不事生产,他这里可不行,若是调得太多人来作战,必然影响到春耕,有这八千援军已是足够了。

    果然,宋江得知这情况后,顿时大为忧愁,东阿城内,这些日子虽然死伤了一些士兵,但目前还有两千余人,李庆共计便有上万士兵,而须城之内,张清、董平军两方合在一处,也有七八千之数,所以宋江将要面对的敌人,便有一万七八千士兵。

    而梁山的一万五千兵马,经过赤松林之战与最近几天的猛攻东阿城,已是锐减到只有一万一千人了。

    双方兵力上的差距,立即显现出来。

    更何况,张清、董平、李庆等人的兵力,还不是集中在一处,此时正宛如一个大钳子,要把梁山的兵马掐死在这东阿城下。

    宋江顿时坐立不安,但李逵却在大喊道:“怕他个鸟甚,当初俺们打大名府时,那里的兵马何止两三万人

    还不是被俺们全都杀了个片甲不留”

    不少头领听了他的话后,都是纷纷点头,大名府作为武周朝的北――京所在,驻兵很是充足,就算有吃空饷的情况,仍是有两三万人,而且大名府的城池,可比这东阿县要雄峻得多了,最后不还是被他们梁山攻打下来了

    宋江却在那暗自摇头,大名府兵力虽众,却疏于训练,且多年和平没怎么经历过战阵,而李庆的兵马,却是常年与敌人交战的,绝对不弱于他梁山的将士。

    张清、董平军虽然稍弱了些,却也训练了大半年之久,也远非大名府驻兵能比。

    前不久的赤松林一战,已足以证明了他们是有一战之力的。

    宋江的心里有着强烈的不安,已是隐隐有了退兵之意。

    但是此番下山,宋江可谓筹谋已久,又是倾尽全力而来,如今损兵折将,徒劳而无功,若是只听闻李庆领兵到来就撤兵,梁山上下会如何看他

    于是宋江与吴用等人商议过后,便让孙立、樊瑞、项充、李衮等领兵两千,在东阿县与须城之间选个有利地形驻营,监视须城的兵马。

    宋江自领剩下的九千兵马,继续待在这东阿县,不在攻城,养精蓄锐,静等李庆援军的到来。

    宋江打算与李庆正面交战,赢他几阵后,再来图谋撤兵,到那时,肯定无人再会说他是怕李庆了,又另寻个类似“背上毒疮发作”的借口,应该没有会反对撤兵。

    一切都安排妥当后,宋江向吴用叹道:“此番下山,万没想到的是张清、董平竟会与李庆这厮合流,一起来对付我们!”

    以前晁盖还在时,也曾出兵过新平寨,地方官府哪会多管闲事

    若是单独面对李庆,宋江是丝毫不惧的,觉得至少也能与之打个不分上下,但再算上张清、董平在一旁窥伺的兵力后,就让宋江十分的难受了。

    吴用沉吟着道:“李庆如今身上的‘正制使’官身,还是与张清、董平等人一并任命的,想必是有过诏书让他们一起来打我梁山。”

    蔡京让张清、董平、李庆等人合力攻打梁山之事,是军事机密,自然不是宋江他们此前能获知的。

    原来他们看到朝廷部署后,以为李庆这种野心勃勃之人,定不会与张清他们联系在一起的……又过了一日,李庆终于领兵沿着济水而来,到了东阿城附近,与此同时,张清与董平也只留下千余人把守城池,领兵七千出城,直奔东阿城而来。

    这一点其实又是有些出乎宋江的意料之外,他原想着张清、董平他们怎么说也该事先在一旁坐山观虎斗,等到梁山兵马与李庆交战数场后,他们才会考虑出兵的。

    彭玘当即向宋江建言道:“看敌方这架势,似乎想把我军合围于这东阿城下,我看还是尽快撤离,改日再来攻占这里不迟。”

    宋江正迟疑不定时,却听得外边数通战鼓响起,原来是李庆已领兵出了营寨,尽到阵前擂战。

    吕方道:“李庆的大军就在近左,咱们若不杀杀他的威风,只怕想安稳的撤兵回梁山也是难。”

    那李逵早就想说话了,只是不好开口而已,此时听了吕方之言后,立即大声道:“那俺们就立即去与那厮杀上一场就是,待打败他后,再去把张清、董平的脑袋也砍了恁地多事!”

    戴宗立即呵斥他道:“这里军师与众位哥哥都没开口,岂容你这黑厮在这多嘴”

    李逵愤愤不平的退到一边后,吴用向宋江道:“有孙立兄弟在那挡住,张清、董平等人定是一时半会来不到这里,再不如依计行事,赢他几场再退兵不迟。”

    主意既定,众人便都去披挂上马,集齐兵马,把营寨大门轰然打开,出到阵前,两相对峙。

    梁山众人,全都煞气凛然,喽啰个个都脸色凶狠,乃是勇猛好斗的亡命之徒,一时喊杀震天,一般的官兵,直面他们时,定是瞬间会被这气势所吓得腿脚发颤。

    而李庆那边,却是盔甲齐整,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出真正银光,长枪兵、刀盾兵、弓箭手、骑兵有序的分布着,静默无声,一派是森然之景。

    天下精兵,不过如是。

    李庆至今已穿越到这个世界数年,要说成就,倒也不算太大,唯一值得骄傲的,便是训练出了这么一支足以凭借为立身之资的精兵。

    两方兵马,各有各的优点,人数上也差不多,终于迎来了第一次正面交锋,也不知结果会是谁胜谁负……



第396章 两阵斗将
    宋江在阵前见了李庆军的军容后,顿时眉头紧蹙,骑在战马上,问身边的诸位头领道“那个敢厮杀的出去打这头阵”

    先锋队里转过一员猛将,挺身跃马而出,就马上欠身禀宋江道“小弟愿往,定取他们项上人头”

    宋江看到答话的人是扑天雕李应,自己李应身上穿着黄金锁子甲,前后兽面掩心,掩一领大红袍,背胯边插着飞刀五把,威风凛凛,他也算是梁山山寨中的好手,可打头阵,于是点头允了。

    宋江便教军中金鼓旗下发三通擂,将台上把红旗招展兵马,李应从门旗下飞马出阵,两军一齐呐喊。

    李应兜住马,横着长枪,厉声大叫“尔等贼兵,谁敢上前与某交战”

    李庆军阵中,众将皆纷纷请命,李庆扫了一眼,便点了栾廷玉前去与李应斗将。

    栾廷玉领兵提了那根重达五六十斤的铁棒,拍马出到阵中,李应见到眼前的栾廷玉后,眼神中顿时又愤怒,又嫉恨。

    如今的栾廷玉,早已不是当年祝家庄那个小小的教师了,李庆对栾廷玉十分的看重和信任,把根基之地独龙冈三城都交给了他来镇守,权势极重。
1...116117118119120...21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