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第一大官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比目鱼
双方士卒合兵一处后,也有将近一万五千人,于是一起奔往嘉兴城下,夜里开始行动时,他们还打出了童贯的旗号,又让人多拿了些火把,以壮声势,迷惑敌人,然后不费吹灰之力,便将数万方腊大军杀得七零八落……王子武听闻了事情的经过后,看着徐宁等人,心里暗想:“这伙人,倒像是专门来捞取功劳的一样……”昨晚一战,有韩世忠领兵前来已是足够了,就算没有徐宁这六千齐州军,王子武也自认为他们绝对能击溃城下的那支叛军。
故而在王子武看来,徐宁他们根本就是来此白捡了一个大便宜。
事实也确实是如此,这一战此后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江南、淮南,经此一役,齐州军没费多大劲,便彻底的在打响了名头,特别是那些淮南的百姓,本就对齐州军心怀期望,现在见他们这一去,果然便取得了如此惊人的战绩,便不由的口口称赞不已。
倒是这一战真正的策划者王子武,事后也确实受到了朝廷的嘉奖,只是在民间名声却远不如韩世忠与齐州军传得响亮……说回眼前,王子武与韩世忠、徐宁等人就座后,商议着接下来的军略。
徐宁的建议是直扑杭州城下,而王子武则提议北上收复苏州、常州,打通与润州之间的联系,等齐童贯的兵马后,再南下围攻杭州。
韩世忠显得有些摇摆不定,在心里,他其实是偏向于徐宁之策,方腊现在刚遭遇大败,此时的杭州城内肯定是正人心惶惶,他们若是汇集起三方的两万兵马,直扑杭州城下,还真的有很大的可能会把那里给攻打下来。
不过正因为这样,韩世忠才不能采取这个策略,韩世忠现在所立的功劳已经够大了!童贯的主力现在仍留在丹徒城下苦攻内城,韩世忠若是在击败方腊数万大军后,又去将杭州夺了下来,这样身为主帅的童贯情何以堪
杭州城是方腊的“伪都”所在,是必须在童贯亲自指挥下攻破才行,王子武作为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人物,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才会提议先北上收复苏州和常州,韩世忠沉吟过后,最终也还是选择了这条策略。
杭州城外,还有几处险关要地,而且城内百姓甚众,只徐宁这五六千人,去了也没用,而且徐宁也没急着让方腊这么快覆灭,韩世忠、王子武等人既然不愿行这计策,便也算了。
众人于是休整两天后,便从秀州北上,去攻打苏州。
这时方七佛在秀州嘉兴城下大败的消息也已在苏州各地传开,各处人心惶惶的抵抗甚是微弱,数日之内连下吴江、昆山两县。
但苏州的治所长洲县和吴县却仍牢牢坚守,韩世忠、徐宁等人也不去攻坚,索性绕路而过,去打下了北边的常熟县来……
第460虎章 龙虎蛟熊
韩世忠、徐宁、王子武等人领兵打下常熟后不久,童贯便将他们击溃方七佛数万大军的消息,传入丹徒内城之中去,使得贼兵军心浮动,然后继续奋力攻城。
三天后,丹徒内城告破,吕师囊统率千余残兵突围而出,杀出一条血路,逃窜回了老家歙州。
童贯虽是恨不得将这吕师囊抽筋拔骨,但还是忍住先没去歙州,一路南下,收复了润州全境,接下来,童贯的大军便如摧枯拉朽一般,再没有遇到想吕师囊那般难啃的硬骨头,又乘胜攻占了苏州、常州、湖州,兵临独松岭。
这个独松岭却是杭州北边最后的屏障,岭上有独松关,险峻之极,而在独松关南边十里不到的地方,左有百丈关(位于百丈岭上),由有幽岭关(由于幽岭上),合成独松三关。
唐末五代之时,吴国之主杨行密与吴越国之主钱镠(,二声)便曾多次交战于这独松关。
童贯的的大军来到独松关下时,只见岭上满是苍松翠竹,两条从独松向前延伸出来的山脉,就如同两条巨人的胳膊,将中间的独松关抱在了其中。
而且独松关的关墙全都是由大石砌成,横跨了湍急的独松涧,衔联左右两条高峻的山脉,沿山涧右侧是一条陡峭的羊肠小道,直通关门,关门的洞口深达五六丈,高约丈许,但宽却仅能容一人通过。
如此险峻之地,绝对称得上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了。
这里作为杭州城最后的屏障,方腊不会不重视,当初嘉兴城下方七佛的大军惨败时,这里就有五千兵马镇守,现在方腊更是匆忙派了太子方天定,领兵一万前来增援。
童贯于是挥兵日夜攻打此关,只是关内的守军此时虽然是人心惶惶,但毕竟有太子方天定亲临,能勉强稳住军心,而此关又甚是险峻,故而一时间根本没法攻占下来,童贯顿时心中烦闷之极,眼见着只要拿下这独松关,便能兵临杭州城下,赶在入冬前结束这场战事,谁知却挡在了这里,再难以挺进半步,实在是可恨!童贯忽然问韩世忠道:“齐州军那伙人去了何处”
原来,徐宁他们现在却没与童贯的大军一起来攻打这独松关。
韩世忠道:“打下常熟后,他们便到太湖之中征讨水寇去了,也不知此时还在不在那里。”
……徐宁等担心与童贯合兵一处后,会被他拿自家士卒当了炮灰,于是提前南下了秀州太湖边,托意征剿水贼之名,实则借机四处宣扬齐州军的名声。
那时童贯没料到独松关会这么难打,见他们没有跟着抢功,倒也乐得徐宁他们如此行事。
朱武这时打听到太湖中多有豪杰藏身,便派了李俊和童威、童猛兄弟去探访一番,若是真有水寇时,也不妨传回消息来,顺受剿灭了。
李俊三人领命后,荡着小船入了太湖,放眼望去时,果然水天空阔、万顷一碧的好景色。
但见天连远水,水接遥天。
高低水影无尘,上下天光一色。
双双野鹭飞来,点破碧琉璃,两两轻鸥鹭起,冲开青翡翠。
前人有诗单表这太湖的好处:“溶溶漾漾白鸥飞,绿净春深好染衣。
南去北来人自老,夕阳常送钓船归。”
李俊三人摇着船,在水中舟行了十几里后,拨开一处芦苇荡后,只见前边露出了个小岛,近岛看时,只见岛上团团一遭,都是驼腰柳树,篱落中有二十余家,炊烟袅袅。
李俊与童威童猛刚停船上岸,两边的树丛中便各钻出七、八条大汉来,都拿着钩挠,把李俊三人一齐钩搭住,迳捉入庄里去,不问事情,便把三人都绑在桩木上。
李俊把眼看时,只见草厅上坐着四个好汉,为头那个赤须黄发,穿着领青绸衲袄;第二个瘦长短髯,穿着一领黑绿盘领木绵衫;第三个黑面长须;第四个骨脸阔腮扇圈胡须,身边都倚着一把武器。
为头那个喝问李俊道:“你等这们,都是那里人氏
来我这湖泊里做甚么”
他说话间,便将一把朴刀拿在了手里,大有一言不合便挥刀砍杀的架势。
李俊却凛然不惧的应道:“你们要杀便杀。
我等姓名,至死也不说与你,枉惹的好汉们耻笑!”
李俊接着向童氏兄弟笑道:“只是苦了两位兄弟,平白随我一起死在了这等地方。”
童威、童猛都坦然道:“哥哥休要这样说,这些年随你纵横南北,便是死也够了。
只是死在这里,埋没了兄长大名。”
李俊三面觑着,腆起胸脯受死。
那座上的四个好汉,听了他们三个说了一回,互相面面相觑起来,都觉得李俊等人气度不俗,来历只怕非同一般。
那为头的那人于是跳了起来,把刀都割断了绳索,放起这三个人来。
四个渔人,都扶他至屋内请坐。
为头那个纳头便拜,说道:“我等做了一世强人,不曾见你这般好义气人物!好汉,三位老兄正是何处人氏
愿闻大名姓字。”
李俊也不再拿捏,自报家门道:“我是混江龙李俊,这两个兄弟,一个是出洞蛟童威,一个是翻江蜃童猛,我等都是山东齐州节度使麾下的水军都统领,谁指挥使徐宁前来江南征讨方腊。”
“原来是近日声名远扬的齐州军,久仰大名,方才有眼不识泰山,休怪!休怪!”
这四个渔人都钦佩的陪了个礼,李俊忙接住了,问他们的名号,为头那一个说道:“小弟是赤须龙费保,其余三位兄弟,一个是卷毛虎倪云,一个是太湖蛟卜青,一个是瘦脸熊狄成。
我们原都在绿林丛中讨衣吃饭,今来寻得这个去处,地名唤做榆柳庄,四下里都是深港,非船莫能进。
俺四个只着打鱼的做眼,太湖里面寻些衣食。
近来一冬,都学得些水势,因此无人敢来侵傍。”
李俊听后,大喜道:“原来你们便是太湖中的龙虎蛟熊四豪杰,某亦是久仰大名!”
第461章 磨镜子
太湖榆柳庄上,李俊与费保、倪云、卜青、狄成越聊越投合,于是提议要与他们结拜,费保四个听后自是大喜,便叫人宰了一口猪、一羊,致酒设席,结拜李俊为兄。
李俊叫童威、童猛都一起结义了。
之后,李俊便劝费保四人谁他一起去见徐宁,投入李庆麾下做事。
费保、倪云、卜青、狄成四人互相商议了许久,才终于做出了决定来:“不瞒兄长,我等四人本已立誓不再出来做勾当,只愿在这太湖避世快活的,否则以咱们兄弟的本领,早就在方腊手下得个统制做了多时。
不过咱们听闻了李节度使的事迹后,都觉得他是个能争夺天下的人物,故而愿意出这太湖来效力于他!”
李俊听到前面时,本以为他们要拒绝,直到听完后,才不由的大喜过望。
此时远在山东的李庆,若是得知这事后,肯定也会十分高兴,因为这太湖的龙虎蛟熊四豪杰,在原著中确实也曾与李俊结义过,只是他们出太湖时,却直接向李俊摆明了态度:坚决不在宋江麾下做事。
这四人精明着呢,早已看清跟着宋江没有前途,故而在帮助宋江夺了杭州城后,就“事了拂衣去”,返回太湖继续过着他们逍遥自在的日子。
众人继续喝着酒畅谈着,李俊忽然想起一事,笑着问道:“前些年的时候,江湖上有传闻那大名府梁中书送往东京的生辰纲中,有一次便是龙虎蛟熊四豪杰带头劫的,却不知此事是真是假”
梁中书的生辰纲被人劫了两次,后一次便是晁盖、吴用等人做的,此事早已天下皆知,但头一次却根本不知是何人所为,李俊也只是最近才听闻了些风言风语,狄成爽朗的笑道:“那时咱们兄弟赤松林中讨生活,便顺手干了他一票,事后这才搬到这了太湖中来,故而江湖上甚少人知道,没兄弟大哥消息倒是恁地灵通。”
狄成说完后,其余三个想起往事,也都跟着大笑了起来。
李俊道:“我的消息却是不怎么灵通,还是一次与时迁兄弟喝酒时,他无意间随意的说了那么一句。”
“哦
这位‘时迁’,可是李节度身边那大名鼎鼎的‘鼓上蚤’”
李俊点头道:“正是他,时迁兄弟掌管军情要务,故而常能探知到一些别人所不知的秘辛……”李俊于是便将时迁、縻貹、秦明等人的事迹都随意的说了几句,费保、倪云等人听后,纷纷赞叹道:“鲁国公麾下,英豪何其的多!”
翌日,费保、倪云等人开始召集太湖群盗,竟得兵两千多人,船只数百艘,沿着湖泊南边的河溪水路并进,直扑杭州而去…………这日,李庆打马返回国公府,却见孟玉楼领着一帮丫鬟小厮在门前不知做什么。
走近一看,原来是在让磨镜的老叟,教他磨镜子,这年头的镜子是铜镜,用久了便会失去亮光,需交给人重新打磨一翻。
见李庆到来后,周遭众人都纷纷行礼,那磨镜老叟更是颤颤巍巍的,完全不敢直视李庆的尊容。
李庆在玉楼身边笑道:“这种琐事,交给丫鬟婆子来做就是了,何须你来亲自打理”
孟玉楼道:“夫君你却不知,人都说镜子最好是能自个来交给老叟打磨,不然每天照着,容易将魂魄吸进镜子里头去。”
李庆看着她一本正经的样子,既好笑又无奈,于是没有再多劝。
只见那老叟绊在坐架上,使了水银打磨,那消一顿饭之间,七八面镜子都净磨的耀眼争光。
孟玉楼将她那面小巧的镜子拿在手内,对照花容,犹如一汪秋水相似,端的是:莲萼菱花共照临,风吹影动碧沉沉。
一池秋水芙蓉现,好似嫦娥傍月阴。
两人携手返回国公府后,一路说着些闲话,孟玉楼这些年的生意事业也可谓是大起大落,当青苗夏税事起,天下逐渐崩坏之时,到处都是毛贼,他的生意根本做不下去,只能在李庆掌控下的地盘内勉强维持着。
但后来随着李庆地盘滚雪球般越来越大,孟玉楼的生意也愈发的重新变得红火起来。
不过直到李庆一统山东十二州后,原则上这里所有的一切都是属于李家的,孟玉楼作为李庆的侍妾,实在不好继续赚着这些生意。
为了避嫌,孟玉楼在与李庆商议过后,便大手一挥,将李家的生意都分给了与李家关系密切的几大商人,这几大商人,便相当于是“皇商”了。
不过现在孟玉楼倒不是没事做,她依旧管着往来于河北滨州、淮南等地的生意,去赚赵构、张霸道等势力的钱财。
而且孟玉楼手下的商贩,一部分还见着锦衣卫的差事,一边做生意,一边收集情报。
只不过现在的孟玉楼,身份毕竟不是以前能比的,虽然仍管着这么一滩事,却不会亲自到各地跑来跑去了。
李庆此时看着孟玉楼风韵依旧,只是眼角却多了一丝皱纹,想起她这些年的操劳,由衷的叹声道:“娘子,这些年却是苦了你。”
孟玉楼大了李庆三岁,现在却是依旧有三十一了,不过肌肤依旧是白玉也似,吹弹可破,她嫣然一笑,把李庆的手挽得更紧了一些,眼神中满是柔情:“夫妻之间,说这些见外的话做甚”
李庆也笑了笑,没再继续说这个话题,转而在玉楼耳边小声道:“今晚我去你房里安歇。”
孟玉楼难得忸怩的点了点头,最近她确实是挺希望李庆能多去她房中安歇的,因为这几个月,她看着金莲与瓶儿分别为李庆生下了儿女,心中着实是艳羡万分。
这个年代,天下间哪有妇人不想为丈夫生儿育女的
而且孟玉楼现在的岁数,毕竟也着实不算年轻了,肚子却仍是没有半点动静,心中就更是不由的急切万分了。
瑕县城外的观音寺,玉楼几乎每一个月都至少要去一次,诚心诚意的焚香祷告,求菩萨赐予她福分……
第462章 杭州城破
第462章杭州城破
眨眼间已是金秋九月时节,李庆正在家里吩咐月娘准备在重阳佳节时,好好的庆贺一番,却忽然有奏报从江南八百里加急的传了过来:
被方腊占据了一年多的杭州城,已被童贯大军给攻破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