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水浒第一大官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比目鱼

    雪越下越大,李纲站立在城头上眺望着远处许久,才被一个宫中来的小太监给唤回过神来,这小太监来找李纲,却是天子赵桓宣他入宫议事,经宰相李邦彦、白时中的提议,现在大敌已去,李纲这“东京四壁防御使”已没存在的必要了。

    于是赵桓宣李纲入宫后,免去了他这官职,改任他为尚书右丞,官位的品阶上倒是升了一级,只是东京四壁防御使掌握着近十万大军,城内的一些民政都可以过问,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这尚书右丞,虽然是个实权的文官职位,但官位却远在李邦彦、白时中等人之下,这其实也实属正常,现在大敌已去,身为皇帝的赵桓怎么可能还让李纲继续照管那么重的兵权

    此外,李邦彦、白时中等人还向赵桓进了谗言,说李纲成功抵御了宋贼来犯,在东京百万军民中威望甚高,不得不防。

    赵桓原本与李纲关系十分的亲近,亦师亦友,别人难以比拟,但当赵桓坐上了龙椅后,考虑事情自是与还是太子之时不一样,身为皇帝,没有任何一个臣子是值得完全信任的……又过了十数天,赵桓又再次发出一道诏令,任命李纲为关中宣抚使,去全权处理关中之事,那河东节度使李援在攻下了延安府后,继续领兵南下,此时还在猛攻长安。

    李纲于是就这么落寞的离开了东京,刚来到河南府时,却惊闻长安已被李援攻下,于是朝廷又再下另一道诏令,改任李纲为西京留守,在洛阳整备军队,准备来年领兵去收复关中。

    乍一看,李纲的权势似乎仍是很重,但其实已完全被排挤出了中枢,令人无限唏嘘。

    在应天府内的宋江,听闻了这消息后,自然是大喜过望,李纲此人此前或许没有领兵的经验,也不以军事才能见长,但是宋江此前之所以在挟打败童贯的大胜下,仍没法攻下东京城,完全是因为李纲此人的协调和动员能力,实在是太强。

    有李纲在东京,便能完全发挥出这座百万人口城池的战争潜力来,死死的挡住了曹州军的进攻。

    但现在李纲一去,偌大个东京城,谁又还有这个能力

    宋江恨不得了立马便发兵前去攻打东京!可惜的是现在天寒地冻、大雪连绵不断,而他麾下的士兵也着实是疲惫之极,故而只能暂且按耐了下来……




第483章 赏雪
    临近新年,李庆从大名府赶回了兖州的瑕县,与家人团聚。

    此时整个纷乱了大半年的天下,都因这场大雪和年关将近,而终于恢复了短暂的和平。

    李庆从十月初出战,腊月末返回,只出去了将近两月,便取得了丰硕的战果,一举奠定了河北霸主的地位。

    到了明年开春之后,这河北之地定能全为他所攻占到那时,以李庆的实力,便足够进击下中原,定鼎天下了。

    不过这些事情,李庆暂时都没有去多想,现在的他,只想着在家陪伴家人,好好的享受一下这天伦之乐。

    这一日,李庆刚起来,正要上房梳洗,只见大雪里,家仆来兴与众小厮买了鸡鹅等蔬菜,迳往厨房里去了,玳安又提了一坛金华酒进来,一阵忙活。

    李庆于是便问玉箫“小厮的东西,是要做什么”

    玉箫回道“今日众娘子置酒,要请大官人赏雪,让你也放轻松些。”

    李庆听见他那些娘子如此体贴自己,不由的大为感动,接着又问玳安道“金华酒是那里的”

    玳安道“是三娘与小的银子买的。”

    李庆道“家里见放着好酒呢,何须去买这些”

    于是吩咐玳安“拿钥匙,前边厢房有双料茉莉酒,提两坛掺着这酒吃。”

    将近中午时,难得的出了个太阳,李庆于是在后厅明间内,设锦帐围屏,放下梅花暖帘,炉安兽炭,摆列酒席。

    不一时,整理停当,潘金莲、孟玉楼、李瓶儿阎婆惜等女都先到了,再派人去请了李庆、月娘出来。

    当下潘巧云把盏,孟玉楼执壶,潘金莲来回捧菜,李瓶儿陪着传酒,头一钟先递了与李庆。

    因害怕小孩子冻着,女儿小明珠与儿子虎头儿都在屋内由奶娘带着,球球倒是跟着来坐在了莺莺的身旁,不时的说些古灵精怪的话语,逗得大伙哄然大笑。

    酒过三巡后,李庆一时兴起,便让春梅、迎春、玉箫、兰香四个唱两句小曲来听,这几个大丫鬟,个个都是懂得唱曲的,歌喉完全不输外边的人。

    春梅四个不好扫李庆的兴,便去搬来了琵琶、筝、弦子、月琴,一面弹唱起来,唱了一套南石榴花的“佳期重会”,一时间,暖厅之内,尽显合家欢饮之乐。

    酒席进行到一半时,天空又乌云蔽日,很快便重新下起了雪来。

    透过窗帘,李庆与众娘子把眼观外边的大雪,只见如搓绵扯絮,乱舞梨花,端的好雪。

    但见初如柳絮,渐似鹅毛。

    唰唰似数蟹行沙上,纷纷如乱琼堆砌间。

    但行动衣沾六出,只顷刻拂满蜂鬓。

    衬瑶台,似玉龙翻甲绕空舞;飘粉额,如白鹤羽毛连地落。

    正是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烛生花。

    月娘见雪下在粉壁间太湖石上甚厚,便下席来,教小玉拿着茶罐,亲自扫雪,烹江南凤团雀舌牙茶与众人吃。

    正是可谓是白玉壶中翻碧浪,紫金杯内喷清香。

    听着小曲、吃酒赏雪间,几个丫鬟闹起,说要每人讲个笑话来让大伙乐一乐,轮到李庆时,李庆想了一会说道“一个猎户与他儿子进山打猎,谁知却被跳出来的老虎衔在了嘴里了,他儿子要救他,拿刀去杀那虎。

    这人在虎口里叫道儿子,你省可而的砍,怕砍坏了虎皮,卖不得好价钱。

    ”说着众人哈哈大笑,月娘也笑道“这世人贪财而忘命,也是常有的。”

    潘金莲因说道“奴这里也有个与这类似的笑话儿,说有一个泥水匠,在院中砌地。

    老妈儿看他不起,便怠慢了他,他暗把阴沟内堵上了块砖儿。

    落后天下雨,积的满院子都是水。

    那老妈慌了,寻的他来,多与他酒饭,还秤了一钱银子,央他疏通水平。

    那泥水匠吃了酒饭,悄悄去阴沟内把那块砖拿出,那水登时出的罄尽。

    老妈便问作头此是那里的病

    泥水匠回道这病与你老人家的病一样,有钱便流,无钱就不流。

    ”众人听后,也都一起大笑了起来,只有小球球听不明白笑点在哪,她在那仰起小脑袋,一脸疑惑的看着众人,不停的摇着莺莺的手臂,奶声奶气的问“娘、娘,你们在笑什么”

    筵席散去时,扈三娘忽然挽着琼英的手来见李庆,“郎君,琼英妹妹说有事与你商量。”

    李庆一边与花小妹玩投壶的游戏,一边向琼英笑道“琼姑娘找我有什么事”

    一般在这种私下的场合,李庆与人之间的称呼都是比较随意的,并不会拿着他齐国公的架子来唬人。

    琼英睁着杏眼看向李庆“不知我军几时才会去攻打田虎这恶贼”

    李庆道“明年开春后,我军会先去攻灭张霸道、孙祖德、郑抚的残部,待平定了河北后,便会出兵河东,与你父母报仇。”

    琼英听后,略显得有些失望,她恨不得开春后便能立马领兵杀向河东。

    不过琼英也知道,如果河北未平、后方不宁,李庆肯定是不会与田虎大规模开战的,李庆似是看出了琼英心中所想,便向她说道“虽然我军短时间内不会率大军杀入河东,不过田虎这厮一点都不消停,琼姑娘若是有意,我可以让你领兵前去黎阳,与田虎的军队交锋。”

    黎阳便是安利军的治所,与田虎的卫州接壤,不愁没有仗打。

    琼英听后,果然大喜过望,立即热泪盈眶的向李庆单膝抱拳下拜道“多谢主公”

    声音响亮而好听,李庆忙将她扶起,“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没必要如此见外吧”

    他哪知道琼英等这机会,已是等得心急如焚,现在陡然初步实现了愿望,心里自是激动莫名。

    待琼英打算告辞时,李庆与扈三娘、花小妹一起将她送出了门外,“琼姑娘且放心,我向你保证田虎这家伙绝对活不过明年的冬天”

    若是以前,琼英或许会认为李庆这是在大吹牛皮,现在却知道李庆肯定能说到做到,故而满怀感激的向他重重的点了点头



第484章 红粉佳人
    春节过后,李庆在节度使府忙碌了半天,中午时才返回了齐国公府。

    虽然之前赵桓刚刚继位时,派人前去调停他与郑抚的战事没有成功,但这齐国公的爵位,还是被李庆给毫不客气的收下了。

    因李庆历任齐州防御使、齐州节度使,现在又收封为齐国公,而他起家的这地方又是齐国故地,故而现在他麾下的兵马也被统称为了“齐军”。

    李庆回到国公府后,先是去与月娘说了会话,然后迳往潘金莲的住处走去,金莲见他来了后,便忙将怀里的女儿递给了丫鬟抱着,迎上前去与李庆脱了衣裳,因说道“你没酒,教丫头看酒来你吃。”

    李庆吩咐秋菊“把别的菜蔬都收下去,只留下几碟细果子儿,筛一壶葡萄酒来我吃。”

    秋菊应城下去张罗了,李庆坐在上面椅子,看见金莲上今天身上穿着沉香色水纬罗对襟衫,五色绉纱眉子,下着白碾光绢挑线裙,裙边大红段子白绫高低鞋。

    头上银丝盘髻,金镶分心翠梅钿儿,云鬓簪着许多花翠,这副打扮,越发的显得她那红馥馥朱唇、白腻腻粉脸来,李庆看了几眼后,不觉心中念头辄起,于是搀着她两只手,搂抱在一处亲嘴。

    不一时,秋菊筛上酒来,两个一递一口儿饮酒咂舌。

    妇人一面抠起裙子,坐在身上,噙酒哺在他口里,然后纤手拈了一个鲜莲蓬子,与他吃。

    李庆笑道“涩剌剌的,吃这做甚么”

    金莲撒起娇来,糯声道“奴不管,奴手里拿的东西你就要吃光”

    说着又口中噙了一粒鲜核桃仁儿,送与李庆吃下,这才罢了。

    戏耍了半响后,李庆又要妇人拿馒头出来吃。

    金莲于是一面摊开罗衫,露出那美玉无瑕、香馥馥的好食物来,李庆揣摸良久,咬了几口,果然是人间美味,笑道“难怪人都说秀色可餐,果然是诚不我欺也。”

    于是夫妻两个又彼此调笑了,这才让秋菊铺好床,入帐内被里翻腾了半日。

    事后,潘金莲轻搂着李庆的脖子,软弱无力的道“郎君,你现在都已刚过三十了,为何还是如当年一般,恁地勇猛”

    所谓“三十而立”,刚过了春节,李庆现在也开始步入这而立之年了,到了这个年纪,已不算年轻,体力难免下降,很多男子在房事上都开始走向了下坡路,但潘金莲却惊奇的发现,现在的李庆与当年他们两个初次相会时相比,也差不了多少,依旧是那么的威猛,故而才有此惊叹。

    李庆笑了笑,他这具身体毕竟是经过系统强化过的,自然是远非一般人能比。

    李庆看了看金莲的娇躯,同样是与当年初见时没什么差别,如豆蔻少女一般水嫩,完全不像是一个已为人母的妇人。

    两人于是就这么枕着继续闲聊起来,忽然间,金莲似乎想起了什么,媚然笑道“谁能想得到,数年前郎君只是个阳谷小城内的一个财主,现在竟成了甚么国公”她至今仍对当年初见李庆的那一幕记忆犹新,那时她刚巧往门外泼脏水,差点泼到了李庆,而李庆看向她的眼神,却是那么的炽热,一下便将金莲那枯死多年的心给点燃了。

    现在回想来,一切都似乎像是做梦一样喂饱了金莲后,李庆又转去了李瓶儿房内,虎头儿正在床上爬来爬去,他已一岁零两个月大,也能站起来走了,只是走不太久便又一顿坐下去。

    因床上铺了厚厚的棉被,倒是不怕摔着。

    李瓶儿见李庆进来后,便抱起儿子与李庆相见,李庆从李瓶儿手里抱过虎头儿后,这小子却哇哇大哭起来,李瓶儿忙从他那将儿子抱了回去,柔声道“孩儿有些怕生呢”

    只一句话,便说得李庆心里很不是滋味,小孩子长得很快,只两月不见,就已经有些陌生了。

    可惜李庆也是有些身不由己,一日未能夺取那中原之鼎,他便不能常年在家陪伴儿女成长。

    李瓶儿似是看出了李庆眼中的落寞,于是安抚好儿子后,又精心让虎头儿去与李庆互动,毕竟是血浓于水,没过多久,小家伙便不再害怕李庆了,父子俩一起玩乐起来,李瓶儿见了这情形后,不由的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小家伙才一岁出头,玩闹了一会后便犯困了,李瓶儿将他抱起哄了一会便睡着了,于是李瓶儿将虎头儿让丫鬟迎春带到了偏房去睡,这才暗舒了一口气,她用香巾抹了一下玉颈,觉得身上有些油腻,便想要洗个澡,李庆见此,便在李瓶儿耳边道“娘子,咱们一起洗吧”

    李瓶儿听后,脸色微红的勾勾看了他一样,微微的点头默许了。

    不一时,婆子便把浴盆掇到了房中,注了热汤,二人下床来,同浴兰汤,共享鱼水之欢。

    这时都将沐浴的热水称为“汤”,比如唐朝的时候,杨贵妃沐浴的贵妃池呈一朵盛开的海棠花,故而称为“海棠汤”。

    洗浴了一回,李庆乘兴把妇人仰卧在了浴板之上,不一时,房屋内有如泥中螃蟹一般声音响之不绝。

    妇人恐香云拖坠散落,被浴盆中的弄脏了,于是一手扶着云髻,一手扳着盆沿,口中燕语莺声,百般难述。

    事后,夫妻两个只薄纩短襦到了床榻,让人在炕桌上安放果酌饮酒,尽谈温情之事春节前后的这些天里,李庆着实是得以暂时放下诸多琐事,尽情的享乐了一番,每天与众妻妾戏耍玩乐,好不快哉。

    潘金莲的娇媚,李瓶儿的温情,孟玉楼的端庄,潘巧云和阎婆惜的百般奉承,扈三娘与花小妹的青涩娇蛮,张莺莺的独特韵味九位娘子,虽然各有不同,但都让李庆无比的迷恋。

    知道现在,李庆总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古代的那些君王,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继位前风评甚好,一旦登基后却立即变得声色犬马起来,幸好李庆的意志足够强大,否则定也会同样陷入其中无法自拔。



第485章 河间城
    正月逐渐过去,这一日,已是二月初旬,天气融和,春风阵阵。

    这天气刚一转好,李庆便得知了个消息宋江再次点齐了兵马,杀入了开封府境内看来宋江在那应天府中,确实是得了不少粮秣,又或是完全孤注一掷了,完全不需为春耕准备。

    李庆这边也同样没闲着,他积攒数年,粮食还是比较充裕的,而且麾下多的是脱产士卒,完全可以把春季出兵的影响降到最低。

    不过这一次,李庆却没有亲自领兵,而是坐镇大名府,一阵调兵遣将,纵兵四出。

1...152153154155156...21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