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第一大官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比目鱼
就拿女真与契丹来说,这两个游牧民族都是以擅长骑射闻名的,但是,尽管这两者都同样是以骑兵著称,分别的“天性”却也有不同。
也不能说全部不同,有相同,有不同。
相同的是两者都注重“两翼包围、中间突贯”,不同的是在布阵上有区别。
女真人惯于将部队分成几个“梯队”,逐次进入战斗,提高攻击速度,增大突击力量,就像用铁拳打向敌人,一下比一下用力。
契丹人布阵则多成半圆形或横队,精锐、敢死队居前,作战主力摆在两侧,主将和护卫亲兵居中。
与敌接触时,以精锐用突然冲刺来进行局部攻击。
如果攻击得手,其后跟进的主力便立即跃进,从两翼包围消灭敌人。
如果攻击不成,则马上后撤,诱敌追赶,若诱敌成功,主力一样跃进,迅速向前奔驰,从正面及两翼包围敌人而歼灭之;若是诱敌没有成功,敌人不追,就整顿队伍再次进攻。
这种作战方法,其余与后来那令人闻之色变的蒙古人已是颇有相似之处。
而女真人的作战重点,则在于一个个相对独立,却又联系紧密的“梯队”。
当然了,这只是泛泛而言,也并非全部的女真或契丹骑兵都是全按这个战法。
在很多时候,交锋之后,契丹人也会如女真的梯队一样轮番冲击敌阵的,就比如现在,以这些契丹骑兵便是“梯队”为主,进行冲锋,不过又保留了契丹骑兵的作战特点,把精锐的“敢死之士”放在了最前边。
并且又与契丹人不同,契丹人打仗,“主将”通常只指挥作战,不冲锋陷阵,雷震这个主将却亲自带队,只见这雷震一马当先,带着第一梯队的一千多骑,井然有序地先从本阵中出来,继而在行进的过程中调整阵型,组成了一个锐角。
“敢死士”居前,大队居后。
在其后,第二、第三梯队亦顺次出阵。
第502章 沉着应对
一时间,齐军的阵中与阵前尘土漫天,打破了半天的安静,伴随着低沉的步鼓声,无数的马蹄踩踏,地面为之轻微颤动。
有的骑兵发出叱喝,催马向前;有的骑兵临战热血,挥刀怪叫;有的战马久经沙场发出兴奋的嘶鸣声;也有的战马初上战场打出不安的响鼻。
种种声音,千般举止;热闹沸腾,人喊马嘶“传令,命长枪手支枪;弩手上箭。”
此时传到命令的,是齐军的前军主将史文恭,长枪手的枪与普通的“七尺长枪”不同,都很长,长的快两丈,短的也有一丈多,这种枪,是专门训练来对付骑兵冲锋的,枪杆也是由宿钢打造,士兵个个膂力惊人,听了“支枪”的命令,这些士兵分别按照次序把长枪架在了前头士卒的肩上,最前边的一队则将之插入盾牌的“枪眼”里。
成百上千的长枪,同一时间斜斜竖起;枪长皆在丈余外,排列如林。
“报贼骑距我阵前不足三百五十步。”
“命弩手放箭;弓手取矢。”
李庆军中用弩多为“神臂弩”,长三尺二寸,弦长二尺五寸,乃是传自武周朝廷,是一种“蹶张弩”。
所谓“蹶张弩”,即用脚来上弩或在膝盖上上弩,前者是“强弩”,力量较大、射程较远;后者为“弱弩”,力量较小,射程较远。
神臂弩“以镫距地而张之”,是一种“强弩”,射程可达三百余步,“射三百四十余步,入榆木半箭”。
三百四十余步就是五六百米,而且在这段距离外还能“入榆木半箭”,威力是非常大的。
弩手放箭,没有把弩箭一次就放完,而是分成几队,接替射击。
“神臂弩”是一种“偏架弩”,长有三尺多,横着发射不太方便,可以竖起来向上形成一个角度,然后发放。
随着的一声令下,如雨的弩箭离弦急出,飞向半空,又相继落入数百步外的契丹骑队里。
冲在前头的契丹骑兵,瞬间倒下了一大片人马,“报贼骑距我阵前已不到二百步”
“弩手后撤;弓手持满,火铳兵准备。”
“持满”,先把弓拉开,放上箭,但不必举起,可以暂时对着地面。
弓箭的射程没有那么远,射不到二百步;可同时现在敌军领头冲锋而来的皆为骑兵,速度又很快,所以需要先提前做好准备,即为“持满”。
这个“持满”,不能太早,太早了浪费弓手的力气;也不能太晚,太晚了贻误发射时机。
“报贼骑距我阵前不足一百五十步”
史文恭于是再次下令沉着下令道“传令,弓手引而不发,甲士起立,火铳兵发射”
一百五十步,已进入了火铳兵的射程范围内,一时间,火铳射击时发出的响声不绝于耳,硝烟四起,契丹骑兵又接连倒下了一大片。
凌振也同时让人抛射震天雷,造成不小伤亡的同时,还惊扰了许多骑兵的坐骑,使得冲锋的阵型发生了一丝紊乱。
幸好火器在这个时候并非什么新鲜事物,辽中同样也有使用,故而这些契丹人,并没有将之当做是“天雷”之内的奇异事物来对待,只是齐军火器造成的伤害之大,却又似乎与他们辽国接触的完全不一样,大出所以人的意料之外,部分契丹骑兵,见了眼前这一幕后,军心也难免的出现了些许浮动在火铳兵大杀特杀之时,弓箭手则沉稳的站立在那里,严格执行着史文恭那“引而不发”的要求。
随着命令传下,这些弓手们皆举起了长弓,将箭矢对准了天空。
用弓矢杀敌,一二十步内可以平射,过远就需要仰射,故此,需要将箭矢对准天空。
“报贼骑距我已不足一箭之地。”
“命弓手离弦,射住阵脚,盾牌、长枪手发力;刀斧手、甲士备战。”
“射住阵脚”,即向敌人射箭,使对方保持在一箭之地外,或者拖延对方攻击的速度,好给本军从容备战的时间。
随着他这道命令的传下,齐军阵里万箭齐发;不足百步外,契丹骑兵冒矢雨,呐喊冲杀此时的河东军处,红罗宝盖下,乔道清全神贯注的正凝视着战局,只见在千军万马之中,有两面将旗,分处南北,招展在阴沉的下午天色里,招展在呼喊如沸的沙场之上,一面是他那七千契丹骑兵的旗帜,一面则是史文恭的将旗后,上书五个黑色的大字“都指挥使史”。
此时,这两面将旗之间的距离,已是越来越近箭矢如雨里,雷震一身白衣甲,跃马当先,不顾连中了几箭,率先跳过拒马,冲入敌阵,舞枪直出,对着立在齐军最前的盾牌阵大喝声“杀”
这雷震作为乔道清麾下首屈一指的大将,也端的是悍勇无比,瞬间便挑翻了数个齐军士兵,可惜的是,雷震很快便发现,无论他带领他那数千骑兵如何左冲右突,却无论如何也不能打开局面,根本奈何不了对面的军阵。
以前的时候,无论是面对怎样的敌人,只要乔道清祭出这支七千多人的骑兵,便能瞬间奠定乾坤,无往而不利。
那些官兵与流民军,在那万马奔腾的气势下,没有不被吓得屁滚尿流的。
但雷震等契丹骑兵以往的经验,此时用在齐军身上,却瞬间失灵了如此又过了半响后,眼见着倒下的契丹骑兵越来越多,却仍是冲不开齐军的军阵时,雷震等人的心不由的慌乱了起来。
直到此时,他们才意识到,眼前这支军队,要比他们想象中要难缠得多。
河东军的那顶红罗宝盖下,乔道清的脸色已同样是阴沉到了极点,本以为以在他那七千契丹骑兵的带头冲锋下,定能瞬间打开局面,而待紧随骑兵之后的步兵赶上去时,便是一边倒的屠杀之势未曾想到,对面的齐军竟仅凭着步兵,便在这平坦的地形上死死的挡住了契丹骑兵的进攻,如此一来,让他的数万兵马顿时陷入了非常危险的境地之中
第503章 破潞城
就在乔道清等人见己方骑兵被齐军的步兵拖住,没法向前突进半步,大感不妙时,忽然听得潞城方向喊杀声骤起。
却是城中守将山士奇在得知乔道清领兵来援,正与齐军正厮杀得难解难分后,便率守军突袭而出,欲与援军夹击齐军。
乔道清见了这个情况后,心里顿时大喜,向左右的亲信笑道:“想不到山士奇此人平素孤僻傲慢之极,现在却有此等胆气!”
乔道清一心期望着山士奇领兵杀到这边来,好打破现在的僵局,可惜的是,李庆却早就留有上万兵马在放着山士奇,此时正由徐宁统率着,故而潞城守军杀了出来后,却被徐宁挡得死死的,双方混战做了一团,山士奇所部人数虽比徐宁这方要多了七八千号人,却是被徐宁杀得节节败退,如何能赶赴浊漳河战场
乔道清将扭转战局的期望放在山士奇身上,已是注定了会竹篮打水一场空……当契丹骑兵死伤惨重,已是濒临奔溃的边缘,而山士齐的兵马却迟迟不见踪影时,乔道清心里便打起了退堂鼓,这次用兵,他还是太过于自信了!若是按部就班的先让步兵与齐军交战,如何再让契丹骑兵从侧翼突袭,而不是一开始就让底牌全部压上去,他现在定不至于落得如此的困境。
就在乔道清长叹一声,便要下令鸣金收兵时,对面的李庆却让人把令旗一挥,只见齐军的军阵左边秦明、縻貹同时三千轻骑,右翼呼延灼、韩滔统领三千连环马,飞奔而出,朝着乔道清这边奔袭而来,轰鸣的马蹄声中,河东士兵瞬间为之色变。
李庆的将旗再次挥动,擂鼓之卒便敲起了反击的重鼓,一时间,齐军将士喊杀震天,奋勇杀敌,河东兵抵挡不住,渐渐大乱起来,开始四散乱窜逃生,杀死者甚众……乔道清在众将士的护送下,急忙后撤,縻貹一马当先,大声喝道:“贼道士,往哪里走!”
乔道清身边的偏将倪麟提刀跃马而来,挡住了縻貹,那统率契丹骑兵的雷震,也奔逃了回来,见縻貹与倪麟正在厮杀后,当即骤马挺戟助战,却被秦明飞马而出,使狼牙棒架住,在两军的迭声呐喊中,四员将分两对混战起来。
倪麟与縻貹两个斗过二十余合后,縻貹觑了对面一个破绽,长斧就地里劈中了马腿,那马跪地便倒,把倪麟颠翻下来,縻貹拿了身旁士兵的长枪,纵马冲锋而去,朝着倪麟心窝捅了过去,一枪搠死。
雷震正与秦明战到酣处,见倪麟落马,卖个破绽,拨马便走,且被秦明赶上,把狼牙棒照顶门一下,连盔带头打碎,死于马下。
团练聂新、冯玘和偏将费珍、薛灿等人领数千残兵,望北逃遁。
李庆命秦明、縻貹统率轻骑掩后猛追不舍,索超、郝思文等将亦统率步卒一路追杀、降服敌军,丝毫不给乔道清一个喘息的机会。
那些契丹骑兵,原本一开始逃亡时,跟随在乔道清身边的仍有三四千之数,但在见到主将雷震已死,而齐军又勇不可挡,死咬住乔道清不放后,便都弃了他离开,各自逃命四散开来逃命去了。
一直追到日落时分,索超在后头高叫道:“尔等还不快下马降顺
休得执迷不悟!”
乔道清在前面马上高声答道:“人各为其主,你何故逼我太甚”
此时天色已暮,追兵燃点火炬火把,将四周照耀得宛如白昼一般。
乔道清回顾左右,止有费珍、薛灿及三十余骑,其余人马,竟都已在不知何时各自逃窜去了。
一时间,乔道清不由的悲从中来,欲拔剑自刎,费珍慌忙夺住道:“国师不必如此。”
他用手向前面一座山指道:“此岭可以藏匿。”
乔道清计穷力竭,便随同二将与三十余骑驰入了这山岭之中。
原来在潞城东北,有座百谷岭,相传神农尝百谷处,山中有座神农庙。
乔道清同费、薛二将遁入岭中后,屯扎神农庙中,手下止有十五六骑。
因前方道路难辨,齐军便即将兵马分四路,扎立营寨,将百谷岭四面围住……在秦明、縻貹、索超等将追击乔道清时,李庆却与徐宁等将挥兵攻打潞城。
山士奇刚出城与徐宁交战不利,败回到城内拼命死守,不断的许下重诺,这才让麾下兵卒稍稍鼓起了士气来。
齐军将士虽一度攻上城楼,但顷刻间不能夺取城门,又因已是日落,李庆便下令收了兵。
鲁智深大声道:“这群贼子已经丧胆,再有三五天,定能攻下这城!”
许贯中道:“不需三五天,明天一早,我等定可进入潞城!”
李庆笑着问道:“哦
不知军师有何高见”
许贯中道:“城中知乔道清败困,外援不至,如何不惊恐。
某方才在高处观望,见守城军士,都有惊惧之色。
今当乘其惊惧,明其利害之机,城中必缚将出降,兵不血刃,此城唾手可得。”
众人都喜道:“军师之谋甚善!”
当下计议,写成数十道晓谕的兵檄,“……田虎叛逆,法在必诛,其余胁从,情有可原。
守城将士,若能反邪归正,改过自新,率领军民,开门降纳,齐公定能既往不咎,委以重任。
如执迷逡巡,城破之日,玉石俱焚,孑遗靡有!”
李庆令军士将晓谕拴缚箭矢,四面射入城中;传令各门稍缓攻击,看城中动静。
次日平明,只听得城中呐喊振天,四门竖起降旗,原来,是守城的偏将金鼎、黄钺,聚集起军民反叛,杀死了主将山士奇以及不愿归降的副将叶声、牛庚、冷宁,将四个首级悬挂竿首,挑示齐军,然后大开城门。
李庆于是领兵入城,所到之处秋毫无犯,城中欢声雷动,军民皆挑香花灯烛前来迎接。
整个隆德府,最险要的地方是壶关,最繁盛的地方则是潞城,如今俱在李庆的手上,兵锋直指田虎的老巢威胜州……
第504章 晋州战事
在李庆领兵进入这隆德府的治所潞城后,晋州的韩世忠、花荣也派人传来了好消息。
韩世忠、花荣那天大败田彪,然后趁胜追击,杀到晋城临汾后,又一连攻了三四天,急切间攻打不下。
到今月初六日,是夜重雾,咫尺不辨,韩世忠令军士悄地囊土填积城下。
至三更时分,城东北守御稍懈,韩世忠、花荣令士兵潜上土囊,攀援登城,杀死守城将士数十员,突入城中,夺了城门。
田彪开北门冲突,舍命逃遁,其余牙将俱降,获战马五千余匹,投降军士一万六千余人,杀死者甚众。
韩世忠、花荣克了晋宁,天明雾霁,正在安抚料理,忽报贼酋田虎差殿帅孙安,统领将佐十员,军马二万,前来救援,离城十里下寨。
韩世忠即令彭玘、史进、苏定领兵出城迎敌,自与花荣领兵随后接应。
当下史进与孙安战到五六十合,不分胜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