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水浒第一大官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比目鱼

    五把飞刀一过,栾廷玉便立即将手中的铁锤朝着已渐渐靠近的李应脱手砸了过去,

    李应猝不及防下,顿时被铁锤砸中心口,

    若不是他身披着锁子甲,刚好有护心镜护住心口,这下恐怕便要瞬间死去!

    即便是如此,李应还是被栾廷玉的铁锤打落了下马,喷出一大口鲜血来。

    杜兴见此大惊,忙上前扶起他来,领着亲卫庄客护着且战且退。

    “李应已死,李应已死!尔等还不快快放下武器投降!”

    李庆立即让人四处散播着谣言,

    李家庄那些还在苦苦支撑着的庄客听后,都朝着李应原来的地方望去,果然不见了他的人影,士气瞬间大崩……

    当李应回过一口气来之时,发现他已被杜兴领人抬着往后门走去,便猛地停下大声道:

    “你们难道要我弃李家庄而逃我宁愿战死,也不离开这里,否则九泉之下,有何颜面去见老父”

    杜兴道




第262章 事发高唐州
    第262章 事发高唐州

    独龙冈,李家庄。

    烟火渐渐散去,城墙四周的血迹也已被冲刷干净,若不是那塌陷的城墙仍未重新修缮好,没人会看出这里刚发生过一场恶战。

    李庆与蒋敬、縻貹、栾廷玉等人立于城头上,眺望着这李家庄外的良田,思绪不知飘到了哪去。

    不知过了多久,李庆抬手指着下边一条环绕着李家庄而过的小河,问一旁的扈三娘:

    “娘子,这条是甚么河”

    扈三娘此时穿着一身的戎装,披着女式的纸甲,英姿飒爽,答道:

    “这正白水河,此河流经这李家庄时,最是湍急,到了咱扈家庄时,则变得十分平缓,故而附近认不出来。”

    李庆听后,这才恍然,接着对金大坚道:“既是如此,这李家庄便改为白水城吧,劳烦金兄弟也将城门上的字一并改了。”

    金大坚最是擅长这个,这任务对他来说不过小事罢了,听令后当即便走下城头去了。

    白水城、独龙城、扈家庄、新平寨,现在李庆辖境之下,已有四座城池,

    新平寨加上整个独龙冈所控制的地盘大小,相当于一个中等县,麾下兵马当属整个东平府最精锐之列。

    当然了,如果放眼天下,李庆这点势力,简直就是沧海一粟,根本不值一提。

    另一边,清点白水城府库的萧让也走了过来,得粮五万石,金银铜币共计一万六千两,不算多,也不算少。

    不过在白水城的府库里,竟有好弓一千多张,都是上了弓弦后就能直接用的,算是一大让人意外的收获。

    李庆现在的麾下士兵,其实并没有成建制的弓箭手,而白水城内最不缺的就是这个。

    于是李庆当即决定,待安稳了人心后,便这里招募三百弓箭手,充入本部军队之中。

    至于安稳人心的办法,不过是将在祝家庄实行的那一套搬过来罢了,以大利益将每个人与李庆绑在一起,自是无往而不利。

    待清除了原来李家庄的实权人物,又分了天地与普通庄客,清理户籍,安稳人心后,李庆便领着招募来的三百弓箭手返回了独龙城。

    至于这白水城,李庆则让栾廷玉与萧让二人管理,

    栾廷玉负责武事,萧让负责民政后勤之事,但人员调动则依旧要来询问李庆本人。

    新平寨的朱仝、白水城的栾廷玉,都是能独挡一面的将才,而縻貹、秦明,则更擅长冲锋陷阵,而不适合派出去镇守地方。

    郭盛倒也是个将才,只是毕竟太过年轻,尚缺磨练,故而李庆依旧让他留在身边领兵。

    只是除此之外,便再没有能独挡一面的大将了,焦挺、时迁等都不是这方面的人才。

    不过李庆还需慢慢消化这新得的独龙冈,短时间不会再继续对外扩张,所以人才方面暂时并不急缺。

    毕竟人不能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有些事还是得慢慢来,步子迈得太大的话,容易扯蛋的……

    时间瞬息而过,这一日,已是十月中旬,外边冷风骤起,人人都添了些衣裳。

    此时距离上次梁山打祝家庄,也过去了足有一个月,

    在这段时间里,梁山一直休养生息,暗中积蓄实力,山上已有战兵上万人,前两天还小试牛刀,下山打破了三个城镇,掠夺走了许多钱粮。

    而且,那三个城镇还是在济州治所巨野城附近的,故而一时间济州府城人心惶惶,

    济州知府一面命人修固城防,一边派人行书东京城,说梁山强盗势大,有兵马五六万,州府不能制,请朝廷派遣禁军前来征讨。

    &



第263章 白胜的担忧
    千千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第263章 白胜的担忧

    柴皇城吩咐完柴进后的第二天便咽了气,

    柴进于是一面留下备办内棺外椁,依礼铺设灵位,一门穿了重孝,大小举哀,又一面让人回沧州去取丹书铁券,要等安顿好他叔叔的后事,便进京拦驾告状!

    谁知柴皇城尸骨未寒,那殷天赐便带了泼皮恶奴闯了进来,要赶他们出这宅子。

    柴进自是不肯,又拿丹书铁券之事来唬殷天赐,殷天赐听后又是一声嗤笑,将气死柴皇城那番话再说了一遍。

    说实话,虽然地方官员基本没将柴进一族当回事,但明面上还是能勉强保持该有的尊重,

    谁曾想殷天赐却完全不理那么多,完全捅穿了柴进最后的尊严,

    柴进心里顿时大怒,正要发作时,殷天赐便指挥着恶仆泼皮上前驱赶柴皇城一家老小。

    柴进身边也是带了人来了,双方立即打做了一团,

    混乱中,不知是谁一石头远远的砸中了殷天赐的面门,弄得他鼻孔鲜血直流,当下便晕了过去,被人抬着离开了。

    然而,只过了不到一个时辰后,便有大批官兵公人赶来,以“纵仆伤人”的罪名,把柴进捉进了大牢中去。

    原来,那殷天赐身子骨也太弱了些,就这么被石头一砸,半条命都快没了,

    他姐殷夫人向来宠溺兄弟,要为他报仇,便教丈夫高廉捉拿了柴进,然后查抄了柴皇城的家、监禁下人口、封占了房屋围院。

    殷天赐苏醒过来后虽然仍仅能躺在床榻上,但还是命人在牢里对柴进百般折磨,好出口恶气。

    柴进自知再这么下去,早晚会被殷天赐害了性命,于是再顾不了那么多,以重利说动了牢子,写了封书信教人送去了梁山……

    在这梁山上,宋江、林冲、石勇、杜迁、宋万等许多人都受过柴进的恩情,此时知道他有难,断然



第264章 天罡之数
    第264章 天罡之数

    李庆万没想到,如今这位面少了李逵去打死殷天赐,但柴进依旧是遭受了同样的惨事,从而引发了宋江领兵攻打高唐州一事。

    有此可见,即便是有没有殷天赐一事,那高廉其实也是早想要抄柴进一族的家财了的,

    可惜的是,高廉搜刮了这么多的钱财粮食,如今却全被宋江得了去。

    按照时迁的得来的情报,光是专门用来运金银的大船,宋江便征收了好几艘。

    粮食实在多得船只都不够带的,宋江便开仓放粮了数天,四周流民云集而去,最后想追随他讨口饭吃的更是不计其数。

    不过宋江也知不能一下招揽太多的人,不然定会生乱子,

    于是他从中精挑细选三四千人,基本都是些有两膀子力气的青壮,充实到了队伍中去,浩浩荡荡的穿州过府返回了梁山。

    他去时只有八千人,回来时不仅没有折损,反而增长到一万二千号人马,还得了金银钱粮无数,梁山上下,顿时一片轰动。

    有人私下里,便不由自主的将宋江的大胜,与上次晁盖亲自领兵打祝家庄的惨败相比较起来。

    晁盖去打一个小小的祝家庄,弟兄死伤甚重,最后无功而返,平白被人新平寨捡了个大便宜。

    几乎是同样的兵力,换了宋江领兵后,却把一个州府给打了下来,获得了丰厚钱粮,精壮数千!

    虽然但凡知道内情的人,都会明白祝家庄虽是明面上说是一个庄子,其实是一座险峻的城池,也一点不小,易守难攻,

    而高唐州虽是一个州,但城池的险要却远不及祝家庄,士兵总共也才五六千人,

    高唐州这五六千士兵,除了五百人是高廉精心培养的外,其余的训练程度都远不如祝家庄的庄客。

    更重要的一点时,高廉此人竟好死不死,还主动率军出城迎战,被宋江打得大败而归,顿时士气大跌,因此没过几日便被攻破了城池。

    其实这样的情况下,换了晁盖领兵,结果也不会相差太远,

    奈何普通的人,大都是只看结果的,而不会理会那么多的弯弯绕绕。

    结果就是,相同的兵力下,晁盖领兵打不下祝家庄,损兵折将而返,

    而宋江却攻下了一个州府,不仅成功解救了江湖上名声很大的柴进,还获得钱粮无数,精壮数千。

    如果说梁山此前只是部分头领有了异心,待高唐州一战之后,就连普通的喽啰,也会常在心里想:

    若是梁山的寨主换了宋江来坐,情况会不会要变得更好一些

    至于宋江亲自招募来的那四千精壮,更是从始至终只认宋江,而不认什么晁盖、李盖。

    明眼人都看得出,从高唐州回来的宋江,权势已成,即便是晁盖,也无法再动摇得了他。

    这天夜里,宋江与吴用登高赏月,一同畅饮,

    酒至酣处时,宋江忽然说道:

    “在江州时,那蔡九知府因一首童谣,而对我起了杀心,

    童谣的前两句‘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倒也好理解,无法便是在点宋某的名字,

    只是最后的‘纵横三十六,播乱在山东’一句中,何为‘纵横三十六’宋某却百思不得其解,

    以军师的大才,可否为我解惑”

    吴用沉思片刻后,说道:“这或许……是三十六天罡之数……”

    宋江听后,小声喃喃自语道:

    “即是如此……为何我们梁山头领现在已有了三十七人,却是多出了一个不合天罡之数的人……”

    冷月无风,夜深寒重,

    吴用没有答话,只是默默的为宋江斟满了酒盏,与他遥遥一饮而尽……

    在得知宋江打了高唐州,梁山实力大涨



第265章 朝廷发兵打梁山
    第265章 朝廷发兵打梁山

    高俅奏道:“此人乃开国之初,河东名将呼延赞嫡派子孙,单名唤个灼字;使两条铜鞭,有万夫不当之勇;现受汝宁郡都统制之职,手下多有精兵勇将。

    臣保举此人,定能征剿梁山泊。可授其兵马指挥使,领马步精锐军士,克日扫清山寨,班师还朝。”

    高俅身为当朝太尉,自是不会亲自领兵,去征讨区区一梁山贼寇的。

    而且兵旅辛苦,哪有待在东京城里舒服

    不过高俅也是真的一心要灭掉那梁山,故而不会随意指派无用之人上阵。

    幸好他毕竟常年把持着军政大权,知晓许多军中的能将,那呼延灼便是其中之一。

    呼延灼不仅有将才、身世清白,而且还有一支精锐的嫡系军队,

    任命他为主将后,只需供应粮草,再从禁军中调集小部分人手去,就足够征讨梁山了!

    若是大规模调集禁军,却要触动许多人的利益,肯定又要拿出许多好处来四处安抚,费财耗力。

    所以高俅保举这呼延灼为将,真是深思熟虑后的结果,此言一出,果然没任何人出来提出异议。

    天子见此,便说道:“此人既是忠良之后,又有太尉保举,必然不负所托。”

    于是他当即降下圣旨:着枢密院立即差人持赦书,星夜前往汝宁郡宣取呼延灼。

    呼延灼得了枢密院赦书后,不敢怠慢,领兵离了汝宁州,星夜赴京。

    见了高俅后,一番善谈,呼延灼便说要乞保二将为先锋,一是陈州团练使韩滔,另一个是颍州团练使彭玘(qi,三声),高俅全都一并答应了下来。

    随后,高俅又给了呼延灼铁甲三千副,熟皮马甲五千副,铜铁头盔三千顶,火炮铁炮五百余架,其余弓箭等物更是不计其数。

    而且高俅还说,让呼延灼不必担心后勤粮草,他这里定会帮忙筹备好。

    呼延灼、韩滔、彭玘三人自是无比感激,但高俅转而又让他们签下了必胜军状,不破梁山,誓不归还。

    接着高俅又吩咐他们:“梁山劫掠了我兄弟在高唐州的十万贯钱财,尔等扫平梁山后,需将这银子寻来送还给他的家眷。”

    呼延灼三人面面相觑了一下,都无奈的勉强点头答应了下来。

    到了出师之日,高俅差了殿帅府两员军官前来点视。

    犒赏三军已罢,呼延灼摆布三路兵马出城;前军开路韩滔,中军主将呼延灼,后军催督彭玘。

    马步三军人等,共计一万二千人,浩浩荡荡,大刀阔斧,杀奔梁山泊而去。

    呼延灼所率的这一万二千士兵,大部分都是从他所在的汝宁郡嫡系精兵,或是韩滔的陈州兵,彭玘的颍州兵,
1...7273747576...21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