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第一大官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比目鱼
但杨岩身份却不一般,乃名门之后,世袭的仲国公,真正的往来无白丁,天下闻名。
连他这样的人都叛乱了,顿时给人一种武周朝或许真的气数将近的感觉,
而当杨岩于洛阳势大的时候,不少有名望的家族,都派了旁支子弟前去追随,或许便是一种试探。
杨岩之乱被平复后约半月,全国各地的乱军贼情,顿时如雪花一般飞来朝廷。
天子赵佶被这情况搅得十分气闷,都没多大心思游玩了,便找来了重臣问计,
“今天河北有贼兵十万攻破州府,明天又有十万乱军劫掠蜀地,都要朝廷发援军去救,又如何救得来”
蔡京道:“圣上勿忧,天下哪有这么多乱贼,不过是各地官员为了让朝廷发兵,而谎报的军情罢了!”
赵佶听他这样说后,气色稍好了些,
若是换了杨岩之乱以前,他或许会就此置之不理,继续过他的逍遥生活,
第312章 五大节度
第312章 五大节度
李庆正打算从平阴县返回独龙城时,忽然得知了一个消息:朝廷竟重新启用了节度使制度!
而且这可不是说说而已,现在一下就封出去了五大节度使,分别是:
西川节度使赵广、青徐节度使慕容彦达、河东节度使李援、淮南节度使赵构、永静军节度使郑抚。
这五个新晋的封疆大吏,个个都是大有来头的,
赵广自不用说,乃赵氏宗正,是天子的叔辈人物,名声很大,他那西川节度使辖境即为巴蜀,现在虽也有叛乱,但却是天府之国。
慕容彦达乃慕容贵妃的兄长,是现在山东地界官府中最有权势的。
至于河东节度使李援,其母与天子之母是嫡亲姐妹,也就是说,这李援是天子赵佶的表兄弟。
而永静军节度使郑抚,则是郑皇后的兄弟,永静军也在河北中部,首要任务是征讨张霸道、孙祖德等人。
至于最受人瞩目的淮南节度使赵构,则是当今的九皇子。
当今天子总共有十多个皇子,当他透露要从众皇子中,选一人做淮南节度使的时候,那可真是被争破脑袋了。
毕竟太子已定,其余的人待太子登基后,注定只能到封地中去,做个富贵而无权的闲人,就此孤老此生。
淮南节度使,却是手握重兵的一方诸侯,那地方又向来是富庶之地,天子的花石、钱袋子可都在那里!
若是差事帮得好了,定能讨好天子欢心,或许有机会更上一层,就算再不济,当个手握重兵的诸侯也好过在东京城李混吃等死不是
然而,经过一番激烈的争夺后,谁也没有想到,最后这淮南节度使的位置竟落在了九皇子赵构的身上。
因为这赵构的母亲原是宫女,他是天子某次喝醉酒后的产物,最不受天子待见。
一直到赵构十八岁时,皇子成年,按理该上封号了,天子赵佶才想起自己竟还有这么一个皇子,于是随便封了个“康王”就打发了。
此次竞争这淮南节度使之位的皇子,齐王、秦王、晋王、楚王一大堆,从封号上看,就能看出他们有多受天子喜爱。
康王
这谁来的
但是,正因为这康王赵构,最不受人待见、最不受人看重,他才因此获得了这淮南节度使的位置。
因为,太子赵桓在关键时候,选择了助他一臂之力。
要说整个东京城,谁最不愿意让众皇子担任这淮南节度使,无疑便是太子赵桓了。
这明显是分他权势的事,对他太子之位会造成一定的冲击,
属于太子一党的人,甚至明确向天子表示,害怕这会造成“兄弟阋于墙”。
但天子赵佶却觉得,淮南乃赋税之地,交给别人镇守他不放心,还是得交给亲生儿子才靠谱。
而且天子还说,节度使制度不过一时权宜之策,待天下太平后,自会废除,根本不会有机会发生兄弟阋于墙的事情。
太子赵桓见劝阻不了,索性便转而扶持一个能听他话的人,当这淮南节度使,
选来选去,最近太子一党的人便看中了康王赵构。
赵构在众皇子中,就是个透明人物,根本没有任何大臣王公与他结交,可以说是毫无权势,
而且平日里,赵构对太子赵桓最是恭敬,基本每隔一段时间,便要去东宫请安,
什么齐王、秦王、楚王,其实明里暗里,都有在与太子竞争的意思,背后也是一大堆的利益纠缠者。
因此,太子一
第313章 杀意现
第313章 杀意现
杜九得知慕容彦达派了呼延灼来打他兖州后,立即尽起兵马,到了北边的静封镇抵御。
那静封镇前有汶水,右有牟水,背后则是高山是整个兖州最为险要的地方之一。
杜九听从王鹤的建议,在这里建铸了防御工事,一直坚守不出,凭险抵抗,呼延灼连攻了七八天,都没有丝毫进展。
就在慕容彦达有些不耐烦的时候,杜九却派了王鹤为使者,请求归降,愿奉他为主。
慕容彦达大喜,便表杜九为兖州知府,并赐他名字,改为杜恭。
“恭”,既恭敬的意思,弦外之音,自是要杜九对自己恭敬一些,别想耍花招。
慕容彦达也不傻,自是知道这杜九绝对不是真心投靠的,
但奈何呼延灼久攻静封镇不下,而他才刚坐上青徐节度使的位置,内部还有一大堆的事情要急着去处理,因此不想与他久耗下去。
待他整合完节度使内之事,携数州兵马从四面攻打兖州,定能一鼓而下!
于是这山东地界,又暂时复归了平静。
但杜九的经历传扬出去后,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此人不过是个小小的太平镇豪强而已,以乱贼起家,竟一跃成为了一州的知府!
苦苦读书考取功名的士子,对此自是大为不忿,
而更多的人,则是在想,杜九的经历,他们是否也能复制
特别是梁山上的宋江,更是眼热之极。
他这梁山上,现在有着一万五千多号兵马,可比夺取兖州前的杜九强多了。
而知府之职,可是宋江做梦都不敢想的差事,就这么被那江湖上此前听都没听说过的杜九给获得了
于是宋江便向晁盖提议,也学那杜九打下一两个州府来,然后向朝廷归降,以获得知府甚至是节度使的高位。
杀人放火受招安,现在正当时候!
然而晁盖却道:
“我梁山的头号大敌乃新平寨的李庆,现在还未除去,我心中难以畅快,
而且,咱兄弟在这梁山上,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大秤分金银,何等舒坦,何必去招安受他官府的鸟气”
刘唐、阮小七、李逵等人听后,都大声叫好,
没有头脑的李逵还建议道:
“若公明个个想当官,咱杀进东京去,夺了赵官家的鸟位就是了,
到时让晁盖哥哥做个大皇帝,公明哥哥做个小皇帝,吴学究当丞相,咱兄弟个个都做将军!”
戴宗立即呵斥道:“铁牛!公明哥哥在此,岂容你胡言乱语”
李逵被戴宗这么一骂,虽是满脸不忿,但还是退到了一边,没再说话。
宋江把目光看向了吴用,希望他能劝上两句,
但吴用却微微摇了摇头,没有多言。
宋江深吸了一口气,又说道:
“水泊虽好,却非桃源,上次呼延灼来攻,我等在陆上打不赢他,无非下山劫掠粮食,最后甚至杀马为食,端的是凶险之极。
所以我认为,趁着现在时机正好,再打他几个州府闹大动静,然后接受朝廷招安,才是一条正经的出路,还望晁盖哥哥三思。”
晁盖见宋江一直在劝说,心中已是颇有些不耐,语气也僵硬起来:
“朝廷军队不堪一击,他下次敢再来,也必会被我等打败,怕他个甚勿要再多言,还是准备攻打新平寨之时吧!”
晁盖说完后,便拂袖而去。
一时间,聚义厅内,所有人都面面相觑。
自他们上山来,若王矮虎这惹事精不说话,聚义厅内的氛围还是挺不错的。
当在刚才,宋江与晁盖几乎已是针尖对麦芒了,这却是未曾有过的事情。
待众人都悻悻然的散去后,花荣却满脸的忧色,
他想起了自家妹子成亲的那一晚,李庆曾跟他说过的话:
&n
第314章 心寒
第314章 心寒
宋江与吴用于是定下了让晁盖去打曾头市的计划,
话说回来,若单是要晁盖领兵出征,貌似不用绕这么一个大圈,新平寨就是现成的目标,晁盖也肯定十分乐意去打新平寨。
但问题是,若是让晁盖“死在新平寨手里”,由于两地相距甚近,事后宋江必然又要与新平寨死磕,为晁盖报仇,
那李庆如今已有两县五城之地,实力早已是今非昔比,不久前还领兵击溃过王复的数万大军。
若是与新平寨死磕上,短时间内定无法抽出身来,宋江还怎么实行他那“攻占州府,接受招安”的计划
相比之下,曾头市无疑就更适合些,那里毕竟在大河以北,足以让宋江、吴用寻到诸多借口暂缓报仇,全力实行招安之事。
计策既定,宋江与吴用又继续低声说了些其他事,这才一起走出了书房。
刚一出门,两人忽然见得一道人影在前边的墙角处一闪而过,
宋江、吴用顿时脸色一变,匆匆跑过去时,却又不见半个人影。
宋江连忙叫来了宅院中的仆役,沉声问道:
“刚才可有人来书房寻我”
仆役答道:“是花头领去过,因您早有吩咐,可让他随意走动,不需通报,因此没有阻拦。”
宋江听是花荣后,顿时暗松了一口气。
整个梁山,花荣是对他最忠心耿耿的人,比戴宗、李逵等人还有更亲近一筹,
别说他与吴用说话时,都是全程压低着声音的,又总是把话语说一半不说一半,花荣不太可能听到什么。
就算花荣知道了什么,也定不会做出背叛他的事。
吴用却略有担忧的道:
“哥哥还是去看一下花兄弟吧。”
宋江微微颌首,抬步走了出去……
花荣这时正坐在梁山的高峰上,手里拿着一壶酒,眺望着这八百里的茫茫水泊,
这里还竖着一杆杏黄大旗,上书“替天行道”四个大字,此时正被风水得“咧咧”做响。
花荣猛地灌了一大口酒后,抬头看着那替天行道四字,眼神中忙是迷茫之色,
不知怔怔出神了多久,宋江忽然一个人走了过来,笑道:
“兄弟为何独自一人在此处喝酒”
花荣却没回应,坐下斜靠在了石头上,口中喃喃乱语,似是醉了一般。
宋江又摇了他两下,却依旧没醒来,于是叹声道:
“花兄弟,我知你没醉,也知你在书房外听到了些什么,对我产生了些许误会,为何不能说出来,与我开诚布公的谈一谈”
宋江说这话时,全程在眯眼紧盯着花荣的脸,
原来,宋江也不太确定花荣是否真的醉了,刚才那样说,不过是诈他罢了。
但花荣却没有丝毫回应,依旧在那口吐醉言醉语,表情上也全程没有露出破绽。
宋江这才稍微放下心来,
他也有些出神的看着山下的八百里水泊,又叹声道:
“宋某所做之事,不过是为了给大伙谋个出路,无愧于天地,希望花兄弟能理解我心里的苦衷。”
这句话,倒不似是与花荣说的,更像是宋江对自己将要做之事的一种辩解。
宋江也不再逗留,脱下长袍披在了花荣身上,然后快步走下了这顶峰。
待他走远后,忽然这才忽然睁开眼睛来,纵跃到了前边的另一块巨石后,朝着宋江离去的方向望去。
只见宋江下了这峰顶后,一直没有回头,转入一处房屋中去了,
就在花荣暗松了一口气,也打算离开这里时,却又见到顶峰下边的一处小树林里,忽然钻出了一伙人来,约有一二百人的样子,
这些人个个手执武器,是
第315章 中箭
第315章 中箭
宋江见吹断了军旗,便谏言道:
“哥哥才出军,风吹折认旗,于军不利。不若停待几日,却去和那厮理会。”
晁盖却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