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吧,少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雁九
他们被强招童兵营,学的却是《弥勒真义》,这不止是影响这一批参谋生,还会影响他们家中。
会给滁州士绅一个不好的信号。
想要消弭这种影响,谈何容易!
偏偏如今滁州军打着白衫军旗号,不能自己打自己脸否定这本书。
第一百四十四章 拿起屠刀者,亦是慈悲人
霍宝正在马寨主处,提及参谋生教材被更换此事。
此事太恶心人。
这批参谋生算是废了一半。
怕是他们对滁州上层的初步印象,不仅是泥腿子,还是“无脑的教徒”。
实在是《弥勒真义》内容太浅显荒谬,不是什么拿得出手的经书,而是弥勒教第一代教主自己编撰的教义。
七拼八凑,里头有西方极乐,有因果报应。
还有就是“人间炼狱”、“明王转世”之类,蛊惑大家“以身侍佛”,不吝钱财,供奉教主,以求转生富贵。
这些理论,糊弄不知书的百姓还罢,读书人看着就实在可笑。
叔侄两人都皱眉,没有明说,显然不约而同都疑到一人身上。
薛彪!
大家定位次,薛彪在霍五麾下排第三位,可是他手上没兵。
这是不死心
可这样插手童兵之事,又太显眼。
薛彪最是会见风使舵之人,有徒三前车之鉴,没有道理来盘算霍宝。
叔侄两人正疑惑不解。
霍豹来了。
他顾不得缓口气,三言两语说明缘故:“六爷,宝叔,快去大营那边看看吧!高月攀扯鲍家与邓仁,又查到李千户姐夫身上……大圣叫拿人去了,怕是接下来就要查到李千户身上!”
霍宝与马寨主对视一眼,立时道:“去叫李千户来!”
李千户正在准备水进部、霍宝等人去和州的军需,听到传唤,匆匆而来。
一行人匆匆往大营去。
“李叔来滁州可得罪人了”
霍宝问道。
李千户疑惑:“我七月底才听调上来,到滁州将将一月,一直在衙门不出,并不曾得罪哪个!”
霍宝讲了童兵参谋生课程之事。
李千户听得目瞪口呆,倒是顾不得担心自己,只道:“高小子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待知晓高月攀咬鲍家与邓仁。
李千户的脸色铁青。
鲍家还罢。
邓仁……是邓家人……
不管邓健与这堂小舅子关系如何,那是邓家人自己的事。
若是说的是真的还罢,否则高月此举就是不忠不义。
至于最后指到他身上,他反而不担心。
与霍家父子打交道多了,李千户晓得这爷俩不是多疑的性子,否则滁州也没有眼下格局。
更不要说他是霍宝亲自举荐的州掌事,他弟弟也是霍宝正当用。
只凭这种构陷,想要挤下他们兄弟两个,那是做梦。
……
一行人到时,李千户的姐夫已经被带来了。
正如李远所说,是个老鼠胆子的老实男人。
不用上刑,他就磕磕绊绊说了缘故。
“是听小四身边的小厮说……还说是个好机会,书坊早有印好的书,直接趁着消息没传出去前低买进来……再高价卖了……”
等到执法兵再去拘拿小厮,扑了个空。
大家并不意外。
本就是无中生有之事。
还能对质不成。
略意外的是,那李姐夫知晓的囤坊,是宋家的。
马寨主翻了个白眼,已经没了兴趣。
霍宝却是哭笑不得,立时叫人请宋二爷过来。
这般一石两鸟的招式,不用说就是嫌这两人挡路。
这两人如今一个是州掌事,一个是副手。
嫌疑人范围找到了。
没有意外,就是在州府之前那些书吏中。
这个人,是个爱揣摩人心的。
要是霍家父子忌惮邓健,正好可以趁机拿下李千户,减除邓健羽翼。
滁州兵主力在外,正备战,宋家到底是世宦人家,家底丰厚。
如果霍家父子心黑,正好可借这个罪名拿下宋家。
这种琢磨人心的本事,不是常人有的,还是让专业人士来找人罢。
宋二爷过来,听了这荒唐的案子,果然与李千户反应差不多惊诧。
只是宋二爷没有李千户的资历,底气不足,多少带了忐忑。
“此事是对着李家、宋家来的,就请二位去追查此事!不管是什么人,伸手入军营,就已经犯了大忌!我这新兵营是养兵之所,不是争权夺利之所在,还请二位尽快查清,使得背后之人早日伏法!”
霍宝坦荡,直接将此案移交州府。
连同熬刑闭口不言的高月,一并移交给李千户。
不想说,就不用说了。
不管有什么理由,背叛就是背叛。
李千户、宋二爷郑重应了。
鲍二爷父子与李姐夫是涉案人,也被带走了。
屋子里只剩下童兵自己人。
霍宝望向梁壮。
梁壮脸色涨红,羞愧道:“宝爷,都是属下之过,前日有人过来说高教……高月在教授《弥勒真义》,我只当是宝爷交代,没有过问……”
霍宝道:“你是有过!我走之前交代过,若是新兵营有拿不准之事,可直接去州衙寻六爷做主,而不是你只当什么就略过!”
“是!”
梁壮脑袋垂到胸口,应答都带了颤音。
对于童兵五个老队长,霍宝一直比较宽容。
即便待霍豹、侯晓明略器重些,可对朱家兄弟与梁壮也比较亲近宽容。
梁壮晓得自己脑子笨,不如朱强心细;手上功夫也有限,同后来的石三、邬远比起来差远了。
这次做总留守,操练新兵。
不用说,只要做的不差,一个千户跑不了。
“记过一次,停升一级!”
霍宝说了处置。
“尊令!”
梁壮躬身应了,心下却是松了一口气。
如今童兵六千人,需要六个千户……有资格的人不多……
霍宝望向侯晓明:“高月做了三个月文教官……恐有流毒,在兵卒中彻查!若是查出教徒,不拘什么职位,全都抽出来,单列名册……”
像冯和尚麾下那些兵卒,都是教徒,却是有“救世救民”之心,愿意以身渡世人。
虽说偏执,却是可敬。
被《弥勒真义》洗脑的这些教徒就算了。
所谓教义,只是他们自欺欺人、推卸责任、借此敛财的工具。
“尊令!”
侯晓明领命。
霍宝又望向李远:“三百参谋生,亦逐一排查……教徒、受影响严重的生员亦单列名册……”
李远一怔,没有立时应声,不安道:“宝爷,属下亦有失察之罪……”
“高月是我指派的,你是我抽出随军的……是你的错避不开责罚,不是你的也不用往自己身上扯!”
 
第一百四十五章 仁义无双
世上之事,只要做了,就要痕迹。
李千户、宋二爷两人联合查,顺着脉络追查下去。
加上州府众吏中,能够替代两人位置的人就那么几个。
如今正着查、倒着查,一天半的功夫就查个通透。
不是一个人。
主犯吏科文书、从犯户科文书。
州府文官中的第三人、第四人。
吏科文书姓赵,与曲阳赵千户是同族。
构陷李千户,除了嫌弃他挡路,还有私怨在里头。
当初曲阳赵千户作乱,是李千户主审的,以“谋逆”做判了赵千户死罪。
这个赵文书可笑,不敢怪罪霍宝与邓健,反而迁怒到李千户身上。
户科文书姓何,出身州府的士绅人家。
家族势力在宋家、吴家后,排在第三位。
徒三进城,何家归附最早,也颇受重用,子弟得了户科文书。
不想随后徒三走了,霍五得了州府。
空降一人为州掌事不说,连副手也点了宋家二爷。
上边没地方升迁,何文书就自己想办法让人腾地方。
察觉出赵文书构陷李千户,何家人就参合一把,将宋家人也牵扯进来
鲍二父子是池鱼之殃,问清楚了,就被放了。
霍五正用鲍家父子,李千户与宋二爷不会那么不开眼为难鲍家。
邓仁并不清白。
宋家名下书坊的《弥勒真义》,不是他让人印的,却是他身边一个小厮出面去交的定金。
那小厮是被何文书的人收买了,可也牵扯出邓仁之前借着“公德”旗号,向士绅商贾人家索贿达四千两之事。
至他从滨江来州府,还不足三个月,就已经这么大的数目。
邓仁将这四千两银子换了黄金,造了尊金弥勒像。
不管是真的虔诚,还是只是贪财,这已经是触碰滁州军底线。
邓仁案直接提出来,交给监察处。
高月熬刑不招供,等高家人拘押上来继续刑讯。
赵文书与何文书的处置,李千户与宋二爷不敢自专,来询马寨主与霍宝。
“赵家族亲在曲阳是谋逆,不思反省,还想着报仇……”马寨主冷笑:“这样记仇,还真是令人不放心!”
说到这里,他看了眼霍宝。
这孩子不会心软吧
霍宝没说话,他与看法与马寨主一样。
这样记仇的人家,是真不好放出去了。
谁晓得什么时候,再来一场“复仇”!
就算不是复仇,插手入童兵营也是他无法容忍之事。
“赵生斩!赵家家产籍没,赵家人充入劳役营。”
马寨主直接有了定夺:“何伯光撤职,杖八十,允交赎金抵责!”
两家一家极重,一家算是极轻。
没办法,滁州士绅数得上的三十户人家,已经只剩下二十三家。
再去一个赵家,就是二十二家。
不到三个月的功夫,就去了快三成。
不高抬手放放,一味苛严,恐引起恐慌。
怕霍宝不解,马寨主还专门留下他,说道:“滁州是第一个地盘,是否能善待士绅,这影响咱们以后口碑……杀鸡骇猴也有了,三把火也点了,剩下也该让大家真正安心。”
霍宝点点头,对着马寨主举了举大拇指:“六叔厉害……和州挨着滁州,那边士绅想要打探州府消息极容易,是该经营口碑了!”
不仅是和州。
等到江南繁华之地,有更多的士绅人家……
至于高月,两人都没有提。
总不能顾忌一个张千户,就放过高月。
若是张千户因此事生怨,以后可要留心此人。
霍宝跟着马寨主上了一课,去了大营。
……
经过一日半排查,老兵这里查出教徒七人,已经开始吃素,重度倾向者十三人,轻度倾向者二十四人,都是曲阳当初那一千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