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登基吧,少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雁九

    这些人与高月相熟,有私交,才会受他的蛊惑。

    霍宝松了一口气。

    参谋生那边反而好些,除了两个本来家中长辈就供奉的少年原本就是二代教徒之外,其他人对于《弥勒真义》都很不以为然。

    前头四十四人,直接抽出来,成立僧兵营,执“五戒”,负责牺牲将士超度适宜。

    教徒七人,只觉得顺心如意,即便落发也情绪高昂。

    十三个重度倾向者,肯落发执戒的只有五人,剩下八人犹豫。

    没有人勉强他们,允带发修行,只是一切戒律与其他人一样。

    二十四个轻度倾向者,却是直接被吓到了。

    谁想要当和尚啊!

    既当了兵谁不想升官发财!

    安定县一战,大家都积累战功,眼见就要升个小官,谁放弃才是傻子

    宝爷昨日都说的明白,战争的意义是杀人,是为了守卫地方安定。

    不敢杀人的兵卒,养来何用

    做和尚去做超度事宜,算是废物利用。

    等想明白所谓的“教徒”,除了一张嘴,没有什么用,这些人也就明白过来,之前受高月糊弄了。

    “明王转世,天下太平”

    谁是“明王”

    不能说这弥勒教是童家人的弄出来的,童家子孙就代代世袭“明王”吧

    这滁州是五爷地盘,大家可是滁州的兵!

    这二十四人也很是聪明了,察觉出来这单抽出来重新造册就是危险信号。

    “宝爷,属下先前受了高教头蛊惑,觉得等着明王降世也省心……只是昨日听了宝爷一席话,属下就晓得先前都是糊涂心思,哪有天下掉馅饼的美事儿……这世道,只有手中刀枪是真的,什么狗屁教徒谁爱做谁做,属下只想做宝爷的兵,护卫滁州安定!”

    “属下也是,不该想着这些空话,愿意踏踏实实做宝爷的兵!”

    “就算杀生成仁,也比空谈的和尚有用!”

    “是啊,是啊,再也不信这些……”

    “……”

    二十四人,无一例外,在霍宝面前表露心迹。

    霍宝一一看过去,一张张脸都是至诚。

    霍宝合上手中册子,正色道:“你们即便说了……我便信了!各归各位……只是这册子还在,给你们留一个后悔的机会……日后若仍有侍佛之心,僧兵营空缺还给他留着!”

    二十四人不约而然道:“谢宝爷,不用留!”

    这二十四人早就后悔不已,谁还敢盼着这机会

    逃出生天,不外如是!

    处置完老兵卒,那两个参谋生的处置,霍宝就宽容许多。

    那些少年总共才入营几日,又是被动听了几日课,本挑不出错处。

    这两个少年又是耳濡目染的缘故,笃行弥勒教。

    “送归家中,询问其父母,若愿意让孩子落发,可入僧兵营;若是不愿意落发,就除籍归家……所余生员空缺,可由家族另择子弟补入……”

    ……

    州府这次动荡,引得各家侧目。

    大家都悬着心。

    实在是滁州军的行事太强硬了。

    不按常理。

    动则抄家灭族!

    让人畏惧!

    已经有几户人家,挣扎着要不然舍弃产业,另投安定之处,省的步了前头那些人家后尘。

    等到赵家、何家处置下来,大家松了一口气。

    赵文书罪名“插手军营要务,图谋不轨”,何文书罪名“知赵事而不报,借此构陷上官”。

    如今滁州军主力开拔,插手军营事务,这是自己找死,无人怜悯。

    何文书这里……很多人猜到缘故,不无同情……

    何文书与宋二爷都是举人,前者早白衫军进城后就投诚,接手政务,有不少安民之举……堪为能吏,只可惜押错人……

    随着这两人处置,州府关于先前那些人家的下落也有了消息。

    张家、尤家两家,竟然阖家没事,被“礼送”到亳州。

    张家送柳元帅处,尤家送冯元帅处。

    消息灵通的人家,谁不晓得那两位正是两家的靠山!

    想想带了六千精兵投了滁州的冯和尚,没有人会质疑这个消息的真伪。

    要是霍五爷真的杀了尤家人,那冯和尚怎么会毫无嫌隙来投奔

    又有吴家的消息。

    &nb




第一百四十六章 疑似东王
    州府衙门,马寨主与霍宝提起冯和尚那两千兵马。

    “都是先锋兵的材料,直接留在州府守城可惜!不过现下也不好派到和州去,你问问你爹,到底是什么安置”

    这种悍卒其实适合做攻城敢死队。

    可冯和尚才来投,让他们的旧部做敢死队,有削弱其势力的嫌疑。

    还有寻常攻城战,用上这些人也浪费。

    要是还按照原计划打扬州,说不得正好得用。

    可是随着徒三进楚州,扬州打不打还难说。

    霍宝闻言,知晓马寨主不想留这些人,就将新兵一千拨给马寨主,补了前几日分拨童兵的人数。

    冯和尚这两千兵卒,霍宝直接接手。

    他留下侯晓明,吩咐道:“这次去和州,你留守,新兵要操练,最主要的是这两千冯爷旧部……按照咱们的练兵法子,从新操练一遍,务必要达到令行禁止……至于习经,只要不是《弥勒真义》,是《金刚经》还是《地藏经》,随他们!”

    “尊令!”

    侯晓明立时应了,又问道:“那二十几个僧兵”

    “去外头买些正经佛书,让他们好好抄经,为出征将士祈福!”

    霍宝随口吩咐道。

    要是那些人像冯和尚麾下这些悍卒一样,霍宝还真会高看三分。

    不过是发着白日梦,只会耍嘴皮子的东西,已经废了。

    ……

    童兵即将再次出征。

    出发之前,霍宝召集童兵诸头目。

    他没有直接召集宣布留守人选,反而先评定定远之战的功劳。

    千户兼斥候队长侯晓明,定远之战有功升都司,卸任斥候队长。

    千户兼弓兵队长霍豹,定远之战有功升都司,卸任弓兵队长。

    副千户暂代辅兵队长李远,定远之战有功升千户,卸任辅兵队长。

    曲长兼刀兵队长朱刚,定远之战有功升副千户。

    百户兼刀兵教头邬远,定远之战有功,升曲长,兼刀兵副队长。

    代百户兼斥候副队长仇威,定远之战有功,升曲长,领斥候队长。

    另有百户六人因军功升曲长,其中一弓兵百户因率人埋伏敌军有功,升弓兵副队长。

    屯长十一人因军功升百户。

    什长三十二人升屯长。

    伍长五十七人升什长。

    白身九十八人升伍长。

    霍宝的另一个伴读宋谦之因军功,在这次升级中绞首十一人,连升三级为屯长。

    另有百户三人、屯长五人、什长四人、伍长七人,在战事中或畏战、或抢功,各有惩戒。

    评定完功绩,霍宝才宣布这次留守人选。

    都司侯晓明留守,总理童兵营事务。

    千户李远留守,总理参谋兵事务。

    那三百参谋生,总要再看看。

    石三以白身身份,兼弓兵教头,随侯晓明、李远留守。

    另有几个在安定之战中负伤的新曲长、新百户等各级头目,全部抽出来,按级别充入新兵营,养伤顺带协助操练新兵。

    除了这些人,剩下头目全部随之出征。

    还有朱强,以白身暂领辅兵队长,随军出征。

    ……

    朱强雀跃,就算是白身,只要跟着宝爷身边好好效力,总有升回来的时候。

    李远一路升迁,凭的都是后勤的功劳。

    一下子多了好几个曲长,说不得什么时候就被人取而代之,他也很紧张。

    ……

    石三失落,弓兵队有了新的副队长。

    霍豹的弓兵队长已卸任,这副队长以副队长之名,行的是队长之事。

    若是没有过错,这人再赞赞资历,就是队长。

    那原本是宝爷留给他的位置,是他自己弄丢了。

    ……

    梁壮,忐忑不安。

    之前他两次留守,深得宝爷信任。

    在五个队长之中,位列侯晓明、霍豹之后,第三位。

    没有军功,只凭着练兵勤勉,也一路升到曲长,没有与当初的几个队长差距太远。

    以后,却是不好说了。

    ……

    就是那些负伤的新曲长、百户们也都顿足不已。

    军功升职最快。

    这少跟着征战一次,说不得就落下一大截。

    就是跟着出征的新头目们,也都心中警醒。

    打胜仗不说,还得护好自己少负伤,否则也耽误事啊。

    ……

    九月初一,回到滁州州府休整两日的霍宝,再次带兵离开州府。

    同行的除了水进与银将军以及他们麾下的五千将士之外,还有秀秀主仆与穆英。

    穆英就是之前霍宝叫人送回州府的定远孤儿,今年七岁。

    州府里没有女性长辈,没有人照看。

    霍宝就带到滨江,打算交给霍六婶代为抚养。

    至于秀秀,也是先在霍六婶那里暂住,等邓老爷过江来接。

    总不能让一个十岁的孩子,带了几个养娘小婢自己过江去。

    ……

    怕秀秀无聊,霍宝就带了穆英上了秀秀的马车。

    秀秀见过穆英。

    穆英前几日被送回来时,就是秀秀吩咐人给收拾的住处。

    眼见他乖乖巧巧模样,秀秀拿了一盒杏脯递上去:“喏!马车颠呢,吃这个压一压!”

    穆英先是看霍宝,见他点头了,才接了,小声道谢:“谢谢姐姐!”

    秀秀看着好奇,凑到霍宝耳边,低声问道:“表哥……这是要收养子么”

    霍宝正拿着水囊喝水,听了这话,差点呛到。

    养什么子啊

    他十三,穆英七岁,差六岁的父子

    “那表哥作甚对他另眼相待”秀秀小小声道。

    霍宝哑然。

    另眼相待了么

    是吧!

    送回滁州,又带往滨江!

    因为他冷眼旁观了官兵恶行,累及穆老头惨死

    还是因为



第一百四十七章 蠢蠢欲动
    霍宝招呼薛金上前,对秀秀道:“这是七叔的长女金姐儿……”又对金姐儿道:“你们同辈,叫姐姐就行……”

    “秀姐姐……”金姐儿福了福。

    秀秀见她挂着金项圈,珠圆玉润,极有福气模样,也不由喜欢道:“妹妹长得真好……”

    这么好的闺女,却被送去做童养媳,薛七爷好狠的心。

    幸好接回来了。

    同样表礼一份,只是缎子换了鲜亮颜色,银项圈换成了带铃铛的金手镯一对。

    不是厚此薄彼,而是妞妞守孝在身。
1...6869707172...1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