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吧,少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雁九
几个小姑娘虽是辈分不同,可年岁差不了几岁。
秀秀人小鬼大,另外两个一个早早被送到婆家教养后又被嫌弃丢开;一个亲眼目睹爹死娘殉,都不是天真不知世事的孩子。
都是彼此有心交好,倒是很快就亲近成一团。
……
霍宝将霍六婶拉倒一边,说了穆英出身:“这么小的孩子,滁州那边也没人能照看,我就想到六婶……”
霍六婶先是觉得孩子可怜,随即欢喜的不行。
她一辈子未生育,做梦想的都是给霍家传承子嗣。
早年寡妇弟媳吃他们的,穿他们的,却是将他们两口子防贼的,不让儿子与伯父、伯娘亲近。
如今照看妞妞与薛金姐两个,可到底与小小子不同。
她拉了穆英近前。
同样是七岁,穆英又瘦又小,看着比妞妞、金姐儿还要小半个拳头,胳膊细细小小,摸着都是骨头。
穆英带了拘谨,不知该如何叫人,望向霍宝。
霍宝看着穆英道:“这是我的婶子……你跟妞妞一般大,就随着妞妞叫奶奶吧!”
囧啊,不是养子,也多个小侄儿。
不过总不能让穆英叫伯娘,真的高了霍豹、妞妞一辈去。
霍六婶年过不惑,在这个时候也是当奶奶的年纪。
“奶奶!”穆英带了几分怯怯叫道。
“哎!好孩子,到了家里,以后就跟奶奶作伴,不用外道!”霍六婶放缓了音量。
霍豹在旁打趣道:“六奶奶得了新孙子,就忘了旧孙子了!”
霍六婶拍了他两下道:“眼看就要成家的人,还跟小娃娃争宠的忘不了你这个旧孙儿,给你大哥准备喜服,顺带着连你那份也预备出来了……”
霍豹臊红了脸,却是双手作揖,对霍六婶躬身谢过:“都劳烦六奶奶费心了!”
他才十五,王家姑娘也没有及笄,婚事且等两年;倒是霍虎这里,马驹子年岁实是不小了,约定了十月里霍虎出了祖父的孝嫁娶。
霍豹这道谢,是代胞兄谢的。
霍六婶拿了他起身,道:“我这里就盯着些琐碎的,银子是你五爷爷预备的,体面的物什托人在金陵帮着张罗……就是你这边,以后少不得也是你五爷爷操心,回头你好好孝顺你五爷爷,他没少为你们兄弟费心!”
霍五已经说过视马驹子为女,说到做到,就给马驹子预备了一份与马寨主差不多的嫁妆。
再加上没露出的九爷给马驹子的那十来车嫁妆,马驹子的嫁妆不能说富可敌国,也是不亚于宗女出降。
当初议定婚事,霍虎是上门女婿,可以不出聘礼。
可是霍五就这几个晚辈,哪里忍心让霍虎被人轻视。
连带着马驹子,嫁妆再丰厚,没有婆家聘礼,背后也容易让人说嘴。
上门依旧是上门,可聘礼也要有。
又因马驹子的嫁妆,老虎的聘礼就不能太薄。
霍五这个长辈,很是出了血,拿了大钱给金陵那边,托邓老爷置办聘礼里面的体面物什。
霍虎、霍豹兄弟两个,都是联姻。
霍虎如此,霍豹那里即便不能比肩,也不会相差太多,否则倒像是慢待王家。
这银钱花得太多了,就是亲孙子,也就做到这个地步。
霍六婶看在眼中,少不得提点霍豹一声。
霍豹满脸感激的点头:“嗯,孙儿往后好好孝敬五爷爷与宝叔,也孝敬六奶奶……”
……
安顿好秀秀、穆英,霍宝叔侄出来。
霍六婶亲送出来,将到门口,才带了几分不安道:“小宝……现下与过去不一样……婶子要收嗣子,是不是只能从霍家子孙里选……”
霍宝疑惑:“六婶是听谁说什么了”
南山村霍氏五房,是霍五最近的堂亲。
如今都在滨江祖籍之地给盖了院子,以示叶落归根之意。
即便是只剩下孤女的二房,还有只有一寡妇的四房,也不例外。
相比于这几房与霍五的关系,二太爷一脉,与其他霍姓族人,都要远了一层。
有人打霍六婶的注意了
“是这边的族人,打听到这边……这十来日,带了孩子来了几回,瞧着实不像样子,先说送儿子给婶子做嗣子,随后又带了什么侄子、外甥过来让婶子相看……还挑剔起妞妞命硬,呸,什么东西见了金姐带了金项圈,又问起金姐儿亲事……”
霍六婶提起这些人,不由愤愤:“还打听起婶子的私房来,可笑不可笑婶子有没有私房,关他们啥事儿”
霍宝可还记得老爹刚到滨江处的争水案。
霍氏族人,可不都是老实人。
“六婶勿要理会他们,下次再来,六婶直接撵了……除了二太爷这一支与金陵那一支,其他霍姓人都出了五服,不用给他们做脸!至于嗣子,老爹不是说了,任由六婶心意……”
“那……小宝能不能帮婶子问问你爹……婶子不想过继嗣子,想继个嗣孙中不中我们这一房,只有你百岁哥一个男孙……总不能真的狠心让他做了孤魂野鬼……”
霍百岁,霍六婶的侄儿,霍寡妇的亲子,母子两个死于溃兵进村。
霍六婶并不是临时起意,只是不好直接寻伯子去说,才等到今日。
 
第一百四十八章 云遮雾罩
和州州府,一万三滁州兵驻扎在外。
开拔前打听的清楚,和州州府所在之地和县,对外宣称有守军五千,实际上并不满额,实在人数只有四千来人。
邓健率兵七千,八月二十八开始围和州。
八月二十九,唐光率三千人从含山县至。
八月三十,杜老八率三千人从江浦县过来。
至今,和州城已经被围了五天。
唐光打含山县,杜老八打江浦,都是三天之内拿下。
就是霍五打乌江,也是三天之内。
收到乌江捷报,邓健周身越显阴郁,看着远处的城墙直运气。
大家将最荣耀的一战交给他,他却是没有出彩。
和州有弩车!
滁州也有守城的弩车,
只是都是十几、二十年前的老物件,早就锈的不成样子。
十台里,能过射箭的不足一半。
滁州高层,便也没将这守城的弩车放在眼中。
没想到来了和州,就吃了弩车大亏。
邓健到达和州第一日时,唐光、杜老八两部还没到。
早在大军到和州州府,邓健就先遣五百人陆续进城,想要配合城外大军夺城门。
结果都是石沉大海,没了消息。
等到七千人马兵临城下,等到半天,城墙城门还没有动静。
邓健试探性的攻城,七千人马,派出去一半。
结果,伤亡数百。
钢头弩箭,足有九五成新!
和州城墙上,驾着足有上百驾弩车!
强弩距离百丈远,攻城的投石机却远远达不到这个距离。
邓健心中焦躁,却是不会拿兵卒血肉去拼。
他一边叫人伐木,制造吕公车、仙人桥可遮挡的等攻城器械,一边叫兵卒躲在滑车下,到城墙下挖地道。
如此数日,陆续等来唐光部、杜老八部的合兵。
……
眼下,唐光、杜老八看着陈列着弩机的城墙,也是束手无措。
“娘的!不是说这和州都尉是个纨绔子弟什么兵部尚书亲戚啥的,咋守城守的这么严实!”
唐光不解。
杜老八摸着肚皮道:“还有啥怕死呗!”
越是身份尊贵的人越惜命,淮南乱了半年,不跑的话,肯定有自保之道。
早在攻打和州四县前,滁州就派人将四县情况摸清楚。
每个县兵卒多少,将领何人。
没想到和州出了这么大的意外。
五百人进去,消无声息,瞧着这样子怕是凶多吉少。
加上第一次攻城时,死伤三百多人。
还没有正式攻城,邓健就折损一成多人马。
邓健心中憋闷,想起一事,询问唐光、杜老八:“小和山中招降的土匪带来了”
唐光摇头:“不曾,还不顺服,怕他们捣乱,同含山投降的几百县兵,一道送滨江大营去了。”
杜老八道:“老邓你要用那些小子攻城不中用,都是没卵子的怂货!”
邓健没有应答,望向远处城墙,若有所思。
唐光心中一动,猜出邓健用意。
邓健是想要那些用那些人做炮灰攻城!
唐光不由一阵庆幸。
幸好将人送回滨江,否则邓健要用是拦还是不拦
拦着,得罪邓健。
不拦着,太造孽。
不过邓健既生了这个念头,怕是难消,说不得惦记和州百姓。
唐光盼着霍五早日到了。
杜老八则道:“七哥那边走了半月,该返程了!杭州酱鸭好吃,不知七哥记不得带回来!”
唐光看了眼杜老八的肚子,好心劝道:“杜兄弟……你这腰带又加了两寸吧……再好吃,也得悠着点。”
杜老八“哈哈”笑道:“人生在世,吃喝二字,管他娘囚!”
唐光哭笑不得,倒是羡慕起杜老八这没心没肺的性子。
邓健在旁,抬头看了看天。
阴了好几日,天上雾蒙蒙的。
唐光也抬头:“这天也就是个意思,一时半会儿的下不起来。五爷他们,也不知到哪里了!”
乌江县到和州的距离的五十里,出发早的话,午后就能到了。
邓健没接话,起身走出营地。
他闭眼不知想了什么,随后望向远处的庄稼地。
谷子、高粱已经收了,剩下一堆堆的庄稼杆还没来得及收。
大军出没,收了秋的农民避之不及,哪里还会为了收庄稼杆出来
邓健眯了眯眼,招来传令兵:“带一千人下去,将这些庄稼杆都运回来!”
传令兵应声下去。
唐光与杜老八听到动静,面面相觑。
唐光犹豫道:“邓爷这是想试试火攻”
杜老八摇头道:“有那一层弩呢,想要去城墙下点火可不容易。”
……
一上午的功夫,一千兵卒派下去,将方圆几里的庄稼杆都收了。
偶尔几个不听话的顽童捡庄稼,被兵卒们吓得跟鹌鹑似的,腿软的不敢跑。
没人理会他们,只将庄稼杆或是马车或是手推车,装了就走。
直到兵卒走的远了,小童们才缓和过来,拔腿就往村里跑。
赶紧告诉大人去,佛军来了。
佛军穿着白衣裳,不打骂人,就是将庄稼杆都捡走了。
……
到了中午。
滁州兵营外,就都是小山一样的庄稼杆。
……
城墙上。
和州都尉站着,眺望滁州营地,不无守住城池的得意之色,反而更加忧心。
和州州判也在城墙上,见状劝道:“都尉放心,今春新修缮的城墙,想要火攻,谈何容易!”
都尉苦笑:“大人,我哪里是担心火攻”
朝廷还在,可淮南道像是已经被朝廷抛弃。
和州与扬州这么近,可一州州府被围数日,还不见援军动静。
有亳州、滁州之例在前,都尉哪里还敢指望淮南道守军来援
“白衣贼围而不攻,应是等后续人马过来……之前先后来了两支队伍,再加上后续这个,怕是之前分兵打其他三县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