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赵为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熙檬父
他们并没有及时的收缴那些由赵国人用投石机抛射进来的众多劝降书。
这也是因为纸张第一次被运用在战争上,燕国人也没有应付经验的缘故。
毕竟在这之前,不可能有哪位主将会投射竹简所制成的劝降书。
传言扩散的速度是十分可怕的,等到剧辛醒来的时候,燕国全境陷落、只剩下武阳一座空城的消息就已经传遍了整座武阳城。
看着面前聚拢过来的燕国官员,剧辛十分疲惫的做出了解释:“这是赵国人的诡计,老夫方才也是一时没有想明白,中计了。”
剧辛别无他法,他必须要证明这是赵国的诡计。
有人忧心的问道:“可是,上面这个大王的玉玺盖章……”
剧辛抬高了声音:“当然也是假的!好了,都回去吧,大家各司其职,立刻派人上街搜捕传谣者,不要让谣言继续扩散下去,影响军心了!”
众人纷纷散去,然而心中的疑虑并没有因为剧辛的这番解释而消散,反而变得更加的浓重。
武阳可是燕国的下都,是燕国最大的城市,燕国南方领土的政治中心,这里的很多人都见过燕王玉玺盖章过的文件。
暗潮越发的汹涌了。
第二天傍晚,劝降书攻势再度来袭。
这一次,劝降书换成了相邦郭隗的口吻,上面再度强调了燕国已亡的事实,声称郭隗已经投降了赵国,并希望武阳城之中的军民们不要为了燕国继续陪葬。
在每一封劝降书的最后同样也盖上了来自郭隗的相邦官印。
已经有了准备的剧辛第一时间就派出了士兵将其中的大部分劝降书给收缴了起来。
剧辛的解释依旧:“郭相忠心耿耿,绝对不可能会投降赵国,乐毅这只是想要借此来打击我军士气,二三子绝对不可上当!”
面对着剧辛的解释,众多燕国武阳城之中的官员们沉默以对。
很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在当天晚上,这第二份劝降书的内容也传遍了整座武阳城。
第三天,劝降书变成了邹衍。
第四天,苏秦。
第五天,为了安抚人心和主持军务搞得心力交瘁的剧辛终于病倒了。
第七天的早晨,当病榻之上的剧辛被一阵激烈的厮杀声给惊醒的时候,回过神来的他看到了那位一直以来对自己毕恭毕敬的武阳令。
这位武阳令只对剧辛说了一句话:“剧卿,一切该结束了。”
当天晚些时分,武阳令打开了城门,向城外的乐毅献城投降。
……
邯郸。
深秋的邯郸已经颇为寒冷,一阵秋风吹过之后,邯郸的大街上到处都是打喷嚏的声音。
赵何和王后站在一起,面带微笑的看着赵谦在宫人的陪伴下玩耍。
赵国王宫之中到处是光秃秃的树干,甚至连大地也变得光秃秃的,然而这些都并不影响赵国大公子赵谦的快乐,已经能够熟练奔跑的他十分高兴的在树干之间穿梭着,玩着追逐的小游戏,空气之中到处都充满了他欢乐的笑声。
赵何笑道:“寡人听说王后最近已经开始让他教授他礼仪和文字了其实让他再玩一阵子,等到五、六岁的时候再开始教育会比较好一些。”
王后楞了一些,随后摇头道:“这样不行的,大王。主父和高唐君他们会有意见的。”
赵何脸色微微一僵,过了好一会之后干笑道:“那就按他们的来好了。”
王后应了一声,突然小心翼翼的说道:“大王,小童前几天去见了……他们。”
赵何心中微微一动,知道王后说的应该是她的父亲和兄弟,也就是前齐王父子。
虽然并没有杀死这两位齐王,但是赵何对于这两个家伙还是十分关注的,毕竟齐国这两年来的不少叛乱都是打着他们两个的旗号,即便这两位被软禁的囚徒根本就不可能和齐国那边有任何的联系。
赵何温声道:“怎么了,难道他们出了什么事情”
赵何自认为对于这两位齐王还是相当优待的,除了没有自由之外,这田地和田法章父子的生活完全就是封君级的待遇,绝对是这世间顶级的享受。
王后摇了摇头,道:“没出什么事情,就是小童……想谢谢大王。”
赵何沉默片刻,转头看向了王后:“这两年来,你的压力也很大吧。”
王后有些惶恐的低下了头:“大王恕罪,小童、小童……”
赵何笑着打断了王后的话:“寡人从来没有怪罪过你,王后。”
虽然王后早就已经表明了态度,但齐国毕竟是她的母后,毕竟是给予她生命和家世的田氏之基业,如果说王后能够在知道齐国灭亡之后依旧无动于衷,那显然是很不合常理的。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事实上,如果王后真的能够做到对娘家完全铁石心肠的话,赵何的心中反而会有所疑虑,担心她会不会把赵国将来的王位继承人也教成一个冷酷无情的家伙。
这人啊,如果没有了感情,那和畜生又有什么区别呢
对于六国君主的优待,也是赵何刻意为之。
这个世界上毕竟还没有真正的出现过大一统的王朝,人们心中都是存在着很浓重的恋旧心理,需要一个时间去接受。
对六国君主的优待能够很大程度上的安抚这些六国的遗老遗少们,等到过个几十年,天下人心彻底在赵之时,这些六国王族纵然还有心反叛,也不可能再掀起什么浪花了。
在历史上,秦始皇是用流放的方式将六国君主一一逼死,再加上秦国的法家制度在统一之后并没有及时的与时俱进来进行修正,再加上胡亥赵高的胡搞瞎搞终于导致了秦王朝的土崩瓦解,赵何觉得自己很有必要在这方面以史为鉴一番。
不是只有打打杀杀才能够解决事情的,刚柔并济才是正道,西方人的所谓一手大棒一手胡萝卜说的也是相同的道理。
就在这个时候,繆贤急匆匆的走了过来:“大王,高唐君肥义求见。”
赵何点了点头,看了一眼王后平坦的肚子,轻声道:“王后不必忧虑,好好照顾好你自己和孩子即可。”
赵何说的可不单单是面前的赵谦,根据前几天宮医的诊断,如今王后的肚腹之中又开始孕育另外一个小生命了。
很快,赵何就见到了肥义。
看着满面笑容的肥义,赵何笑道:“今天高唐君莫非又带来什么好消息了”
肥义哈哈一笑,道:“大王果然神机妙算,刚刚乐毅那边传来消息,说是武阳令已经献城投降了。”
赵何微微一怔,随后笑了起来:“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蓟都的陷落是前几天刚刚得到的消息,原本赵何以为武阳的好消息要明年才能够听到了,想不到乐毅如此给力,竟然这么快就将武阳也拿了下来。
肥义笑道:“还有另外一件军情也是刚刚传来的,赵奢已经率军两万进抵令支塞,塞中守军没有抵抗便选择了投降,右北平郡也已经归属大赵所有了。”
赵何长出了一口气,道:“如此,寡人无忧矣。”
令支塞还是很关键的一个地方,在没有击败东胡和朝鲜之前的几百年间,令支塞和长城一直是燕国用来防备塞外胡人入侵的最重要防线。
有了令支塞之后,赵何就不需要在燕国之中布置太多的兵马也足够去应付有可能来自于东北边的诸胡侵扰了。
至于辽东辽西两郡,虽然占据了燕国一半的领土面积但却是地广人稀的苦寒之地,对于现在的赵国来说没有什么必须要去攻占的价值,就让东胡和朝鲜代管一阵子好了。
肥义笑道:“恭喜大王,从此以后大赵再无后顾之忧,可以安心南下了。”
赵何闻言,不由大笑。
是的,随着燕国的灭亡,赵国彻底的平定了北方,将黄河以北的几乎所有华夏土地都掌控在了手中(河东郡除外),终于可以毫无顾忌的南下进行统一大业了。
“对了,那个剧辛呢”赵何没有忘记这位明明是出身于赵国,却为燕国贡献了大半辈子才能的当世名臣。
肥义道:“剧辛已经被俘,想必过些时间就会被送到邯郸了。”
赵何想了想,道:“也算是个人才,你到时候劝他一下,如果他愿意归降大赵的话可以给他一个郡守当当,不愿意的话就让他回老家种田去吧。”
肥义应诺。
赵何又道:“就按照之前商议的那样,将燕国的领土分为渔阳郡、上谷郡、广阳郡还有右北平郡,至于官员的任命高唐君你回去立刻拟一个名单上来给寡人看看。有功将士们的封赏土地也落实一下,正好乐毅和廉颇他们今年不是都得在燕国过冬吗也趁机让那些将士们好好的挑选一下自己将来的土地吧,你派一些有口才的人赶紧过去,争取让更多的将士们选择在燕国拿地。”
肥义再度应诺。
赵何站了起来,用力的伸了个懒腰,笑道:“好了,就这样吧,寡人还要去见一下主父,给主父报喜呢。”
这一次,赵何的脚步相当轻快。
在看完了乐毅和廉颇等人写来的战报之后,赵何突然发现——自己好像又开始想要王驾亲征了。
第301章 赵何劝主父,楚王忙迁都(第二更,万更完毕求订阅)
赵何又一次的见到了自己的大儿子赵谦,不过是在主父的信宫这边。
对于老人来说孙子无疑是最好的开心果,尤其是对于一名失去了老伴的老人更是如此。
至于儿子嘛……赵何必须要承认,民间说的隔代亲确实还是比较有说服力的。
当然,这是好事。毕竟作为赵何本人来说,他也不希望看到主父在失去了太后之后就这么郁郁而终了。
说起来其实主父还有很多夫人,要是这些个夫人能够安慰好主父的话,给赵何添几个弟弟妹妹赵何也不是不能接受……
当赵何出现的时候,主父正在和赵谦玩一种叫做举高高的游戏,就是扔起来然后接住。
赵谦的小身体在空中不停的起落,小脸之中没有任何恐惧而是带着兴奋,发出了一连串的笑声。
在看到了赵何之后,主父停止了举高高,抱着赵谦走到了一旁的亭子之中,在早就已经摆好的座位上坐了下来,赵何随之入座。
繆贤一挥手,宫人们立刻就将早就已经准备好的时令瓜果和肉羹捧了上来,然后很快退了下去,给两位赵国最尊贵的男人一个说话的空间。
主父伸手拿过一个勺子,轻轻的吹了几下之后喂给了自己的小孙子,头也不抬的说道:“什么事”
赵何看了一眼正在主父怀中朝着自己挤眉弄眼的大儿子,忍不住摇了摇头,道:“主父,燕国已经亡了。”
主父拿着勺子的手微微抖动了一下,有些惊讶的抬起头:“这么快”
赵何道:“是的,刚刚打下了武阳和蓟都,右北平也拿下来了,只剩下辽东辽西。”
自从退隐过后,主父就真真正正是不过问任何事情了,他对时局的了解完全出自于赵何的口述,而赵何已经两个多月没有来过信宫了。
主父想了一下,问道:“燕王呢”
赵何道:“自杀了。”
主父抬头,目光之中似乎有光芒闪烁:“确实是自杀”
赵何点头:“将军廉颇、赵奢和数百士兵亲眼目睹,绝无任何人强迫于他。”
主父叹了一口气,道:“自杀不好,这会影响到将来大赵对燕地的统治。你要记住,当战争结束之后,杀戮就不应该成为大赵维持统治的主要手段了。大赵应该用法律来统治他们,同时推行大赵的规章制度,让这些地方彻底的融入我大赵,最终成为我大赵真正的国土和子民。”
赵何略微有些惊讶的应了一声是,在这个方面他发现自己和主父的观点有着惊人的相似。
主父想了想,道:“燕王虽然死了,但是燕国的血脉不能断,他不是有好几个公子吗你找一个最年长的继承他的王位,然后让新燕王来邯郸投降受封吧。这样做多少也算是一些补救了。”
顿了一顿之后,主父叹道:“寡父当年见过这燕王一面,当时便知道他是个宁折不饶的性格,正好能够和寡父一同对抗南方的强齐,所以才全力支持他出任燕王。想不到……唉!”
主父的脸上多少带着几分感慨。
赵何道:“这诸侯国终究都是要灭掉的,如果可以的话,儿希望交给下一代的是一个完整的、再没有任何大规模内战的国都。”
主父无意识的摸着小赵谦的脑袋,沉默半晌,道:“这确实是一个很不错的目标。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做”
说完,主父突然笑着摆了摆手:“那不关寡父的事了,你若有事,就忙去吧。”
赵何微微一愣,随后才醒悟过来竟然已经被主父看清了自己的想法,当即笑道:“不,事情还没有说完,儿还暂时不能走。”
主父犹豫了一下:“说吧。”
赵何道:“好教主父得知,明年儿准备对秦国用兵。这一仗对于大赵而言十分重要,儿打算亲自领兵出征。所以特来请主父做好准备,在明年儿出征之时主持大局,以免国中齐地、燕地等新征服之地出现什么乱子。”
主父沉默了。
赵谦有些疑惑的抬头看着自己的大父,想了想,主动的伸出头,将面前勺子之中的食物一口吞下。
主父这才回过神来,拍了拍长孙的脑袋,叹了一口气:“寡父不是已经说过了吗,寡父确实不想再理会什么国事了。”
赵何正色道:“如今大赵看似风光,但实则根基不稳,若是行差踏错一步的话很有可能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儿和大赵都需要主父的帮助。”
主父道:“你若出征,还有高唐君肥义可以坐镇邯郸。此人无论是忠心还是能力都无可置疑。”
赵何道:“高唐君虽然能力和声望都足够,但那是对于赵地而言。新征服的齐地和燕地需要主父的威望来进行威慑。”
主父道:“可以不必先急于一时,如今大赵领土广阔,只要好好的安抚和统治,几年之后大赵的国力必然更上一层楼。那时候再行征伐,便会顺利许多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