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战国赵为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熙檬父

    “一千亩的上田,啧啧,我家也是士人,在邯郸周围不过也就五百亩上田罢了。”

    “嘿嘿,我家乃是庶民,在巨鹿那边方得四百亩中田。不过我这一次也是有军功的人了,可以在蓟城这边兑换一千五百亩的上田!只要好好经营一番,过个十年二十年,这日子就好过啦!”

    “对啊对啊,这里还能养马!”

    “就是冷了一些,唉。”

    “冷算个甚事,只要日子好了,能让儿孙后代不向咱这边从小忍饥挨饿,冷点怎么了一千五百亩上田啊,你自己想想蓟城下雪,难道邯郸就不下雪了”

    一堆原本只是来看热闹、并不打算将来在燕地安家的赵国士兵们面面相觑,突然觉得好像很有道理啊。

    片刻以后,突然有人开口。

    “军法吏,我想要报名换地,不把军功迁回上党了!”

    “我也要换地!”

    “还有我!”

    听着热热闹闹的议论声,那名中年官吏停下了脚步,回头看了一眼身后一群面色急切的士兵:“手持功劳证前往城内找土地管理委员会,越早到分得的土地离蓟城越近。”

    众多赵军士兵瞬间哗然,一下子就分出了上百人的队伍,急急忙忙的朝着不远处的蓟城而去。

    一场雪中跑步竞赛由此展开。

    中年官吏哼了一声,看了一眼手中的名单,伸手将落在名单纸上的雪花拂去,对着剩下的几十个人道:“下一个,出。出在不在”

    在不远处,几名骑士骑在马上看着这一幕。

    由于他们身上并未穿着战时的衣甲,所以那群正心急着分地的赵国士兵们也没有认出自家在蓟城之中的两位最高长官已经悄悄来到自己身边的事实。

    廉颇叹了一口气,道:“大王的政策果然英明,这十倍土地确实动人心啊,你看看,这么多原本不打算在燕地定局之人现在都改变了主意,那么什么土地管理委员会怕是有一阵子要忙的喽。”

    赵奢笑了笑,道:“那确实,等会我还要回去主持委员会的工作呢。”

    由于冬季交通不便的缘故,从邯郸之中一时之间也难以派出大批的官员前来,因此廉颇现在暂时兼任了一个蓟城令的职责,而分地这个除了治安之外最为重大的事项自然也就被赵奢所掌控。

    廉颇哈哈一笑,对着赵奢道:“对了老赵,我那十万亩土地的位置你可得给我选好了啊,大家可都是一起出生入死的袍泽,你怎么样也不能亏待本将军对不对”

    赵奢十分认真的点头,道:“你放心吧,除去归属于大王和少府的土地之外,在剩余的土地之中,你的地应当是第二好的。”

    廉颇闻言大喜,用力的拍了一下赵奢的肩膀:“本将军就知道你做事让人放心!第一好的土地肯定是乐毅大将军的了吧”

    赵奢摇了摇头,道:“不是。”

    廉颇闻言顿时有些愣住:“难道是邯郸之中的哪位权贵”

    赵奢道:“也不是。”

    廉颇顿时就怒了:“那是谁这么不开眼,将本将军第一好的地给拿走了”

    赵奢伸手一指自己:“第一好的地,是我的五万亩。”

    空气突然变得安静。

    过了好一会之后,廉颇才道:“你不是说你以后要在大梁城置办土地田产吗”

    赵奢咳嗽一声,道:“将军记错了,赵奢从未说过此话。”

    邯郸。

    赵何看着面前的赵胜,心中也是有些感慨。

    时光飞逝啊,都已经这么多年了,当年还是个小屁孩的赵胜,现在都已经是一名十六岁的少年了。

    看着面前这名自己的小老弟,赵何的心中多少有些怪异的情绪。

    从理论上来说,如果自己和主父突然双双暴毙的话,小老弟赵胜显然比起自己的大儿子小屁孩赵谦要更加适合成为一名新的赵王

    呸呸,寡人这是在想什么呢

    赵何收回了思绪,脸上摆出了一副相当严肃的表情,对着面前的赵胜说道:“胜弟啊,照理来说你才十六岁,还没有到及冠的年纪,寡人是不应该让你出去的。”

    赵胜闻言,忙道:“当年主父十五岁即位,王兄十三岁为赵王,臣弟虽才能不及主父王兄之万一,但也想要为大赵做一些事情,不坠了我赵氏的威名,还请王兄明鉴。”

    赵胜一脸的诚恳和渴望。

    赵何叹了一口气,心道我的好弟弟你这又是从哪里学来的破说辞老哥我和老爹那都是国君啊,你用你自己和我们两个比,难道你也想当国君不成这种说法很容易让人误会的好吧。不会说话就先找老爹让他给你出点主意嘛,自己跑过来要官做这也太傻了吧

    赵何按下了心中满满的吐槽,十分严肃的说道:“也罢,既然你都这样说了,那么寡人也不拦你。但是寡人事先要和你说好,你毕竟才十六岁,没有什么经验,一下子不可能让你当什么一方大员,最多给你当个县令,你有问题吗”

    吐槽归吐槽,赵何的心中其实对于自己这位可以说是看着长大的小老弟倒也没有什么历史上的国君们对兄弟的那种忌惮。

    一方面是因为平原君赵胜在历史上绝对是忠于赵国和赵氏的忠臣,另外一方面也是对自己的自信。

    开什么玩笑,连自己看着长大的小老弟都容不下的话,还当什么一统天下的不世明君嘛。

    现在赵国的领土急剧扩张,从攻灭中山国到现在不过十年的时间就已经像吹气球一样膨胀了好几倍,直接导致的就是赵国用来统治各地的官员数量出现了明显的缺口,只能依旧大量任用被征服之地的官员。

    对于赵何来说,这种任用方式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保证平稳,但是长远来看很容易会形成地方豪强尾大不掉的情况,属于一个潜在的隐患。

    赵国需要更多来自中枢,忠诚于中枢的官员。

    赵胜一个人肯定是不可能缓解这个问题,但多填一个坑也是好的嘛。

    赵胜得到了赵何同意的承诺之后顿时大喜过望,道:“多谢王兄。如果可以的话,臣弟希望能去燕地为官。”

    赵何愣住了:“你要去燕地”

    赵胜用力点头,道:“是的,臣弟想要去燕地。”

    赵何有些犹豫。

    按照赵何的想法,其实他是想要在邯郸周围的县随便安排一个县令给赵胜。

    这样的话,一来放在身边容易得知赵胜的一举一动,万一他胡搞瞎搞弄出什么幺蛾子来也好给他擦屁股二来呢邯郸附近的地方都是赵国的核心地带,各种制度都很成熟,同时又拥有大批对施政极为熟练的官吏,这些足够精明强干的属下也足够填补赵胜这么一个毫无经验的黄毛小子上司所带来的不足,还可以给赵胜言传身教一下。

    但赵胜现在这个建议

    赵何叹了一口气,道:“胜弟啊,不是寡人不给你去,你要知道,燕地是刚刚才被寡人征服的,可没有那么安全。”

    燕国和赵国的区域相较于中原来说是比较艰苦的,所以人们为了存活往往不得不背井离乡,这也就是燕赵之地游侠众多的一大原因。

    正是因为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所以人们都很乐意相互帮助,也就是“慷慨”。

    可也正是因为条件艰苦,所以为了生存资源而产生冲突的次数又要大大增多了,那么为了生存而杀人然后“悲歌”也就是习空见惯之事了。

    所谓“燕赵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就是由此而来。

    相较来说,更加北边,地理环境比赵国更差一些的燕国,显然就要更加的“慷慨悲歌”一些。

    二十多年前齐宣王也是吞灭了燕国,但燕国人的群起反叛最终给了以赵国为首的其他诸侯插手机会,让燕国最终得以复国。

    有了这种例子在前面,再考虑到赵国征服已经将近两年的齐地至今还是偶尔会有一两起叛乱,更加慷慨悲歌的燕地赵何觉得叛乱个三五年才稳定下来是一点都不奇怪的。

    赵何觉得,自家这个小老弟估计是头脑发热了,去燕地

    以赵胜的身份,实在是太容易成为那些心存燕国之人的刺杀目标了。

    然而,赵胜一脸坚定:“王兄放心吧,燕地现在也是大赵的土地了,臣弟就算是会有一些危险,但王兄和主父想必都会安排好的,不是吗更何况有了臣弟的身份在,燕地也能够更快的平定下来吧请王兄给臣弟一个机会。”

    赵何看着一脸坚决的自家小老弟,默然半晌。

    “你去问问主父,要是主父同意的话,你就明年春天去蓟城,那里有个土地委员会副会长的位置给你留着。”

    看着欣喜而去的赵胜,赵何忍不住揉了揉太阳穴。

    主父或许会有所疑虑,但最终必然是抵不过赵胜这个小儿子的软磨硬泡,这一点赵何十分肯定。

    老弟大了,也有自己的想法了。

    虽然知道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这种好像不再被需要的淡淡失落感又是怎么回事

    赵何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或许,这就是作为兄长不为人知的烦恼吧。




第303章 苏代使魏(第二更)
    魏国首都,大梁城。

    虽然道路上已经是一片皑皑白雪,几乎让这个世界完全陷入了静止之中,但赵国大行人苏代在整整一千名全副武装的赵国甲士的护送下,依旧十分平安的来到了这座城池之中,并且见到了这个国家里最有权势的人之一魏国相邦孟尝君田文。

    用来取暖的炉火燃烧着,温好的美酒飘散出一阵阵的酒香味,各式各样美味的食物摆放在桌案之上,再加上时不时传出来的笑声,这看上去显然是一次气氛相当不错的聚会。

    唯一让苏代感觉到有些可惜的是,原本应该出现的舞女和乐者都没有出现,这对于一场成功的晚宴来说原本是不应该缺少的。

    终于,苏代微笑着放下了手中的酒爵,朝着面前的孟尝君道出了来意:“薛公,吾王准备在明年春天召集诸侯征伐秦国,以作为对秦国去年入侵韩国宜阳的回应。魏国作为受害者,想必也不会在这场复仇之战中袖手旁观吧”

    孟尝君的脸色微微一动,随后笑了起来:“看来,赵王是真的对于这件事情很上心啊。”

    苏代十分严肃的点头,道:“是的。魏国和韩国乃是大赵盟友,却因为秦国的入侵而受到损失。大赵身为三晋同盟的盟主又如何能够袖手旁观呢不瞒薛公,只要这一次魏国愿意出兵的话,那么在拿下河东郡之后,河东郡就可以重归魏国所有了。”

    苏代说出了一个他自认为是魏国完全无法拒绝的筹码。

    河东郡,那可是魏国发家的地方,经营了几百年的大本营啊。

    然而让苏代有些意外的是,孟尝君对于这个提议看上去反应却颇为冷淡,笑了一笑之后反而提起了另外一件事情。

    “大行人可还记得,上一次你我二人见面之时,大行人代表赵王向本侯说出来的承诺吗”

    苏代闻言微微一愣,但马上就反应了过来,微笑道:“薛公说的莫非是鲁国一事不瞒薛公说,吾王的意思是,如今先解决秦国的问题,等到魏国收复了河东之后,区区鲁国又怎么可能是魏国的对手呢。”

    孟尝君呵呵一笑,道:“既然如此,那么使者过两日只管去向大王明言并且分析利弊便是了,又何必来见本侯呢”

    孟尝君的话语之中表现出了十分明显的不满,以及隐约的急躁。

    苏代的动作顿了一下,心中涌起了一股异样的情绪。

    这个田文,还真的是把自己当成一回事了啊。

    难道真以为我们赵国不知道你其实已经遭到了魏王的嫉恨,甚至和魏王在明里暗里都开始进行交锋了吗

    大王有一句话叫做“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用在这位无论在齐国还是在魏国为相都和国君不和的孟尝君身上,那可真是太贴切了。

    算了,再忍一忍,毕竟现在这个家伙对大赵还有用

    苏代脑海之中的念头犹如电光火石一般闪过,他放下了手中的酒爵,脸上的笑容没有任何的变化:“那么薛公的意思是”

    孟尝君伸出了手,朝着苏代做了一个手势:“本侯需要更多的封地,像薛郡一样的封地。”

    苏代点头道:“那么,孟尝君是希望在收复河东之后,让我大赵向魏王提议,让薛公从中分一杯羹吗”

    孟尝君点头道:“是的。不过本侯不需要河东郡之中的任何一点领土,本侯想要的是整个方与郡。”

    苏代深吸了一口气。

    这个孟尝君,还真是好大的胃口啊。

    方与郡,正是魏国领土之中最为靠近孟尝君土地,而且已经有一部分掌控在了孟尝君的手中。

    现在,他想要的是整个方与郡!

    这是不是代表着这位魏国相邦和魏王之间的矛盾其实比赵国的间谍们所汇报上来的还要更加的激烈,甚至已经到了随时都有可能爆发诸如田甲之乱那种冲突的地步

    孟尝君等了一会,发现苏代依旧没有开口的意思,便用手敲了敲桌子,有些焦躁的说道:“而且,我还要鲁国至少一半的土地!只要你们的赵王同意,那么将来如果魏赵之间开战的话,我会站在赵国一边!”

    苏代明显吃了一惊,用无法置信的目光看着孟尝君。

    众所周知,隐忍和镇静是任何一个政治大人物所必备的素质,这位孟尝君竟然如此明显的表露出了这种情绪,这代表着什么

    良久之后,苏代缓缓点头:“既然如此,那么这件事情,就这么说定了吧!”

    片刻之后,孟尝君站在门口,目送着苏代离开。

    转过头来,一个人犹如影子一般出现在了孟尝君的身后。

    孟尝君沉默片刻,轻出一口气。

    “让薛邑那边准备起来,如果魏王不愿意跟随赵国伐秦的话,那么战争就要来临了!”

    苏代回到了马车之上,脸色十分郑重。

    车厢之中,有人淡淡的开口了:“发生了什么事情”
1...122123124125126...2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