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赵为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熙檬父
苏代抬起头,借助着车窗的缝隙透过来的点点光芒,看到了对面繆贤的脸。
苏代十分郑重的说道:“薛公和魏王似乎随时都有可能决裂,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马车缓缓的行驶了起来,压过地上的积雪,发出了有别于往常的声音。
繆贤沉默了好一会,然后沉声道:“我会尽快调查此事的。”
深夜,无星无月,乌云笼罩着整个大地,雪花飘飘扬扬从天穹降落,落在了大梁城王宫主殿的宫檐上。
在宫檐之下的大殿之中,魏王隐含着愤怒的声音正在回荡:“究竟是怎么回事,到底是不是田文搞的鬼”
在大殿之中,几名魏国重臣相对而坐,然而却都没有任何人能够做出回应。
魏王看着面前的这些大臣,脸上的愤怒越发的明显了:“难道寡人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田文如此猖狂,视寡人为无物吗”
终于,有人开口了:“大王,无忌公子的病或许并非薛公所为。”
魏王看着说话的这名大臣,冷笑一声:“是吗那为什么田氏的那个毒妇刚刚见过吾儿无忌,吾儿就直接重病不起至今”
大臣张了张嘴,无法回答。
大殿之中再次陷入沉默。
这就是魏王发怒的真正原因魏国小公子魏无忌已经突发重病多日,而在发病之前他参加的最后一项活动就是魏国元旦后宫之中由魏王后所主持召开的一次夫人宴会。
在那一次的夫人宴会上,所有人都看得非常清楚,相邦田文的亲妹妹,宫中的田夫人对于魏无忌是十分的喜爱,甚至还抱了魏无忌一刻钟的时间,亲手喂了魏无忌好些食物。
虽然在事情发生之后田文第一时间就入宫探望并且请罪,而魏王也看似大度的不以为意,但所有知道内情的人都十分清楚,小公子魏无忌的重病无疑将大王和相邦之间原本就已经十分尖锐的矛盾变得更加的剧烈甚至随时都有可能完全爆发。
魏王将目光投向了芒卯:“上将军,你怎么看”
芒卯沉默了好一会,开口道:“大王,无论田夫人是否有恶意,臣都不建议立刻就对薛公下手。”
魏王冷笑一声,道:“为何难道本王真的和那齐王田地、秦王嬴稷一般愚蠢,还能让这田文逃出大梁城不成”
芒卯道:“大王误会了。若是单单诛杀田文,大王只需要一声令下,臣自然为大王将田文的人头奉上。可是大王有没有想过,若是当真在此时杀了田文,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
没等魏王回话,芒卯就自顾自的说道:“众所周知,赵国一直以来都是田文幕后的支持者。所以臣敢说田文若死,那么薛郡等地就会立刻投向赵国。不仅如此,这样还会给赵国一个机会,让赵国能够顺理成章的南下干涉大魏,甚至让大魏步了齐国和燕国的后尘!”
魏王听得心中猛的一跳,好一会才道:“可是赵王和寡人乃是同盟”
芒卯叹息了一声,道:“大王莫非忘了赵王的统一宣言吗”
魏王脸色刷一下就变得惨白。
良久之后,魏王才咬牙切齿的开口道:“那依照你的意思,寡人就拿这田文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话语之中并不仅仅带着愤怒,还有隐隐约约的恐惧。
如果在众目睽睽之下,那个该死的、来自田氏的毒妇都能够让公子无忌中毒的话,那若是田文有一天想要瞒过别人将某些致命的毒药投入到魏王的食物之中,又真的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吗
芒卯看起来已经完全想好了一切,沉声道:“大王稍安勿躁,其实臣以为,清除田文的机会已经近在眼前了。”
魏王闻言几乎是迫不及待的追问道:“快快道来!”
芒卯道:“赵国的使者苏代已经来到了大梁城之中,所有人都知道赵国人的目标就是想要联合大魏一起进攻秦国。以赵国如今的实力,一旦集合三晋之力而西向攻秦,那么秦国定然是无法抵挡的。一旦秦国被击败,短时间内秦王就不可能再继续东出,而到了那个时候,便是大王清除田文的最佳良机!”
魏王沉吟半晌,有些犹豫的问道:“可是,那个时候的赵国就会放弃掉对田文的支持了吗”
芒卯露出了微笑:“当然不会。但是大王,到了那个时候,大魏就不需要再考虑什么和赵国之间的关系了。”
第二天下午,苏代的马车缓缓的驶入了馆驿之中。
在书房之中,繆贤率先发话:“我的人查到了一些事情,似乎魏王和薛公之间因为小公子无忌的重病而产生了一些冲突。在大赵支持薛公的情况下,这有可能会影响到大赵和魏国之间的这一次合作伐秦。”
苏代闻言,露出了一个古怪的笑容:“不。魏王已经答应出兵了。”
“什么”繆贤吃了一惊,道:“这”
苏代叹了一口气,道:“老实说,这一次魏王答应的甚至比薛公答应的还要痛快,我和薛公还讨价还价了一番,魏王却是直接就同意了。”
繆贤沉默半晌,道:“这里面一定有问题,我有一种预感,如果能够发现这里面的问题,那么一定会对大赵有所帮助。”
苏代点头,道:“那么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了。我明天还要继续动身前往新郑,你和我一起去吗”
外交和间谍活动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这也就是为何繆贤会出现在这里的原因。
繆贤显然早就已经得知此事,道:“我会和你一起去的。”
苏代长出了一口气,道:“虽然整件事情透着古怪,但是总算还是比较顺利的解决了,希望在新郑那边不会有太大的麻烦吧。”
苏代没有想到的是,在新郑,确实有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在等待着他。
第304章 楚韩风云(第一更)
在离开了大梁城之后,苏代继续南下,很快就抵达了楚国的临时都城陈城。
由于楚国的惯例是将都城所在地称为郢都,因此陈城又被称为陈郢。
在这里,苏代得到了楚王的热烈欢迎和接见。
“使者啊,那白起在鄢都、郢都之中犯下了无数罪行,简直是罄竹难书!这一次,一定要给秦国人一个好看!”
楚王一边喝着酒,一边十分愤恨的对着苏代说道。
苏代的目光在这座大殿之中扫过。
陈城虽然也是楚国大城之一,但是这座城池由于靠近中原,多年来主要是为了作为和中原诸侯争霸之用,因此它更多的倾向于是一座军事要塞型的城市,用来当做一国都城之时不可避免的就透露出了一股寒酸和贫穷的气息。
这让苏代的心中不由得有些感慨。
曾几何时,楚国灭掉越国之后独霸南天,是战国七雄之中疆域最大的国家,东抗齐西敌秦,何等的风光!
然而才不过短短的二十多年时间,楚国就已经沦落到了到了这般凄惶地步,不但霸业不在,就连自家经营了几百年的郢都都没了。
也难怪大王在某次会议的时候面带不屑的说这楚国只不过是个纸老虎罢了,果然还是大王目光锐利啊。
苏代想着想着,脸上露出了笑容,道:“请大王放心吧,所谓天下苦秦久矣,这一次诸侯联盟便是要狠狠的杀一下这秦国人的气焰,还天下人一个朗朗乾坤!”
楚王的脸皮抖了一下,随后同样露出了一丝大大的笑容:“正该如此!来来,使者,且与我满饮此酒!”
苏代笑容更盛,和楚王共饮,目光却落在了不远处一名楚国大臣的身上。
楚国大司马屈原就静静的坐在那里啊,既没有喝酒也没有吃菜,脸上的表情无比的黯然,看上去就好像是一尊石像雕塑。
苏代眨了眨眼睛,想起了繆贤对自己说过的一句话。
“这一次出使楚国,最麻烦的一个人不是楚王,更不是熊子兰、昭雎之流,而是那楚国大司马屈原。若是屈原不从中阻挠的话,那么大赵连楚的计划就必然成功了。”
直到来了陈城之后,苏代才听说了屈原投江一事。
这件事情在楚国政坛之中也是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毕竟像屈原这样的楚国高官都能够愤而投江,可见心中对于楚国的绝望是到了什么样的地步。
让人惊讶的是楚王对此倒也没有说什么,甚至都没有对屈原进行任何的处分,就连斥责都没有。
显然,郢都的失陷在这位楚王的心中也不是没有触动的。
就在这个时候,楚王一挥手,沉声道:“舞姬何在还不快快上来献舞!”
很快,一队舞姬袅袅婷婷的走了上来,在悠扬的乐声之中开始翩翩起舞。
虽然是冬天,但是大殿之中有火炉,又有温酒、煮羹的炉鼎,空气之中遍布着温热的气息,因此这些舞姬们也同样是穿着十分清凉,美好的身段在纱衣之下若隐若现,再加上酒精给人的刺激,能够听到十分明显的粗重呼吸声此起彼伏。
楚王对着苏代笑道:“此乃前些日子赵王赠送给寡人的中山歌姬,但是跳的乃是我楚地舞蹈,不知使者以为如何”
苏代同样笑道:“外臣虽然不通音律舞蹈,但大楚泱泱七百多年,这舞蹈若是不美,那也说不过去。”
楚王闻言大笑,目光炯炯的看着苏代道:“那是自然,我大楚七百多年来无数先王励精图治,方才有了大楚今日这般光景,谁想要吞并我大楚那都是不可能的事情,使者说呢”
苏代正色道:“大王所言极是!不但不可能吞并大楚,而且大楚很快就要夺回江汉和南阳,让那秦国人知晓楚国男儿真正的雄风所在!”
两人相视大笑,宾主共欢。
当夜,楚王友情赠送给两名舞姬给苏代,但是被苏代以还要前往韩国路途不便带人而婉言谢绝。
三日后,在签订了盟约之后,苏代带着使团离开了陈城,朝着西南方向的新郑而去。
在冬天赶路是一件非常无聊的事情,寒冷的天气再加上极为不便的道路,因此聊天就成为了大部分时候能够做的唯一消遣。
“楚国完了。”苏代十分肯定的对着面前的繆贤说出了这样的一番话。
繆贤抬起头,有些惊讶的看着苏代:“为何”
苏代叹了一口气,道:“奸佞当道,忠臣不得发声,国君沉迷酒色胸无大志,这样的国家如何不完”
繆贤想了想,道:“这楚王不是都已经同意要和我们出兵一起进攻秦国收复故土了吗这倒也不能说是胸无大志了吧。”
苏代不以为然的摇了摇头,道:“出兵只是因为他觉得跟着大赵一起打仗是必胜无疑,有利可图所以才出兵罢了。你之前不是都已经说过了吗若是当时他留在郢都之中的话,郢都是可以守下来的。”
繆贤点了点头,道:“当然是可以的,鄢都虽然已经被攻破,但是也被白起弄成了一座死城,白起根本就无法从鄢都获得任何补给。只要楚王能够安抚人心坚守郢都,即便是白起将整个江汉平原都清扫一空,也没有足够的补给来让秦军在郢都城外渡过一整个冬天,那白起必然只能够选择撤军。”
“白起一撤军,楚国人其实也就是丢了一座鄢都,加上江汉平原被劫掠了一番,虽然损失不小但还可以接受。然而由于楚王仓皇离开了郢都,整个郢都之中无数的物资和财富都便宜了白起,江汉平原也全没了,你说说这真是……嘿。”
说着说着,繆贤也是忍不住大摇其头,显然对于楚王的这些做法是相当看不上的。
苏代哈哈笑了起来:“其实楚王无能也不是坏事,若是他当真是个明君的话,反而是我大赵的麻烦呢。”
繆贤也同样露出了一个笑容,道:“不,我觉得他就算真的是个明君,在大王的面前最终也只是会变成一个亡国之君罢了。”
苏代沉默片刻,十分用力的点头:“确实如此。”
在漫天的大雪之中,充满自豪的笑声就这么一点一点的从马车的车厢之中透了出来,然后慢慢的消散在了空气之中。
新郑到了。
当得知苏代抵达新郑之后,韩王并没有立刻召见这名赵国使者,而是把包括暴鸢在内的众多韩国重臣们召集了起来。
“诸卿啊,这赵国使者来了,想要让寡人为赵国前驱而攻秦,诸卿怎么看待这件事情”
韩王揉着太阳穴,看上去神情相当的苦恼。
韩国众臣面面相觑,一时间都没有人敢开口说话。
这要从韩国的制度说起。
众所周知,韩国采用的是法家制度。
法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齐国的名相管仲,到了战国时期法家大能李悝在魏国变法并帮助魏惠王成功的将魏国带到了天下第一霸主的位置之后,法家就瞬间崛起,成为了天下显学。
其后法家又分为三脉,其中一脉以商鞅为主,主张的是以“法”最高,以严刑厚赏来推行法令,使凡奉法遵令的人无或缺赏,凡犯法违令的人无所逃罚,这一脉主要在秦国发展壮大。
另外一脉则以刚刚过世不久的稷下学宫大能,赵国人慎到为宗,讲的是“势”,所谓势即是威权。这一派要把政府的威权尽量扩大而且集中在人主手里,让国君和政府拥有威势,从而顺利的推行法令,这一脉得到了赵主父的支持,是如今赵国境内最为风行的学说。
最后一脉则出自于韩国,乃是韩昭侯时代的名相申不害所提出来的“术”。和其他两派相比,这一脉最为注重的就是将所有的权利都集中在君主的手中,所有的官员都应该只是国家的工具人,整个国家应该完全按照君主的意志去执行命令。
如果说像秦国还有魏冉能够和秦王对抗,赵国还有肥义能够劝谏赵何的话,韩国之中则哪怕是连一个敢和韩王顶嘴的人都找不到的。
这种过于注重君主权力,将臣权压制到了极点的制度无疑是不合理的,同时也极大的打击了韩国大臣们的主观能动性。
不做事不说话就没有错,做事的话一旦做错了说错话说不定就会触怒大王然后直接人都没了,出现这样的沉默情形也就不让人感到意外了。
韩王等了一会,发现还是没有人开口说话,脸上的阴云开始渐渐密集。
坐在下首的韩国相邦暴鸢心中暗叹一声,开口道:“大王,老臣觉得,其实和赵国联盟也算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哦”韩王脸色微微一动,似笑非笑的看着暴鸢:“暴相且来说说,这又是为何呢”
虽然是相邦,但是韩王说话的时候语气并不显得温和,甚至还隐隐约约的带着几分讽刺。
这当然是因为暴鸢在粱沟一战中的自作主张,以及随后和赵国的合作所导致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