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赵为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熙檬父
老医正的话一说出口,整座大殿之中,顿时一片安静。
老医正叹了一口气,正色道:“老臣之恩师也是当年师承扁鹊,自认为论到这医理之道在当世也算不差,没想到大王却给老臣上了一课,让老臣知道了人外有人之道理。大王之医术精湛,老臣佩服、佩服啊。”
老医正恭恭敬敬的朝着赵何行了一礼,道:“大王这人参之药,不但救回了太后和八名妇人之命,将来更会泽被天下苍生,实在是大功德一件,乃当世之扁鹊也!”
有人就要说了,这赵何不就是用了个人参吗和医术有什么关系,还吹到扁鹊去了
老医正要是听到这个疑问,少不得就是一番臭骂。
医者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那就是四个字“对症下药”。
用对的药,救回了原本根本不可能救回的人,这就是对症下药!
如果对症下药都不算医术,那还有什么算医术
从这一点来说,赵何的医术,那就是高!
三四层楼那么高!
……
啪的一声,信期手中的芴板掉到了地上。
此刻,这位御史完全震惊了。
没错,他的确知道赵何在军事、在外交方面有着十分出色的见解和才能。
但……这是医术啊!
和什么军事外交完全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东西。
而且,众所周知,医者是要年纪越大,才会越出色。
可现在……原本被公认为是赵国医术最高的老医正,却在赵何面前摆出这么一副心悦诚服的样子,说出这样的话。
甚至,都把赵何比作了名医扁鹊!
这……
信期觉得不单单是芴板,就连自己的下巴都要落到地上了。
楼缓同样也是难以置信,完全说不出话来。
赵何看着一脸目瞪口呆的众人,心中也是微微有些小得意的。
让你们不相信寡人!
其实,赵何心中对人参一直都是有一定把握的。
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一位位中国古代的神医药王,都对人参赞誉有加,认为是世间一等一的良药。
更何况赵何给太后用的,还是来自于上党郡的千年人参,属于良药之中一等一的极品。
如果连这样的千年人参都补不回太后的命,那就真只能指望大罗金仙了。
赵何咳嗽一声,正色道:“医正啊,你不要说这样的话,寡人也是偶然听说了这人参之药,所以侥幸一试罢了。真正的医术啊,还是得看你们这些宮医。”
赵何还是心里有数的。
人参那是作为穿越者带来的知识,真要说到医术,赵何前世也不是医生,一些基本卫生常识就知道,具体的医术医理,那是八窍通了七窍——一窍不通。
老医正连连摇头,道:“大王何必谦虚这人参之神奇,老臣行医一生前所未见,大王能够带来此药,便是天下无数医者之导师,更是无数病人之救命恩人也。若救活世间千万病人尚不能被称之为医术精湛,那老臣等人怕是只能羞愧而死了。”
赵何心中无奈,只好闭上嘴巴。
算了算了,反正寡人是谦虚过了。
既然你这么会说话,那寡人就让你多说点吧。
就在这个时候,刚刚从惊喜之中回过神来的主父开口了:“医正,你刚刚说,救下太后的是王儿所献的人参”
老医正用力点头:“回主父,正是这人参神药之功效,才将太后之性命救了回来啊。否则的话,老臣汗颜,也是无能为力的。”
主父看着赵何:“……”
赵何先是下意识的将眼光一缩,然后马上就把胸膛挺得直直的,脸色一板,摆出一副面无表情的样子。
寡人,莫得感情。
主父:“……”
主父干咳一声,道:“王儿啊,这一次你母后的性命,那是全倚仗了你啊。寡父很欣慰,很高兴。”
赵何面无
第148章 齐国灭宋,秦王索玉
赵何自认为并不是一个心胸很狭隘、完全听不进异议的君王。
赵何很多时候愿意去听取反对的意见,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就是如此,李世民的身边也得有个魏征呢。
但问题在于,李世民能容忍魏征的批评并且采纳,是因为李世民知道魏征的批评不是为了个人的政治利益,而是为了唐帝国的国家利益。
赵何的立场其实是和李世民完全相同的。
你为了赵国好,那你可以和寡人争论、商议,这都没问题。
就好像大将军牛翦那样,几次反对寡人,但寡人知道他是为了赵国好,所以寡人可以忍。
但像楼缓、信期这样,明显不是为了赵国好而是冲着借机重伤寡人来的,那寡人就不能忍了。
今天主父已经做出了裁决,削爵罚俸,传出去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惩罚了。
但是,赵何觉得这还不够。
走着瞧吧!
赵何目光之中,一丝寒意闪过。
等到下次你们的狐狸尾巴露出来之时,寡人正好把你们给一锅端了!
……
这一次的事件传出之后,赵何原本的诸多光环又多了一项——神医大王!
对此,赵何也算是习惯了。
人太优秀,想要低调,也难啊。
这一天,赵何面带笑容,从太后宫中走出。
自从那一日之后,太后的病情在人参的进补下,逐步好转,现在已经能够坐起来了。
突然,老医正出现在赵何面前,对着赵何躬身行礼:“老臣见过大王。”
赵何看着老医正,脸上闪过一丝无奈:“怎么又是你”
这几次赵何来探望太后,总能够遇到老医正,这要是说巧合,谁信啊
老医正脸上堆起讨好笑意:“大王,老臣只是想要请大王指点一下老臣的医术……”
赵何不耐烦的打断了老医正:“寡人都说了,寡人不懂医术!”
老医正小心翼翼的说道:“老臣也知道大王国事繁忙,只要大王有时间来指点一下老臣等就行了。毕竟老臣将来还要为主父和太后诊治……”
赵何叹了一口气,道:“好了,等过几天寡人有空写出来,让人送到宮医所去吧。”
老医正大喜过望,道:“多谢大王,那老臣就告退了。”
看着老医正离去的背影,赵何也有些无语。
医术医理赵何是不会的,不过后世那些人人皆知的卫生护理常识倒是可以写出来,什么清洁感染消毒这些,赵何虽然也不是全懂,但正好让老医正慢慢研究去,省得天天跑到眼前来,也是有点烦的。
时间一天天过去,不知不觉间,春夏两季嗖一下就过了。
又一次的廷议展开了。
大将军牛翦站在地图旁边侃侃而谈,为众人介绍如今的具体战况。
在赵齐河间战场方面,韩徐为率领赵军和达子爆发了几次小规模战争,双方互有胜负,相持不下。
在此期间,韩徐为的副将乐乘率领一支偏师在齐国河间地之中四处奔袭,沿路不断的摧毁和损坏齐国村庄、稻田以及城邑,让齐国人不胜其烦。
齐军主将达子派出军队去迎击乐乘,却反而被乐乘反客为主,在距离主战场大约五十里地的一处山谷之中打了齐军一个埋伏,歼灭并俘虏了五千多齐军,取得了一场赵国开战以来最大的胜利。
乐乘由此也算是打响了自己的开门红,正式迈入了自己成为名将的第一步。
秦楚两国方面,司马错率领大军进入黔中,几个月的对峙之后终于找到机会,在茹溪北岸一战击败了楚国大将庄蹻率领的楚军。
庄蹻打了败仗之后,回归楚国中原郢都的路被切断,于是庄蹻为了避开秦军兵锋,被迫率领残部朝着西南方的滇地而去。
第149章 谁为大赵往咸阳一行?
看完了手中的这份国书之后,赵何做出了判断:“秦王,这是飘了啊。”
在赵何刚刚穿越的时候,秦赵之间的国力对比,大致应该是相差不大的。
秦国人口和国土更多更大,而赵国拥有骑兵和从上郡南下的地理优势。
在两次上郡之战后,赵国拿下上党郡,而秦国接连失败同时又出现内斗,最终不得不在离石之盟上承认赵国盟主的地位。随后赵国又拿下义渠,这时候的赵国显然是比秦国要强上一些了。
但现在,秦国彻底的拿下了方城和东汉中,迎来了一场大胜,国土面积再度得到大幅度的扩张。
于是,秦王又开始扬眉吐气了。
这位历史上的秦昭王,那可是一个彻彻底底的老阴货啊。
为了秦国的强大,秦昭王是无所不用其极的。
什么背信弃义扣留楚王啊,反间计让赵括换廉颇啊,这些事情别的国君可能还有犹豫一下,但秦昭王总是毫不犹豫的就去做了。
反正,历史总是不会苛求胜利者的。
显然,这是来自于秦王的一次试探。
赵何合上国书,神情平静的对着秦国使者说道:“使者先下去休息吧,秦王书信之中提到的事情,寡人还需要和大臣们商议一二。”
等到秦国使者退下之后,赵何又唤来繆贤,在繆贤耳边轻声耳语了几句。
繆贤先是一愣,随后恭敬应诺,快步离去。
下首,赵国几名重臣看到赵何这份做派,不免有些疑惑。
赵何笑道:“寡人让繆贤去请主父了,接下来商议的这件事情,需要主父在场。”
大臣们的脸色顿时变得严肃起来。
能让大王特地请动主父的事情,那绝对是很重要的大事。
肥义开口问道:“大王,究竟何事”
赵何笑了笑,道:“秦王在国书之中说了,想要用上郡剩下的十五座大小城邑,来交换楚国前不久送给寡人的和氏璧。”
赵何话音落下,赵国群臣们也是愣住了。
司寇周袑有些惊讶的说道:“就为了一块玉,秦王便能够以十五座城池来换”
周袑其实还有半句话藏着没说,那就是——秦王这脑子没问题吧
一块玉,即便是再所谓的价值连城,也不可能值十五座城池,这是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人都能够做出来的判断。
肥义沉吟片刻,道:“大王,老臣觉得,此事必有蹊跷。秦王看似索玉,但背后之目的可能并非如此简单。”
其余群臣也有同感,纷纷点头。
秦王是个傻子吗显然不是。
所以,这件事情秦王必定是另有图谋。
但究竟有什么图谋一时间大殿中众说纷纭,只不过谁也没有说出一个可以让众人信服的结果来。
就在这个时候,主父到了。
或许是因为太后身体好转的缘故,主父的神色看起来也变得轻松了不少。
众臣纷纷起身向主父行礼,主父大步流星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大手一挥:“不必多礼,何事”
赵何如此这般,将事情给主父说了一遍。
主父眉头一皱,但马上就舒展开来。
“不过就是区区一块玉罢了,既然秦王想要,那么就送给他好了!寡父倒要看看,这个秦王究竟会不会真的给十五座城邑!”
下首,有人开口道:“若是那秦王不给呢”
主父看着说话之人,忍不住笑了起来。
“那就打他便是。”
……
赵何咳嗽一声,道:“主父,这个秦王说话不算数是出了名的,若是寡人没有猜错的话,他很有可能是想要通过这件事情来试探大赵。”
主父不是很在意的一挥手,道:“寡父刚不是说了吗打他便是了。”
赵何正色道
第150章 臣举荐蔺相如为使
当看着满头白发的肥义主动站起来请缨的时候,赵何的心中多少还是有些感慨的。
这个世界上,有些臣子更看重自己的小家,把赵国只是看作一个打工的地方,但也有些人,对赵国和王族是真的足够忠诚,一言一行也真的是发自内心的为了这个国家着想。
肥义无疑就是这样的人。
于是,赵何几乎是不假思索的就开口说道:“别人可以去,肥相不行。”
肥义:“”
肥义有些愣住了。
过了好几息时间后,肥义才反应过来,道:“大王莫非是嫌弃老臣口才不行请大王放心,老臣纵然一死,也不会辱了大王和赵国的威名!”
赵何摇头道:“肥相乃是大赵之肱骨,若是离开了邯郸的话,很多国事谁来帮寡人和主父处理不必多说了,肥相只需留在邯郸便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