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赵为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熙檬父
一念及此,秦王不由轻轻呼出一口气。
等到打垮了齐国,再来和赵国秋后算账便是!
……
更加东边的地方,又有一支军队到来,正是魏王一行。
魏王同样也坐在车驾之上,身边还有相邦孟尝君田文,以及犀首芒卯。
魏王的脸上带着极为明显的焦虑。
这几年的魏国是真的有点背。
首先是在伊阙之战中吃了一场超级大败仗,死了十几万人不说,连魏国主将公孙喜都被秦国人砍了脑袋。
紧接着就是秦国进攻河东,好不容易有赵国出手
第165章 孟尝君求见(第三更)
第166章 你看什么看(第四更)
第167章 秦王,寡人和你打个赌(第五更)
第168章 韩王的最终决定(第六更,求订阅!)
韩王觉得自己简直是太**的惆怅了!
本来嘛,韩国虽然被强行征用了渑池作为盟会的地点,但是充其量也就是浪费一些人力物力来举办一场盟会嘛,这都不算个事。
但现在赵秦相争,却把黑锅扔到了魏韩头上,这算怎么一回事
倒向秦国的话,赵国就要被得罪。
倒向赵国的话,秦王肯定也是勃然大怒。
这两个国家之中随便哪一个,都不是现在的韩国能够惹得起的。
而且,韩国现在是最后一个表态的。
这就代表着韩王的决定基本上便能够影响到盟会的最终结果。
也就是说,如果谁输了,那么输家比起魏国来说,肯定要更恨韩国!
韩王:“……”
有些开不了口。
看着韩王踟蹰的模样,秦王的眼中闪过一丝明显的恼怒,但并没有发作。
对于秦王而言,魏国倒向赵国就已经是一个意外事件了,秦王可不希望出现更多的意外了。
赵何脸上闪过一丝笑意,同样也在耐心等待。
大家都在一个地方,相互之间的动作都是心知肚明。
赵何知道昨天暴鸢去拜访了秦王,那么秦王肯定也知道孟尝君来求见赵何。
现在比的就不是各自之间谁更会打仗了,而是看谁更加会笼络人心。
相较于直面齐国威胁,同时又有孟尝君这个齐王死敌为相邦的魏国而言,拉拢韩国其实并没有那么容易。
韩国和齐国并不接壤,虽然说韩国是被迫一定要加入到这个伐齐同盟之中,但选择谁来当大哥,韩国还是有这个自主权利的。
毕竟再怎么说,韩国也是七大战国之一。
韩国和秦赵两国的关系都不算好。
秦国伊阙之战把韩国的精锐杀了好几万,让韩国元气大伤,两大西部重镇宜阳城和宛城也先后被秦国攻克。
赵国则是趁火打劫,当韩国在正面被秦国吊打的时候偷袭并拿下了韩国上党郡。
说起来都是韩国人的血泪啊。
既然两个都是仇家,那么很显然,只能够看谁家的筹码能够更加打动韩国了。
韩王长长的做了一个深呼吸。
秦赵两国的筹码,早在昨天就已经明确无误的摆出来了。
秦国的许诺是归还韩国五座城邑,但都是一些中小城池。
而赵国的许诺,是未来三年内都可以出兵帮助韩国抵挡秦国的攻伐,而且一旦时机成熟的话,可以帮助韩国夺回韩国最大的钢铁冶炼基地宜阳!
秦国的许诺虽然可以立刻兑现,但缺点是和赵国的许诺比起来差得太远。
而赵国的许诺虽然丰厚得多,可是全都是空口白牙,究竟是否兑现全看日后赵国能不能信守承诺。
……
韩王发现,自己还是开不了口。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韩王的身上,即便是身为国君,这一刻韩王依旧感觉到有些坐立不安。
怎么办
韩王很清楚,这一次的决定对于自己和韩国都极为重要。
韩国是弱国,弱国是承受不起错误决定的,因为那会付出非常沉重的代价。
良久,秦王微微眯起眼睛,终于忍不住开口催促道:“韩王,还没想好吗”
赵何有了魏国支持,已经是立于不败之地。
所以秦王终究还是有些急了。
秦王一催促,韩王心中就是一紧。
确实没有办法再继续装死下去了。
韩王开口了。
“这盟主之位嘛,无论是秦国还是赵国,都配得上,都可以当这个盟主!只不过,若是一定要从中选择一个国家的话,寡人认为……”
韩王一咬牙,继续道:“赵国可居盟主之位!”
……
韩王话音落下,原本就安静无比的大殿瞬间更是鸦雀无声,甚至连大喘气的声音都听不见了。
但下一刻,这样的气氛却被一阵肆意大笑所打破。
秦王脸色阴沉无比,盯着面前大笑不止的赵何,恨不得将赵何的脑袋按到地里去。
不仅仅是秦王,他身后的秦国众臣同样也是脸色大变。
&
第169章 请秦王鼓瑟助兴(第七更,求订阅!)
第170章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第八更,求订阅!)
第171章 赵王,寡人今天吃定你了(第一更)
第172章 谁才是真正赢家?(第二更)
第173章 苏秦妙计安齐王(第三更)
第174章 赵何主父共定计(四章万更完毕,求订阅)
第175章 秦王见韩聂(第一更)
第176章 赵何得子,苏秦使燕(第二更)
第177章 长子名,白起出,齐王怒(第三更)
赵王得了长子之事,瞬间就传遍了整个赵国。
对于大多数的赵国人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十分让人欢欣鼓舞的消息。
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常人尚且如此看中,更何况是赵何这样的国君。
有了孩子,就代表着有了传承!
虽然说赵何如今还差点到二十岁,而且上面还有一个主父,但话说得难听一点,谁又知道主父和赵何会不会在短时间内先后离世呢
所以,这个孩子的出世,等于是让所有效忠于赵何的人吃了一个定心丸。
无论如何,就算赵何哪天真没了,还有这个孩子在,不是吗
在一番慎重考虑之后,赵何给这位赵国的大公子起名为——赵谦。
所谓“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这便是赵何对于自己这个大儿子的期许。
在赵何看来,自己连二十岁都没到,一统天下肯定是不成问题的。
但是有句话说得好,可以骑在马上打江山,但是却不能骑在马上治理江山。
赵何不希望自己的接班人是一个战争狂人,而希望是一个能够体恤百姓的、比较温和的君主,这也是赵谦这个名字的另外一层寓意所在。
数百年的战争结束之后,华夏民族需要一定时间的休养生息,而不是无休止的对外征战。
张弛有度,才是正道。
高兴的当然不只有赵国的臣民,太后在得知了自己添了孙子之后大喜过望,整个人好像瞬间年轻了十岁一般,几乎每天都要让人将孙子抱到自己的宫中去,爱不释手。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一个消息传到了邯郸之中。
功勋卓著,前两年还率领秦军和东方诸国征战的秦国大将司马错,前几日在自己的府上安然去世,享年六十八岁。
赵何听完之后楞了半晌,随后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下子,咱们的那位秦王想必日子要更加的难过了吧”
自从樗里疾死后,秦国的本地派就一直被魏冉的四贵楚国派所压制,全仗着有一个司马错撑着,才勉强能够和魏冉过过招。
现在司马错一死,那秦国本地派基本上是很难翻身了。没有了本地派的大力支持,秦王的日子自然也要分外的难过。
“真想知道秦王现在的脸色如何啊,想必……一定会让寡人很开心才是。”赵何笑着发出了感慨。
随后的结果,也验证了几分赵何的猜测。
等到冬天过去之后,秦王拒绝了齐国使者希望能够秦齐结盟的意图,正式在关中集结了八万兵马,同时任命白起作为这支兵马的主将,以齐人蒙骜作为秦军副将,浩浩荡荡一路自关中东出,朝着中原而来。
于此同时,赵、韩、魏三国同样也联合传告天下,指责齐国对宋国的无耻侵略和吞并,要求齐王立刻让齐军撤出宋国,恢复宋国的国家属性。
这一次由赵何主导、赵国作为盟主的伐齐大业,正式揭开了序幕!
临淄之中的齐王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当场就气得差点掀了桌子。
“好一个秦王,好一个赵王!这些家伙,是真的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齐王愤怒之下,大骂不止。
临淄的大殿之中,众多大臣们噤若寒蝉,一个字都不敢说。
自从孟尝君被逼走之后,齐国之中可真就是这位大王一个人说了算了,谁敢在这个时候触齐王的霉头
足足骂了一刻钟时候,齐王心中的怒火才多少得到了发泄,红着眼睛瞪着面前的齐国众臣。
“如今秦军来伐,尔等都来说说,究竟该如何是好!”
发火归发火,问题还是要解决的。
齐国众臣这才七嘴八舌的开口。
“大王,秦国不过西陲戎狄之国,有何可惧只需发兵击之,必可破矣!”
“大王,臣愿领兵出征,定要让那秦人知道大齐之兵威!”
“大王,臣亦愿往!”
一时间,大殿之中求战之声汹涌。
齐国毕竟称霸天下数十年,兵强马壮,朝中将领如云,怎么可能惧怕战争
但齐王听了这些话之后,却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有任何的放松。
这一次可不单单只有一个秦国而已,还有跟秦国勾结在一起的赵魏韩三晋!
四国若是同时来袭,即便是以齐国这天下霸主之国力,也
第178章 邯郸之中的争议(四更完毕,求订阅)
邯郸。
大殿之中,气氛还是比较不错的。
这主要是因为秦国出兵的消息已经传过来了。
这一次赵国所组织的四国联盟伐齐,最大的变数其实就在于秦国。
只要秦赵两大强国统一思想,那么夹在中间的韩魏两国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反抗之力的。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秦王和历史上一样履行了伐齐的承诺,派出白起所部,在诸侯之中率先对齐国发起了进攻。
赵国毕竟是盟主嘛,总是要掌控大局的,这一次的廷议就是为此召开。
赵主父坐在上首,神色十分轻松。
俗话说得好,亲还得是隔代亲,爷爷奶奶更喜欢孙子在任何地方任何时代都属于一种常见现象。
赵谦的出生显然给主父和太后带来了很多的欢乐。
主父目光环视了一眼在场的赵国诸臣,笑道:“二三子有何看法,尽管畅所欲言。”
在短暂的沉默之后,肥义第一个开口:“主父,义渠郡那边,应该如何处理”
主父看了赵何一眼,见赵何微微点头,便笑道:“不就是区区一个义渠郡嘛,给他便是!要不是现在赵秦之间是盟友,寡父还真想把这义渠直接归还给义渠王,到时候看着秦王如何自处,哈哈哈!”
肥义干咳一声,提醒道:“主父,义渠王已经于去年病死了。”
主父不以为然的一挥手:“死一个义渠王,又不是义渠公族绝嗣了!好了,不说这个了。秦军抵达齐国边境并且发起进攻至少也得一个月的时间,你给寡人安排下去,义渠郡那边的交接就在两个月之后结束。”
肥义应诺。
大将军牛剪开口道:“主父、大王,如今秦军已经出兵,那么大赵何时出兵”
牛剪一脸的跃跃欲试。
不仅仅是牛剪,其他在场的赵国大臣们也瞬间都来了精神,竖起了耳朵。
这也是在场所有人都十分关心的问题。
赵国才是盟主,按理来说赵国才应该是那个真正的主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