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赵为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熙檬父
听到白起的回答之后,在场的赵国将军们如乐毅这般比较沉稳一些的脸色就比较平静,像廉颇这般性子比较直的,多少就有些不以为然。
说的这不是废话么!
主父看了白起好几息时间,然后点了点头:“白起将军所言极是,就这么办吧。从明日起,我大赵负责北面城墙,白起将军依旧率秦军负责攻击西面城墙,而芒卯将军则率魏军负责攻击南面城墙,二三子以为如何”
众将自然是轰然应诺。
就在主父召集联军主将议事之时,陶邑城之中也在悄然发生着某些事情。
在陶邑城的郡守府中,齐军的主将触子房间之中依旧是亮着灯火。
触子刚刚从城墙之上巡视完毕,此刻正看着面前的一张绘制着整个陶郡地形的详细舆图陷入沉思。
房门突然被敲响了。
“谁”
“家主,是臣。”
触子听了出来,这是自己一名心腹家臣纪新飘的声音。
“进来吧。”
纪新飘捧着一碗药汤,走进了触子的房间之中,小心翼翼的放在了桌案上:“家主,该用药了。”
触子闻着药汤那浓郁刺鼻的味道,不免皱起了眉头,但他受了箭伤自然是要喝药的,所以很快,一大碗黑色的药汤就被他一饮而尽。
喝完之后,触子皱着眉头从嘴巴之中吐出几根看上去好似杂草的根茎,道:“今日的药汤似乎比往日的又苦了一些,你且去和医者说一下,让他注意。”
纪新飘的身体微微颤动了一下,恭敬道:“喏。”
触子继续看向面前的舆图。
 
第186章 燕国之争(第一更)
燕国,蓟都。
燕王端坐在王位之上,脸上带着几分不淡定:“如今战事如何了”
相邦郭隗答道:“秦开将军率军南下,此刻应当已经进入齐国境内,过不多时便会和齐军会合了。”
是的,在这里郭隗用了一个词语,那就是——会合!
燕王多少有些忧虑,道:“可是……那白起既然能够大败触子于陶邑,主父又亲自率军南下,足见此番伐齐之战赵秦皆是尽力而为,寡人心中实在是有些担忧啊。”
燕国在这一场战争之中做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决定,那就是它并没有加入到四国同盟的一边,反而是让秦开率军八万南下,帮助齐国作战!
眼下,齐国战事不利,无疑让燕王有些担忧。
难道说,称霸天下整整三代数十年的齐国,真的已经到了霸业轰然倒塌的时刻了
这样一来的话,那燕国岂不是押错了赌注
燕王深吸了一口气,将目光投向了不远处的燕国上卿邹衍:“邹卿,你来说说你的意见。”
原本在闭目养神的邹衍慢慢的睁开了眼睛,缓缓的说了一句:“大王稍安勿躁,臣昨日曾夜观天象,齐国霸业虽岌岌可危,但亦有将星相助,虽有落败之虞,但却并无多少衰落之相。”
邹衍的这句话显然让燕王放心了不少,十分明显了松了一口气。
然而邹衍的话还在继续:“但,这天象随时有变,眼下大战之关键,非在于中原,而在于……南方!”
“南方”燕王眉头一皱,过了好一会才道:“莫非是楚国”
邹衍缓缓点头。
燕王轻轻的哼了一声,道:“那楚国早已经被秦人打得闻风丧胆,当真如此关键”
邹衍没有继续说话。
郭隗咳嗽一声,开口道:“大王,臣以为邹卿之见倒也不无道理,如今四国伐齐势头凶猛,齐国虽有大燕之助,也依旧未必得胜。若是楚国出兵,则以三国之力相抗四国,战局便大为改观了。”
亚卿剧辛皱眉,好一会才道:“大王,其实以臣之见,如今既然诸侯伐齐之势已然大成,而且齐军看上去似有抵挡不住之势,那大燕为何不顺水推舟,直接助联军伐齐呢难道那齐国交还的区区十座城邑,便足以收买到大燕数万将士的性命了吗”
从剧辛脸上的表情来看,显然这番话在他心中已经憋了很久了。
郭隗摇了摇头,反驳道:“剧卿此言,谬也。那齐国乃是天下霸主,纵然是被诸侯所败,最多不过便是吐出宋国三郡之地罢了。然而以齐国之体量,没有了三郡亦并无大碍。若是大燕此次襄助诸侯,除了惹来齐王的怒火成为齐国日后的报复目标之外,又有何益处”
剧辛反驳道:“郭相此言,老夫也是无法苟同!燕赵同为盟友数十年,难道齐国来伐,赵国便不会来救”
郭隗脸色一沉,道:“四年前齐国伐燕,灭我大燕十万之师,为何不见赵国来救!如今能白白收获十座城邑,还可结交到霸主齐国为盟友,如何不好!”
剧辛同样抬高了声调:“当初是谁举荐骑胜为主将,在阵前昏招迭出,导致我大燕十万精锐悉数覆没”
两人怒目而视,不用说自然又是一番争吵。
“好了好了!”燕王有些头痛的打断了这次争吵:“都是为了大燕,何必如此剑拔弩张”
郭隗和剧辛这才停止了口角,各自看了一眼,然后颇为不爽的转过头去。
相看两厌,不外如是。
燕王叹了一口气,道:“不是都说过了吗此次若是齐军露了败相,那么就让秦开率军临阵反水也就是了。剧卿,这是寡人和众臣商议之策,你又何必对郭相如此相逼呢”
剧辛摇头,道:“当日臣就极力反对此计,今日亦然。大王请想,大燕和齐国之间乃是宿仇,如今却为了区区十座城邑而违背和赵国之间的盟约,让天下诸侯如何看待退一步说,即便是秦开将军真的率军在战场上突然反水,使诸侯联军得胜,那又如何若是如此,岂不是让大燕背负上一个背叛盟友之名既然如今支持齐国,那么便应当和齐国一直站在一起,即便是齐国败北,那大燕便随之输上一场又如何怎能临阵倒戈凡立国者,当重信义!若大燕左右反复信义不存,将来又何以取信于天下诸侯”
剧辛的声音极大,响彻大殿,足见此刻这位燕国亚卿的心中是如何的激动。
郭隗的脸色越发的阴沉了,虽然明知燕王不喜,但依旧出口反驳道:“剧辛!如今大燕虽为七大战国之一,但你我心中皆知,大燕之国力乃是七国之中倒数!若不行此策,如何能够确保大燕定然得利”
剧辛怒道:“这天下岂有定然得利之事你以这般计谋劝说大王,自以为得计,却不知从此以后,大燕在诸侯之中便不再是可交之盟友也!”
郭隗同样怒道:“背盟又如何那秦王不曾背盟赵主父不曾背盟何以秦赵两国如今强大至此,甚至还能够挑战齐国之霸主地位!”
“够了!”燕王终于忍不住拍了桌子,喝道:“都给寡人闭嘴!”
燕王的声音甚至盖过了两人争吵之声,足见燕王心中是如何的恼怒。
燕王看了郭隗一眼,有些不爽。
这个郭隗,虽然出了一个看上去能够让燕国左右逢源的计策,但也因为如此导致燕国重臣之中明显分裂成了两派,这些天来围绕着这场战争,郭隗和剧辛也不知道爆发了多少次的争吵。
燕王深吸了一口气,道:“够了,此计乃是寡人所定,眼下寡人也不觉得有什么能够更改的必要!就照此而为吧。剧卿,你明白寡人的意思了吗”
剧辛沉默良久,终于闷闷的开口道:“臣明白了。”
燕王看着一脸不爽的剧辛,心中也是有些无奈。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因为燕国不够强
第187章 楚国之计(第二更)
楚国,郢都。
楚王坐在上首,脸色严肃:“诸卿,关于这四国伐齐之事,两边的使者寡人都已经见过了,具体究竟该如何,今日都来议一议吧。”
在楚王的下首两侧分别坐着几名楚国重臣,地位从尊到卑分别是令尹熊子兰、左尹景翠、上柱国昭雎、大司马昭常、以及莫敖屈原。
令尹熊子兰乃是楚王一母同胞的幼弟,面目和楚王颇为相似,但却更显出几分年轻锐气,闻言当即道:“大王,臣以为大楚应当积极参与到此战之中,以谋取复兴之机!”
对于熊子兰的建议,楚王点头表示了赞同。
自从上一代国君楚怀王灭掉越国,让越诸公子不得不奔窜华夏东南、岭南沿海之后,楚国的领土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得到扩张了。
若是如此也就算了,偏偏这些年来楚国在面对秦、齐等大国之时屡战屡败,还丢失了淮北、南阳、宛城、东汉中、黔中等大片土地。
原本楚国之疆域乃是各国之冠,但如今不但被秦国超越,眼看着赵国也马上就要赶上来了。
至于人口就更不必说了,楚国地处南方原本大部分国土就是地广人稀不能和中原诸侯相提并论,前几年又丢失了人口最多的南阳郡,简直就是雪上加霜。
总的来说就是一句话,楚国现在失血过多,急需补血。
怎么补那肯定只能从别的国家抢夺土地和人口了。
对此,在场的楚国大臣自然没有异议。
如今四国联盟伐齐,双方展开激烈大战,楚国身为眼下七大战国之中的唯一中立国,不趁机捞点好处怎么说得过去呢
想要参战,选择其中一方是必然的事情。
究竟要加入哪一边呢
在这一点上,楚国的大臣们产生了不同的分歧。
楚国令尹熊子兰虽然年纪轻轻,但说话向来都是十分敢说的,当下毫不犹豫便道:“大王,臣弟以为,天下苦齐久矣!齐国当年夺走我大楚淮北地,如今正好趁此机会联合赵秦等国,一举覆灭齐国并光复淮北地,如此大楚复强便是指日可待了!”
熊子兰话音落下,众臣脸色各异。
左尹景翠欲言又止,上柱国昭雎和大司马昭常对视一眼,也没有开口说话。
楚国的政治格局,多年来就是公族联合昭景屈三大公族分支家族进行统治,而在场的其余四人也正好都来自昭景屈三大家族。
熊子兰乃是楚王幼弟,无疑是在场最得楚王信任之人,事实上这三名老臣心中都很清楚,与其说这熊子兰之言是他自己的主意,倒不如说是楚王借助熊子兰这张嘴巴把想说的话说出来。
既然如此,又有谁敢轻易反对呢
就算要反对,也不能当这个出头鸟不是。
但他们不当,还是有人来当的。
第一个出言反对的人便是剩下来的唯一一个人——屈原。
屈原是一个很大胆的人。
在楚怀王之时,屈原曾一度出任楚国左尹,并在楚怀王的支持下进行变法革新,企图效仿当年吴起在楚国所做的那般,革除楚国弊病,让楚国变得强大起来。
然而楚国的弊病大多和把持朝政多年的昭景屈三大家族有关,屈原的改革不可避免的触动了三大家族的利益,景氏和昭氏自不必说,就连屈原自己所在的屈氏家族也站在了屈原的对立面。
在如此强大的力量反对之下,加上屈原本人的能力也远远不如吴起,因此屈原的变法仅仅提出了个口号,做了那么几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之后就无疾而终,而他本人也被罢免了左尹,被迫在家赋闲。
直到楚怀王死去之后,由于屈氏家主屈丐在和秦国的战争中兵败身亡,随后继任的家主屈通又很快老死,族中无人的屈氏不得已再次将屈原推出来。
于是屈原再度得到起用,成为了楚国莫敖,掌王族祭祀,并参与议政。
虽然遭遇了这样的挫折,但屈原依旧初心不改,整个人的性格还是那么的直率,只要看不爽的地方就会直言进谏。
只见此刻屈原就直接开口道:“令尹此言,粗粗听来似乎有些道理,但实则对大楚长远不利。”
熊子兰眉头顿时皱起,颇为不爽的看了屈原一眼:“莫敖这是何意不妨明说来听听。”
屈原侃侃而谈:“大王、令尹,齐国虽然是霸主,但也是大楚的盟友,对大楚的威胁其实并不算大。反观秦国,不但夺了大楚的汉中、黔中、南阳,更是兵锋威逼大楚的鄢都和郢都,这才是大楚真正需要关注的生死大敌!若是齐国被秦国击败的话,那么接下来秦国的气焰就将更加的猖狂,而大楚所受到的威胁也就会变得更加的严重了!届时,若是一个不查,鄢郢二都陷入秦人之手,亦非空谈啊!”
屈原这一番话十分激烈,说完之后,在场的楚国君臣无不动容。
听起来似乎颇有道理。
但并没有说服令尹熊子兰。
熊子兰眉头一挑,立刻就开口反驳道:“莫敖此言差矣!对于我大楚而言,无论是秦国也好齐国也罢,那都是敌人。秦国确实夺走了我大楚众多土地,但齐国不一样也是伙同宋国,夺走了大楚的淮北地吗如今若是站在齐国一边和四国联军相抗,且不说能否得胜,就算齐国真的胜了,大楚又能得到什么好处呢相反,若是站在联军一边,则齐国必败无疑,大楚必定能够夺回淮北地,这难道不好”
屈原正色道:“令尹,淮北地能否夺回,都是无关大局。但若是秦国继续强大以至于鄢郢二都被包围甚至攻破,才是真正影响到
第188章 主父问乐毅,齐王问苏秦(第三更)
中原大地之上,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军正在朝着东北方向而行,这支部队以步卒为主,兼有众多战车,将士们都是精神饱满士气高昂,一面面红色“赵”字大旗迎风招展,正是赵国的伐齐大军。
主父立于战车之上,脸色严肃的听取着乐毅的汇报。
“主父,魏军芒卯所部已经进抵成阳城下,正在围攻,根据芒卯将军的汇报,齐国成阳令田著已弃城而逃,城中守军不多,三日之内可下!”
主父微微点头,又问道:“韩军呢”
六万韩军是在韩国名将暴鸢的率领下,于陶邑城破之后的第二天赶到的。
乐毅道:“韩军已经渡过濮水,最多两日之内便可抵达廪丘城外。”
主父再问道:“秦军呢”
乐毅道:“最新的情报尚未传来,不过根据前次的情报估算,秦军应该开始对阳晋展开攻击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