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赵为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熙檬父
片刻之后,齐王的侍卫长快步入内,捧着一份战报恭敬的呈递到了重新落座的齐王案前。
齐王看着这份战报,笑道:“也好,早点知道情况,寡人也能早点安心。”
齐王突然一顿。
因为他突然发现,在这份战报的某个角落,也就是两根竹简的缝隙之中,居然有几滴血迹。
这血迹早就已经干涸,而且也并不起眼,也就是齐王这个角度正好恰巧能够看到。
这个发现让齐王脸上的笑容一下子敛去不少,他不再说话,而是伸手拆去了火漆印泥,展开了面前这份简牍战报。
坐在下手的几名秦国大臣们也注视着齐王,虽然不少人脸上的表情比较严肃,但心中其实都是较为轻松的。
大齐上一次的大败,那都得追溯到六七十年前去了,那时候在场的人甚至都没有一个出生呢。
齐王看着战报上的文字,笑容完全消失。
他先是睁大了眼睛,脸上露出了无法置信的惊讶神情。
随后,这种惊讶一下子化成了无比的愤怒。
终于,齐王不再掩饰,一声怒吼将手中的战报狠狠的砸在了地上。
“匡章老匹夫,何其蠢也!!!”
在众多齐国大臣惊骇的视线之中,齐王一下子将面前的桌案掀翻在地,各种各样的器物落了一地,在大殿的青石地板上叮叮当当作响。
齐王脸色无比铁青,站在那里也不说话,额头青筋毕露,整个人的身体都因为愤怒而变得颤抖不已。
众人看到这里,哪里还不知道事情不妙
相邦吕礼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出来,从地上捡起了那份刚刚被齐王丢出来的战报。
下一刻,吕礼的脸色也刷的一下变成一片惨白。
“二十万大军折戟沉沙,大司马匡章阵亡,高唐陷落!”吕礼几乎是用颤抖的语气念出了上面的这句话。
所有的齐国大臣闻言,脸色同时大变。
仅仅一句话之中,吕礼就说了三个点。
这三个点之中的无论哪一个,都是齐国现在无法承受的损失,但偏偏现在的情况是……它们三个都一起来了!
大殿之中一时间安静得落针可闻,人人都是满心震撼的消化着这个过于耸人听闻的消息,反倒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难道说……大齐的霸业,真的就这么走到了尽头
良久过后,齐王那嘶哑的声音才打破了死寂。
“诸卿,都来说说,现在应该如何是好吧。”
齐王话音落下,大殿之中微微起了一阵骚动,但是依旧没有人开口。
这个消息实在是太过出人意料了,大家都还没有消化完毕。
齐王深吸了一口气,突然太高了音调:“怎么,难道寡人连个分忧之臣都找不到了吗”
齐国相邦吕礼心知这个时候自己不能再逃避了,一咬牙站了出来,道:“大王,既然高唐……高唐方面如此惨败,那么如今的大齐已经失去了和诸侯联军相抗的资本,以老臣之见,只能求和了!”
“求和”齐王惨笑一声,话语之中充满了浓浓的自嘲。
堂堂大齐,居然在寡人的手中沦落到了求和的地步吗
吕礼话音落下,顿时就得到了不少齐国大臣的赞同。
“大王,北平候所言极是,应当速速求和!”
“大王,可割让宋地与诸侯,方是上策。”
一时间大殿之中众意汹汹,都是求和之论。
齐王看着面前这一片声音,手中的拳头握得紧紧的,几乎想要再次发作出来,但最终却只能颓然松开。
割地求和,多么屈辱的一种行为,以大齐霸主之位而言,更是显得无比的让人难以接受。
但是……
在经历了陶邑、高唐两场大败之后,齐国的主力军已经悉数葬送,如今别说是反击了,就连守都要守不住国土了。
这种时候除了求和,难道还有别的办法吗
就在此时,突然有一个声音昂然道:“大王,其实除了求和之外,未必就没有别的办法!”
齐王闻言顿时一愣。
不仅仅是齐王,大殿之中的其他所有齐国群臣都一下子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眼神都投向了刚刚说话的那人。
齐国大司行苏秦。
齐王不可思议的看着苏秦:“难道大司行还有妙计可解当前大齐之危”
苏秦出列,走到大殿的正中央,朝着齐王一礼:“大王,臣以为如今大齐虽败,但是却未必就没有机会反败为胜!”
齐王深吸一口气,眼神之中燃起希望,道:“速速道来!”
苏秦正色道:“大王,这四国诸侯虽然击败了大齐军队,但是大齐毕竟是国土辽阔,秦国拿了陶邑,魏韩两国分了大宋方与等地,想来也就收手了。唯一可虑的,其实就只有赵国罢了!但大王别忘了,如今尚有楚国并未加入战争之中,若是楚国愿意出兵相助大齐,那么齐楚联手抗衡赵国应当不成问题,甚至有可能反过来击败赵军,收复高唐!”
苏秦话音落下,齐王的心情一下子又开始从谷底上升。
好像……很有道理啊。
然而,对苏秦不同意的人同样也大有人在,毕竟刚刚求和之声汹汹,苏秦这么一站出来,岂不是打了众人的脸
齐相吕礼皱了皱眉头,沉声道:“大司行此言差矣,那楚国名义上和大齐有盟约,但却一直在淮北驻军而不北上帮助大齐,正是心怀叵测。此刻大齐新败,若是被楚国趁虚而入,那岂不是更加糟糕况且,楚国又怎么可能会白白出兵支援大齐”
吕礼一口气反问了好几个问题,每一个问题问出来,齐王心中刚刚燃起来的火焰就都瞬间又降低了好几度。
苏秦看着吕礼,冷笑道:“怎么,如今国难当头,吕相除了泼冷水之外就不能做别的事情了吗”
吕礼大怒道:“苏秦,别忘
第207章 四国同盟分道扬镳(4.5K章节,第二更)
高唐城,城守府。
距离大战结束已经足足过去三天的时间了。
主父坐在城守府上首的主位之上,整个人精神奕奕。
在主父的下首分别坐着秦军主将白起、魏军主将芒卯和韩军主将暴鸢。
主父分别看了三人一眼,开口道:“好了,都说说你等的意思吧。”
说是在场三人,但实际上主父想要知道的自然是三人背后那三个国家的意思。
白起显然早有预案,率先开口道:“主父,大秦只需要占领陶郡,接下来的战事便不参与了。”
这当然不是白起能够做出来的决定,而是那位远在咸阳的秦王早在战争一开始的时候就对白起发出的指示。
对于白起的这个回答主父并不意外,又将目光投向了其他两人:“韩王和魏王又是什么意思”
暴鸢略一迟疑,开口道:“回主父,这一次大韩出兵高唐,已经是尽了盟约之中的义务。况且大韩在高唐一战之中也是损失惨重,故此……接下来的战争大韩也无法参与了,还请主父见谅。”
韩国这一次的出兵可以说是完全被秦赵魏三个老大哥挟裹着一起出兵,而且也没有得到太多的好处,反而是人力物力消耗了不少。虽然说在高唐之中也捞了一些战利品,但总体而言还是得不偿失。
所以现在秦国既然说要散伙,那么韩国当然也就不可能继续跟着赵国干下去了。
退一步说,谁知道秦国收兵之后会做出什么事情?
要是韩国前面跟着赵国继续攻伐齐国,背后却被秦国突然捅一刀,这谁顶得住啊。
秦韩两国相继表态之后,魏国主将芒卯却有些迟疑。
过了好一会之后,芒卯才苦笑道:“主父,大梁城那边尚未传来命令,还请主父再给末将几天时间。”
主父有些奇怪的看了芒卯一眼,过了好一会才点头道:“好。寡父明日便要率军继续出征,若是到时候魏王想通了,那么芒卯将军尽管从后方跟上便是,不过……”
主父伸手轻轻的敲了敲面前的桌案,微微加重了语气:“寡父希望你等都要记住,这高唐跟河间地,都是属于大赵所有的!而且既然你们的大王不愿意参与到接下来大赵伐齐的进程之中去的话,那么你我四国在出征之前签订的盟约就到此结束。接下来大赵所获得的所有土地和战利品,都和你们三国无关!”
对于主父的这番话,白起等三人自然是没有任何异议,点头应是。
片刻之后,三人起身向主父告辞,各自离开。
在门口,三人碰到了急匆匆走进来的赵国将军乐毅。
暴鸢和芒卯的脚步一顿,同时笑着向乐毅打招呼:“乐毅将军。”
乐毅也停下脚步,向着两人回礼。
白起哼了一声,跟乐毅擦肩而过。
乐毅回头看了白起一眼,也不说话,直接走入了大殿之中。
看着这一幕的暴鸢和芒卯不由对视一眼,各自摇头。
两人并肩朝着外面走去。
必须要指出来的是,虽然暴鸢和芒卯在战阵之前有一些口角,但那只是因为他们都希望能够尽可能的保存自己国家的实力罢了。
将目光放到整个战国七雄的局势之中来说的话,魏国和韩国之间的盟友关系反倒是最牢固的。
从地图上一看,魏韩两国的东边是齐国,西边是秦国,南边是楚国,北边是赵国。
这一个个要么是以前的霸主级国家,要么是现在的霸主级国家,要么是雄心勃勃准备成为新霸主的准霸主级国家……就没有一个好惹的。
所以为了生存,韩魏两国的友谊自然是必须得源远流长才行了。
因此,暴鸢和芒卯聊天的时候气氛是相对而言比较轻松而诚恳的。
暴鸢边走边道:“芒卯将军,你看这白起和乐毅之间明显不对付,怕是将来必有一战啊。”
芒卯耸了耸肩膀,有些无所谓的说道:“齐国战败,七大战国之中必然有一个新的国家取代齐国成为霸主。以如今这天下局势而言,新霸主非赵即秦,这两人分别是赵国和秦国大将,若是能够看得对眼,那反倒是咄咄怪事了。”
暴鸢一想好像还真就是这么一个道理,看了看左右无人,便笑道:“若是这赵秦相争,对于你我两国而言倒也是好事了。”
当年秦齐相争的时候,两大强国就是争先恐后的拉拢韩魏两国,那段时间韩魏两国可是得了不少好处。
别的不说,函谷关一战韩魏两国就赚得盆满钵满,只可惜后来伊阙之战全都输回去了。
一想到这里,暴鸢就不由得看了一眼面前几十步之外那个已经快要走到大门口的秦国将军身影。
该死的白起。
芒卯并未察觉到暴鸢心中的思绪,或者说他此刻的注意力并没有在那方面,稍微思索了一下之后,芒卯轻轻的叹了一口气,道:“暴鸢将军所说的前景固然是好,但是在某看来,可真就未必啊。”
暴鸢愣了一下,道:“芒卯将军为何有此一言”
芒卯道:“暴鸢将军莫非忘了,这秦国和赵国实际上行的都是法家之道,也便是所谓的霸道。只有齐国因为稷下学宫之缘故,行的乃是儒家之王道。王道之下,方才有了齐国和你我两国联合的函谷关之战,但这霸道嘛……恐怕,将来的伊阙之战又要再一次的发生了。所以某觉得,恐怕将来你我两国的日子,会更加的难过了。”
暴鸢听了芒卯的这番话,微微睁大了眼睛,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如何作答是好。
……
大梁城的宫殿之中,正在进行着一场气氛相当激烈的讨论。
孟尝君整个人的脸色涨红,说话的时候口沫横飞:“大王,如今正是大魏崛起的大好时机啊!只要魏赵一同进军,攻破了临淄之后便可平分整个齐国!到那个时候,天下诸侯虽多,又有谁敢瞧不起大魏文侯、武侯之盛世再临,亦并非空谈啊!”
面对着孟尝君的极力进谏,魏王却多少显得有些迟疑。
过了好一会之后,魏王才道:“孟尝君啊,你的意思寡人自然是了解的,但是你也要考虑一下,这临淄……当真有那么容易被攻破吗”
孟尝君十分激动的说道:“大王,齐国在陶邑和高唐两次大败之后,早就已经丧失了能够防守的力量,难道大王没有发现那赵主父力主继续进攻吗这便是因为赵国人也看出了这一点!如今齐国兵力空虚无比,加上人心震动,只要打到临淄城下,那临淄必然被攻克!临淄一克,便是齐国灭亡之时。大魏若是不参与进去的话,一切就和大魏无关了!大王,请三思啊。”
面对着孟尝君的劝说,魏王只是沉吟不语,直到被孟尝君说得急了,才道:“且让寡人考虑考虑。”
孟尝君再三劝说未果,心中也是愤怒,干脆负气而去。
看着孟尝君离去的身影,魏王的眼底也不由得闪过几丝阴霾。
孟尝君离开之后,在场的几名魏国大臣面面相觑,终于有人忍不住说道:“大王,这孟尝君身为臣子却如此咄咄逼人,实在是太过分了!”
又有人道:“大王,孟尝君如此极力劝说大王伐齐,无非是想要借机扩大他的薛邑封地,将周围齐国土地吞并。大王不可为了他的一己之私而让大魏利益受损啊。”
还有人道:“大王,齐国如今虽然大败,衰落已经成为定局,但是孟尝君所言的攻破临淄覆灭齐国,未免也太过匪夷所思了一些,臣以为根本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如今秦韩都已经开始退兵,若是大魏继续攻伐的话,万一被秦韩来了个背后偷袭又该如何为今之计,应当稳稳吃下大宋和方与两郡,便足矣。”
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
孟尝君偌大的名气,从齐国入魏直接出任相邦,也不知道绝了多少魏国大臣的念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