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恣悠悠

    七八十年代的汽油是含铅汽油,66号的汽油比后世93号的汽油还好用。

    开汽车和开拖拉机差别大了,为了让三个拖拉机手熟练货车驾驶技术。爱军舅舅和周胜英大年初二,就开着吉普车去了县武装部,借来一辆解放牌的货车。

    他和周胜英都会开货车,就当上了教练,每天教导爱国舅舅他们三个学开货车,还有简单的修理技术。

    七八十年代,开车的师傅基本上都会修车。这时候,汽车少,汽修厂更少,一些简单的毛病,都是司机自己修理。

    新选出来的拖拉机手,也忙着学开车,韩屯的麦场不够用,就去石庙的麦场上学。

    过年人们除了走亲戚,还是比较清闲的。两个麦场上,每天都围满了看热闹的人群。

    昊昊带着村里的孩子,在自己村里的麦场上,学开吉普车。二舅家的志刚和志勇,不仅会开吉普车,就连解放货车,也能开上几圈。

    据朝霞舅妈说,为了学开车,他俩没少挨揍。后来爱军舅舅看到实在是管不了,暑假里就把他俩扔到部队汽车连,技术倒是练出来了。

    有志远这个小大人看着,志刚和昊昊做教练,悠悠很少去麦场。可是智慧姐今年上了开车的瘾,每天早上拉着悠悠去练车,桂萍也跟着凑热闹。

    悠悠的懒觉睡不成了,郁闷的不行,还得强提精神陪她俩,不敢有一丝的大意。

    从年初一开始,舅姥爷家就没断过人,公社和县里的领导,找各种借口,来家里拜年,其实大家都是来找援朝舅舅的。

    正月初五,他就被地委派车接回去了,开班前夕,地委的领导得先开个会。

    从初五开始,村里人就开始盖房子,大伙分成好几班,还找了外村人帮忙,都在这一天同时动工,争取在初十以前盖完,不能耽误了厂子开工。

    盖房子的建材年前就准备好了,不足的可以随时在悠悠家的代销点里买到。

    悠悠家的代销点里,建材还是比较全的。舅姥爷和爱国舅舅家的空房子里,放的都是建材。

    附近的村子里建房子,都来悠悠家代销点买建材。价格和公社供销社一样,质量还好。

    供销社里没有的水泥、玻璃,悠悠家也有,随带的韩屯村的木工,也做不完的活计。

    他们制作的统一规格的玻璃门窗,经济适用,渐渐的被人们接受。

    现在村里的三个木工,都是趁着早晚休息的时间赶制,已经做不上卖的了。

    光是这一项,他们每月都有上百元的收入。今年他们主动要求村里成立木工组,准备大干一场。

    正月初六,悠悠开车带着胜男舅妈和姥姥,去参加玉玉阿姨的婚礼。

    婚礼热闹而隆重,临水地区和临水县里的好多领导都参加了。

    玉玉阿姨身穿大红的真丝缎旗袍,上面是手绣的凤凰图案,这是姥姥专门让罗瑞和在浙




第417章 不如意
    他作为有知识有文凭的男技术员,长得好口才又好,一直是厂里女孩子心目中的白马王子。

    玉玉阿姨跟着父亲,一直处在家人的精心呵护下,那里见过这种阵势,很快就被他的甜言蜜语俘虏了。

    玉玉把一颗心全部放到了他的身上,恋爱中的姑娘,哪里有什么理智可言,李保国越是反对,她越是要坚决。

    再说了,现在随着电影《庐山恋》的放映,年轻人把追求自由恋爱当做了崇高的理想,玉玉阿姨也没能免俗。

    李保国被闺女缠的没办法,只好同意了。今天的婚礼都是他一手操办的,来宾也是看在李保国的面子上。

    男方那边,不仅陈红旗的母亲和三个姐姐来了,七大姑八大姨的来了一大堆人,叽叽喳喳的挤在新房里。

    吃着喝着,瓜子皮、花生壳扔了一地。还到处翻看新房里的东西,弄的乱七八糟。

    一伙人看什么都新鲜,七嘴八舌的评价着:“红旗这回的对象是找着了,比以前的那些都强,这满院子的东西,得值多少万啊比原来的地主家过的都好。”

    陈红旗的母亲,高声的显摆:“他们这是相中了俺儿了,东西多又咋的,他闺女还不是个工人。

    俺红旗厂子里,像她这样的工人多了去了,不是看她娘家过的好,俺还不乐意哪。

    比她长的好的多的是,你们也见到了,原来红旗领家去的,哪个不比她长的好。

    俺儿是个孝顺的,觉得俺守寡拉扯他不容易,想让俺跟着他享福过好日子,这才忍痛割爱,同意了她的追求。

    这院子啊,就是她父亲给俺儿的补偿,以后就姓陈了。你们再来临水,就到这里看看俺,俺让儿媳妇好好的伺候你们。”

    李保国一家人都在后院,又在前面帮忙的,听到她这些混账话,恨不能过去给她撕扯个明白,不过看在李保国的面子上,没有发作。

    悠悠就是个不省心的,偷着放了些小型的机器人,让它们给新房里的婆家人,捣乱使坏。很快的,不是这个疼,就是那个痒,一屋子人乱蹦乱跳,怪叫起来。

    也顾不得吃喝了,挑着脚蹦到院子里,立马消停下来。他们也不怕犯忌讳,大声嚷嚷着新房有鬼。帮忙的人赶紧进去打扫,可没一个有问题的。

    她们在院子里呆了一会,刚进屋就又跳上了。出出进进的几次后,就怪叫着找因由:“这房子里有邪祟,咋咱们进去就有问题。”

    李保国找到了人也不是吃素的:“大喜的日子,这是说的什么混账话。这房子里开了暖气,怕是自己身上的虱子多了,暖和过来开始咬人吧。”

    一顿话把她们堵的说不出话来,只是不服气的哼哼着,翻着白眼瞧人。

    她们再怎么张狂,今天的大喜日子,也得顾着点脸面,不能在这时候闹起来。

    不过玉玉阿姨那个没心眼的,碰到这一帮子没脸没皮的,今后的日子怕是不好过了。

    李保国在临水的第一饭店,摆了三十多桌酒席。还是陈红旗知道他自己家的事,让饭店把几桌酒席送到他们的新房里,没让他家里人来饭店里吃。

    过了正月初十,村里的两个厂子都开业了。服装厂还是以加工农村人穿的衬衣裤子为主,还有就是红裙子。

    服装厂的工人看着刚下线的红裙子,惊讶的说:“城里人就



第418章 考驾照
    现在的驾照,得去地区的车管所考,当天就能办下来,不过是白色的实习驾照,一年以后才能换成正式驾照。正式驾照是红色的,外面有个绿色的塑料皮。

    年龄也没太严格的限制,悠悠他们几个孩子,就属悠悠个子矮,也到了1.62米,昊昊他们几个都一米七以上。

    不过,他们个子虽高,可明眼人一看,就是孩子。有援朝舅舅安排的人领着,车管所也没在年龄上纠结。

    可是,考核确实相当的严格。昊昊他们根本不怕,过去的一年,他们都开车上过路。

    就是智慧有些紧张,幸亏来的时候,让她开的车,也算是上过路了。

    车管所的工作人员,都过来瞧稀奇。不过,几个孩子的开车技术,全都过硬。

    他们悄悄的议论:“这是谁家的孩子啊,小小的年纪都学会了开车,准时那个领导家的孩子。”

    “谁家的领导这么牛啊,能有专车。你们不长眼啊,没看他们开来的吉普车,那是深南的牌照。这是震宇公司的车,听说老板是咱临水人。”

    “原来是这样啊,这要是在原先,算是资本家了吧,现在硬是牛起来。要不说瘦死的骆驼比牛大,咱三代血贫农,国家的政策再好,没有钱也开不起公司来。”

    “你们想啊,一个县才几辆吉普车,人家自己就能买得起。听说在深南,吉普车不是好车,那里的公司都是上海轿车。”

    “还真是人比人该死,货比货该扔。咱一辈子不吃不喝,也买不起一辆轿车。”

    他们说归说,办事的速度也比较快。一次去了十个人,全部把驾照办了下来。当然都是白色的实习驾照。

    大伙拿着临时的驾照,心里那个高兴。特别是悠悠,在车管所的垃圾篓里,捡了一堆的过期临时驾照,当成宝贝都收了起来。

    这可是历史文物,极具收藏价值。在自己的商城里,价格高着那。

    昊昊看着悠悠的高兴样,若有所思。给悠悠要了一张,回去让姥爷看。

    “姥爷,这就是收藏啊。只要是记载历史发展的,都有收藏价值。”

    姥爷接过他手里的东西,仔细的看了好久,肯定的说:“你说的对,有收藏价值的东西,不一定多值钱。今后啊,姥爷又多了个接班人。”

    昊昊不好意思了:“姥爷,我是看悠悠感兴趣,才想起来的。”

    姥爷夸他:“你能想起来,就证明在收藏上有悟性。搞收藏的,没有悟性成不了器。”

    村里人看着开回来的两辆解放牌大货车,都出来看新鲜。石庙村的群众,听见动静,也过来瞧稀奇。

    崭新的货车,墨绿的油漆铮亮,八十五的马力,五吨的载重,时速百公里,百公里耗油30升。

    不过,乡间的土路,到处坑洼不平,货车在土路上,能跑到八十公里,就是最高速度了,六十公里的时速算是正常。

    汽油的价格每公升0.10元,百公里才3元钱的成本。韩屯到临水65公里,张集到临水的60公里是沥青路面,张集到韩屯,走黄河大堤,也是相当的平坦。

    从韩屯到临水,来回最多用5元钱的油钱。比起雇车来,真是便宜。临水到韩屯,地区运输公司的租车费是50元,雇私人的车100元。

    服装厂每个星期都得雇十辆车,有了自己的货车,一个月光是服装厂的车费,至少能省下2000元钱。

    在大伙的一致要求下,两辆汽车上上满了人,在麦场里转两圈,又换上一伙人。

    全村人基本上都坐过来一遍,年纪大的坐在前面的驾驶楼里,年轻



第419章 招工人
    这时候的人们根本不敢想像万元户是什么概念,更别说十万元户了。可是,韩屯村得有多半人家是十万元户。

    村里人谁愿露富啊,每天招个亲戚住家里,时刻得防着,膈应不膈应啊。

    可是,亲戚里到的,又不能不帮衬着。尽管心里不乐意,嘴上还得捡好听的说。

    于是,大伙都给村干部提要求,让村里的干部给大家当挡箭牌。就近在周楼、石庙和向阳村,这些附近的村庄招工,回家吃住都方便。

    村干部接受了大家的建议,主动征求公社里的意见,得到了领导大力支持。

    向阳大队已经撤了,改成了向阳管区,管理的还是原向阳大队各村庄,管区书记由公社干部担任。

    向阳管区把周楼、向阳和石庙三个村的支部书记,召集到一块,把韩屯在三个村招工的事情安排了下去。

    这次招工,还是本着有宰杀技术的人员为主,年龄限制在20到40岁,总共招收80名工人。

    工作时间还是恢复原来的两班制,早5点到下午1点,下午1点到晚上9点, 8个小时工作制。

    每月两天的假期,月工资50元。根据产量加发奖金,奖金最多不超过20元。这比正式的国家工人工资都高,在八十年代初,算是高工资了。

    现在的学徒工,国家刚提的工资标准,头一年34.50元,第二年定级39.50元。以后,每5年长一级工资,级差5-7元。

    村里一日三餐都有供应,自己掏钱买着吃,不过得回家居住。

    招收的工人,经考核合格后试用。试用期一个月,试用期间,工资和正式工一样。

    听说韩屯招工的条件后,各家的亲戚都消停了。现在的人们还是相信政府的,他们都说:“韩屯村招工,公社里说了算,连韩屯的支书都不当家,别说是自家亲戚了。”

    向阳、周楼和石庙村的小青年,都兴奋极了。特别是石庙村的人,年前在韩屯帮过忙的,优先录用。

    一个星期的时间,80名工人就招好了,加上原来的60名工人,肉食厂的工人达到了140人。

    这次扩建的厂房,比原来的还多,路北的20亩防台,除了村里的医院用了三亩地,其余的地方,都盖成了厂房。

    一排排高大宽敞的厂房,和农村的住房相比,特别的显眼,给人一种信服感。

    厂房建好后,就开始安装机器,不光是生产机器,还有锅炉、发电机组、冷冻设备。就连变压器,都换了大型的。

    原来的变压器,专供村民生活用电,以及服装厂、养猪场和学校等其他用电。

    光是这些机器设备,村里投资了300多万元。这些钱对韩屯村来说,不算什么。这两年,村里的集体积累已经超千万。

    可是,在八十年代初,三百多万元的资金,别说公社了,就是在县里,也是大的投入。

    进入农历的二月,李专员就找姥姥买红富山苹果苗。有了去年的实例,今年的新增果园面积达到了二万亩。

    娘俩在临水住了十多天,才把120万颗苹果苗,全部交接清楚。为了给这些树苗找个合理的渠道,姥姥特意安排罗新华托运来大批量的食品。

    托运的食品装在大型的包装箱内,悠悠也把苹果树苗装在包装箱内。在库房转换过来,食品变成了苹果苗。

    今年各县除了购买苹果苗,还订购了一批红富山苹果插穗。毕竟各县都有种苗基地,也有技术人员。

    他们去年就嫁接了矮化沾木,今年嫁上插穗,明年就能移栽了,不过当年结不了果。

    他们育苗的成活率实在是太低了,一亩地成活的矮化沾,还不到五千



第420章 被接待
    二月十六日,姥姥和悠悠跟着援朝舅舅带领的考察团,去了深南。考察团除了有关部门的领导,还有临水收音机厂的技术人员。

    考察团没和深南的政府部门联系,上次他们就是和政府部门联系的,深南的政府和别的不一样,根本没功夫接待他们,就是帮着联系个住的地方。

    这次,他们全部靠着姥姥,姥姥和罗新华父子联系好了,不仅让他们帮忙安排吃住,还能带着他们在深南参观学习。

    姥姥震宇公司董事长的名头就是好用,火车票竟然卖给了软卧,可三天的火车坐下来,又是在大伙的眼皮子底下,作弊特碍事,把悠悠郁闷的不行。
1...99100101102103...2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