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恣悠悠

    现在的投影机效果特差,放出来的影像特别的模糊,小靳庄用的是进口投影机,效果好些但与后世的根本没法比。

    想到这里,悠悠赶紧开口:“舅姥爷,临水的震宇公司里有投影机,我就会玩。”

    “那可真是太好了,俺悠悠就是聪明,学啥都快。秀芹,明天咱路过临水时,把投影机捎回来。”

    姥姥看了一眼悠悠,心里嘀咕嘴里痛快的回答:“好!”她老人家明白,甭管有没有,只要是悠悠说有一定就有。

    投影机再好,今天也用不上,悠悠继续不断的播放各种片段。

    大伙边看边议论:“大岳庄满院子花花草草的是好看,可它不适合咱们农村。咱们庄稼人,哪有不喂猪养羊的。

    大岳庄他们那里是山区,主要养蚕。南关村没有地,没法喂猪羊,人家就在院子里种菜。”

    “咱们的猪羊都是喂苜蓿,河滩地里有的是,费些工夫一年就收入四五千。俺就是不住楼也得喂猪,估计大伙都得是俺这想法。”

    “农村谁家不喂猪羊,祖祖辈辈都这么过来的。可在楼房里喂猪羊,总觉得不对路,猪圈和楼房在一个院里,看着就别扭。”

    “咱看的三个村子,养鸡都圈起来,全靠饲料喂,连个活食都吃不上,就图吃个鲜鸡蛋。可要是放养,满院子的花草和青菜,还不得被它们嚯嚯光。”

    “小靳庄的院子里不养花不种菜,喂的鸡也圈着。整个院子都铺着花砖,拉上鸡屎铲不动扫不起,那才叫恶心。”

    悠悠姥娘她们三个妇女,光当听众了,一直没说话。这时候“老骡子”憋不住了,大声的说到:“圈起来也得喂几只鸡,咱现在虽然不靠卖鸡蛋换吃盐点火的钱,可孩生娘满月的,过日子离了鸡蛋不行。

    城里人吃鸡蛋是咱农民喂的,咱农民要是不喂鸡,想买都没处去。”

    二爷说话了:“来的路上,俺和秀芹就合计过喂牲灵子(家畜)的事。看过这三个村,俺是这么想的,说出来大伙议议。

    俺和秀芹商量的是,各家的猪圈也和村里的养猪场那样,装上自动化设备,各家再建个小沼气池,羊粪鸡屎卫生间的污水和各种垃圾都倒里面。

    咱们喂的猪羊多,生产的沼气足够各家做饭用




第548章 统一规划
    ;

    这时候的人们都自觉,自行车多了,也没有外村人来河滩割苜蓿。倒是韩屯的人,看到相邻平城县滩区地里的苜蓿成熟没人收,顺手就给收了。

    和韩屯相邻平城县的河滩地,属于十多里以外的堤里的一些村庄,而且每个村的面积都不多,也就二三百亩。

    在这交通工具简陋的年代,他们收种庄稼都艰难,根本没人来割饲草。关键是面积小,一家半亩四分的,这么远每天跑个来回,就是有自行车,来回也得一大晌,不够功夫钱。

    就是这样,才便宜了离得比较近的韩屯村。

    李专员遗憾的说:“这刚发现个典型,还没法推广,国家强调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确实有道理。”

    话题接着回到村庄规划上来,谈到具体的细节,就要悠悠给他们回放录像。

    两英寸的小镜头旁,挤着三四个脑袋,有人想看清楚些,不自觉的扒拉旁边人的脑袋。

    悠悠舅姥爷看了,对援朝说:“援朝,咱临水有投影机吗,悠悠跟大卫学会制作录像了。

    咱也和小靳庄那样,回去把这仨村的录像放给大伙看看。盖房子是全村人的大事,让大伙都参与进来。”

    现在的投影机效果特差,放出来的影像特别的模糊,小靳庄用的是进口投影机,效果好些但与后世的根本没法比。

    想到这里,悠悠赶紧开口:“舅姥爷,临水的震宇公司里有投影机,我就会玩。”

    “那可真是太好了,俺悠悠就是聪明,学啥都快。秀芹,明天咱路过临水时,把投影机捎回来。”

    姥姥看了一眼悠悠,心里嘀咕嘴里痛快的回答:“好!”她老人家明白,甭管有没有,只要是悠悠说有一定就有。

    投影机再好,今天也用不上,悠悠继续不断的播放各种片段。

    大伙边看边议论:“大岳庄满院子花花草草的是好看,可它不适合咱们农村。咱们庄稼人,哪有不喂猪养羊的。

    大岳庄他们那里是山区,主要养蚕。南关村没有地,没法喂猪羊,人家就在院子里种菜。”

    “咱们的猪羊都是喂苜蓿,河滩地里有的是,费些工夫一年就收入四五千。俺就是不住楼也得喂猪,估计大伙都得是俺这想法。”

    “农村谁家不喂猪羊,祖祖辈辈都这么过来的。可在楼房里喂猪羊,总觉得不对路,猪圈和楼房在一个院里,看着就别扭。”

    “咱看的三个村子,养鸡都圈起来,全靠饲料喂,连个活食都吃不上,就图吃个鲜鸡蛋。可要是放养,满院子的花草和青菜,还不得被它们嚯嚯光。”

    “小靳庄的院子里不养花不种菜,喂的鸡也圈着。整个院子都铺着花砖,拉上鸡屎铲不动扫不起,那才叫恶心。”

    悠悠姥娘她们三个妇女,光当听众了,一直没说话。这时候“老骡子”憋不住了,大声的说到:“圈起来也得喂几只鸡,咱现在虽然不靠卖鸡蛋换吃盐点火的钱,可孩生娘满月的,过日子离了鸡蛋不行。

    城里人吃鸡蛋是咱农民喂的,咱农民要是不喂鸡,想买都没处去。”

    二爷说话了:“来的路上,俺和秀芹就合计过喂牲灵子(家畜)的事。看过这三个村,俺是这么想的,说出来大伙议议。

    俺和秀芹商量的是,各家的猪圈也和村里的养猪场那样,装上自动化设备,各家再建个小沼气池,羊粪鸡屎卫生间的污水和各种垃圾都倒里面。

    咱们喂的猪羊多,生产的沼气足够各家做饭用



第552章 买机器
    真正的大爷韩德才大部分时间在京城居住,就是回村也很少出门,哥俩同时出现在悠悠面前的机会很少。

    全家人的称呼都变了,就姥娘没变,她还是继续喊二爷。说是亲不压族,姓韩的还得按照辈分叫。

    石支书跟着说:“悠悠,也给我们画一张,就画个南关村那样的楼房,也带前后院的。二爷您老人家这想法真好,俺觉得这才是咱庄稼人住的楼房。”

    李专员对他们说:“现在有时间了,给大伙说说你们的想法。”

    俩队长相互看了一眼,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了起来。

    “李书记,韩书记,这三天看下来,俺们真受启发。大岳庄和南关村俺们学不了,小靳庄这纺织厂合适。

    俺俩队加一起有二百多万的资金,一万锭的规模俺们钱不够,就上五千锭的。

    俺俩合计了,外国的机器俺们买不着,国产的价格低,多剩些钱建厂房收棉花。

    咱那里有的是棉花,起码原料充足有保障。纺出来的线也不愁卖,俺们也学小靳庄,卖染好的线给妇女们织布用。

    只是不知道这纺纱的机器,咋着个买法。李书记,这买机器还得您给俺们操心。”

    李专员高兴的说:“好,你俩这想法好!就你俩这想法,咱们这一次出来就算有成绩。我回去就给你们联系,先把厂房的地基给垫起来。不过买机器这事,你们可找错人了。”

    说到这里,他指着援朝对他俩说:“你们买机器,找韩书记才对,他分管工业,在这方面内行。”

    俩队长一听高兴了:“原来这事归援朝书记管啊,那可是太好了。韩书记,你别管想啥法,也得帮我们把纺纱的机器买回来。”

    得,悠悠算是明白了,都说熟人好办事,关键是熟人能耍赖。

    韩援朝还真为难:“国家鼓励发展集体经济,纺纱厂立项容易,不过买机器得等。现在百业待兴,机器设备的供应特别的紧张。

    咱们地区准备新上个五万锭的大型纺织厂,各县的纺织厂也都准备扩大规模,全都卡在了机器上,我尽量给你们争取吧。”

    那俩队长会转弯,这条路走不通人家换路走,俩人转头就找悠悠姥姥。

    “姐,咱这生产队咋着也争不过县里的厂子,俺也不让韩书记作难了。联合收割机您都能买回来,就作难给俺们买外国的机器吧。

    您们家那个叫大卫的亲戚,不就是英国的吗英国的机器价格高,可质量好啊,小靳庄的支书可是说了,都是一万锭的机器,他们的产量比县里高了一半。

    本来,俺俩就打算求您给买英国的染料,这不褪色的染料确实好,价格高俺们也得买。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咱这生产队的厂子,想打开销路,首先质量得过硬。”

    别的机器姥姥得问悠悠,纺纱机器姥姥知道。振华公司就有纺纱厂,虽然纺的是化纤纱,可机器是一样的。

    染料悠悠的商城里有,质量好价格也便宜,给部队染了一次军服,姥姥算是服气了。

    她老人家答应的爽当:“你俩和姐还客气上了,说啥求不求的,我能帮的忙肯定得帮。买机器这事姐给你们办了,染料也包在我身上,这次放心了吧。”

    把俩队长高兴的:“姐啊,有您这话俺就放心了,真是太感谢您了。”

    援朝舅舅立即凑了过来:“姑,俺咋把您老给忘了,还没他们俩明白。您老既然有门路,也帮着把地区纺织厂的机器给买了吧。

    地区纺织厂厂房建好了,人员也培训好了,就差机器了,工业局还专门排了两个同志去机械厂等。

    震宇公司的外汇全部还给您,您老回去先办这事。有了这个厂子,咱们地区的棉花就找到出路了。”

    石庙的俩队长听



第553章 方便面
    ;石支书挠挠头,话题却跑偏了:“我说玉臣,俺咋觉得你这帐算的比道伟都精通,你俩到底谁是会计啊

    不过听你这么一算,这办工厂还真有几分门道。可惜,毛刷厂这样的好事,咋着也落不到咱们头上。南关村也是没有耕地了,国家特意给批的厂子。”

    李专员听他俩说到这里,把话接了过去:“韩主任,你们村的面粉厂,是在特定环境下上马的。特供深南市场,还能解决群众的卖粮难问题,政治利益较大。”

    韩玉臣赶紧表态:“李书记,俺村里的人心里都明白,要不是您的关照,村级面粉厂根本立不上项。

    李书记,面粉厂利薄可销量大,收入还是很可观的。俺这是参观了三个村的工厂,才有了这个想法。

    俺是光顾着算经济账了,把政治利益给忘了。这两年整天忙着抓生产了,放松了政治学习。多亏了您的提醒,俺今后一定加强学习,提高政治觉悟。”

    悠悠在一旁听的目瞪口呆,穿过来快十年了,这是第一次听人念政治经。没想到一个偏僻村庄的主任,政治高调唱这么好。

    韩玉林跟着说:“李书记,政治学习没跟上,主要责任在我,再忙也不应该放松政治学习,今后我们一定改正,把政治学习抓起来。”

    李专员严肃的说:“老韩,你能主动认识到这个问题,非常好。你们要记住,不管干什么,都要把党的领导放在首位,大方向不能错了。”

    韩屯和石庙两个村的干部,异口同声的回答:“李书记,您的教导我们记住了,今后一定把政治学习放在首位。”

    李书记笑着说:“教导谈不上,不过加强政治学习是对的。”

    接着话题一转,重又回到厂子上来:“不过,韩主任刚才的话很有道理,没想到面粉厂的效益这么低。大伙再议议,怎么才能做到政治经济双丰收。”

    韩援朝主抓经济,他若有所思的说:“刚才听玉臣叔说到轧面条效益高,我这有个信息。住深办的王主任回来过年,听他说深南面条供应紧张,粮店里经常断货。

    深南的收入高,可生活节奏紧张,吃面条简单方便,南北方人都喜欢。特别是北方人,不会蒸大米,又没有卖馒头的,好些一

    一天三顿吃面条。

    我还专门去粮食系统调研过,家庭用的面条加工机,货源充足,可效率太低,每天生产量一百多斤,还得俩年轻力壮的工人操作。

    电动的面条机效率高,可货源紧张,订单都排到明年。

    王主任还捎回来几箱速食面和火腿肠,放到办公室里,让夜里加班的同志泡着吃。

    我还真吃过一次,放饭盒里倒上开水,泡几分钟就能吃。不仅方便,筋道好吃味道好,还特别的香。再加上根火腿肠,简直是美味。

    办公室的值班人员吃上了瘾,打电话又让王主任寄过两次。”

    “老骡子”疑惑的问道:“老话说:三滚饺子两滚面。用开水泡上就能吃,援朝,那面条是炒熟的吗俺倒是会做炒面,用热水调开就能吃。”

    这个问题韩援朝还真回答不上来:“具体咋做的我也不知道,咱们的面条是直的,速食面和面条的粗细差不多,可就是弯曲的折叠在一起,二两一个面块,加上一包调料,用密封的塑料袋包装着。

    听王主任说是港岛生产的,价格是高了些,二两一袋五毛钱,够买一斤面条的了,可买的特别好。

    尤其是年轻人,忙的没空做饭,下饭店吃不起,成箱的买回去当主食。”

    “一斤都合两块五了,比午餐肉罐头都贵,这钱挣的也太容易了。秀芹,你能帮咱买到这机器不,咱要是能做这面条,比干啥都合适。”“老骡子”两眼放光,兴奋的问悠悠姥姥。

    悠悠姥姥也是头一次听说速食面,她看了一眼悠悠,见她点头,才回答说:“我回去就给建业打电话,问清楚再说。”

    速食面韩援朝不了解,悠悠太熟悉了,自面世就盛行不衰的方便面,是人们公认的垃圾食品,可依然跻身于主食之列,成为快餐的首选食品,更是悠悠电子商城经营的主打商品。

    只是没想到,在八十年代初期,方便面就进入了刚刚改革开放的华国。

    &n



第553章 方便面
    ;石支书挠挠头,话题却跑偏了:“我说玉臣,俺咋觉得你这帐算的比道伟都精通,你俩到底谁是会计啊

    不过听你这么一算,这办工厂还真有几分门道。可惜,毛刷厂这样的好事,咋着也落不到咱们头上。南关村也是没有耕地了,国家特意给批的厂子。”

    李专员听他俩说到这里,把话接了过去:“韩主任,你们村的面粉厂,是在特定环境下上马的。特供深南市场,还能解决群众的卖粮难问题,政治利益较大。”
1...137138139140141...2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