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恣悠悠
韩玉臣赶紧表态:“李书记,俺村里的人心里都明白,要不是您的关照,村级面粉厂根本立不上项。
李书记,面粉厂利薄可销量大,收入还是很可观的。俺这是参观了三个村的工厂,才有了这个想法。
俺是光顾着算经济账了,把政治利益给忘了。这两年整天忙着抓生产了,放松了政治学习。多亏了您的提醒,俺今后一定加强学习,提高政治觉悟。”
悠悠在一旁听的目瞪口呆,穿过来快十年了,这是第一次听人念政治经。没想到一个偏僻村庄的主任,政治高调唱这么好。
韩玉林跟着说:“李书记,政治学习没跟上,主要责任在我,再忙也不应该放松政治学习,今后我们一定改正,把政治学习抓起来。”
李专员严肃的说:“老韩,你能主动认识到这个问题,非常好。你们要记住,不管干什么,都要把党的领导放在首位,大方向不能错了。”
韩屯和石庙两个村的干部,异口同声的回答:“李书记,您的教导我们记住了,今后一定把政治学习放在首位。”
李书记笑着说:“教导谈不上,不过加强政治学习是对的。”
接着话题一转,重又回到厂子上来:“不过,韩主任刚才的话很有道理,没想到面粉厂的效益这么低。大伙再议议,怎么才能做到政治经济双丰收。”
韩援朝主抓经济,他若有所思的说:“刚才听玉臣叔说到轧面条效益高,我这有个信息。住深办的王主任回来过年,听他说深南面条供应紧张,粮店里经常断货。
深南的收入高,可生活节奏紧张,吃面条简单方便,南北方人都喜欢。特别是北方人,不会蒸大米,又没有卖馒头的,好些一
一天三顿吃面条。
我还专门去粮食系统调研过,家庭用的面条加工机,货源充足,可效率太低,每天生产量一百多斤,还得俩年轻力壮的工人操作。
电动的面条机效率高,可货源紧张,订单都排到明年。
王主任还捎回来几箱速食面和火腿肠,放到办公室里,让夜里加班的同志泡着吃。
我还真吃过一次,放饭盒里倒上开水,泡几分钟就能吃。不仅方便,筋道好吃味道好,还特别的香。再加上根火腿肠,简直是美味。
办公室的值班人员吃上了瘾,打电话又让王主任寄过两次。”
“老骡子”疑惑的问道:“老话说:三滚饺子两滚面。用开水泡上就能吃,援朝,那面条是炒熟的吗俺倒是会做炒面,用热水调开就能吃。”
这个问题韩援朝还真回答不上来:“具体咋做的我也不知道,咱们的面条是直的,速食面和面条的粗细差不多,可就是弯曲的折叠在一起,二两一个面块,加上一包调料,用密封的塑料袋包装着。
听王主任说是港岛生产的,价格是高了些,二两一袋五毛钱,够买一斤面条的了,可买的特别好。
尤其是年轻人,忙的没空做饭,下饭店吃不起,成箱的买回去当主食。”
“一斤都合两块五了,比午餐肉罐头都贵,这钱挣的也太容易了。秀芹,你能帮咱买到这机器不,咱要是能做这面条,比干啥都合适。”“老骡子”两眼放光,兴奋的问悠悠姥姥。
悠悠姥姥也是头一次听说速食面,她看了一眼悠悠,见她点头,才回答说:“我回去就给建业打电话,问清楚再说。”
速食面韩援朝不了解,悠悠太熟悉了,自面世就盛行不衰的方便面,是人们公认的垃圾食品,可依然跻身于主食之列,成为快餐的首选食品,更是悠悠电子商城经营的主打商品。
只是没想到,在八十年代初期,方便面就进入了刚刚改革开放的华国。
&n
第554章 火腿肠
;悠悠的千亩仓储园内,方便面库房就占了一个区域,各种各样的方便面,达上千种之多。
后世的悠悠非常喜欢方便面,明知是垃圾食品,可总是抵挡不住那种特殊香味的诱惑,几乎每晚都泡加火腿肠的桶面做宵夜。
方便面的味道太浓郁了,穿过来后,悠悠不仅没敢拿出来过,就连在仓储园里,也不敢吃泡面,怕把味道带过来。
唉,那令人又爱又恨的浓郁的味道。后世的空调火车上,就严禁吃泡面。动车和高铁,候车室内也不准吃。
悠悠还没从方便面中回过神,又听韩援朝问姥姥:“姑,您再帮着问下做火腿肠的机器。我吃着火腿肠,和咱们生产的粉肚差不多,形状和咱们的熏肠相似,不过味道是真好。
火腿肠二两一根,一个人吃份量刚好。用塑料肠包装,携带和食用都方便,关键是火腿肠的保质期长,半年的保质期比粉肚长了一倍。价格可就高多了,二两一根卖到了一块钱。”
粉肚是用肉食厂里的碎肉加工的,由于添加了淀粉,价格比午餐肉便宜多了,一块钱一斤。
听韩援朝说火腿肠二两买一块钱,韩屯村的人全都来了兴致。速食面的效益高,可大伙都没见过。粉肚和熏肠大伙都熟悉,关键是利润太诱人了。
“援朝,火腿肠价格怎高,好卖不”
“别说一块了,咱就五毛一根往外卖,也是好利。”
“人家外国人就是能,咱会做粉肚还会做熏肠,就没人想到把粉肚装到肠里卖。”
“援朝,你托王主任帮咱们村里买几箱方便面和火腿肠,咱们大伙都尝尝。”
悠悠真想从自己的商城里拿出两箱方便面和火腿肠,让大伙吃个过瘾。心里再冲动,绝对不敢付诸行动。
自己的商场里,火腿肠比方便面更多,品种齐全,花样繁多。
火腿肠最先起源于欧美,进入中国的历史并不长。
1986年,在一个国际食品博览会上,一套岛国火腿肠生产样机引起了春都肉联
联厂代表的浓厚兴趣。正是这套被他们买走的机械设备,生产出了中国第一根火腿肠。
1987年华国第一根火腿肠在春都诞生。从此,中原大地掀起了火腿肠销售的热潮,发展成了中国肉制品市场的主导产业之一。
火腿肠产量占整个肉制品产量的三分之一,华国人每年要吃掉几百亿根的香肠。
东北、华北人最爱火腿肠,北方的市场明显好于南方,所以国内火腿肠生产量较大的企业多半集中在中原、鲁中两省,占到全国总量的80以上。
对火腿肠有段经典描述:
泡面的最佳搭档
炒饭的亲密基友
鸡蛋灌饼的灵魂伴侣
火腿肠自出道以来
一直靠着朴实百搭香味浓
和没钱也能整点肉的群众路线
笼络了大批馋鬼的心
援朝舅舅吃过之后,就对方便面和火腿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他说,地委办的同志更是吃上了瘾。
韩玉林问儿子:“援朝,咱国内有生产火腿肠的不”
“没有!我专门问过有关的部门,国内还没有生产火腿肠的厂家,关键是没有机器。可在欧美和岛国,火腿肠是人们的常用肉食品,非常普及。
我知道的情况就这些,让俺姑找大卫和建业打听一下,他俩一个英国,一个美国,应该更清楚。”
在这资讯封闭的年代,韩援朝能了解到这些情况,也着实不易。
听援朝说国内没有做火腿肠的机器,韩道伟转头就找悠悠
第554章 火腿肠
;悠悠的千亩仓储园内,方便面库房就占了一个区域,各种各样的方便面,达上千种之多。
后世的悠悠非常喜欢方便面,明知是垃圾食品,可总是抵挡不住那种特殊香味的诱惑,几乎每晚都泡加火腿肠的桶面做宵夜。
方便面的味道太浓郁了,穿过来后,悠悠不仅没敢拿出来过,就连在仓储园里,也不敢吃泡面,怕把味道带过来。
唉,那令人又爱又恨的浓郁的味道。后世的空调火车上,就严禁吃泡面。动车和高铁,候车室内也不准吃。
悠悠还没从方便面中回过神,又听韩援朝问姥姥:“姑,您再帮着问下做火腿肠的机器。我吃着火腿肠,和咱们生产的粉肚差不多,形状和咱们的熏肠相似,不过味道是真好。
火腿肠二两一根,一个人吃份量刚好。用塑料肠包装,携带和食用都方便,关键是火腿肠的保质期长,半年的保质期比粉肚长了一倍。价格可就高多了,二两一根卖到了一块钱。”
粉肚是用肉食厂里的碎肉加工的,由于添加了淀粉,价格比午餐肉便宜多了,一块钱一斤。
听韩援朝说火腿肠二两买一块钱,韩屯村的人全都来了兴致。速食面的效益高,可大伙都没见过。粉肚和熏肠大伙都熟悉,关键是利润太诱人了。
“援朝,火腿肠价格怎高,好卖不”
“别说一块了,咱就五毛一根往外卖,也是好利。”
“人家外国人就是能,咱会做粉肚还会做熏肠,就没人想到把粉肚装到肠里卖。”
“援朝,你托王主任帮咱们村里买几箱方便面和火腿肠,咱们大伙都尝尝。”
悠悠真想从自己的商城里拿出两箱方便面和火腿肠,让大伙吃个过瘾。心里再冲动,绝对不敢付诸行动。
自己的商场里,火腿肠比方便面更多,品种齐全,花样繁多。
火腿肠最先起源于欧美,进入中国的历史并不长。
1986年,在一个国际食品博览会上,一套岛国火腿肠生产样机引起了春都肉联
联厂代表的浓厚兴趣。正是这套被他们买走的机械设备,生产出了中国第一根火腿肠。
1987年华国第一根火腿肠在春都诞生。从此,中原大地掀起了火腿肠销售的热潮,发展成了中国肉制品市场的主导产业之一。
火腿肠产量占整个肉制品产量的三分之一,华国人每年要吃掉几百亿根的香肠。
东北、华北人最爱火腿肠,北方的市场明显好于南方,所以国内火腿肠生产量较大的企业多半集中在中原、鲁中两省,占到全国总量的80以上。
对火腿肠有段经典描述:
泡面的最佳搭档
炒饭的亲密基友
鸡蛋灌饼的灵魂伴侣
火腿肠自出道以来
一直靠着朴实百搭香味浓
和没钱也能整点肉的群众路线
笼络了大批馋鬼的心
援朝舅舅吃过之后,就对方便面和火腿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他说,地委办的同志更是吃上了瘾。
韩玉林问儿子:“援朝,咱国内有生产火腿肠的不”
“没有!我专门问过有关的部门,国内还没有生产火腿肠的厂家,关键是没有机器。可在欧美和岛国,火腿肠是人们的常用肉食品,非常普及。
我知道的情况就这些,让俺姑找大卫和建业打听一下,他俩一个英国,一个美国,应该更清楚。”
在这资讯封闭的年代,韩援朝能了解到这些情况,也着实不易。
听援朝说国内没有做火腿肠的机器,韩道伟转头就找悠悠
第555章 投资建房
大伙一直议论到夜里十点,想到明天还得早起往回赶,才意犹未尽的回房休息。
回到房间,姥姥就对悠悠说“悠悠,你那商城里有这两样东西吧,赶紧拿出来让姥姥尝尝。”
悠悠则说“姥娘,咱俩还是进去吧,这么晚了也没人过来了。”
进到商城十多分钟,姥姥就把一大碗加火腿肠的方便面吃完了。悠悠近十年没吃,给自己泡了份一桶半,十多年没吃,咋着也不能亏了自己。
她老人家摸着自己微涨的肚子,满足的说道“怪不得叫速食面,还真快。这火腿肠也好吃,外包装更好,不油不腻的携带方便,比带煮鸡蛋好。鸡蛋易碎,凉鸡蛋吃多了胃疼。”
接着她又疑惑的问道“悠悠,这么好的东西,你以前咋没往外拿过”
悠悠嗅了嗅鼻子,然后说道“姥娘,您老闻闻自己,这味道够浓吧,一时半会的消不了,咱娘俩得洗澡去。”
洗澡的时候,悠悠在平板电脑上把方便面和火腿肠的资料调出来,让姥姥观看,自己去找周公了。
一夜无梦,天明时分,还是姥姥把她叫醒的。今天回家,路程比出来的时候,近了三分之一,倒是没起太早,七点吃早饭,七点半出发。
姥姥临出去前,还遗憾的说“不是怕把味道带出去,姥娘真想再吃碗泡面。”
得,一夜的工夫,姥姥连泡面都弄懂了,老太太接受能力挺强。
“悠悠,今天是不行了,回去你就带姥娘去方便面和火腿肠库区看看,让姥娘看看这成千上万的东西都是啥样的。”
“姥娘,这个容易。”随后悠悠又问道“您老不是想进来偷吃吧”
“啥叫偷吃,姥娘就是吃也是应当应份的。越大越不会说话,贫嘴呱啦舌的没正行。”姥姥嫌弃的看着她。
“悠悠,你那商城里的方便面五毛不行吧,俺看光是那碗就值五毛钱。”
得,老太太这思维跳跃够大的,注意力跑碗上去了。
“姥娘,碗面价格高,五元一碗。”
“那这碗也太贵了,不过可真是好,碰不破摔不烂,小孩和老人用合适。我咋觉得它能隔热,还有密封的盖子,加上能折叠的叉子,贵是贵了些,可东西是真好。”
五元一碗的方便面,价格高的可不是碗,而是面块和调料。
悠悠给姥姥拿的是聚酯硬塑碗面,这东西在后世非常便宜,可循环利用。后世方便面大多是碗面和桶面,都是用的这种材料。
可现在,塑胶产品稀缺,比钢铁和铝制品价格还高。除了塑料布和塑料桶,悠悠很少见别的塑料制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