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恣悠悠
到了中午,参加麦收的工作人员都在护村林下休息,树下舅姥爷早就派人打扫干净了,在地上铺了好多张席子。
周围放着许多的脸盆,水桶里有刚打上来的井水,也有烧好的绿豆水,还有一筐筐洗干净的麦黄杏。
村里有杏树的人家,舅姥爷都安排他们,把自家的成熟的黄杏摘下来,清洗干净,按一斤小麦三斤杏的比例收了上来。
供销社的食堂里送来了一笼笼的大包子,加上村里熬好的一桶桶绿豆水,村里的干部,把自己家里的咸鸡蛋,煮熟了送过来,一共有二百多个,每人都够两个了。还送来了几辫新蒜,前来参加麦收的干部都非常满意。
东西虽然不多也不值钱,但他贴心,代表的是群众的一片心意和敬重。
县委李书记和大家一起席地而坐,一同吃饭,真正的和群众打成一片。吃过午饭,大家割了一上午的麦子,确实累了,躺在铺在地上的席子上面,就那么睡了,一直休息到下午三点多。
地里的小麦经过太阳的暴晒,一碰就脱粒,下午不能割了。来人都集中到麦场,帮助打场。
几辆拖拉机拖着石磙,在场上来回的碾压,几十人跟在后面翻场。人多力量大,不到下午五点,一大场麦子不到一个小时,就压了出来。
县委李书记来了兴趣,亲自扬场,居然干得有模有样,看来是农民出身,怪不得那么务实。看着一堆堆新麦,舅姥爷和几个村干部一商量,把打出的第一场新麦上交爱国粮。
当场就把磅推了出来,县粮局和公社粮所的同志,现场过称装麻袋。公社一共来了五辆拖拉机,一辆拉四千斤,一共装了两万斤小麦。
县委李书记高兴地吩咐农机局和粮局的同志,要他们天天来帮忙,把十万斤粮食拉走才算完。并拍着舅姥爷的肩膀,“我在表彰会上亲手给你带红花。”
六点多钟,来人都走了,舅姥爷召集村里人分麦子,每人三十斤,剩下的一万多斤麦子,一会的功夫就分完了,大伙都高兴地往家运麦子。
接下来的三天,公社都组织人员前来帮忙,五辆拖拉机更是连着来了四天,每天拉走两万斤小麦。十万斤麦子就拉完了,省了村里送公粮的麻烦。
今年的小麦虽然丰收了,但有了县里和公社的帮忙,村民倒没有往年疲劳,运输和打场都用的拖拉机。石庙村尽管比韩屯早动手四五天,韩屯村麦收结束了,石庙村还没打完场。
今年的麦收,悠悠家的伙食非常好,每天的早饭,姥姥都烙一大摞白面千层饼,每层都有油盐和花椒面,外焦里嫩,咬一口喷香。姥姥说吃油饼撑时候,麦天人出力大,得吃挡饿的,咸鸡蛋每天都煮十几个。
午饭,除了炒青菜,姥姥把年后淹的腊肉都拿了出来,每天煎一盘。腊肉切成薄片,外面挂上面
第87章 戗麦茬
五月初六,生产队合垛,就是把压过一遍的麦秸都摊在麦场上,重新碾压一遍。打净的麦秸剁成几个大垛,留着以后慢慢地喂牛。结果,每人又分了十斤栾(luan)场麦。合上剁,今年的麦收算是结束了。
男人们聚在一起,算着今年小麦的收成。会计韩道伟最后公布,五百亩小麦平均亩产三百五十斤,除去上交的十万斤爱国粮,留下麦种和部分预留粮,人均分小麦二百斤。
二百斤是明面上的,上报给公社。暗地里,每个人还分了二十多斤的压场麦,十几斤的栾场麦,加一起四十多斤。
当然,家里劳力多工分多的,分得就多些。不过,最少的人家,每人也有一百五十斤。
麦场南边的场屋里,支起了两口大锅,村里的焗匠(做饭的师傅)在炸面块。屋外放着一个大盆,里面盛着炸好的面块,人们随便拿着吃。今天队里吃公饭,大人孩子都管饱。
吃合剁饭是大部分村庄的习惯,就一样面食:炸面快。在这个时代可是好饭食,过年人们炸丸子,都是用杂面。
不过,像韩屯村这样,全村人管饱的,可没几个村子。别的村庄都是参加合剁的男劳力,没人分个三五块,拿回家吃。
大人笑孩子叫,麦场里一片欢声笑语。大家都高兴的说,今年的麦收最轻松,收成最好。
舅姥爷被大家奉成的有点晕,走到那大家就夸到那,最后干脆坐到石磙上,笑着看大家干活,谁说也不答话了。
“三夏”大忙,抢收抢种抢管,麦收结束了,该抢种了。天公作美,初六的夜里就下了一场透雨,初七大伙就在家歇了一天。
村里的耕地都是粘土地,中雨过后,沾脚沾得走不动,得停一天才能下地。要是碰上场大雨,得等三四天。
连着两天,大伙都忙着种大豆。妇女在前面拉耧,男劳力在后面耩。走在地里,看见地上有个麦穗,还弯腰捡起来,拿在手里,走到地头放下。几个未婚的女青年,把拾的麦穗放在一起,攒起来一起过“乞巧节”。
种完豆子,就该给春作物除草了。大伙带着草帽,顶着大大的毒太阳,越热越在地里锄草,说是太阳毒,锄下来的草很快就被晒死了,这样效果才好。
中间休息的时候,队里安排人员担来两桶井水,人们趴在桶上,你喝几口他喝几口,两桶水很快就被喝光,也没听说谁喝生水得了毛病。
大家的脸被晒得通红,特别是妇女劳力,几天下来都晒黑了,也没人采取防晒措施,这时的女人根本就没有美容的意识。
人们的衣服后背都被汗水湿透了,贴在身上,头发成缕的粘在额头上。悠悠看了,真切地感受到《锄禾》的意境,深深地理解了农民的艰辛。
妈妈放假了,也得跟着大伙下地干活,悠悠本想给她在商城购买一套高级防晒品,看了人们汗流满面的情况,就放弃了,这满脸擦不及的汗水,什么防晒品也存不住。
悠悠有种冲动,真想在商城购买几台中耕机器,把大家从艰苦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可想到现实情况,只剩下了深深的无奈。
老人和孩子舍不得闲着,挎着篮子,在麦地里拾漏下的麦穗。忙活一天也捡不了二斤麦子,就这大家还满意的不行,都说今年的麦子穗头大,往年一天连一斤麦子都捡不到。
其实麦穗也捡不了几天,地里的麦茬就被堤外的人给戗光了。他们推着各种车子,拖家带口,全家出动,到韩屯的麦地里戗麦茬。
戗麦茬,是用宽刃的铲子,把割麦留下的茬子,挨地皮戗下来。这活计比较费
第88章 鸡瘟
麦收期间,农活又忙又累,人们卖鸡蛋的少了,都留着改善生活。“三夏”结束了,卖鸡蛋的还是不多,姥姥感到奇怪。
石庙的人过来买东西时才知道,原来附近的村里都在“传鸡”,就是大面积的爆发了鸡瘟。那人还奇怪那:“今年传鸡传的厉害,附近庄上鸡都快死绝了,你们村的鸡没有死的”
“没有啊,啥时候发生的事”姥姥赶忙问。
“也就是这几天的事,俺家的鸡前一天还好好的,第二天撒开鸡窝,死里头好几只。又是放血又是喂蒜的,才活过来三只,还不下蛋了,喂的十多只小鸡还没剩一半。你们赶紧给鸡喂蒜吧,兴许能躲过去。”那个妇女好意的提醒。
“多亏您提醒,我赶紧给大家说去,光忙着收麦了,还真不知道。”
悠悠心想:看来自己没白忙活,偷着满村的撒防疫药终于有了成效。同时,对广大人民的智慧相当的敬佩,要知道,用大蒜预防和治疗鸡瘟直到后世,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悠悠立即跑着在全村撒拌了防疫药的鸡食,幸好村里的鸡都是散养的,悠悠玩似的转悠一圈,就给全村的鸡防疫了。
姥姥立即告诉大家附近发生鸡瘟的消息,家家户乎忙着剁蒜,掺在鸡食里,小鸡重新圈了起来,全村如临大敌。
大伙相互转告,最近尽量别走亲戚,也别留亲戚常驻,更加不能帮亲戚家养鸡。
还真让大家说着了,到了晚上,二奶奶家的大闺女夫妻俩,就用鸡笼提着自家的鸡送了来。二奶奶看了,连门也没让他们进。
她闺女快急哭了:“娘,俺婆婆让送来的,俺们村里传鸡传的可厉害了。但俺家的鸡真没病,就让俺放这吧。”
她女婿也说:“俺娘说了,要是躲不过去,谁也不怨。再说,俺俩趁天黑来的,咱家又在村头上,没人看见。”
二奶奶气急了:“你俩真傻还是假傻,这是能瞒住的事,再说,咱家的辈长,一个村子的人都敬着俺和你爹,俺不能干这昧良心的事。”
又对女儿说:“回去告诉你婆婆,咱家今年喂的鸡多,你家的鸡真死了,我送给你们几只母鸡。你俩赶紧的拿着鸡走吧,别传着咱家的鸡,再说悠悠家大小鸡加一起六七十只,你就没长脑子吗”
二奶奶撵走了女儿,到队里的猪圈里铲了几铁锨石灰撒在了自家院里消毒,还来到悠悠家说明了情况,让悠悠姥姥注意看着点自家的鸡,有情况赶紧采取措施。
悠悠对二奶奶的人品更加的钦佩,到了晚上,对整个大院彻底消毒。
鸡瘟来的猛去的也快,韩屯村的鸡没被传染。周围村的人就开始瞎猜上了,说是韩屯用的氨水消毒,人闻着都难受,病毒都被熏死了,村子里的鸡得了祭。
都抱怨自己村的干部,没眼光没见识,说既然上级号召让使用氨水,肯定是有好处的。国家还能坑害老百姓,不管到啥时都得听伟大领袖的话,跟党走没错。
悠悠听了这些议论,顿感无语,这都哪跟哪啊,脑补的也太离谱了吧。
农历的五月十二号,小学开学了。妈妈终于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站在了讲台上。悠悠松了一口气,每天早晚给妈妈冲一杯蜂蜜水喝,赶紧地帮妈妈恢复被晒黑的皮肤。
妈妈不知内情,感慨地说:“还是闺女细心,知冷知热的,怪不得都说闺女是娘的贴身小棉袄。”
悠悠故意的气她:“这么热的天,您还想棉袄,不嫌热啊”把一家人笑的东倒西歪。
过了麦,娘看妮。人们磨
第89章 青霉素
第二天一早,宝景真的接回了他大姐和外甥,外甥狗剩“哇哇“的哭着,离家好远都能听到。
二奶奶听见哭声赶紧往外跑,连声的问:“这是咋了,咋哭这么厉害”
宝景累的呼哧带喘的,上气不接下气的回答:“娘,狗剩得了黄水疮,俺姐怕他抓,用布把他的手包上了。他没法挠了,急得哭起来。”
桂莲跟在后面,和她娘说:“俺婆婆看着他,光顾着自己说话,也没管他的事,俺村里的孩子有得的,大点的孩子知道躲着,狗剩小不懂,就沾上了。
就是按兄弟不去,俺也得来。别的医生看不好,吴医生医术高,俺想让他给看看。娘,俺提了几次,婆婆都不给钱。让俺爹给吴医生说说,看能让俺赊账不,等以后俺有了钱就还。”
二奶奶用手拍了她一巴掌,“你个傻妮子,你婆婆啥样不知道啊,你再等几天她也不会给钱。一开始就该带着孩子回来,让孩子遭这罪,你个当娘的不心疼啊。
回来了就好,咱家今年好过了,卖毛地梨子攒了点钱,够给狗剩看疮的。赶紧回家吃饭,吃完就去找吴医生。”
接着又哄外甥:“狗剩乖,不哭了哈,姥姥给你煮鸡蛋吃。”
一听有吃的,狗剩马上不哭了,打着咯的说:“咯,姥姥,我吃鸡蛋。咯,姥姥,我还吃糖包子。咯,姥姥,二婶子个不要脸。咯,她抢狗剩的糖包子吃。咯,姥姥,她回回都抢我的,就是噎不死。”
桂莲跟在后面说:“娘,您给拿的糖包子,俺婆婆锁起来,做饭就给狗剩溜个。老二媳妇害病(怀孕)馋的慌,又是个脸皮厚的,婆婆不让她吃就从狗剩手里抢,挨着骂就吃完了,每次都惹的狗剩哭半天。”
二奶奶听了直叹气:“桂莲啊,都怨娘没打听清楚,光看留根是个好的,没想到他家是这么个烂摊子,苦了你啦孩子,这以后的日子可咋熬啊。”
宝景接过来说:“娘,您别愁,咱养着俺姐姐呗。悠悠姥姥不是说了,就是在咱村里割草卖,换的公分也够俺姐她娘俩吃的。”
二奶奶心里叹气,还得安慰闺女:“桂莲,你听到了吗,你兄弟大了,知道疼你了。你以后有啥难事就回来,别在自己受着,你兄弟能给你撑腰了。”
桂莲听了宝景的话也高兴,“娘,俺知道了,宝景还真是长大了,不止是个子高,说话也像个大人。这次去接俺,俺婆婆还说,两年没见,你兄弟咋长这么高了。
娘,您时没看见,俺兄弟稳稳的往那一站,话说的也大气,俺婆婆还真把他当大人了,也没敢说难听的。”
迪迪在家听到孩子哭,就跑出去看,悠悠赶紧跟上。
二爷家的门前,狗剩穿着个裤衩站在那里,脸上、胸前到处都是豆粒的红疙瘩,有的溃烂了,往外冒黄水,有的疙瘩上黄水干了,留着个晶莹的硬块。还有的疙瘩下面一溜红痕,全都溃烂了,冒出的黄水还在往下流。
所有溃疡的地方都涂着紫药水,脸上胸前红的疙瘩,黄的结晶,紫的药水,交织在一起,让人看的头皮发麻。
狗剩的双手都用布缠着,包成了两个馒头状。他挣扎着挥舞胳膊,往身上脸上蹭。嘴里嗷嗷的喊:“娘,你给我挠挠,痒痒死了。”
桂莲用力抓着他的双手,“狗剩好孩子,最听娘的话了,别摸。你忘了吗,沾了黄水就起疮。”
二奶奶正用温盐水给他擦拭,心疼的说:“孩子得受多大的罪,你啊,这性
第90章 收购乱发
桂莲激动的说:“谢谢您了吴医生,俺要是早知道您能给看除根,早两天来就好了。”
二奶奶掏出个手绢,打开里面是些零钱。“吴医生,总共都是钱啊”
“二奶奶,您给八毛二就行,是这只青霉素的钱。药水是我自己配的,不用给钱了。”
“那怎么行啊!吴医生,这是一块钱,够不够啊”
悠悠爸拉开抽屉,找出一毛八分的零钱,递到二奶奶手里。“二奶奶,青霉素是花钱买的,我当不了家。我自己配的药水,咋能要钱。狗剩不是咱村的人,合作医疗也不在咱村里,要不这青霉素也不用拿钱。”
宝景在一旁感激的说:“谢谢您吴医生,在他们村里的卫生室是不用花钱,可根本没有青霉素。
公社的医院有青霉素,得了大病的才给用,长黄水疮根本不给用。
要不是您给打这支青霉素,狗剩这黄水疮,一个热天也好不了,得遭多大的罪。”
吆喝,宝景这徒弟还真的没白叫,看来多少的懂点门道。
悠悠听了,才想起来现在的合作医疗制度,群众在自己参保的卫生室,吃药看病是不用花钱的。不过,就现在村级的医疗条件,稍微大些的病,就得去公社医院,看病吃药得拿一半的钱。
要是去县里的医院,报销的比例就小了,才30,自己得拿大头。去地区和省里的医院,就不给报销了,自己全部负担。
狗剩止住了痒,也不哭闹了。带着两眼的泪花子,回家看到煮好的两鸡蛋,立即高兴起来。
“姥姥,我吃鸡蛋。姥姥,还是您好,俺奶奶煮了鸡蛋自己偷着吃,她把鸡蛋皮埋到粪坑里,我都挖出来了还不承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