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恣悠悠

    “那是,你是没见过,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看见。”姥姥又开始怀旧。

    悠悠暗地里吐槽:当谁都和您老一样那,我虽然没见过大堆的钞票,可我见的数字,后面带着数不清的零。后世大家都在网上支付,谁还用现金啊。

    不过,对着这么一大堆的钞票,视觉的冲击力还是挺大的。谁说现在的购买力差,自己的小小代销点,六天的时间,营业额高大两万多。

    光是民工就来了接近二千人,石庙一个村快五百户,大伙都是冲着赠送活动来的,最少的消费也是十元。韩屯村有的毛地梨子的额外收入,那家都买二十多块钱的东西。

    “姥姥,咱现在有钱了,您说咱应该先买什么头发,铜钱,还是房子,要不咱在临水也买套房子吧。”

    “就没见过你这样的,挣点钱就想着怎么花出去。真是应了那句老话,狗窝里放不住桗搭(duoda,干粮)。”

    “姥姥,这您




第78章 燎麦穗
    这年代虽然提倡喜事新办,男到女家落户,但真正做到的却近乎于无,除非是绝户人家和男方特困难的人家。

    相比较下,韩屯村预定的媳妇就不尽人意了,虽然有几个露苗头的,但女孩子脸皮薄,没一个吐口的,气得悠悠舅姥爷看见那几个追妹子的小青年就瞪眼。

    不过,结局是美好的,大会战结束后,在韩屯住的女队员有三个嫁了过来。

    她们都看中了韩屯村的富裕生活,起码有粮食吃,不像堤外的大多数村庄,一年四季吃红薯。

    这里的人有句口头语:“地瓜饭,地瓜馍,离了地瓜不能活”,说的就是堤外村庄的生活状况。

    滩区的人说的更贴切:“刮过来的南风都带着红薯味”,有的人还自豪地吹大气:“河滩里的扫帚疙瘩戴个帽,都能娶上媳妇”。

    不只是馋肉了,悠悠的商城里的野菜也快断货了。已经十来天没去河滩了,喂猪羊的苜蓿,都是昊昊放学后骑车割回来的。

    四月十五日,代销点里的赠送活动结束,来的人很少,全家人也跟着松闲下来。

    悠悠跟着桂萍去了河滩,出村一看,麦芒都发黄了,麦穗大而整齐,麦粒饱满,用桂萍的话就是:“俺爹说今年的麦子好,麦粒拱得呲牙咧嘴。”

    桂萍顺手拽了个麦穗,用手搓掉外皮,剩下碧绿饱满的麦粒,递给了悠悠。悠悠放到嘴里,满口的清香,还带着一丝甜味,“真好吃!”

    “一会到了河滩,给你燎麦穗,比这好吃多了。”桂萍告诉悠悠,这几天她们都燎麦穗吃。

    河滩上的苜蓿快一尺高了,东一片西一片的,近处的被大家割得高低不平。桂萍领着悠悠往远处走,东边的苜蓿长得好多了。

    四栓她们几个都来了,到处跑着挖水红花。看到悠悠就站起来,大声地问:“悠悠,你家忙完了”

    “忙完了,往后不送纱巾了,也没货了。明天我就跟姥姥去进货。”

    “你姥姥真疼你,去那都让你跟着。悠悠,大城市啥样啊,好不”

    “我帮着姥姥算账,姥姥当然带着我了。”悠悠故意地显摆。

    “悠悠,还是你好啊,你妈妈教学,也教会你认字算账。”小伙伴羡慕地说。

    “你们也去上学吧,学好了以后到大城市上班。”悠悠鼓动她们。

    “俺爹不让上。”四栓委屈地说。

    “一会我教你们。”悠悠许诺。

    有苜蓿遮挡,悠悠放出来大批的机器人,采挖水红花,自己跑着往空间里收。桂萍嘱咐她:“悠悠,你在近处挖就行,别跑远了。”

    “知道了。”悠悠应着继续跑。笑话,跟着你们自己咋作弊。

    挖了一个多小时,几个人聚在一块休息。悠悠掏出来一把糖块,分给她们吃。小伙伴已经习惯了,接过去说:“悠悠等着,给你燎麦穗吃。”

    桂萍和景云拢了一堆干草和柴棒,景云拿出一盒火柴,四栓倒出半篮子的麦穗,大家把麦穗绑成把,拿着放在点燃的火堆上燎。

    把麦芒燎没了,麦穗变成金黄色,就放在一边凉,接着燎下一把。一会的功夫,一人就燎了两三把,火也快灭了。在旁边挖了些土,把火堆埋上了。

    大家用手搓燎好的麦穗,用嘴把麦芒吹出去,剩下焦黄的麦粒。

    你递给悠悠一把,她递给悠悠一把。金黄的麦粒带点焦痕,悠悠吃到嘴里,



第79章 短袖火了
    “哎,您可有日子没来了。找站长说声,我多给你点。”王师傅痛快的答道,还朝屋里看了两眼。

    站长随着王师傅的声音走了出来,“你个老王,嫂子,要多少给老王说,今天杀的猪大,您可劲买。”

    “那好,谢谢站长啦,麻烦王师傅给砍四五斤吧。前几天,俺哥一家子都跟着忙,借您的光给他们改善回生活。今天,还得让站长费心,您给安排人收鸡蛋吧,我去趟临水。”

    姥姥把毛驴车托付给站长,接过王师傅递给的五斤猪肉,交上钱,领着悠悠去搭车。

    娘俩到了临水,直接把货物运到了李保国家的胡同口。正如姥姥所料,刚卸完货,李保国就赶了过来。

    “姐啊,我以为您把兄弟忘了,咋隔这么长时间。”

    “上次不是告诉你了,最近有点事,脱不开身。这不一有空,就赶忙过来了,怕耽误你的事。”

    进院子玉玉就迎上来,“姑,您可来了,俺爹天天到胡同口接您,快进屋喝点水。”

    玉玉告诉姥姥,他们断货好几天了,光订金就收了好多,过了四月十一看姥姥没来,连订金也不敢收了。

    “姑,咱这衣服俺厂子里工友可喜欢啦,一人都要两身,倒换着穿。”

    李保国和几个人在院里忙着点货,这次的货一共1000件短袖,1200条裤子。查清后几个人就把衣服分了,一会的功夫,货物又运了出去。

    李保国进来,递给姥姥一沓钱。“姐,这是6500元的货款。您回去还得接着给我准备货,这些货撑不了几天,我可是收了好些订金。”

    “行啊,最近没事,你啥时要我都给你送。”

    “那我再要2000件女式短袖,500件男式短袖,男女裤子各400条。姐您过两天就给我送一批,多少都行,让我先卖着。”

    “我回去看下,尽量的多给你准备,四月十八再来。兄弟,今天就不在你这停了,我还有事。”

    “那咱说好了,十八那天我给您寻摸些好吃的。”李保国把娘俩送到胡同口。

    姥姥让悠悠从空间里拿出一块三斤多的五花肉,一桶十斤的花生油,娘俩提着向王奶奶家走去。

    王奶奶正好在家,看见她们高兴极了。“妹子,这几天我就盼着你娘俩来,再不来咱们就见不上面了。”

    姥姥赶忙问:“大姐,您有什么事啊”

    “没事,俺孙媳妇她爹娘非得接我去他们家住,说我年纪大了,一个人住他们不放心。再说快到麦收了,我去了也能给他们做个饭。”王奶奶欣慰地告诉姥姥。

    “那好啊姐,您自己一个人确实让人不放心,还是跟着孩子们住好。”姥姥也替她感到高兴。

    “其实我也不算多大年纪,一个人过还行。不过,孩子们有这份心,我就去给他们帮几年忙。不能等老得不能动了,再去耐磨(麻烦)孩子。”王奶奶真是个明白人。

    看到姥姥把东西放进厨房,王奶奶说:“妹妹,你每次来都给我带这么多东西,姐这心里过意不去。”

    “咱姐俩别外道,给您就收着,那是我有。”姥姥直接留在厨房帮着王奶奶做饭。

    午饭做的早,不到十二点她们就吃完了,姥姥向王奶奶告辞。王奶奶拉住姥姥,递过来一串钥匙。

    “妹子,你先别走。我这一走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我看你经常来城里,给你把钥匙,你就把这里当家,来了落个脚,做顿饭吃。”

    “大姐,这怎么合适”姥姥没接钥匙。

    “咋,您信不着姐,我说合适就合适,你要是还认我这个姐,就接着。”王奶奶急了。

    “好,我拿着,以后进城就把这里当家了。”姥姥接过钥匙装起来。

    从王奶奶家出来,姥姥领着悠悠去了批发部。这次家里的代销点里,缺的东西多了,娘俩分开挑选,乱七八糟要了好多。

    &nb



第80章 院子装修
    四月十八,姥姥说去临水给大家买衣服,让舅姥爷在现场会上穿。再说天热了,一家人忙得都没做衣服。孩子们由于吃得好,一春天跟拽着长似的,一人长了半头,去年的衣服都小的穿不下了。

    娘俩把自行车放到援朝舅舅家,坐客车先去了县城。到了罗新才家,他妻子出来开门。“嫂子,您来了,新才去您那院子了。”

    姥姥把提前准备好的两件女式短袖上衣拿出来,递给了她:“前两天去临水,看到有人卖,觉得你穿上一定好看,就给你捎了两件。”

    王代娣接过去:“谢谢嫂子,您还想着我。到底是大城市的东西,真好看,您快进屋坐。”

    “不了,我去院子那看看,让你俩费心了。”

    俩人到那一看,大门敞开,里面好几个人在忙活着。悠悠赶紧从空间里拿出一包猴王茶和两条“大金钟”香烟,递给了姥姥。

    罗新才看见娘俩,过来邀功:“嫂子,您看看咋样,还满意不”

    何止是满意,直是出人意料。院子里大变样,干净宽敞,古朴典雅,谁还能看出这就是以前的乞丐窝。

    残破的迎门墙修复一新,白石灰新刷的墙面上画着一簇翠竹。院内的杂草垃圾都清理出去,地面上重新铺上了青方砖,方砖都清洗的干干净净。几颗参天古树下用青砖砌了方坛,郁郁葱葱散发着勃勃生机。

    房子的墙面门窗也清洗干净了,损坏的已经修补好,正在刷油漆。最令人惊奇的是,院墙和房子的残缺部分,修补的和原来一模一样。据悠悠所知,现在青砖和小瓦可没处买去。

    姥姥把手里的东西递给他,疑惑的问:“兄弟啊,你在哪找的这些老材料,现在可没有卖的。”

    “嫂子,这还能难着我,老县衙不是被砸了吗,里面多少东西没有,能用的都让我拆来了,反正没人管。”

    老县衙解放后划给了文物馆,动乱期间被红卫兵砸了,文物毁得毁,卖的卖,到处一片狼藉,荒芜至今。

    跟着罗新才往里走,后面的两进院子也都有人。前后院加起来得有三十多人,怪不得干得这么快。按说好的价格,每人一天一块钱,这都快半个月了,光工钱都得五百块了。

    后面的两进院子,地面也用方砖铺好了,不用问,也是从县衙揭来的。悠悠看见,大门上的铜钉都重新装上了,不知他那里找来的,县衙的肯定是没有了。

    花园的土地都开了出来,几件破房子也扒掉了,除了靠西墙的路,方方正正的一块地,花生已经种上了。

    姥姥掏出一千块钱递过去,罗新才没接。“嫂子,用不了这么多,材料花费不多,主要是人工费。”

    “兄弟,你先拿着,用不了再给我。”姥姥递给了他。

    “嫂子,你看这几个老师傅,都是县城出名的木匠,退休在家闲着没事干。收拾出来的破家具,他们说都是好东西,还能拼凑出来,要不让他们接着给您拾掇出来,也能继续用。给他们工钱就行,每人一天一块钱。”罗新才给姥姥提议。

    “那太好了,还得兄弟你接着操心。我还有事,就先回去了,过两天再来。”姥姥和他告辞。

    到了临水,悠悠在大街上看到,好几个妇女穿着自家卖的短袖衣服。姥姥看了就说:“我要是年轻几岁,也弄件穿穿,这衣服看着普普通通的,穿上就是好看。”

    拉货的人听见了,接过去说:“这衣服可不好买,门市里没卖的,都是托人从上海捎来的。大城市的东西就是好,不光



第81章 穿小鞋
    回张集的时候,悠悠就把给家里人准备的衣服布料拿了出来。

    援朝舅舅和胜男舅妈试了姥姥给的衣服,赞不绝口:“姑,谢谢您想着我们,这大城市的衣服就是好看。别看俺俩都有工作,还真没穿过这么好的衣服。志斌的衣服更好看,这么小孩子的衣服都有。”

    “咱自家人谢什么,要不是你俩,姑能开上代销点。不过你俩穿上这衣服,还真是好看。为了让俺援朝在大会上露脸,我特意去临水黑市上买的。以后知道地方了,有空了再去给你们淘换。”姥姥把衣服的来源交代清楚了。

    “姑,这衣服多少钱我给您拿钱去。”胜男舅妈问。

    “拿什么钱啊,以往你俩帮姑多少忙,俺给你们钱了吗,姑这是有了,没有了姑再开口给你们要。”姥姥一听舅妈提钱,不乐意了。

    “胜男,别给姑拿钱了,姑给了咱就要。以后姑有事咱再帮忙。”援朝舅舅拦住舅妈。

    “咱俩都有工作,没给老人买穿的,倒过来让姑给咱们买,这可不行。”胜男舅妈不好意思。

    “啥行不行的,我有钱了乐意打扮你们,一个个年纪轻轻的,穿的灰突突的,真瞎了你们的好相貌。看着你们穿得光鲜体面,俺心里痛快。”

    “姑您老可得说话算数,俺俩以后穿衣服就找您了。”援朝舅舅耍赖皮。

    “算数,以后想穿啥衣服给姑说,保证给你们淘换来。”有悠悠的商城做后盾,姥姥大话说的底气十足。

    回到家里,姥姥把衣服分开,一家家送过去。怎么说的悠悠不知道,反正两个舅妈来的比以前勤快多了,碰到活计抢着就做了。以后姥姥再给她们东西,拿得也比原来大方多了。

    爸妈和姥爷都是识货的,看到姥姥拿出来的东西,爸爸说:“无论什么时候,有钱人都是会享受的。这衣服做的,看起来普通,穿起来真舒服。”

    二舅妈把姥姥和舅姥姥俩人的衣服做了出来,舅姥姥穿上新衣服,拉住姥姥的手激动的说:“俺这辈子就没穿过这么舒适的衣服,不是妹妹给俺买,俺就是有钱也不知道上哪卖去。”

    爱国舅舅穿上新衣服就臭显摆:“俺穿上这身衣服,比工作人员差啥啊。”看来,大舅对自己在家务农还是有心结的。

    “脸黑皮厚。”大舅妈一言中的。

    “脸黑能捂白了,皮厚可不好办,要不你给我磨磨”大舅舅嬉皮笑脸地对舅妈说。舅妈白他一眼,根本不理他。转头对姥姥说:“姑,咱家的孩子让您这一打扮,真都好看了不少,城市的孩子能比咱好看到哪去。”
1...1920212223...2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