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恣悠悠

    “知道啊,茅台就是好酒,还有五粮液、泸州老窖,对了,还有竹叶青、汾酒、古井贡。八大名酒还有董酒和全兴大曲。”悠悠扳着指头,一样样的数着说。

    俩工作人员被她逗笑了:“小朋友,你还真懂。老同志,您家的孩子咋教的,对酒咋怎清楚,就是大人也不一定比她懂的多,八大名酒都知道。”

    姥姥给悠悠打掩护:“家里人爱喝酒,过年她听的多了。”

    工作人员好奇心上来了,接着问姥姥:“老同志,您家里都是啥人啊,还喝上名酒了。”

    悠悠怕姥姥不好回答,就抢着说:“俺舅舅是当兵的,过年带了一瓶茅台,俺还喝了一口,可香了,不过也醉了。”

    他俩听到悠悠说醉了,笑的直不起腰来。“小朋友,你可真有福气,叔叔都没喝过成瓶的茅台,这酒都是成箱的往外批。不过叔叔喝过散茅台,就是香,叔叔喝了二两也可没醉。”

    “叔叔,散茅台咋卖的”悠悠头一次听说,茅台酒还有散的。

    “小朋友,散茅台也不卖给个人,总共才一桶酒,地委开表彰会,拉倒招待所,每人二两,俺跟着去了一次,捞着喝了二两。

    茅台酒只供应机关单位,别的名酒倒是还有些,可以卖给你们。”

    姥姥听他们这样说,赶忙搭话:“同志,那真是太好了,你们尽量的多给些,俺带着钱哪。”

    俩人听姥姥这么说,倒也痛快。“名酒都贵,单位不要,还真不好卖。您既然不嫌贵,要多少都行,名酒一年就年关给一次,卖出去俺们也省心。”

    俩人找出库存单,其实剩下的名酒也不多了,才十八箱,每箱十瓶,价格在三十到五十元之间,总共才762元,姥姥都要了。

    悠悠看到库存单上有奶粉,故意惊讶的说:“叔叔,还有奶粉啊,卖给俺一箱吧,俺家有俩小弟弟,得喝奶粉。”

    姥姥解释道:“家里的孩子生了对双胞胎,到处找着买奶粉,同志,你们要是有的话,就卖给俺一箱吧。”

    他们还真给了一箱奶粉,悠悠真诚的对他们道谢:“叔叔,谢谢您们,

    “小盆友,不用谢,这是叔叔的工作。你们要是能开来医院的证明信,证明孩子确实需要奶粉,就来这里买,不过得有货才行。这次流脑,国家特意多给了奶粉指标,估计以后不会断货了。”

    听了他们的详细解释,悠悠肃然起敬,他们用实际行动,很好的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二月初七,娘俩接着去了县城。罗新才夫妇都来了,姥姥把栽树的事托付给了他们。

    罗新才给姥姥说:“嫂子,这场流脑过不去,咱们的废品就没人敢出去收了,他们听了宣传,怕出去带回病毒,再传染给孩子。”

    “兄弟,收废品的事不当紧,啥时候都行。俺还有个门路,你们要是没别的事,可以先干着。”

    罗新才两口子来了精神,急忙的问:“啥门路啊嫂子,俺们都闲了一个多月了,干啥也没劲。”

    姥姥就把收银元的事给他们说了,王代娣比罗新才还积极:“嫂子,俺去收,让你兄弟在家守着。”

    罗新才笑话她:“指着你能跑几个村,你就在家好好待着,给俺和孩子做饭吧




第232章 两个惹祸精
    进入二月,天气转暖,韩屯村的妇女,都忙着织布。去年分的棉花多,好多人家冬天就织了一机子粗布,做铺盖了。春天接着织,反正有的是棉花。特别是有女孩子的人家,织了给闺女攒着当嫁妆。

    大舅妈自己织了一机子布,姥姥和舅姥姥都给她帮忙纺线,她干活就是麻利,半个月就织了出来,织好就给姥姥送来了俩块布。

    “姑,您给悠悠放着,这嫁妆得慢慢攒,您和俺妹妹不顾得,俺每年织了就给您两块,慢慢就攒下了。”

    悠悠听得一头黑线,理论是不错,俺才六岁好不好,您这准备的也忒早了吧。

    今年队里留的春地少,给小麦松完土,还真没啥活计了。张留根就在二爷家的宅基前面,开始垫宅基。

    二爷也跟着垫,宝景过年十五岁了,再过二三年就该说媳妇了。宅基最好提前垫了实落着,晚二年再盖房子。

    二爷家去年八月买的四头猪又长到了二百斤,为了垫宅基,杀了一头。大舅和“高高三”晚上回来,就用拖拉机把白天垫的新土压上一个小时,和复堤一样,村里人都说,这比提前垫宅基还要实在,盖房子绝对没问题。

    垫好了宅基,二爷家接着盖房子,砖瓦是去年就买好的。桂莲家托三舅买了砖瓦,也准备盖混砖的瓦房。

    二爷家盖的是五间堂屋,三间东屋的院子。农村的宅基宽敞,二爷把宝景的宅基一块围了起来,两块宅基加一起,得有一亩半。房子前快一亩的空地,不光能种菜,还可以种粮食。

    桂莲家的房子就小了,她家盖了三间堂屋,三间东屋,狗剩还小,够住的就行。桂莲的身体亏空太大,得仔细养着。张留根不敢把钱都用在盖房子上。

    两家连垫宅基加盖房子,一个月的时间,就完工了,二爷家的猪又杀了一头。二奶奶顺心了,整天笑的合不拢嘴。忙活了一个多月,身体反而硬实了,脸上也长了肉,看起来气色好多了。

    桂萍和宝景最高兴,毕竟他俩还小,以前还有悠悠家和他们做邻居,自去年悠悠家搬出来,就剩下他们一家。虽然离村子也不算远,但毕竟隔了百十米,多少有点不方便。

    其实最高兴应该是狗剩,他和迪迪住的近了,俩人睁开眼就在一起,困的睁不开眼了才分开。整天招猫惹狗的,很快就成了村里的“祸害”。

    俩人对什么都好奇,胆子又大,正是不知道害怕的年纪,每天都有人到家里来告状。俩人认错态度特好,不过转眼就犯新错误。

    为了看羊羔跪乳,他俩把婕格娘留着买的寒羊羔抱出来,都让它们吃了奶。吃过奶的羊羔就不能买了,姥姥用自己的羊羔和婕格家换过来。

    刚过了一天,他俩就把宝山奶奶孵小鸡的老母鸡惊了,姥姥又赔给了宝山奶奶二十个鸡蛋,还许诺她等自家的母鸡抱窝了,就借给她孵小鸡。

    从哪以后,宝山奶奶看见他俩就说:“这俩贱孩子,掉井里也没人捞。”

    悠悠听得无语,至于吗,谁小时候没犯过几次错,犯错能改还是好孩子。不过,貌似迪迪他俩犯的错多了一点。

    俩熊孩子给猫剪过胡子,往磨眼里塞过石头,堵过宝山家的烟囱,在粪堆里点过爆仗,没一天不惹祸的。

    天气转暖,河滩里一片欣欣向荣。去年的簸箕柳抽出了成簇的枝条,一天一个样,长的飞快,年后新插的也发了芽。

    大伙都说:“这东西可真好活,还能挣大钱,早知道咱种什么庄稼啊,都插上它多省事。”

    “要不是悠悠姥姥出去看到公家收,咱庄稼人基本上都会



第233章 收购“小黄鱼”和玉器
    过了三月初五清明节,村里的小麦又开始追第二遍氨水,这也是县里搞的试点,就是看追两次氨水的增产作用。石庙村在公社的帮助下,刚施完第一遍氨水。

    他们村里的群众就埋怨村里的干部,说他们笨,比着葫芦画瓢都不会,守着韩屯这个榜样,都学不来。

    今年的春天,韩屯和石庙的小伙子,成了抢手货。十六七岁就有人上门提亲,人们都看到这俩村过的富足。特别是韩屯村,一个春天成了六门亲,适龄的小伙子都找到了媳妇。

    “高高三”本来准备今春翻盖院子的,因为他奶奶的离世,也搁置下来。现在虽然没有了守孝三年的老说法,但人们还是自觉的守孝一年。

    农历的三月十一,姥姥带着悠悠去了临水,娘俩先去了王奶奶家。姥姥给她带去了,上次在批发部里买的那箱奶粉。

    奶奶果然在家里等着,她一见姥姥的面,就笑着告诉姥姥:“妹子,卫红生了两个小子,都五斤多。”

    “姐,恭喜您,这下合心意了吧。”姥姥也替她高兴。

    “妹妹啊,俺算摊上好亲家了,卫红父亲给孩子上户口,一个姓王,一个姓孙,俺总算给他老孙家留了条根。”王奶奶说着,激动的留下了泪。

    “姐,这是好事啊,您别伤心了,他们还年轻那,以后的孩子多了,说不定还让孩子姓孙。”姥姥劝解到。

    王奶奶看姥姥带来了一箱的奶粉,就说:“妹妹,亏得您上次给的那两袋奶粉。俩孩子饭量大,卫红的奶就够一个孩子吃的,有奶粉就省事多了,就这也忙得够呛。

    有了这一箱奶粉,够喝半年的啦,你可算是帮了姐的大忙,姐姐谢谢你了。

    咱姐俩见这次面,下次就不好说了。俺得跟他们回去,卫红他娘俩根本忙不过来。”

    “姐,俺买奶粉的时候,工作人员告诉俺,拿着医院的证明,就能买到奶粉,您让广杰去医院开个证明,再去买些放着,他们说近期有货。”

    王奶奶高兴了:“下午广杰来接俺,俺就让他开证明去,趁着有货赶紧买了放着,奶粉在黑市也不好买。”

    王奶奶把这段时间收的东西拿了出来,除了玉器,还有十八根金条,一共是五千多元的东西,除去原来剩下的三千多元,还差二千多元,姥姥把钱给了王奶奶。

    金条姥姥是按220元的价格给王奶奶的,收一根金条王奶奶可以赚20元钱。

    “妹子啊,以后姐不能帮你了。这里俺也来不多了,你再来就到这看看,说不定咱姐俩碰巧能见个面。”

    “行,俺勤看着点。您要是有事就给俺留个纸条,俺来了就能看见。”姥姥和她定好了联系方式,就带着悠悠告辞了。

    回到自己的院子,娘俩先看了一遍新栽的树木,果然是后世的优质苗木,都成活了。杏树和桃树已经开花了,后面的院子里,种的苹果粘木也出苗了。

    悠悠放出机器人,给苗圃施了肥,喷上除草剂。把玉玉要的新头饰拿了出来,姥姥才去找李保国。

    跟着姥姥他们回来的,还有饭店的活计,他用三轮车推来个饭盒。悠悠看了下时间,已经快十二点了。

    玉玉来了就去看饰品,看到新的发卡和头绳,高兴的饭也顾不上吃。姥姥催了她好几次,才恋恋不舍的放下,坐下吃饭。

    饭后,李保国才把带来的银元给了姥姥,这一个多月,他收了四千多块银元,这次



第234章 玻璃丝袜
    到了平城就快十二点了,娘俩先去了饭店,悠悠喜欢这里的甜菜,就要了个糖醋里脊,边吃边说:“姥姥,您做的没这里的好吃。”

    姥姥听见,抬头看了她一眼:“俺看你是吃作孽了,还嫌好道歹的,饿你三顿,啥都好吃。”

    悠悠赶紧灭火:“姥姥,不带您这样的,主席他老人家都说了‘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姥姥,您得继续进步。我看好您奥,万分期待您老做饭水平再提高。”

    姥姥拍了她一下:“吃都堵不住你的嘴,这乱七八糟的都说的什么啊。”

    俩人吃过饭,就去了自家的院子,前后的看了一遍新栽的树苗,和那两个院子一样,都成活了。悠悠在家准备茶水,姥姥去找杨奶奶。

    杨奶奶带来了2000块银元,看到新的头饰,她也要了300袋。看来经过去年的实践,她们对头饰这些小商品比较认可,姥姥给了她3000元钱。

    姥姥和杨奶奶唠磕,杨奶奶也问姥姥:“妹妹,你收金子不好多人问俺,想把手里的金子卖了,价格可以便宜些。”

    姥姥想到临水的情况,就说:“姐,临水也有卖金条的,200元一根,还真有人托俺买些,220元一根,您看着收吧。还有,有合适的玉器您也收着,玉手镯50元一对,小物件20元一件,其他的您比照着收。在玉器方面,您比俺懂。”

    杨奶奶就说:“妹妹,你要玉器就好收了,国家收金银不收玉,给点钱就能收起来,不过咱这县城没多少好玉,真值不了几个钱。

    你说俺懂玉,这还多亏了俺家的两位老人,前些年在家没事,他们就把存的老物件拿出来,给俺说道说道。

    其实就是消磨时间,时间长了,俺就懂了些。不光玉器,其他的俺多少也懂些。

    俺家那口子,也算给家里出了力。起码,别管外面乱的再狠,俺们待在这大院里,安稳的过了一辈子,那些老物件也保留了下来。

    妹妹,你要是想要珠宝,俺给你收,保证你花不了冤枉钱。俺知道谁家有这东西,他们想出手都找不到地方卖。

    这些成分差的家庭,孩子都三十上下了,还没找着媳妇,能出手些老物件,正好给孩子成家。”

    回到家里,悠悠就开始在商城里找合适的玻璃丝袜。由于技术原因,这个年代的玻璃丝袜弹性差,纤维硬有些扎手,穿着还没有棉线袜舒适。不过胜在薄而凉爽,结实耐磨,颜色正道不褪色,外观漂亮好看。

    后世的玻璃丝袜子就没了这些缺点,弹性大款式好,穿着舒适,价格便宜,批发价没超过0.50元的。

    后世的人们买袜子都是成沓的要,好多年轻人根本不洗,穿一双扔一双,他们说不值洗钱。

    商城里各种各样的玻璃丝袜,有几千上万个款式,光是怀旧款的就有好多。

    悠悠还是喜欢后世的袜子,不过款式和现在的差别太多。智脑给出个方案,就是借鉴尼龙袜的款式,只在袜口的装饰图案上稍加改动。

    女式的是各种卡通动物,男式的还是梅兰竹菊。让人一看,就知道和冬季的尼龙袜是一个品牌的。

    “寒食寒十天,清晨起来穿布衫”。“过了清明节,夜寒白天热”。清明过后,气温回升快,令人谈起来色变的流脑终于结束了。连着十来天没有新发病的,爸爸终于回家了。

    今年过年,家里的生活水平大提高,全家人都喝上了奶粉。爸爸在医院,人多眼杂,怕引起别人的注意,可没敢喝。加上工作没个固定的时间,伙食也不好,所以,全家都长肉了,就爸爸瘦了。

     



第235章 苜蓿养猪
    谷雨前后,点瓜种豆。今年队里的春地少,只是种了一百亩的棉花,十亩的春地瓜,还有就是五十亩的瓜园。虽然种瓜收益高,但想到卖瓜遭的难,村里还是没敢扩大面积。

    谷子、黍子等杂粮,都能在夏季种,虽然产量低些,不过这些作物面积不大,影响不了大局。

    各家的自留地大部分都留了春地,大家都准备种棉花。尽管去年队里分了不少的棉花,大伙看到二奶奶家种棉花的收益,觉得还是种棉花合适。

    悠悠知道,今年的春作物种什么都是瞎搭功夫,阳历的7月初就发大水了,春作物都没收成。不过,姥姥和她谁也不敢把实情说出口。

    等大家把棉花和瓜都种好了,河滩里的苜蓿也该收割了。苜蓿草第一年收割两次,往后从每年的阳历5月初开始,一个月收割一次。因此,队里和各户喂猪羊的数量,即使增加了一倍,饲草绝对没问题。
1...5657585960...2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