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恣悠悠

    一百多个孩子,统一着装,男生天蓝色,女生中国红,在现在除了体校,还没有这样的。县教育局的同志看了,疑惑的问舅姥爷:“老韩,你们村和地区的体校结对帮扶了,他们可真舍得,给孩子们配备了运动服。”

    舅姥爷都不知道咋回答了,公社教育组的同志先反应过来。“这是韩屯村的人自己置办的,他们村的孩子都穿运动服。”

    “老韩啊,看来联众设在你们村就对了,你们确实重视孩子。”县领导的话让石庙村的干部听了,确实有点不好意思,先前他们对联中设在韩屯,多少都有些意见。

    志远又回来上五年级,志亮和昊昊继续在韩屯读四年级。悠悠上学了,坐在一年级的教室里,她满头黑线的听着桂金用家乡话读课文。

    开学以前,悠悠和姥姥出去了两天,把需要嫁接的红富士芽给李保国他们送了过去,让他们找人嫁接上。

    8月22日晚上,黄河水一夜漫滩,村民看着逐渐上涨的洪水,脸色都非常难看。几个年轻的教师看到滔滔的洪水,吓得脸色都变了,新来的校长,非常的镇定,学校照常上课。

    姥姥偷着问悠悠:“赶紧去你那网上看看,今年的水大吗”

    悠悠是真不知道,网上只是记载七六年后,黄河有多次小洪峰,生产堤多处决堤,可没有具体的情况,估计问题不大。

    “姥姥,我真不知道,不过可以肯定,没有去年的水大。这几年都有小洪峰,到了八二年,洪水比去年的都大。”

    县里抽调的民工迅速的到来,沙袋、树枝也运了过来,生产堤再次加高加宽。这次的洪峰三天以后就退去了,一个星期过去,河水又回到了河槽,只留下一层薄薄的飞沙。

     




第281章 恢复高考信息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正文卷第281章恢复高考信息姐,您别急,是好事,咱进屋说。”孙广杰接过姥姥的自行车,推进院里。

    姥姥打开带来的包,里面放着一套17本的《数理化自学丛书》。王奶奶看着这些书,满脸的疑惑。“妹子啊,你这是什么意思”

    “姐,我得到个可靠消息,今年国家恢复高考,不轮成分高低,也不管年龄大小,结婚与否,只要有高中文化程度,都能参加高考,咱广杰终于能考大学了。”姥姥摸着书本说。

    王奶奶还没有广杰激动,他一把拉住姥姥的手,“韩奶奶,您说的可是真的。”

    “真,不过现在还没有公开,可不敢往外说。因此,我才急着找你,你先用这套书复习着,老话就叫有备无患。”

    孙广杰拿起姥姥带来的书本,一册册的观看着,很快的就深入进里面。悠悠心想,这真是个人才。

    王奶奶激动的留下泪,拉着姥姥的手。“妹子啊,让姐咋谢你那,俺这会觉得,俺吃苦受罪的熬着,总算是值了。谁想到,俺们这样的人家,还有出头的这一天。”

    姥姥和王奶奶唠唠叨叨的说着话,孙广杰一头扎进书里,看了这本看那本,根本就没抬头,估计也没听清两位老人说什么。

    等吃饭的时候,王奶奶才把他喊了起来。他看着姥姥不好意思的说:“对不起,我看见书就忘了时间。韩奶奶,这套书真好,谢谢您啊。”

    进入农历的八月,村里就忙了起来。先是收了谷子,接着就割大豆。今年的大豆长的真好,豆颗有拇指粗细,妇女劳力割着都费劲。

    妇女们隔一天还得拾一次棉花,今年的棉花长的真好,产量高不说还特别的省事,基本上没生过虫,中间就打过几次叉。

    不过大豆还是比麦子好收,四五天的时间,九百亩大豆就收完了。二爷和几个老人用牛拉着石磙,一个下午就能压出来一大场,三天的时间就打完了。

    韩屯村今年的大豆产量也高,亩产达到了三百五十斤。大豆没有征购指标,人均一千斤大豆。不过每人只分了五百斤,剩下的五百斤队里统一榨油分给群众,豆饼队里统一上地喂牲畜。

    其实,现在大豆还是非常好卖的,集市上两毛七八一斤。堤外的村庄都是沙土地,比较瘠薄,大豆的产量每亩不到一百斤。

    一般的村庄也就种个百十亩大豆,榨油后的豆饼当做精饲料,拌在草料里喂牲畜,喂牲畜少了豆饼可不行。堤外的人一年能分斤豆油,不过没分过大豆。

    人们都是靠在地里捡豆粒,家里才能有几斤豆子,过年时掺在高粱里,打十几斤的杂面包饺子,炸丸子。

    大豆对人的身体也非常重要,所以堤外有条件的人家,一般都会去集市上买些大豆,掺在其他的粮食里磨面吃。这里的老话就是:高粱豆窝窝就辣椒,越吃越上膘。

    其实,就是放开量的吃,每人一年一百斤大豆也吃不了。韩屯村人均可以卖四百斤豆子,最少能收入一百元钱。在别的村庄,一年一大家子都不一定能收入一百元钱。

    大伙那个高兴啊,又开始算账:一麦一豆比二年三作,收入高多了。一亩地最少多收五十元钱,人均三亩地,一年就多收一百五十元钱。

    从此,韩屯村就开始了一麦一豆的生产模式,也减轻了大伙的劳动强度,种大豆比高粱省工还省力。

    收了豆子,就开始往地里



第282章种子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第281章新种子-都市言情-jieqicms

    

    

    

    

    

    

    

    

    

    cms-amp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gt;书库首页->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上一页|返回书目|下一页|target_blank>加入书签|target_blank>推荐本书|返回书页

    第281章新种子

    鸡蛋更是随便吃,三家喂了百多只蛋月虽说缺鸡蛋,可进入八月后,三家的鸡蛋都给她留着,半个多月存了近千的鸡蛋,足够她吃的。

    “大一号”的饭量确实大。每天的老母鸡得有二斤,早上就杀了炖着。早饭二十个鸡蛋,四碗熬的黏稠的小米饭。

    中午把炖烂的鸡肉吃了,还得吃两个新蒸的大馒头。晚上用剩下的鸡汤下半斤挂面,外加15个荷包蛋。

    半晌的时候,还得喝两碗熬好的鸡汤。夜里十二点,饿的睡不着,韩道法起来给她煮15个鸡蛋,用糖水泡着吃。

    就是这么个吃法,“大一号”愣是没吃胖。八斤重的孩子特别的能吃,两个小时就得喂一次奶,几天的时间体重就超过了十斤。

    小孩子长的白胖,他前面的姐姐哥哥生下来个子虽然大,但由于“大一号”吃不足,奶水少,出满月也没他现在重。

    “大一号”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看着吃饱就睡的孩子,感慨的说:“你五个姐姐哥哥的福分,让你自己给享了。说来也奇怪,俺都这么大年纪了,奶水反而好了,就你自己没挨饿。你几个哥哥姐姐啊,生下来就饿得整夜的哭,都是喝米糊糊长大的。”

    她婆婆听了,就说:“这孩子会托生,等咱家里过好了才来。你原来过月子吃的是啥,现在吃的是啥,奶水当然足了。”

    “大一号”恍然大悟的说:“娘啊,听您这么一说,俺才明白过来。俺生这个孩子可跟着享福了,头几个孩子加一块,也没生这个吃的好东西多。

    娘啊,也就您们几个老人舍得,一天一只鸡的让俺吃。俺寻思着,可咱洪城县,过月子的人,恐怕也没像俺这么个吃法的。俺也是好命,摊上您们几位老人,连着生了五个闺女也没嫌俺,家里再穷,先让俺吃饱了。”

    没等她婆婆开口,她大娘抢先接过来说:“孩子,说起来还是俺们对不住你。你十六岁进俺们的家门,说好的让你吃饱,可俺们都知道,前些年,你就没吃过一顿饱饭。

    咱三家就道法一个男孩子,别说你生五个闺女,就是生七个,也不算多。俺们就不信了,你这么个好心肠的孩子,还生不出小子来,这不,连着生了两个小子。

    原来咱们家穷,俺们当老人的满心里想让你吃好些,家里也没有。现在咱过的好了,咋还能亏你的吃喝。再说了,你也三十好几的人了,身子骨也没以前好了,可不能在月子里落下毛病。

    都说月子里的毛病月子里补,你生了这个谁知道还能不能生下一个,咱上那里再补去。让你吃你就吃,别舍不得。看着这孩子,吃饱了就睡,整天乐呵呵的,就没哭过,俺们这心里,都高兴着哪。”

    韩屯村家家做熏肉,各家光是猪下水都一二百斤,做成熏肉能吃一个冬天。

    石庙村喂的猪,大部分都让县肉食品厂拉走了,当然价格是国家收购价。就是这样,一头猪也快买到一百元了,关键是猪长的大,都长到了二百五六十斤。

    他们村里的群众那个高兴,好多人家后悔喂的少了,过了八月十五就去找援朝舅舅,还是让他帮着买猪仔。大型养猪场的猪仔都是防疫过的,不得毛病,长的也快。

    过了中秋节,悠悠爸爸又被吉普车接走了。这次来的时候,就带着好多的东西,跟来的小同志一边往下搬一边介绍,这是谁家的,那是谁让带的,有七八家的东西。

    八月十五过去,村里的麦子也种上了,今年小麦全部种的新品种:齐麦一号。

    这是援朝舅舅农业大学的教授培育出来的新品种,援朝舅舅听说后,拉上在县种子站工作的同学,俩人磨着老师,硬要来的。

    悠悠从网上得知,齐麦一号是整个京东地区,七八十年代,当家十几年的小麦品种。产量稳定,品质较好。

    地里就剩下棉花和地瓜了,地瓜是收麦后种得




第283章 捞鱼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正文卷第283章捞鱼韩屯有拖拉机,就用最简单的方法。把坑里的水用拖拉机带着水泵抽干,里面的鱼露了出来,大伙下到水里,把大鱼都捞出来,不到一斤的留在坑里继续长。

    品种主要是黄河鲤鱼,还有鲶鱼和花鲢。泥鳅又肥又大,就是不好抓。

    塘子坑里的鱼是真多,一个五亩大小的塘子坑,就捞了一万斤鱼,大的有五六斤,二三斤的最多。队里准备的筐少,都装不下了,大伙就去家里拿。

    鱼是丰收了,可卖鱼太难了,队里三辆拖拉机都派出去,去了洪城和平城两个县城,也没有卖完。村干部跟着,还给县里的有关单位送了好多,最后还是剩回来千余斤。

    鱼和别的东西不同,离了水就放不住,只好每人分了三斤。

    东西多了也愁,大伙看着鱼塘发了愁。从开始捞鱼,村里每晚都派人看着。附近村里的人,知道塘子坑里的鱼多,还真有来捕鱼的。

    大伙轮换着看鱼塘,倒是没偷鱼的了,可也惹出个大事。看塘子坑夜里得熬着,年级大的还好说,年轻的犯困,就打个纸牌提神。哪知道时间长了,竟有人赌博。

    开始大伙看鱼塘还不情愿,后来赌上了瘾,每天吃了晚饭,就早早的去了鱼塘。石庙的人偷不着鱼,看到有人赌博,就去公社告发了。

    结果,一夜之间,韩屯村被抓走了七八个人,有赌博的,也有看热闹的。其中就有“高高三”,据说他还是个领头的。

    舅姥爷他们几个村干部听说了,那个气啊。现在,赌博可是大事,轻的游街,重的可能判刑。被抓的几家人都吓坏了,哭着来求舅姥爷想办法。

    舅姥爷当天夜里就去了公社,陪着笑脸打包票,把几个人都打发到县里的水利工程上去劳动,对外就说是被公社里关起来了。

    “小老妈妈”这回老实了,韩德库偷着骂了她好几次,说她慈母多败儿。“高高三”不在家,小老妈妈和儿媳妇俩人之间倒安稳了,再也没听见娘俩大小声的呛呛过。

    王兰芝中间回了趟娘家,才住了一天,“小老妈妈”就让桂金去接了回来,娘俩的关系越来越好。

    县棉纺厂工会的人来到韩屯,他们是来卖鱼的,厂里二千多的工人,每人一条,就是五六千斤,他们说了,每人要两条鱼。

    市场上的鱼五毛一斤,棉纺厂要的数量多,村里给他们的价格是四毛。

    舅姥爷想到姥姥说过认识平城国棉三厂的人,就和姥姥商量:“妹妹,你带些鱼去趟平城吧,送给国棉三厂的同志,看他们要鱼不”

    姥姥夜里和悠悠商量:“悠悠,你那商城里能卖鱼吗要是可以的话,把村里的鱼收了吧,省得大伙再看着了。现在还行,等以后天冷了,多受罪啊。再说了,不是看鱼,能出赌博的事吗”

    悠悠正愁找不到借口那,机会就送上了门。“要啊,鱼比猪肉还贵。”后世的水源污染,纯天然野生鱼一斤上千元。都是深山老林里出来的,那也没有现在的野生鱼质量好。

    悠悠算了一下,即便现在的鱼价格便宜,千亩鱼塘都收了,也不是个小数目。根据第一个鱼塘的出鱼量,估计每亩塘子坑,最少出鱼2000斤,0.4元的价格也得800块钱,千亩鱼塘就得80多万。

    不过80万元对于悠悠来说,还不是问题,她的空间里,现在就存着200多万的大团结。

    整个夏天,李保国卖出去短袖衬衣6.8万件,大小裙子各3万件。三舅妈改变了销售策略,每件衣服让利0.5元,一个夏天,她销出去5000件短袖衬衣,大小裙子4000件。
1...6768697071...2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