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佞臣啊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千里风云
第三日的时候,何瑾就已经不必找托儿了。因为玻璃镜性价比很高,谣又在从众心理下轻易被粉碎,真正的顾客自然纷纷盈门。
而从第四日开始,一传十、十传百,玻璃镜吸人魂魄的谣,已彻底被掩盖。
之前被压抑的镜子购买需求,也在没有任何顾虑下,彻底爆发了出来,京城上下又陷入了一阵qiangu的热潮
到了第七日的时候,何瑾便坐在了家中,听起了沈秀儿的商业汇报。
“相公,这几天我们一共抛出去了,将近五万面的玻璃镜。”沈秀儿拿着昨夜整理出来的账簿,虽然神色有些疲累,可精神很是焕发和激动。
何瑾点头,问道“速度如何,货源还够吗”
“速度很快,头一天只抛出了两千面左右,可越往后速度越快。昨天只一天时间,就抛出去了将近一万面”
沈秀儿看着账簿,神情越发欣悦“至于存货也应该是够的。早在十几天之前,我们就租下大量的仓库贮存玻璃镜。磁州那里的镜子,也在源源不断地运来。”
何瑾还是满意点头,又问“那市面上的铜价呢,下来了没有”
“下来了”
沈秀儿拿出了统计,京城的铜价过去几天,就跌了三成。只是现在惜售的心理严重,很多商贾握着铜料,还不愿意抛售出来。
“现在是较劲儿的时候。”何瑾淡淡道“只要持续抛售玻璃镜,就会有小商贾率先承受不住,紧接着他们就会抛售铜料。随着他们一抛售,铜价就会一路跳水,我们就完美打赢这场商业战了”
一旁张懋听着两口子的谈话,彻底心服口服了“小子,你真是有鬼点子也有魄力,非比寻常。如此先予再取,让人不知不觉就中了套儿,想跳出来也得揭层皮”
何瑾闻就咧着嘴笑了,指了指自己道“我就是头睚眦必报的貔貅嘛要不是陛下这次要求留他们一条生路,直接调来磁州的资产打上一场贸易战,我能让张家兄弟都掉半条命,叔父你信不”
张懋这就不说话了,最后居然庆幸地一笑,道“好在仑儿是被利用了,否则真无缘无故得罪了你,老夫恐怕就没张家兄弟那么好命了”
这句话落,何瑾一点没谦虚,也没否认,只是微微笑了笑。
朱厚照却一下兴奋起来,小脸儿都泛着红光“英国公,何千户厉害着呢孤早就觉得,跟着他混有前途对了,何千户,这次我们能挣多少钱”
何瑾这就笑得更诡异了,望着朱厚照道“这个嘛就要看太子殿下的演技如何了,哈哈哈。”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蓝色”,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第三二零章 拍马屁你唱什么歌!
随着日子的流淌,京城的铜器市场价,果然如何瑾预料一般,跟高空坠落似的,价钱一路走低。
先是小商贾承受不住,开始抛售铜器铜料,接着大商铺也扛不住了,纷纷降低处理铜器。恶性循环下,铜价简直一日三跌,明代的铜器商贾们,提前享受了一把五百年后,割肉平仓的纠结和痛苦。
“妙啊,真是妙”
弘治皇帝每天都在盯着丘聚的汇报,听闻铜价一路下跌,想要结婚的新人,再也不用为了一面高价铜镜纠结。乐得他就跟看到,朱厚照娶了媳妇儿一样,忍不住露出了老公公式的欣慰微笑。
同时又因为铜价全面下跌,铸币的成本也随之大幅度下降。原本钱监根本没有铜料铸币,只能高价从民间收购铜料,经常出现亏空。
可现在负担一下子下降了十倍,铜料充盈。弘治皇帝忍不住升起了铸造弘治通宝,平衡大明宝钞的心思。
只要以后朝廷铸造的铜币增加,纸币量发行减少,大明宝钞的信誉,自然会被慢慢拉升回来。
而大明宝钞重新被信任,才可能在以后的将来,彻底取代金银铜币,将真正的财富握在朝廷手中,实现国富民强的盛景。
“这个小子真是个人才,朕用他算是对了。”
高兴不已的弘治皇帝,忍不住对着三位内阁大学士称赞道“如此重大的一件事儿,他竟真的在京城开了个满堂彩日后,照此模式在全国推行下去,我大明何愁不能中兴”
刘健闻,自然乐得咧起了嘴。虽然他嘴上一直不承认,但毕竟是老乡,心中终归是在意的。
李东阳也频频点头,道“这小子不学有术,真是个能办实事儿的人儿以前只看奏报,还觉得孟镇抚夸大其词,现在有七星会和这件事儿,老夫相信他是真有手段了。”
谢迁却开始蹙起了眉头,捻着胡须道“陛下,推行全国一事若交由这小子来办,必然要给他个名正顺的官职。可他今年才十五岁,乃太子未来的肱骨,这么早便使之木秀于林,老夫还是有些担忧啊。”
不知不觉间,三位内阁大学士对何瑾的态度,已开始转变了。虽然仍觉得他性子跳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能臣,但至少对他的本事儿是认可了。
而谢迁的话一出口,弘治皇帝也有些纠结是啊,能办事儿的确很不错。可大明官场波谲险恶,何瑾又年少心性不定,若这么早就用了起来,未免遭人嫉妒陷害,反倒可能就此毁了他
就在暖阁里因此陷入一阵安静时,丘聚却大声喊道“锦衣卫千户何瑾求见”
“快宣他进来”弘治皇帝大手一挥,当即说道。
“微臣拜见陛下”何瑾很实在,上来就一叩头,道“陛下文成武德,运筹帷幄。一举打压下京城市场铜价,缓解大明宝钞信誉危机,可谓英明神武,雄才伟略。”
“臣每每想到能在陛下手下为臣,真乃三生之荣幸臣对陛下的敬仰,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忍不住想日夜恭颂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弘治皇帝和三位内阁大学士听着,虽然脸色有些僵,但更多还是笑眯眯的欣赏。
而一口气说完这些的何瑾,都觉有些诧异嗯,好长时间都没这么痛快过瘾了。
终于等他说完,弘治皇帝才玩笑道“市场铜价明明是你打压下去的,缓解大明宝钞的法子,也是你想出来的。朕基本上什么都没干,便在你心中那般尊崇伟大”
“陛下”何瑾一下就怒了,道“若非陛下睿智普照,微臣哪有灵机一动若非陛下大力支持,微臣岂敢放手一搏”
“这一切,都是陛下那多么温馨的目光,教微臣坚毅望着前路。叮嘱微臣,跌倒不应放弃”
弘治皇帝和三位内阁大学士这会儿都惊呆了拍马屁你就好好拍马屁,怎么还唱起来了而且,唱得还蛮好听的
微微摇摇头,将乱七八糟的念头从脑子里赶出去,弘治皇帝才不由纳闷儿“今日你前来,所为何事”
“微臣此番前来,是想提议由皇家立案、微臣牵头儿,兜底市场上的铜价,使铜价平稳回落到正常水平,而不是任由广大经营铜器的商贾们,一下赔得血本无归、卖儿卖女”
这话落下,弘治皇帝和三位内阁大学士,均不敢置信地看了何瑾一眼这小子,好周密的心思
市面上的铜价一路下跌,虽然短时期来说,对百姓、对朝廷是一件好事儿。但从长远来看,也是有害的。
因为铜在这个时代,明显还没推出历史舞台。除却铸币和磨铜镜外,还有铸造qiang炮、礼器、装饰等诸多用途。
假如铜价震荡起伏剧烈,最终吃亏的还是百姓和朝廷。只有让铜价稳定在一个合理的范畴,才能发挥铜在这个时代的作用。
而这一细节,弘治皇帝和内阁大学士都没意识到。偏偏打赢了这场商业仗的何瑾,非但没半点飘飘然,反而未雨绸缪,谋划深远
这下,弘治皇帝的神色顿时严肃了起来,道“此事你打算怎么办”
“其实也没啥,微臣早已研究了百年来铜价的走势,制定出了一斤铜料,最低一两银子的收购价格。”
“只要陛下颁布圣旨,指定由百宝斋来收购铜料,市场上的铜器自然有了底价,便不会一路滑坡,跌到不可收拾的境地。”
“朕不是早就准许你的百宝斋,用铜镜来换玻璃镜,为何你还要”
话刚说到这里,弘治皇帝便猛然反应过来,又忍不住赞叹地望了何瑾一眼,心中暗道好个长了七窍玲珑心的小子
早先用铜镜换玻璃镜,不过证明他的法子,能收来民间的铜料。可现在市场上铜价震荡,谁这时候站出来振臂一呼,稳住铜价,可是大收人心的一件事儿。
显然,何瑾也意识到这种事儿,决不能由个锦衣卫千户来做。故而才提议由朝廷来颁布圣旨,将大好的声望全都让给了朝廷,让给了他弘治皇帝
多好的臣子啊,吃苦受累的活儿全由他来;享受赞誉称颂的好事儿,就交给皇帝。
这样的臣子嗯,懂事儿
想到这里,弘治皇帝是看何瑾,越看越喜欢,拍板道“好,此事就交由你来做”
“不过,如你这般实心任事臣子,朕也不能让你吃亏。从民间收来的铜料,朕令钱监用多一成的价格来收购。”
一听这个,何瑾当即眼冒金光制定一斤铜料半两银子的价格,他已有很大的操作空间。现在弘治皇帝又给了这样的优惠,更是要大赚特赚了
当即,他叩谢天恩道“陛下仁慈宽厚,爱民如子”
“单从这一举,便可一叶知秋,管中窥豹。乃知陛下乃尧舜之君,仁德被于草木,光耀闪于千秋吾皇万岁”
这一次,面对何瑾肉麻的马屁,弘治皇帝不知为何已没多少抵触心理,反而觉得顺耳了许多。止不住有种陶陶然的感觉,面上也露出了淡淡的笑意。
可随即,他又悚然一惊不行,朕这是有了昏君的想法儿啊
想到这里,弘治皇帝赶紧摆手,道“行了行了,没事儿你就退下吧。”
何瑾嘿嘿一笑,叩谢告退。
待他终于离去,弘治皇帝便望着三位内阁大学士,苦笑道“我们想多了,就凭这小子绵里藏针的心思,不去祸害别人就不错了,哪会让别人毁了他”
“也罢,待京城的铜价稳定后,朕便举行一场廷试。给他个正式的功名,让这小子祸害那些大明的蠹虫毒瘤去”
三位内阁大学士闻,对视了一眼,不由认同地点点头。
而这时候,出了暖阁的何瑾,溜溜儿地又就跑到了东宫,对着朱厚照交代道“太子殿下,坑已经挖好了。接下来,就是考验你演技的时候了”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蓝色”,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第三二一章 朱厚照尝到甜头儿了......
“你去告诉太子殿下,这次要是还不见我们,我们就跪在东宫门前不起来了”张鹤龄和张延龄两兄弟,气急败坏地对着刘瑾嚷道。
市场上铜价一路下跌的时候,他们就预感到是何瑾在反击了。
然而,他们没想到的是,何瑾这狗才做事真是滴水不漏。提前让锦衣卫在宝鼎铜行转悠,唬得所有百姓和商贾,都不敢买他们的铜器。
这简单相当于把他们骗到厕所后,何瑾扭头儿就把厕所门给焊死了
损,这招儿实在太损了
整整半个月的时间,两兄弟只能眼睁睁看着,铜价一路如跳水般下跌,急得头发都开始掉了
哪怕,就是想赔钱大甩卖,都找不到个接手的
后来终于听闻朝廷颁布了圣旨,指定百宝斋收购市面上的铜器。两兄弟这才感觉有了一丝活路,想着赶紧将铜料卖给百宝斋脱手。
可不料,满心希冀地到了百宝斋那里,却直接让人给打了回来
两兄弟这才明白,原来人家何瑾,早就清楚他们做的那点破事儿。摆明了就是要看着他们,守着那堆破铜烂铁,赔一个血本无归
这下子,心情就跟过山车一样,两兄弟愁得连饭都吃不下了。
最后还是张延龄灵光一闪,道“兄长,咱可以去找太子啊太子殿下同那个何瑾关系不错,又是大明的储君,何瑾无论如何也会卖几分面子吧”
然而,又让他们想不到的是,太子的确跟何瑾的关系很好。好到第一次他们来的时候,刘瑾直接告知太子不在东宫府。
第一次,俩兄弟也就信了,毕竟朱厚照时常偷偷溜出去,他们也有所耳闻。
可第二次,第三次还是这样,他们便反应过来了这是被太子殿下给骗了啊
所以第四次的时候,两兄弟很是干脆,放出豪后说跪就跪,真的就在东宫府前跪下了,耍赖道“不管怎么说,我们也是太子的亲娘舅,不信太子会真不管我们了”
刘瑾这下被逼得没办法,只能向朱厚照去禀告。
不大一会儿,朱厚照便出来了。
只不过,一张小脸儿上不再是平日飞扬的神色,而是异常的为难,道“二位娘舅,你们这不是在逼本宫嘛”
“太子殿下,你可要救救我们啊”
一看到朱厚照出来,两兄弟就扑了过去,一左一右搂着他的腿,可怜兮兮地道“如今能救我们的,只有太子殿下了”
这时候,朱厚照就怅然地望了一下天,浑身上下充满了哀伤的气息,悠悠道“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何千户哪儿是任其揉捏的人物儿,就连父皇都对他青睐有加,命他全权指导孤的学业。”
说着,朱厚照的语气愈加为难,还叹了口气道“如此算来,他便是孤的老师。身为弟子,孤怎么能违逆老师的意思呢”
两兄弟闻,不由一愣今日太子怎如此不同我们还没开口,他就用尊师重道的理由,将我们给堵了回去
一时间,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该怎么接这个话茬儿。
不过人不要脸了,总能想到说辞的。
张鹤龄愣了一会儿后,便道“太子,你再怎么说也是咱大明的储君,他何瑾不过一臣子。只要太子肯真心帮我们,一句话下去,不信他敢不从”
朱厚照闻,面色更加惆怅了,道“是呀,孤名义上乃堂堂大明的储君。却实则不过连两位娘舅都不放在眼里,胁迫去做那等不耻之事的无能太子唉”
这话下去,两兄弟顿时觉得脸火辣辣地烫,跟被朱厚照狠狠抽了几耳光一样。
他们再度对视一眼,总觉得今天朱厚照,跟换了一个人一样。
可为了铜行里的那十余万的铜料,脸皮什么的都不重要。
张延龄接着就开口了“太子,我们可是你的亲娘舅,是血浓于水的亲人啊他何瑾不过一臣子,怎可能真的同太子一条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