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不是佞臣啊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千里风云

    想当年,还是弘治老爹在位的时候,大学士彭华推荐晋升学士人选,漏了焦芳。这位兄台听到消息,当即表示,我要是当不上学士,就拿刀在长安道上等彭华下班,不捅死他不算完。

    彭华听到消息,吓得不行,赶紧把焦芳的名字加了上去,事情这才了结。

    如此剽悍的履历,看来在中进士之前,估计也是在道上混的。他跟何瑾怎么看,都应是蛇鼠一窝的,偏偏这会儿斗了起来,怎能让大明的官员们不激动

    悠閱書城一個免費看書的換源a軟體,安卓手機需oge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






第五二零章 一切如我所料
    


    冷言旁观一眼身边的焦芳,何瑾脸上的表情很是幽怨。

    这家伙虽然名气很响,但真正说到政治才能方面何瑾感觉,满朝官员拿焦芳跟自己类比,简直就是一种侮辱。

    不过再想想明朝士大夫的治国水平,也就这样了。

    “陛下,何瑾身为我大明官员,竟还担任了蒙郭勒津部落的达鲁花赤,甚至传闻他还同火筛之女有了婚约。臣不得不怀疑,他此番提出的这等荒谬建议,究竟是为塞外异族而谋,还是在为大明效力”

    人家焦芳也不服气呀,同样不屑地看了何瑾一眼,哼了一声继续道“陛下,若以臣之见,塞外之事静观其变便好。”

    “若鞑靼小王子剿灭蒙郭勒津部,则我大明少一附庸之毒瘤;若鞑靼小王子与火筛两败俱伤,更乃我大明边关之福音。”

    “相反,我朝若出动十万兵士、耗费粮糜无数,只为一附属番部浴血奋战,又能得到什么何瑾若不懂国事,还可算作愚不可及;若知晓这层道理,却来蛊惑蒙蔽陛下,分明就是卖国祸乱的奸贼”

    这番犀利的抨击一出口,底下的大臣都忍不住惊叹了,仿佛人生已达到了的。此起彼伏下,尽是一个个臣附议和叱喝何瑾的声音。

    毕竟这番话很有心机和威力先将何瑾的身份抹黑,再剖析一番出兵援助蒙郭勒津部落的利弊,继而又呼应何瑾不是蠢材就是奸贼的结论

    简直完美

    就连一旁的何瑾也不得不承认,人家阿芳说不定,是真有两把刷子的。

    可惜,焦芳毕竟不是拉芳。还是比不得自己蒂花之秀,这般一枝独秀的。

    这的言论放在一年前,或许会让没觉醒的弘治皇帝心思动摇。但有了自己一年多的潜移默化,弘治皇帝对儒家治国那套理论观点,已渐渐开始产生怀疑,自然不会轻易先入为主。

    最主要的是,上朝的前几天,何瑾其实已秘密觐见过弘治皇帝。将两个多月来的第一笔贸易税收账簿,让弘治皇帝亲自过了目。

    于是,听完这番话的弘治皇帝,还是一脸的淡然,向着何瑾问道“何卿,不知此时你有何话要说”

    “清者自清,臣无话可说。”何瑾这会儿反倒懒得解释,只是微微笑道“不过臣觉得,杨尚书必然有话要讲。”

    这时杨一清就板着一张脸,被鸿胪寺的官员带了上来,大声言道“陛下,臣也听闻了何员外郎在蒙郭勒津部落,担任达鲁花赤一职。”

    “但据微臣所知,他担任这一职并未如何替火筛办事。反而借助蒙郭勒津部落,将大明货物推广到草原更多的部落,为我大明谋取丰厚利益。”

    说着,他便将一本账簿掏了出来,道“此乃大明通商互市以来,抽取商税所得。二百一十六万白银所入所出,均记录在案,恳请陛下御览。”

    丘聚赶紧将账簿接了过来,递给了弘治皇帝。

    弘治皇帝早已看过,当然只随手翻了翻,便又意有所指地问道“杨尚书,你此举究竟用意是何”

    杨一清还是一副谁都欠了他二百两银子的模样,硬声硬气地回道“回陛下,老臣没有什么用意,只是在就事论事。”

    这番话落,简直无异于狠狠在刚才那些附议的官员脸上,狠狠扇了一巴掌。尤其对于焦芳来说,更是无形胜有形的还击。

    当个达鲁花赤就推导出人家卖国了

    讲话要靠证据的好不

    多年的圣贤书读过来,就是让你们凭空臆想、血口喷人的

    没错,比起焦芳那等站不住脚的诬蔑,人家何瑾这一手儿才叫漂亮我什么都不说,商部的部长就会拿着证据来辩白。孰高孰低,孰优孰劣,所有人都心中有数儿了吧

    你那个段位,跟我实在不是一个级别的好不

    这一下,被逼入死角、恼羞成怒的焦芳,也只好拿起了士大夫那套从来不变的论据,道“陛下,通商互市本来就乃动摇国本之举”

    “为了区区二百万两商税,便使得大明道德败坏、人人狡狯渔利,世风日下,此举不啻于饮鸩止渴,舍本逐末”

    一听到这样的言论,何瑾就觉得头疼有钱还不好哇有钱能办多少事儿,你们心里难道没个点数儿吗

    可没办法,在儒家圣学一统江湖的明代,提钱就是政治错误,流通商业就是万恶之源。

    至于没钱什么事儿都干不了的,我们一点都不管。反正我们士大夫,已占据了社会金字塔的第二层,要维护儒家圣学的正确性一万年不动摇。

    否则,儒家圣学治国的基础被推翻了,我们还怎么混

    对于这样的困境,何瑾当然也有对策就是以彼之矛,攻彼之盾呗。

    毕竟圣学教化的终点,是仁爱礼信、世界大同。只要坚定认同这一点,儒家圣学的人物,也会被自己给污染掰弯。

    而且,越是那种宦海沉浮多年,有着丰富治国经验的真正政客,越是会反思咀嚼。

    面对焦芳的这等指责,何瑾忽然便孤注一掷,道“陛下,对于这一点,臣还是无话可说。”

    “不过,兵部尚书乃掌管天下兵马,又是拿通商利益负责改革兵制之人。想必刘大人之言,最能阐述通商互市利弊,也最为公正客观。”

    弘治皇帝眉头一蹙,看样子也是没想到何瑾,竟会如此兵出险招。

    毕竟根据锦衣卫传来的密报,这小子虽然这些时日计计连环,却仍旧未让刘大夏改变心意。

    此时若让刘大夏上殿陈述,万一他站在了文官集团一方,出兵援助蒙郭勒津部落一事,岂非鸡飞蛋打

    一时间,奉天门前的所有官员,也都纷纷将目光投在了刘大夏身上。

    虽然这些时日他们都在斥责,刘大夏与何瑾同流合污。但他们也都清楚此番出兵,也唯有这位兵部尚书的意见最为重要。

    凭着多年对刘大夏的风评了解,他们还是希望刘大夏此刻能痛改前非,坚定地站在他们文官集团阵线,彻底击碎何瑾那不切实际的幻想。

    然而,被通政司官员带上殿来的刘大夏,却未如平时般慷慨陈词。

    他眉头紧锁地望向威严在上的弘治皇帝,又向后环顾奉天门前同僚百官。最后,目光停留在何瑾这个年轻人的身上,沉痛而纠结。

    好巧不巧,这会儿焦芳反倒心虚了,抢先开口道“陛下,臣闻何瑾狡诈多端,先是屡屡行贿刘大人,又举荐安排刘大人之子为商部检校平如此污渍在前,刘大人之言已有失偏颇,臣认为不足采信”

    泥人尚有三分火气,更何况一辈子没干过亏心事儿的刘大夏。

    当着弘治皇帝和满朝文武的面,遭受如此污蔑和羞辱,老头儿脑中那根纠结隐忍的弦戛然崩断,怒而开口道“焦芳,上次百官请愿你推诿推让,此番又这般哗众取宠,当真以为陛下和百官都不知你那点鬼蜮心思”

    都是混朝堂的,谁还不知道谁几斤几两

    更何况人家刘大夏三朝元老,资历、名望、能力都甩焦芳好几条街,脾性又吃软不吃硬,焦芳如此乱开炮,可不就捅了马蜂窝

    “至于通商互市一事,老夫起初也同你所料一般,觉得此乃动摇国本一事。可你这等不事生产、高高在上的官员,去过京营考察没有,见过军户老小生活的窘迫寒酸没有”“

    还有,说什么动摇国本的妄言,为何老夫只看到百姓多了条生计的活路,朝廷国库因此充盈。尔等从未真正走出去,就臆想擅断得出结论,岂非苍白又可笑”

    这话一出口,早朝哗然。

    唯有何瑾在一旁隐约笑了起来,嘀咕道“果然,一切如我所料啊”

    悠閱書城一個免費看書的換源a軟體,安卓手機需oge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





第五二一章 满足他心愿!
    


    对于刘大夏的突然转变,何瑾一点都没感到奇怪。前世商场形形色色的人,在眼前游来走去,他早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如刘大夏这种黑白分明,非此即彼的脾性,假如仍坚持儒家圣学那一套,从西山归来后,便会彻底与自己划清关系,公开表明没有受贿,同时让儿子从商部的职位上撤下来。

    但何瑾等了好几天,也没见刘大夏有任何动作。

    端木若愚和柔音都认为,人家既然没答应,那就是拒绝了呗。可何瑾却看到了另一面既然没明确拒绝,那就说明他其实已半推半就了。

    这时候无须整那么多花里胡哨的,直接在大庭广众下逼他一把,比什么都强毕竟人在退无可退的时候,总会直面自己内心的。

    只是他万万没想到,焦芳这里还来了一次神助攻,一下把老头儿点炸了。

    一番叱喝似乎还不过瘾,又怒不可遏地继续言道“你们口口声声说着忠君爱民,可连士卒百姓最想要的都不清楚,便要榨干他们的血肉仁政圣道在你们眼里,难道就是这样的”

    “大明边患由来已久,你们也向来视而不见。兵制糜烂,你们更束手无策。如今何小子终于有了以狄制狄的方略,还能富国强兵,你们却要为了一己之虚名,在此大放厥词”

    越说越激动,老头儿明显是动了真火,瞪着通红的眼珠子对焦芳一顿吼“还区区二百万两银子,你可曾为大明挣来过一钱一两”

    “你又可知这二百万两银子,能抚恤多少军属,能汰换多少器械,能让多少士卒感沐天恩,再无后顾之忧为国效力”

    一连串的质问,焦芳被吓了一跳。见刘大夏怒发冲冠的样子,他嘴唇嗫嚅了几下,终究不敢再说什么。

    奉天门前的那些官员们,也都瞠目结舌,集体沉默了。

    不管怎么说,这时代的大臣还是讲些忠义风骨的,肚里什么心思自己最清楚。听着刘大夏义愤填膺的怒吼,也都意识到自己的狭隘和骄虚,开始心虚愧疚起来。

    这时候,刘大夏双目已有些泛红,哆哆嗦嗦地向弘治皇帝行礼,继续道“陛下,前些时日何小子带着老夫,去西山走了一趟。”

    “在那之前,老夫也是秉信商业祸国的。可到了西山后才知道,何小子早已将新军的家眷陆陆续续接了过去。”

    “那里经过何小子的一番经营,已是滴水不漏。他的产业雇佣士卒家眷劳作,给予一定的工钱和福利,使得军眷在那里安居乐业。士卒没了后顾之忧,还有军营的晋升激励,操练起来更是卖力。”

    说着刘大夏又忍不住动容,回望身后那些官员,悲切道“诸位想想,这样的新军他们上了战场,怎可能当逃兵一旦脱离了军籍,他们的家眷非但会失了军属的优待,更会被所有人不齿”

    “那些百姓们可没钱读书,他们参军就是为搏一个前程。没有这个前程保障,他们战死沙场,反而更会家破人亡”

    高声呐喊完,刘大夏才又转向弘治皇帝,稳了稳情绪道“有了这样的基础,何瑾还在西山建立了学堂,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更难得的是,西山那里的孩童,一个个视他们的父亲兄长为英雄,还立志长大后也要当护国为民的将士”

    “其中的缘故,自然是将士的付出有了回报,得到了认可和荣耀。百姓才会觉得当兵也是一条出路,日后我大明的兵源才会不断。而非是将一些囚徒罪犯充入军营,败坏将士名声,辱灭士卒的荣誉”

    听完这些,弘治皇帝神色才鲜活起来,而非之前那些淡漠机械。想了想何瑾这种模式,瞬间就意识到这等模式的不凡。

    毕竟改革兵制这议题,在朝堂上也是老生常谈了。

    不过谈来谈去,也就何瑾一番折腾,打通了勋贵武官的关窍儿,弄出了军事化管理外加奖惩机制,终于开始行之有效。

    可此时听了刘大夏,讲述何瑾的一番谋划,又给了弘治皇帝不一样的启发不错,只改革军营还是不够。

    要将整个大明风气也改了,让士卒们后顾无忧,才会人人踊跃参军。大明才能自强恒强,兵威强盛且生生不息。

    想到这里,他又看向似乎还欲言而止的刘大夏,道“刘公,可是还有话要讲”

    “老臣”刘大夏想了想,忽然间似乎心一横,才开口道“老臣认为大明的确不该抑商,至少不能像现在一样,视商业为粗鄙狡诈之业。”

    这话一出口,不止底下又是一阵哗然,就连何瑾都有些目瞪口呆了老刘,你这是经历了一番心灵洗礼,直接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真的是太好了

    “陛下,孟子当中有云,无恒产者无恒心。老臣之前一直认为,恒产便当是五亩之宅,树之以桑。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可西山一游后,老臣便想着西山的那些煤炭、水泥、玻璃、毛线、肉干,为何不能是恒产我大明幅员辽阔,万千百姓日常所需,又怎能离开那些只要我大明国势蒸蒸日上,那些商品就不乏销路”

    听到这里,底下又是一阵接连不断的咳嗽声。毕竟刘大夏一番言论,可是在质疑士农工商这四等公民的分化。

    在明朝商品经济还未完全发展起来的时代,这些话显然是惊世骇俗的,也是会让既得利益者拼命反对驳斥。

    只不过,何瑾依然不管这些,还是自顾自地露出了姨母笑老刘啊,看来你终究是悟了啊。

    真没白带你逛一圈儿,没想到你的思想境界,已然这么高了。虽说比起我跨越五百年的境界,还是逊色了不少,但也足以领先时代了。

    大明朝堂终于又多一个开窍儿的,自己的盟友方阵,也多上一位重量级的选手。
1...256257258259260...3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