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世子很皮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湘小匪

    现在是夏季,搭建的房子暂时不需要考虑防寒问题,只需要茅草房搭得坚固,不至于倒塌就行。

    怜星观看了一阵子,也有些好奇地问朱久炎:“小鬼头,你在这里建些茅草棚子打算做什么”

    朱久炎微微一笑:“打算让村里人在这里卖吃的,凉茶和雨伞之类的东西。”

    怜星的嘴角微微翘起:“世子爷就赚这么点小钱你还想了什么鬼主意”

    朱久炎小脸向上一抬,脸上写满了自信:“姐姐就是了解我,这只是个开始,往后我不仅要完成对蒙老出承诺,还要整个荆州都大变样!”

    毕竟都是军户,十几间透风的茅草棚子,很快就有了个雏形,另一些人开始着手搭建炉灶。

    朱久炎扭头问高二宝:“高公公,这荆州城内的物价情况,你应该都清楚吧”

    高二宝点点头,陪着笑回道:“殿下,奴婢干着酒楼的生意,每天的物价那是必须要掌握的。”

    朱久炎小脸含笑:“我对物价比较好奇,你跟我仔细讲讲吧。”

    物价没什么好隐瞒的,高二宝躬身道:“殿下想知道什么,请随便问。”

    朱久炎低声对着怜星说道:“劳烦姐姐,拿纸笔帮我记录一下。”

    怜星悄眼白了他一眼,算是应了下来。

    “白布一匹,多少钱”

    “白银二钱。”

    “活鸡呢”

    “白银四分。”

    “棉花”

    “一斤白银六分”

    二人一问一答。

    朱久炎边问,边点头。看来这大明的物价,尤其是生活用品,都非常便宜。

    “猪肉多少钱一斤”朱久炎又问高二宝,高二宝停顿一会,详细回答道:“猪肉不贵,上等猪肉一斤也才八文。羊肉却贵得要死,要三十文一斤。城里买猪肉的人并不多,羊肉倒是一下子就会被人买光。”

    朱久炎暗暗点头,从羊肉的销售情况来看,荆州的官绅以及富裕大户的消费力还真不低。

    税卡距离朱久炎他们不远,税卡内的官吏看到他们在大道旁热火朝天的建起房子来,脸上升起诧异之色。

    有几个差役见状,眼睛里冒着火:今天真是什么鬼事都发生了,前面几十个劫匪全副武装的在税卡外抢劫,现在居然还有人直接到关卡外建起了房子!

    你也太不拿差役当干部了,好歹也要知会我们一声吧

    一个性急的差役揎拳撸袖,正待上前,却被旁边老差役把他扯了转来,拍了他一巴掌,他看着穿着朴素的蒙永,敬畏地缩了缩身子,这才悄声说:“笨蛋,那老头是永兴屯的屯长、湘王右卫老指挥使、现任指挥使的爹!这群人都是大人物!”

    指挥使!对他们来说就是传说中的人物。这三个字就像某种魔咒,直接抽掉了他们的全部精气神,使刚才还愤愤不平的家伙们,立刻就变成了被打断脊梁的哈巴狗。

    不一会儿,一名身穿书吏服饰的中年男子,领着几个差役走了过来。他一边走,一边正了正衣服和帽子。

    书吏都是非经制吏,穿着特有服饰,黑绸直裰,腰间缠儒绦,脚踏崭新的白底皂靴,头戴前高后低的方帽子,帽子两侧还有一对小翅,但又比官员乌纱帽的帽翅小得多。




第四十七章 收服
    长江之上的船首尾相接,千里不绝,渡口的税收不说日进斗金,也应该盆满钵满吧。但税关捞得多了,谁还敢来这里靠岸

    周季陶看着朱久炎在看账本,一双眼睛就在滴溜溜乱转,揣磨着他们的来意。

    朱久炎既然想在此地搞港口集散地,这柳林州渡口的长官就必须是他的人,要么就要有把柄在他手中,没把柄也可以制造把柄。他走上前去,一双眸子凝视周季陶,开门见山:“周大人在官场可有靠山”

    周季陶犹豫了一会儿,看了看周围,此事机密,怎能随便跟外人乱说但想了想眼前这小孩可能的身份,还是坦然以告:“说来公子也许不信,鄙人在府衙……真没有所谓的靠山,乃是一步一个脚印熬到现在的。”

    看着周季陶坦然的表情,朱久炎知道,他没有说谎。

    “本宫想当你的靠山,周大人可愿意跟随”朱久炎拿出世子印信,微笑着望着周季陶。

    周季陶心中虽然已经把朱久炎的身份猜得七七八八,但心里还是有些激动,急忙迎上前朝朱久炎行了一礼:“拜见世子殿下。”

    朱久炎没等周季陶一揖行下去,便一把扶住他的胳膊,诚恳问道:“周大人免礼,周大人可愿”

    周季陶心头忽然火热起来,强忍住心头怦怦乱跳,努力装作神情惶恐道:“殿下折煞下官了,下官久闻湘王庇护荆州军功卓著,风采照人,常思登门拜望,奈何周某位卑职贱,登门如攀岳,高山弥仰,不可问焉。”

    铺垫的差不多后,他急忙地表明态度,咬牙道:“多谢殿下赏识,学生一辈子碌碌无为,钻营取巧半分都没学会,现在想来,这辈子活着真是不值当。难得殿下如此瞧得起学生这个小吏,学生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本来两人寒喧几句,世子就开门见山要他投靠湘王府,周季陶不禁暗暗摇头:哪有刚见面未探明对方底细、就这样推心置腹的这世子果真稚嫩的很。

    但周季陶的心中更有一句话要说:士为知己者死;人也更应该往高处走。

    吏员都是科举无望的读书人无奈之下的选择,出身不好,大多混得不咋的。除非运气好,立下泼天大功或者得到知府老爷青睐,否则干到退休大抵也就是个经制吏的待遇,一份“退休光荣”文书将他送回家安享晚年。

    周季陶在府衙都熬到四十出头了,还只是一个非经制吏。若非朱久炎想发展港口集散地,老实说,这样的小吏一辈子连面见朱久炎的资格都没有。

    虽然不知道世子为什么对他这个小吏青眼相看,但他不会放过人生中最重要的机会。

    朱久炎浅浅笑道:“我呢,只不过是个台阶,有真本事的人自然看得见它,然后拾阶而上,富贵、前途全要靠自己本事挣来,谁都不必谢,包括我在内。”

    小吏常常受到歧视和不公平待遇,周季陶早已习惯了给上官呼来喝去,读书人的尊严早被磨尽了。

    朱久炎这一番话语可谓是推心置腹,令周季陶热泪盈眶,不顾朱久炎还搀着他的胳膊,仍旧执拗地躬下身给他行了一礼。

    世子的身份真好用!

    这么简单就收服了柳林州渡口的负责人,嘿嘿。

    外面的棚子也快搭建好了,现在就等刘常的地契到手了。

    怜星开始也对这些东西很感兴趣,但过不多久便觉得无聊了,一会双手托腮,一会扯自己的鬓发在手里玩耍,一会又走到屋内桌旁坐下,闷闷地瞅着朱久炎,咬着嘴唇一幅百无聊赖的模样。

    朱久炎看见怜星脸上似乎有些闷闷不乐,便凑近她说:

    “姐姐,我这还有些琐事需要处理,你若是觉得无趣,出去散散心吧我叫张大和赵来跟着你。”

    怜星闻言很是高兴,心道:“没想到这小鬼头还挺细心,唉,本来还想和他到周围接着逛逛。现在只能去江边捡几个漂亮的贝壳或石头了,刚才在路上就看见好些个,找几个回去摆在几案上,还可以送杏儿呢。”

    &nbs



第四十八章 买地
    刘常是从底层爬上来的老麻雀,他为了不发生波折办好世子的买地差事,不仅安排马车去府衙,接来了丈量土地的八个公差和负责书吏,并且私下里给每人都塞了二两银子。

    至于负责的书吏和本地里长,刘常给得更多,二人都是五十两银子的辛苦费。

    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有时候就应该利益均沾,让大家都有点甜头,这些府衙里的小人物可能帮不了什么忙,关键时刻却可以坏人大事,不得不防。

    俗话说得好,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府衙里跑腿的小人物,尽量不要去得罪。

    刘常一惯的出处事原则便是:君子不怕,小鬼不惹。

    到了渡口,负责这次丈量的书吏皱着眉头对刘常说:“刘大官人,这些地如此贫瘠,有必要买这么多地么这都种不出好庄稼的,我劝你一句,不要意气用事,少买点吧”

    刘常笑着解释:“我是想在本地开个大酒楼。”

    刘常心中也不情愿买这么多地,但是世子殿下的命令他敢不执行到位吗

    “来这里开酒楼”

    本地里长异常惊讶地上下打量着刘常,严重怀疑他脑袋是不是被门夹了。这方圆几十里就河西村外一处酒家,生意还特别不景气,你钱多烧着了

    刘常微微一笑,说:“到时候还要请诸位多多照应啊。”

    “好说,好说。”那书吏得了刘常的好处,自然是万事好说。

    周围不能种田的荒地,差不多有上千亩,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一路上刘常豪爽大气,好吃好喝的招待着这些公差,他们又各自得了好处,丈量起土地来那是一个干净利落。

    里长还从旁边几个村落喊乡邻来帮忙,两个多时辰就差不多量完土地,立下界石。

    里长和乡邻最后作出确认之后,刘常陪着公差们回到府衙,缴纳了朝廷税款,拿回了盖有荆州府衙大印的地契。

    朱久炎正式成为柳林州最大的地主。

    “殿下,买地的钱加上朝廷税钱,折合一亩地六两银子。府衙那书吏出价实际上是五银子一亩,按照您的吩咐,我没暴露身份,还跟这些公差们处好了关系。”

    刘常详细地汇报了买地的过程。

    朱久炎满意点头:“老刘啊,你做得非常好。一千亩地才花了五千两多两银子,难能可贵的是,按规矩交了朝廷税钱,没有嚣张跋扈。”

    刘常满脸堆笑,恭维朱久炎英明无比。税钱可相当于皇爷和国家的收入,这他哪敢短了,即使朱久炎不交待,他也肯定要按规矩给。

    荒地全部到手,朱久炎开始画规划蓝图。按着后世批发市场的规律,把即将兴建的集散地划分为五大块;分别为食品、日用品、奢侈品、手工艺品、进口货等几大区域,方便以后进行集中管理。

    快到饭点了,一旁的茅草棚和炉灶也正好搭建完毕,朱久炎吩咐周季陶去买摔伤后宰杀的牛骨头、牛肉和牛油来准备熬汤。

    在这个时代,没有早中晚三餐,只有朝食和哺食,也就是一早一晚的意思,富贵大户人家才能做到一日三顿和夜宵,晚饭的时间大约在申时,也就是下午四点左右就开始吃饭。

    刘常则给安



第四十九章 开始
    行人拉到了,江面上的江船也不能放过。

    朱久炎安排几条渔船,直接把“六文钱管饱”写在船帆之上,让几个精通水性少年们就坐在渔船上,一遍又一遍的吆喝着“六文钱管饱”的口号。

    渔船在江面上吆喝着来回游荡,吸引了不少过路船只的注意力。

    几艘小客船慢慢靠了岸,从船上下来一个船夫,小心翼翼地来到茅草饭铺,询问一位穿着制服的税差:“这位官爷请了,船上有几个客人想买点饭菜回船上吃,他们不过税卡,不知可否不收过关税”

    那差役不敢做主,赶紧跑来禀报。

    朱久炎看了周季陶一眼,周季陶会意微微一笑:“你去告诉他们,不用买到船上去吃,只要不出茶肆,就不收过关税。”

    船上的客人得了消息后,还是不敢上岸,最终还是让那船夫连续跑了几趟,买走了十份盒饭。

    周季陶尴尬一笑,道:“殿下,差役的名声不好,他们心里都发憷,担心碰上讹钱的圈套。”

    朱久炎看着火热的场面,心情无限好,不以为意道,嘴角微微一翘:“便宜人人爱,我们只要把名气做出去了,时间一长,我们有没有讹人,他们会知道的。这些客船或货船的东主们,会上岸来吃饭的。”

    陆陆续续又有一些行人,到饭棚吃了大碗盒饭。

    眨个眼的工夫,原本剩下的几十份“盒饭”,全部被一扫而空。

    十几个妇人洗碗刷碟,简直忙不过来,没有吃到饭在外面排队的人还越来越多。老村长蒙永是个有心人,他一直默默的关注着整个茶肆的情况,看到如此火爆的场面,眼睛开始发亮,随机应变,一边安排人手去屯里收购急缺的食材,一边吩咐魏志强去卫城买来更多碗筷。

    朱久炎暗暗点头,这个退休指挥使就是各个方面的素质都过硬,看事做事。

    而不是和算盘珠子一样,拨一下,才动一下。

    送走了最后一批客人,等过了晚饭点,负责管帐的高二宝,统计好账目,做出了流水账。

    他笑嘻嘻地向朱久炎总结:“禀告殿下,刚才一共买出了三百多份饭菜,大多数都是过路的客船上的客人买的。扣除成本,兄弟们的贴补以及雇渔船的费用,不只没有亏本,还盈余六百八十文。”

    高二宝的算术是真的可以,人才啊。

    周季陶在旁边接口解释道:“每天长江上,从柳林州渡口经过的各类船只将近五千艘。客船上旅客多,船又不能生火做饭,大多会选择上岸吃饭。这第一天还没把消息散布出去,往后买饭的人,肯定成批增加。殿下您的妙招实在是高明之极,小人佩服得紧。”

    陈瞻也不失时说道:“三人行必有我师,古人诚不欺我。殿下大才,陈某受教了!”

    蒙永佩服的望着朱久炎赞道:“天下真有生而知知者!老朽大开眼界,原本心中以为殿下在胡闹,不想转眼间就解决困扰我几年的难题。这下,咱们屯里的米、面蔬菜都可以直接运来这里了。老朽叹服,殿下让老朽代兄弟们一拜。”

    说罢,高大的身躯对着朱久炎推金山倒玉柱般拜倒在地。

    朱久炎赶忙上前扶起,谦和地笑了笑:“蒙老勿需客套,我也就是动动嘴皮子,大伙才辛苦。今天剩下的钱,交给您保管了,明日安排人手去采卖各类物资。”

    采买是最有油水的差事,绝对要交给可靠的人去管理。

    蒙永的身份、能力、威望简直绰绰有,也不会出现贪污问题。朱久炎把茶肆交给他管理,自己当起了甩手掌柜。

    一下午才将近七百文钱的盈利,朱久炎自然不会放在眼里。

    要搞批发市场,肯定要先有良好的场地,硬件到位,再加上宣传,才会有商家进驻。
1...1213141516...2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