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世子很皮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湘小匪
    他左手边却是一个矮小男子,这男子三十多岁,又矮又黑,居然是荆州府衙司狱(管理监狱,品级未入流,权利不小)李清。

    天气燥热,但是院中气氛冷得可怕,四个人都阴沉着脸色,一言不发。

    许久,雷百户用低沉的声音开口道:“湘王世子今天杀了吴嫦娥,也断了咱们百户所一条财路,也不知世子这是碰巧还是有人授意为之咱们足足花费了一年的时间,动用了多少人脉和钱财,才给吴嫦娥搭上这么个油水差事!谁曾想……,谁曾想就他妈这么一转眼的功夫,她和王延就让这个孩子给宰了!”

    他一捶桌子狠狠地站了起来,沉默片刻,才幽幽说道:“吴嫦娥的身份腰牌和那狗宦官王延积蓄的钱财,今晚你们三人负责去给某拿回来,宅子里所有人全部灭口!若是办砸了的话,她的身份暴露,牵扯到了锦衣卫。几位,家法你们是晓得的,若不想落得个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下场,到时就自我了断,寻个痛快。”

    想起锦衣卫里的整治手段,几个人都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冷战。

    “另外,吴总旗,某可要警告你,别怪某不给你妹子报仇。杀她人的毕竟是皇孙,今天湘王世子做的事情,咱们最多只能如实记录存档,不增也不减。某最多这样做,也算为你们兄妹尽心了。

    别说现在咱们锦衣卫权柄被大幅削减,人员裁剪大半,就算咱锦衣卫最风光的时候,在王爷们眼里有几斤几两五军营的那两位指挥大人是怎么死的你忘记了正三品的武官,就因为冲撞了一个王爷的仪仗,让王爷使人活活打死,过后皇上只是训斥王爷几句。

    除了谋逆大罪,否则普天之下谁动得了皇子皇孙就算真犯了惹众怒的罪过,那也是王爷过错,王府属官代罪。湘王要杀咱们跟辗死个蚂蚁一样容易!

    还有咱们锦衣卫毕竟是天子亲军,除了搜集情报,还有侍卫之责!所以,你不只不能给妹子报仇!世子要是碰到危险,你还因当上前护卫!世子要是有个好歹,咱们整个荆州百户所难辞其咎,全部都要陪葬!”

    雷百户已经把话都说明白了,但看着这吴总旗还是怒气难平,一副要为妹子吴嫦娥报仇雪恨的模样,心中暗叹:只能过后除了这个祸患了,免得被他给牵连,当今皇上杀人不眨眼,但对子孙后代却极度爱护。




第十章 冰棒
    黎明时分天色还很黯淡,朱久炎就起了个大早来沐浴,他泡在一个大水池里,浑身被温水浸泡,说不出的舒服。

    温水缓缓流动,夏夜的汗腻都被洗涤得干干净净,舒服到了毛孔深处。鼻子里闻着熏炉飘散的淡淡清香,闭上眼睛,仿佛不是在夏天,而是在万物复苏的春天,充满活力,一切都是那么美秒。

    宫女们小心地掀开帘子鱼贯而入,有的捧着衣裳,有的端着洗漱物品,在两旁侍候。又有衣衫单薄的贴身侍女水仙,迈着细碎的步子入水,到朱久炎身后给他按摩放松。

    水仙是不折不扣的美人胚子,俊俏可人,脸似桃花放蕊,身如弱柳迎风,眉似春山带雨,眼如秋水含情,身段发育良好,胸部高高隆起,顶在朱久炎后背上,感觉已经初显规模,酷似后世某岩。

    她手法轻似浮云,使人飘飘欲仙。

    **的日子好舒服,朱久炎默默享受着。

    负责服侍他一切起居的是世子府女官裴娘,在一旁小心翼翼地做着蒸熏明目的沏茶工作,她语气轻柔:“殿下,这砌好的热茶,等会你将一只眼睛半睁着凑在杯口上,让热气蒸熏。熏一刻钟左右再换另一只眼睛,每天至少熏一次,熏后的眼睛会感觉十分清亮,再用泡开的茶叶敷在闭起的双眼上,也可以收到美目的效果呢,王妃娘娘从小就这么保养的。”

    从小带朱久炎长大的女人,王妃娘家陪嫁族人……这女人也让他更觉得轻松,快二十八岁的裴娘,比水仙高出一个头,胸大,腰肢瘦,体态丰满艳丽非常,上身披一件朱红纱罗衫,轻掩胸脯,肌肤隐隐显露,皮肤很好。而且看起来十分年轻,眼睛大大的,王府女官的夏季礼服便是如此诱人。

    裴娘举止很有礼数,为人很容易满足,世子府一直给她打理的井井有条,照顾起朱久炎来那从来是一丝不苟的,她外表看着不易相处,其实内心非常善良。

    幸亏才六岁,生理发育还没有成熟还不会有反应,要是在那糟糕的青春期,望着这满室春色和宫女们个个娇美如花的诱人模样……早晨起来,肯定遗得一塌糊涂。

    朱久炎嘴角露着微笑,舒服的吃着水仙豆腐,懒洋洋地说道:“水仙,按摩手法又进步了,我都快给你按睡了。昨日我吩咐工正所打造了一个小模具,专门解暑用的,奖赏给你先尝尝。”

    水仙一喜,眸子亮亮的,不禁抿嘴儿笑道:“谢殿下赏赐,奴婢有点期待哩,不管殿下做的什么东西,肯定非常好吃。”

    裴娘也很好奇:“就是昨日让玉兰在冰窖用蜜糖、奶酪、薄荷汁液和绿豆做的那个冰棍儿奴婢早年好像听娘娘讲过,说这冰酪在前朝宫廷里连制作方法可都是保密的,还禁止王室以外的人制作冰酪呢,没想到殿下居然学会了。呵呵,殿下刚上了两年宫学就学会了制作冰酪,看来读书真的有用呢,娘娘知道了肯定高兴。”

    这冰激凌最早原来是中国人发明的。数百年前,中国人就知道将冬天结成冰的河水,切割成块,储存于地窖,等夏天取出,同捣碎的水果搅拌后食用。周朝开始我国官员就能享受到的一项传统福利,官员夏天能领到朝廷分发的冰块,称为“颁冰”、“赐冰”,唐朝冰制品面向百姓销售,唐朝冷饮品种虽然比较单调,但已经出现了深受女孩子喜爱的“刨冰”。宋代更不得了,出现了冷饮专卖店。商人在冰里加水果或果汁招揽顾客,捣鼓出了十分丰富的冷饮品种。

    元代冰饮有了新的突破,在冰中加入蜜糖和珍珠粉,开始生产冰激凌,在为了保守工艺秘密,元世祖忽必烈还颁布了一条王室外禁止制造冰激凌的禁令。后来马可波罗回到意大利才带回的冰激凌的制作方法,往后才传到的法国和英国。

    所以裴娘对朱久炎用模具制作冰棍儿没什么特别反应,以为是他在哪本书中学会的制作方法。

    朱久炎嘿嘿贼笑,并不接裴娘的茬,他一边拿起岸边模具中的冰棍儿示范着吃着,一边说道:“我喊这个东西叫冰棍儿,绝对是在老祖宗的东西上加以改进的伟大发明!我带来了几根,来,也给你们尝尝,非常解暑哦,喏,给你一根。”

    水仙听裴娘说殿下制作的这个新奇东西是前朝王室才能独享的美食,早就欣喜异常了,拿着冰棍儿,坐在水池中,学着朱久炎的样子,高高兴兴地舔舐起来,还不时打个冰冷的寒颤,又继续舔舐……

    朱久炎一边吃着冰棍儿,一边瞧着酷似后世某岩的尤物舔舐冰棍儿的可爱模样,不由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看那根在她鲜嫩如同花瓣儿的红唇间来回进出的冰棍儿,瞧她那不时伸出来又缩回去的粉嫩香舌,以及她那眉目半阖一脸享受的表情……这才是最伟大的金手指啊,是训练尤物的绝佳工具啊,剽窃诗词算什么



第十一章 迎客
    夏日午时,草丛中金钟儿、叫哥哥和纺织娘唧唧合鸣。

    金色阳光从洁白的云絮中照射下来,在长江上形成大小各异的斑驳景象。朱久炎以前住的城市也是沿江城市,能看到无数的船只每天进出港口,汽笛响动,就像将要远行的将士。

    放假的时候,他往往一个人跑去江边,浩瀚的长江总能让他静下心来。忙忙碌碌的都市生活,能够在闲暇之时停驻在江边眺望苍茫远景,那也是一种享受。

    算起来,他已经好久没有见过如此清澈见底的江水了,这种颜色很少见,仔细想想,好像只存留在童年的记忆当中。

    王府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江阴侯,码头上人头攒动,无比喧嚣,无数穿着鲜红明亮山纹甲的湘王护卫军已经将荆州一号码头前围得水泄不通。

    护卫军们顶盔贯甲,手中拿着雪亮的刀枪,掌着鲜明的旗鼓,严阵以待。

    而就在码头外一百米之地,焦头烂额的六房衙役已经把自己吃奶的力气都使出来了。他们汗如雨下,在全力维护秩序。就算在炎热的夏日,国人凑热闹的爱好自古有之。百姓们都停下脚步,沿着衙差们的警戒线,远远地站着围观,猜测着荆州来了什么大人物。

    墙头、道旁树上都爬满了看热闹的人群。卖小片西瓜和炒瓜子、麦芽糖的小贩灵活地在人群中兜售他们的物品。

    瞧这阵势,只怕不是当朝权贵就是钦差大臣吧!

    衙役们很羡慕站在码头警戒线之内的护卫军们,因为他们可以悠闲地排着方队,显摆着他们光亮的铠甲和武器,而不用和这帮磕瓜子看热闹的百姓一起拥挤,为一个好一点点的位置推推搡搡。

    衙役们还要负责警戒。他们得到命令,一定要保护好六岁的小世子安全。

    不过白担心罢了!一千护卫军在,谁敢冒天下之大不讳,干出点什么事来呢满城的城狐社鼠也得到警告,早已销声匿迹。

    护卫军方阵之中,朱久炎穿着正式的王世子皮弁服居中而立,大红绛纱袍,中单为深衣素纱,前盖蔽膝,腰后大绶用黄、白、赤、玄、缥、绿,皮弁八缝,每缝前后用三彩玉珠八颗其余皆同亲王,江风把绛纱袍衣袖吹得猎猎作响,头戴一顶金丝织就的璎珞冠,小小年纪尽显丰姿神秀。

    好重!好热!这一身礼服怕是有二十斤,累死人了!朱久炎心里不断吐槽。

    在他身后,按官阶品级依次站着湘王府所有文武属官和荆州阖城大小官员。

    午后的阳光照在宽阔长江河面上,河面远处帆影才开始露出轮廓,三艘官船缓缓驶来,大江船有前后双桅,两侧的军士喊着低沉的号子,整齐合一地划动船桨,官船乘风破浪快逾奔马,行驶起来有快又稳。

    船上多悬北斗旗,打头一船正面插左右两旗分别为:清道、金鼓,居中上书江阴侯吴。

    这艘大江船没有什么漂亮的装饰,走廊、舱房、船头和船尾给擦拭的一尘不染,首船鼓号齐鸣,部曲便小跑着出舱在船头船舷列队,船上管事、仆人也都齐齐整整的穿着青衣小帽,站着方阵,无比安静。

    江阴侯吴高卓立在船头甲板上,居高临下地看向码头上面的迎接队伍。

    这位四十多岁的大明帝国世袭侯爵,脸上轮廓分明,手足颀长,颌下黑须随风飘拂,站立船头自有一股震慑人心的霸气。

    他穿着正式朝服,衣袖给江风吹得猎猎作响。吴高没有因为荆州的盛大欢迎而高兴,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脚下的甲板,眉头隐隐皱着,显然忧心重重。

    当今圣上为了加强集权和整顿吏治,接连查办了“空印案”、“郭桓案”、“胡惟庸案”,借机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宿将,牵连甚广,战功卓著的开国功臣、勋贵,给皇上杀的所剩无几,父亲要不是病逝的早,估计也难逃一劫。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自古如此,不外如是。

    自从袭爵以来,他一直谨小慎微,只钻研练兵之法,不习征战之事,万事低调,不肯出头,唯恐给皇上注意,倾覆了江阴侯府。

    前年奉旨率部征讨百夷之际,他特意小败两阵,想学习汉相萧何自污来避免灾祸,罪是获了,给圣上贬去广西练兵,他还挺高兴的,自以为远离了风暴中心。

    没料到临行之前又接到了圣上密旨,明面上是去广西练兵,实际却还有征讨土司



第十二章 洪武
    荆州城里果然繁华,街上百姓衣衫齐整,神情从容安逸,连路旁卖力气的力夫们也都面带笑容,并无愁苦之色。

    临河桥畔,栏门移去,停泊一夜的大船小船争先恐后驶来,交织如梭。才过栏门,又要小心翼翼地避开迎面而来的船只,船老大不停地大声吆喝,呵斥之声不绝于耳。

    朱久炎兴致勃勃地看着城内的各种喧嚣热闹。宽阔的大街铺着大块平整的青石板,街道两旁店铺林立,耳中听着商贩们用各种方言叫卖,船老大和搬运工整齐的号子,官差的叱喝,百姓的还价,还有不知哪里传来的女人叫,孩子哭,车逐马喧,好不热闹。

    湖湘胜景,由此可见一斑。

    朱久炎越看越感兴趣,忽然闭上眼,深吸一口大明的人间烟火之气。

    “真乃繁华盛世,锦绣山河啊!”朱久炎非常满意,荆州可是湘王封地,自己出生的起点很高,信心瞬间高涨。

    一路行来,百姓纷纷闪过一边,垂头躬身给队伍让道。

    朱久炎以前是个体育老师,是芸芸众生当中的普通一员。现在的他却是天潢贵胄,锦衣玉带,端坐于车上,前后都有侍卫、军队拱卫,路人纷纷走避,车旁的文武官员紧紧跟随,看向他的目光都是仰视的,充满敬畏和羡慕,令他十分感慨。

    一路走来,朱久炎居然没有发现一个乞丐,说明大明的百姓颇为富足,生活在一个和平年代,过着安稳的日子。以前他一直以为朱元璋残忍暴戾,大肆杀戮功臣,铲除异己,肯定是个喜怒无常,杀人不眨眼的皇帝,而当朱久炎了解到朱元璋颁布的政策,结合平时见闻,他发现,朱元璋很痛恨贪官到了极点!

    这和朱元璋极其困苦的早年生活有很大关系。对于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的官员一律格杀勿论,决不宽贷。

    他大力整治官场,打击和处死了一大批贪官污吏,其反腐反贪的坚强决心和铁血手段矫正、震慑了洪武一朝。(明朝因为大量留用了元朝的旧官吏,以及一些跟朱元璋起家功臣,这批人中,因为有不少开国功臣都有恃无恐地贪赃枉法,如此,朱元璋又该怎么办呢他的选择是绝不姑息,严格按照法律办事)

    但他对老百姓却非常宽厚仁慈,知道老百姓需要什么。

    比如朱元璋制定的政策,当一位官员被朝廷稽查,只要有很多老百姓们为这位官员伸冤求情,朝廷都会二话不说,直接官复原职;当一位官员不被百姓认可时,老百姓可以用《大浩》直接把这位官员押送到京城治罪。

    对于那些孝敬老人的人,朝廷不但给予精神表扬,还给予物质奖励,赏赐衣物,发放奖金,那些孝子孝女年老时还可以享受特殊待遇。

    如果孝亲模范不幸成为孤老,那么他们在家就可以享受到在养济院的同等待遇,养济院收养的孤寡,官府每人每月给太仓米三斗,每年给甲字库布一匹,相当于后世的低保。(注:也有了富户骗领的现象,古今如一)

    这些孤老去世后,朝廷还会发放三两银子作为丧葬费,葬入免费公墓——养济院。

    他“佑贫抑富”,穷人家卖子女的,官府出钱收买,同时安排富人收之为佃户,并鼓励富户贷米给穷人,国家以免富户杂役的形式来承担利息;粮食张价时,官府开仓平价卖米以平抑米价,并提前发给各级官员俸米以压米价;外出的饥民回到家乡以后,官府按日发给口粮,国家则办公共工程以安置流离失所之民……

    他还为六十岁以上老人封爵、赏酒赐宴和米面粮油,老人超过八十岁的为里士可获得“酒三斗,肉五斤;九十以上者,加帛一趸”,对民间的喜怒哀乐有一种感同身受。

    在国家税赋方面,不仅农业轻税,商业也实行三十税一的政策,对于小摊小贩,则一律免税,减轻老百姓的负担。

    正如,他从天灾**和饥寒交迫的钟离村,一直到南京登基,和他的文臣武将所走的这条道路,不仅仅是为私人和某个阶级的利益,如同他的自述——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

    总之,朱元璋从来都没有亏待过普通老百姓,对官员们管制严厉,让他们对宋朝留下来的居养院进行翻修,修好后,让没有住房的百姓居住,没饭吃的,国家给饭食,而且全国各地都得这么做,居养院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免费福利公房。

    他建立了相当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其中包括专管赈济救治瘟疫和主管医药的惠民药局,以及遍布大明每一个州县、负责抚养孤儿的育婴社和免费医院——漏泽园。

    他训诫官员:“尔等为辅相,当体朕怀,不可使天下有一夫之不获也。”(在复兴文化




第十三章 长街
    李天佑补充道:“杀人手法非常干净利落,所有尸体上都只有一处刀伤,一击毙命!全府上下,没有一个活口。”
123456...2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