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世子很皮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湘小匪

    朱久炎身为世子,不需要去八股科举,但是既然生活在这个时代,繁体字和大明各种律法肯定是必学科目。这曾言教学从不说之乎者也的东西,反而是用由浅入深的教学方式,让他自我熟记、领会,这正好是他最需要的东西。

    但是今天他跟怜星有约定要带她出宫玩耍,所以……朱久炎扭头用眼神示意了一下身旁的赵来,然后朱久炎同学马上脸色通红,猛的趴在案子上,双手捂着肚子,嘴里“哎呦哎呦”叫喊起来,着实来了一把精彩演技。

    &nbs




第二十四章 出宫 上
    朱久炎为了履行带怜星出宫逛街的承诺,早已制定好各种方案,做了很多充足的准备。对于王妃下的禁令,朱久炎并没有放在心上,因为禁令只是王妃为了他的安全考虑而下,事后就算东窗事发,以王妃对儿子的溺爱程度,他只需要到时对王妃施展各种卖萌撒娇手法,应该就能过关。

    至于安全方面,朱久炎当然也做足了准备,他早早命令李天佑、李天福两兄弟带领五十个精干侍卫在世子府外等候,毕竟,一个想取他性命的刺客首领逃逸在外,随时有可能会给他致命一击。

    侍卫当中,还有昨日江阴侯吴高临行之前送来的两个亲兵:吴争和吴用。

    吴高奉旨去广西赴任,并没有在荆州过多停留,带着部曲们来去匆匆,显得那么谨小慎微。

    岁月在两个亲兵身躯上留下了苍老印记,换上百姓便衣,他们乍看之下,就像整日在乡间地头里劳作的老农,而且看起来有点呆呆的样子。

    一个身材高大,一个矮小,一点儿高手范儿都没有,放在人堆里也是平淡无奇得很。

    但王妃当晚特意告诉过他,这吴争二人,曾是大明开国元勋、第一代江阴侯吴良(追封江国公)的麾下亲卫,帐下效力数十年,退能牵马坠蹬,进可辕门射戟,金戈铁马一生,百战而还。

    二人虽老,锋芒仍在,王妃仔细叮嘱过朱久炎定当礼遇,以后出门要时刻不忘让他二人贴身保护。

    这样强大的阵容,还不能保证安全吗

    世子府,承香殿。

    为了掩人耳目,朱久炎早吩咐刘常等宦官代为掩护,再以各种借口拉走了世子府外的值守护卫,也暂时遣退了承香殿内的小太监和宫女们。然后遣人带领怜星来到了这里,毕竟她要是穿着宫装,可出不了王宫的门。

    “换上这身衣裳吧,好方便咱们在宫外行走。”

    朱久炎拉着怜星走入了内殿,从衣柜里拿出了一套崭新的男士圆领锦衣,让后者换上。怜星红着脸捧着手中的新衣,噔噔噔跑到寝殿的屏风后,羞涩地在不属于她的寝宫内更换衣物。

    朱久炎那可耻的目光直接锁定在了屏风之上,晨光将怜星更换衣物时的影子照印在屏风上,每一个细小的动作都清晰可见。望着那窈窕婀娜的影子,将身上的衣衫一件件褪下,继而缓慢又优美地抬起修长的腿……她穿上衣裤,还朝屏风这边无意识地看了一眼。

    朱久炎下意识地往边上一躲,嘴里“嘿嘿”贱笑出声。他心里一直念念有词:“这屏风的想法真好,我这脑袋怎么想的,这身材,这腰身,好完美,黄金分割、完美比例啊……”

    怜星已经换好了衣物从里面走了出来,她忽然扭头,看了一眼照射进来的阳光和这面屏风。然后她皱起了眉头,用左手手指对着朱久炎的额头中央用力的弹了一下:“好你个小鬼头!小小年纪就长了一副坏心眼!好看吗!”

    “额……姐姐打我干嘛!我扭过头了,明明没看。”对于偷窥这样的事情,朱久炎小同学肯定打死都不会承认。

    望着穿上男装的怜星,朱久炎不由地眼睛一亮。

    倘若说怜星方才所穿的那一身女装显得她分外地窈窕秀丽,那么如今她换上了一身士子的衣衫装扮,头上一顶书生巾,便活脱脱是一位俊秀的公子哥,只是眉宇间仍不免带着几分阴柔之美,言行举止也偏向少女姿态。

    “怎么样”怜星在朱久炎面前转了一圈,带着几分兴奋、几分期待问道。虽然她穿的是男装,可是身材的妙曼却无论如何也阻挡不住,锦衣黑发,肌肤上隐隐有光泽流动,一双清澈的



第二十五章 出宫 下
    朱久炎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来到宫门前,负责值守体仁门的护卫军千户魏志勇立即迎了上来。

    “湘王右卫甲字千户所,千户魏志勇叩见殿下,恕末将甲胄在身,不能全礼。”

    魏志勇双手抱拳、一板一眼的行了一个军礼(拱手礼)。

    “魏千户免礼。”朱久炎微微抬手说道。

    魏志勇这才起身,严肃而仔细地扫了一眼朱久炎与他身后侍卫们的面孔,面露诧异,低声问道:“殿下要出宫”

    他是清楚湘王妃这段时间对世子下了禁令,禁止他随意出宫的。

    “是的,麻烦魏千户放行,让我们出宫吧。”说完,朱久炎还特意亮了一下他的世子宝印。

    魏志勇闻言犹豫了一下,满脸为难之色,没过多久,他又斩钉截铁地大声拒绝:“王妃有谕!世子这段时间不能出宫,末将不能放行,请殿下恕罪!”

    朱久炎凑近他耳边,放低声音道:“凡事都有例外,我这不是有急事嘛!魏千户给个面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后,我一定会向我娘禀告,绝不会让千户难做。”说完,对李天福使了个眼色。

    李天福会意,走上前来跟着魏志勇套近乎,私底下不动声色地往魏志勇手里塞了几锭银子:“这是兄弟的一点小意思,给大家伙儿换防后买几壶酒喝!”

    岂料魏志勇瞪了李天福一眼,根本不接银子,反而转身走开,大吼向守门军士吼道:“把侧门都关了!过来列队!”

    兵丁闻声列阵挡在朱久炎队伍之前,他们可不管你是不是世子,只听从长官的军令。

    这番好戏看得在门外等候的沈亦眉开眼笑:“哈哈,宫门都关了,你个小屁孩现在宫门都出不了,看你还怎么讹本大人的银子。嘿嘿嘿,痛快啊!本大人再等你半个时辰,我倒是想领你一起逛逛荆州城呢,只是,哈哈,我本有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呀。”

    他得意地捻着胡须,还开腔唱起了南戏《琵琶记》。

    所谓打脸不过如此了,尤其还是在初恋一般的存在面前,被人打脸打得啪啪作响,朱久炎脸上挂不住,心中怒火中烧,一把从旁边侍卫身上抽出配刀,用刀比着魏志勇脑袋吓唬道:“你让不让开!我的刀可不长眼!”

    众人一见世子居然动刀,守门兵丁们全都目瞪口呆,微微后退一步。但这魏志勇竟无视眼前钢刀,站在原地动也不动,反而大声下令:“众将官听令,若是我死了,你们都进入城楼,严守各自岗位!谁也不准开门!违者,定斩不饶!”

    霎时,魏志勇身后的几百将官,给他那刚硬无比的气势激得勇气大增,踏前一步,齐声应“是”!

    喊声震天,气势逼人。

    朱久炎拿这魏志勇是真没什么办法了,毕竟他原本只想吓唬吓唬他,骗开宫门。没想到居然碰到这么一根筋、不懂见风使舵的武将。难道还能真动刀别人对湘王府可是忠心耿耿。

    朱久炎正有点下不了台的时候,怜星却挤了上来,悄悄塞了一张纸到他手中。

    朱久炎打开一看,只见白纸之上,赫然写着两个大字:“放行”。

    这两个字写得力透纸背,如同铁书银钩一般动人,正是他那不靠谱老爹朱柏的手笔,纸张右下角还盖有朱柏的亲王宝印,清晰印着“湘王之宝”四个篆书大字。

    朱久炎顿时大喜,按捺住心中的好奇,拿着这令谕对着魏志勇沉声道:“魏千户,别人老称赞你忠勇可嘉、耿直刚烈,本宫还不信!刚才只是试探一下,跟你开个小小的玩笑,你别放在心上,你来看看这是什么!来看看这是谁的笔迹!”

    魏志勇双手接过纸张,打开一瞧,当即就认出这是湘王的亲笔手书。

    他恭敬恭敬地原物奉还,二话不说,抬手吩咐左右的将官道:“开门,放行!”

    “轰隆隆——”

    左右两扇侧门缓缓打开,朱久炎等人依次走出宫门。

    &n



第二十六章 逛街 上
    夏日的晨光柔和而明亮,天空明净蔚蓝,城中的树木是那么绿,那蝉鸣也不觉得聒噪,反而像优美动听的乐章。

    朱久炎和怜星两人走在队伍中间,手中拿着荆州的特色小吃——公安锅盔,这锅块只是薄薄的一层,二人吃得嘴里冒油,嚼得嘎滋作响,使旁人看着就会往喉咙里吞唾沫。

    走在明媚的阳光里,一抬头,就能看见蓝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没有工业污染的大明,是那么干净美丽……似乎空气都带着甜味.

    二人身旁的沈亦,手中端着两个小蒸笼,肉香四溢。他嘴上也没闲着,真干起了导游的活:

    “两位公子,你们看,这可是咱们这儿传统的荆楚风味“顶顶糕”,它以咸鲜味为本,讲究嫩、柔、滑、爽。再看它这外形,白白嫩嫩,形状像小圆镜,吃时,用竹签穿起,蘸一点白糖、芝麻,咬一口啊,绵软香甜,既好看又好吃捏。微臣给您二位穿起来,给两公子尝尝鲜。”

    当下他手脚麻利地给朱久炎二人穿起了“顶顶糕”,穿好之后,还在一旁伺候起朱久炎二人进食,一面不停给他们递上美食,一面描述着各种荆州当地小吃。

    沈大人心道:吃,吃,吃死你们,两个小屁孩子,看你们能吃多少!省点是点!嘿嘿,先给你们吃点容易饱腹的……

    他那殷勤溜须拍马的模样,引来了刘常、赵来等宦官幽怨的目光。

    你一个治病救人的大夫!正经事不干,倒学起了溜须拍马、伺候人的本事!真准备来抢咱们宫里爷们的饭碗好!改天咱家一定要撺掇世子爷,满足你的宏伟愿望,让你加入咱们这个古老而光荣的队伍。

    清晨,湘王府前门大街外已经有很多商铺开门营业了,各式酒馆悬着酒旗,挂着灯笼,插着时新的鲜花,里面都是寻常百姓,吃吃茶,听听书,坐得满满当当,人人喜笑颜开;因为王府周围坐落着荆州府的各个地方衙门和官员们的宅邸,于是这里便自发地形成了商业街道和集市,毕竟这是内城富人区,人流量还非常大,又是整个荆州府的权力中心。

    明朝的税制,朱久炎在书房细心研究过,算是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老朱制定的税赋极低,就拿商税来说,竟然是低到难以想像的三十税一!如果欧洲那些交着教会十一税,另外还得再交领主税的商人们知道同时期的大明税率如此之低,恐怕会排长队申请大明的绿卡,哦错了,是鱼鳞册页。

    财帛动人心。一些地方官员便派了家中远亲和管事,也在王府四门附近以他人的名义开设商铺,当然,投资、经营、盈利最后全都流入了他们的手中。这种情况使得荆州内城的街道和集市更加繁华。

    内城街面上行人熙熙攘攘,往来如梭,一辆辆满载着生丝布料和瓷器茶叶的牛车、马车夹杂在黑压压的人群之中,街道两旁大大小小的酒馆、茶社、食摊前,坐满了各地客商以及执事、杂役,端着碗一顿吃喝,吃喝的同时还不忘抽空抬起头,与本地的牙行牙子交流货物有无,好一派欣欣向荣的盛世景象。

    街面上甚少有人穿着锦衣华服,大部分人身上只穿着上好的棉布,却非丝罗,这些人都乃商贾。这时商人的社会地位非常低下,商贾家中虽然有钱,但只能穿棉布等相对来说比较廉价的衣服,丝罗、绸缎锦衣等料子是没资格穿的,老朱为了贬抑商人,规定:农民可以穿绸、纱、绢、布四种衣料。而商人却只能穿绢、布两种料子的衣服。

    商人科举、当官,也会受到限制。

    自古士农工商,当权者一贯认为,商人不事生产,囤积居奇,操纵物价,



第二十七章 逛街 下
    荆州的繁华超出了朱久炎想象,就算是在偏僻的小街当中,吆喝叫卖声都不绝于耳,置身其中,朱久炎有种漫步在后世步行街的感觉。

    怜星自打出了王宫,就犹如离了笼子的鸟儿,拉着朱久炎专门往人多拥挤的地方走,瞅着哪儿都觉得新鲜,眼中满是兴奋之色,似乎对什么东西都感到很新奇。

    朱久炎也是第一次逛古代的街市,正好陪她,逛起来那叫一个不亦乐乎。民间卖的许多东西在王宫中都见不到,两人这看看,那瞧瞧,喜笑颜开。

    二人说说笑笑,根本不需要雇个车轿,反正这二人精力无限,买的东西也有这么多人帮着抬。

    女人可能天生就喜欢砍价,怜星悟性甚高,眼见旁边的客商和牙行的人讨价还价,直砍得个天昏地暗,如果是大宗的牲口买卖,为了避免买卖家破坏行情,商人和牙行的牙子还在袖中打着手语砍起价来,成交之后二人还互相恭维道贺。

    在两个人眼里,一切都显得那么神秘有趣。

    怜星心痒难搔,见到喜欢的东西不免上去问问价格,然后学着跟人砍起价来,她砍价还没有章法,不知所云,一阵乱砍……

    明朝的大宗商品交易,包括丝绸、马匹、瓷器、房屋等等,必须找牙行或牙子,即现代俗称的“中介”。不论买牲口、奴婢还是租房子,只要付得起中介费,他们都会让顾客称心如意,当然,必须有个前提,顾客首先要有合法的手续:由当地县衙开具路引,牙行才敢给你介绍。“路引”,包含着通行证和身份证的双重含义,老朱的规矩古板严苛,路引制度管理非常严格。

    怜星和朱久炎虽不懂价格,刘常和侍卫们却大多熟知,有他们在旁边帮衬,怜星倒也没有当成冤大头,可价钱砍完了,东西就得买呀,他们二人身上根本就没钱!侍卫们大多也是拿着俸禄的苦哈哈,身上也没什么钱,唯独刘常,是王府主事太监之一,手中银两足够,他为讨世子欢心,只要怜星砍了价的东西,刘常都马上掏钱买下。

    瞧得一旁的沈亦沈大人心中暗自窃喜,昨天晚上回家之后,他跟夫人汇报了世子强行裹挟他出宫的情况,沈夫人连夜从柜上支了三百贯给他,今天特意用来孝敬世子殿下,没想到现在居然有人抢着买单。

    正好,本大人可以省下银子,到时说不定还能截留一点,小赚一笔,嘿嘿……

    在街面上逛了不到半个时辰,买了一堆乱七八糟的小物件,刘常等四个宦官人人都手提肩背,拿了一身的小东西,就连身后的几个侍卫,身上也挂满了小吃、茶叶、饰品、帽子等等物品,沈亦右手捧着几个胡瓜,脖子上斜挂了四串大蒜,左手还滴溜着一笼子螃蟹,那样子看着有说不出来的滑稽。

    沈亦:我的姑奶奶,买别的我也认了,买大蒜和螃蟹是想做什么啊!

    护城河畔细柳如丝,柔软的水草在水底轻摇,微风拂动,柳条随风摇摆,像多情少女的纤手,轻抚着少年的脸庞,痒痒的,却很舒服。

    朱久炎和怜星二人玩得甚是开心,这二人嘴中还各自叼着一条“郭场鸡”腿,在街面上逛得有点腻歪了,才意犹未尽地收手。他们回头一瞧,看刘常和沈亦的模样狼狈而又滑稽,相视一眼,开怀大笑。

    想想这几个拎东西的人,个个肩扛手提拿着不少东西。除了那几个侍卫,刘常、赵来他们都是王宫里听使唤,伺候人的奴婢,可没干过什么力气活儿,提了这半天东西,全部又累又乏,都苦着个脸。怜星买东西又全凭个人喜好,也不问价格贵贱,买的东西五花八门,居然还有不少坛坛罐罐,甚为沉重。




第二十八章 阅江
    阅江楼是这附近几条街道当中最大的一家酒楼,建在高地之上,坐落在护城河旁,占地甚广,整个建筑横跨两条大街,气派恢宏。

    阅江楼楼高二层,大门和窗棂上面刷着朱红色的亮漆,内堂宽敞明亮,古意盎然。它选址非常有讲究,闹中取静,登上二楼就可以把旁边的山水景色一览无余。
1...678910...2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