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家娘子猛于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宋御

    谢三爷气的一个劲跳脚:“放肆!放肆!还不把鞋给我穿上,你这是谋杀,想杀死谁啊”

    王夫人相信,谢老三此时绝不是替他便宜儿子在这里说话,纯粹就是他自己被熏的不行,受不住暴躁了。

    谢母早让海棠扶着进了里间屋,也受不住这个。

    谢三爷骂完了人,一琢磨不对劲,就跟着进了里屋,谢母已经歪榻上歇着了。听他进来了,连眼皮都没抬。

    “该说的我都说了,你下去吧。这谢宁,谢府是留他不得。”

    “阿娘,”谢三爷迟疑地道:“我把他远远送走,去游学可好”

    谢母这时抬眼看了他一眼:“是我说的太隐晦,你听不懂,还是在跟我不懂装懂老三……”

    老太太幽幽地道:

    “你也老大不小了,该懂人话了。你是他爹,我不让你亲自动手,也是全你们父子一场情份。这样的人,你放他出去便是纵虎归山,纵有一日,他逮到机会反咬一口。你放心,他会比咱们谢家任何的仇人都狠。”

    “行了,出去吧。”

    谢三爷欲言又止。

    可他也知道,谢母平日里好说话,那是她心情好,不愿意计较,真动起狠来杀伐决断是不逊于任何男人的。

    她下定决心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是儿子错了。”

    当初就不该把谢宁接进谢府,不如就让他在外面跟江潜一样,没有机会给他,他也犯不了这么大的事。

    连谢三爷自己都没察觉到,他已经在心底承认了这事就是江潜和谢宁做的。

    毕竟,人证物证俱在,整个情势顺下来合情合理,听着简直不要太顺……

    谢三爷没在谢母跟前再晃悠,既然改变不了,他也只有尽尽一片慈父之心,至少见上谢宁一面。他还是想当面问问。

    谁知他找去的时候,人已经不在了,早被谢母吩咐押出了谢府。

    ……

    谢府里突然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没了谢宁那么个大活人,二房就是想装不知道也不行。

    谢母也没瞒着他们,挑能说的把事儿给圆过去了。

    “那谢宁也太狠了,三叔把他们接进府里还不知足,居然还要向阿嫂下手。阿嫂哪里对不住他们真要说对不住他们的,也得是三叔吧”王十二娘说最后一句的时候压低了声音,不想被有心人听去说嘴。

    可仔细想,那就是狗屁不通啊。

    谢晴眼睛在书上,“人,都被祖母处理了老太太威风不减当年啊,还是这么狠。”

    王十二娘本来坐在铜镜前卸妆,忽然手上一顿。

    “你是说,祖母把这些人都给杀了”看得出王十二娘是真没想到,“祖母说让人送谢宁去游学了,此生不许再回建康。”

    谢晴看稀罕物似的看她:

    “没银两支出,随身衣物没收拾,连身边伺候的丫环小厮都没带去哪里游学,奔的是哪位名师江潜又何去何从”

    “祖母就没想瞒着你们,说的含含糊糊的,连局都没布,你居然还未领会,真是煞费了祖母的一番苦心。”

    他呵呵一笑,“说出去全三叔的脸面而已,也就你信。”

    直到半晌之后,他放下看了一半的书,嘴角噙着一抹笑。

    “自以为下棋的人,结果被人给下了……真逗。”




第858章 想说啥
    “你说什么”王十二娘没听清,又问了一句。

    谢晴挑眉,哈哈一笑,把王十二娘搂到了怀里。

    “你觉得,生双胎平安产下的概率有多少”

    一下子就把王十二娘给问懵了,“这不好说……”

    这是厚道人,不想说那些不吉利的。

    正常生产那都是一只脚在阎王殿里,生个孩子去掉半条命。能活过来都是命大,这双胎就更难了,也没听过也没见过的,可不好揣度的。

    “你生了两个孩子了,还是这样想的。本来女人生产就是风险极大的,又是双胎,其实顺其自然也未见得就不能遂了他们的愿。”

    “可是,他们居然想要提前动手……这是一种什么精神”

    王十二娘有听没有懂:“是太恨了,等不及了”

    谢晴摸摸她的头,他这傻媳妇啊:“等她自己死不是更轻松省力”

    “简单地说,如果那位真得天独厚平安生产了,照他们原计划趁乱再动手想必成功几率会更好,也会更隐蔽……就是,完全没有必要现在动手”

    “换个角度你想想,要是你,你会挑这么个人人风声鹤唳,都把那位当眼珠子似的护着,人人都盯着易安堂的时候动手”

    说句不好听的,脑袋得进多少屎

    王十二娘:“我不会。杀人性命的,又无仇无怨的。”

    “所以,你才是你。”谢晴笑了,没再和她说下去,怕吓着她。或许,今天都说多了。

    晚上,王十二娘辗转反侧睡不着,推了推谢晴:“白天你说的那个到底是什么意思是说,不是他们想杀的阿嫂吗到底怎么回事”

    谢晴睡的正香,被推醒了就落着这么一句问话,都傻眼了。

    这是反射弧太长了,才想通顺啊。

    而且还没想明白。

    “我是说,这俩人注定成不了大事,时机抓的不对。人,肯定他们是想害的啊,不然太夫人怎么会拿他们祭刀。人老了,有时就会变得心慈手软了,当然咱们家太夫人不是。该亮剑的时候务必亮剑,不会惯着哪个。你没看三叔,都让他亲娘给寒碜成什么样了”

    唯一谢母会心软的,大抵也就只有谢显了。

    谢显,袁夫人,还有谢母,看着倒是温暖纯良,实则一个个狠起来,真没别人什么事。

    王十二娘觉得不对劲,白天他说的是这个意思

    “那你到底……想说……啥……”

    是他们倒霉,被发现了;还是,他们傻

    为什么她觉得九郎完全是置身事外,事不关己,看好戏的心态呢。毕竟是自己家人。

    谢晴揉了揉眼睛,感觉要是不给她说明白了,他是真不能睡了。

    “我就是想说,人还是得有脑子,可以傻,但得有自知之明。像谢宁和江潜,如果看得清形势,依附谢家未必就没有个好前程。毕竟沾个谢家,长兄能看得下去眼,三叔也会给他们谋划。”

    “可是,他们又想得谢家的好处,又记着他们娘亲的仇,想杀了谢显的心上人,也就是他们认定的罪魁祸首还不要人知道——你不觉得这很矛盾吗”

    “谢显丁忧在家,三年之后是怎样,能否得以起复,整个大梁的局势变成什么样都未可知。”

    “他们若有雄心报复,合该壮大自己,到时你高高在上,想怎么样还不是随心所欲怎么也好过现如今偷偷摸摸的,用尽自己仅有的人脉策划这么一出并不高明的谋杀。就是走了狗屎运证萧宝信一尸三命,他们又得到什么不过是让自己心情好些而已。”

    “他们错在不认可自己智商有限,自以为天衣无缝,瞒天过海。”

    以为自己可以把人玩弄于股掌,结果呢,被人玩了。

    须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谢显明显是另一个天,可比谢宁、江潜两个毛头小子高竿多了,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的。

    要说谢显设套,把这俩货一锅端了,这操作他信。

    谢晴是个大开大合,不拘小节的,哪怕全府抵制谢宁的时候,他也没刻意避嫌,小有往来过。甚至在外面遇到江潜,他们也会聚到一起喝上几杯。

    不说全然了解他们,也略知一二。

    比不了谢显,但脑子也没蠢到进水的地步。

    能这么简简单单的让人抓到把柄,连锅都给端了,明显里面有事儿。

    只不过这些话不能和王十二娘说。

    怎么说,谢显自编自导自演,就是为了铲除祸患,把谢宁、江潜给温水煮青蛙,连锅都给收拾干净了

    一是没证没据,说了也未见得有人信。再者王十二娘本性纯良,只怕听不得这个。

    谢晴把她给一把搂怀里了,“你快睡吧,这些就不该和你说。和你没什么关系,你就做好你自己得好。”

    他也说不准对王十二娘的感觉。

    是他夫人,对他私生子视如己出,跟他阿娘比亲母女还亲,他都得靠边站。可以说在谢府里,她的声名绝对是比他强百套的,就没有人说她不好。

    他也觉得她好,大概是他见过的最好的女人了。

    要说心动,没有。

    但,他愿意身边有这样一个好女人,更庆幸自己身边有这么个好女人。

    到最后这话题不了了之,王十二娘好像听明白了,又好像没听明白,云里雾里,感觉就是九郎似乎对谢宁犯下的这事儿,挺鄙视。

    鄙视他们的智商。

    ###

    王二十娘虽说没把事情看透,但至少鄙视这一点,她没看错,谢晴是很鄙视。

    远处还有星辰和大海,他们都看不到,只在意眼前的得失。

    倒是亲自下毒快意了,结果呢,把自己给快意折进去了。

    难道下手之前就不先看看对手——是不是能,是不是配称之为对手吗

    总之谢宁的死,在谢府没激起一丁点浪花,唯一受到影响的也就是谢三爷,真是好好的生了一场病,喝了小半个月的汤药。

    像是一时之间难以置信谢宁会犯下那种事,也难以置信人就那么没了。

    在建康城,除了江潜身边那几个亲眼得见谢府抓人的同窗,刺激太大,关注了一些。但就是这样也都是随着建康城局势的陡然紧张而变得无关紧要。

    所有人的关注点都在荆州之战,临川王身上。



第859章 只能干!
    萧司空带兵直下荆州,开始时还先礼后兵,派了亲信过去与临川王对话,就怕这中间是有什么误会。

    临川王倒是好酒好菜款待了亲信,人家言明了怕永平帝找后账。

    登基前就把废太子给杀了,登基后天下大乱把叔父辈也好,兄弟辈也好能杀的都杀了。好不容易天下太平了,又把在夺嫡之战中站在他一边的淮阳王给杀了,全家处斩没一个活口。

    他怕啊。

    让他去建康,是为了什么啊

    那不就是下一个拿他开刀吗

    萧司空亲信不比萧司空本人,那是个谋士,一张嘴能说死一活人,能把一活人给说死。把临川王说的掏心掏肺的,什么心里话都往外倒。

    别的不说,淮阳王的死对临川王是个刺激。

    就跟个点着了火的炮竹一样,感觉自己也要燃烧爆炸了。

    可问题淮阳王不是被永平帝清算的啊,那是自己有谋反之心,当朝刺王杀驾,多少人看着呢。虽说前提是他杀谢显亲娘被人所发现,归根结底那是淮阳王自取灭亡。

    谋士从头到尾,原原本本摆事实讲道理,总算说得临川王愿开城门迎萧司空进城一叙了。

    临川王亲自把谋士给送出城,结果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当天晚上就偷袭了萧司空。

    好在萧司空打仗作战谨慎惯了,早有防备,饶是如此两方仍是杀个势均力敌,各有损失。

    临川王出尔反尔,率先与朝廷撕破了脸,几乎是第一时间萧司空就把消息传回了建康城,新年刚过没多久,人人自危,都怕与临川王的这场战争重蹈先前的覆辙,造成天下大乱。

    永平帝坐在龙椅上日常发愁,就没一天!

    就没一天他这皇帝当的高枕无忧的!

    天天怕什么来什么!

    赶巧了淮阳王死了,没称他心如他愿,结果临川王又造反了。

    ——就那么个老实货,书呆子,在先皇在位时跟个缩脖鹌鹑似的,到他这里就造反了,造的这么义无反顾!不管不顾!

    能怎么办

    干啊!

    只能干!

    永平帝被迫强硬,只能强硬。

    当即就给萧司空下了旨意,让他攻打荆州,拿下临川王,死活不论。

    其实就是要临川王死。

    这时候双方也顾不得最初因由是什么了,或许缘于误会,缘于猜忌。

    现在打都打起来了,就什么都不重要了,朝廷容不得出尔反尔的临川王,临川王也不敢再伺候一个分分钟同室操戈,要杀尽皇室子孙的永平帝。

    永平帝起了要召回谢显的心思,让他想不到的是这事儿还没落实,只是在朝会的时候起了个头,就招来了扑天盖地的反对之声。

    以刑部尚书羊凤明为首,群情汹涌。

    包括接任吏部尚书之位的徐二郎也坚决反对。

    当然师出有名,有叛乱,平啊,萧司空带着精兵良将已经去了。谢显起复,他能做什么,上战场杀敌吗

    历来,夺情自古有之,从来都是武将披甲上战场杀敌的份,文官夺情不许人丁忧守孝,闻所未闻。

    问杨劭的意思。

    “微臣相信萧司空定有能力平叛。当初萧司空主动请缨,必定有足够的把握,微臣以为,陛下何不静待萧司空的好消息”
1...254255256257258...3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