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家娘子猛于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宋御
萧宝信点点头,无力地摇头。
“好容易把她给诓走了。”
其实死士是有的,只不过现在都在萧宝树身边护他周全,保家卫国呢,哪有的闲心逸致为免大后方操心日常往回送消息的?
相隔万里,又不是什么雷鸣闪电转眼就到。
浪费人力,浪费资源,除非重要紧急情报,哪里动用得了八百里加急?
“心累。”萧宝信一头扎进谢显怀里。
“你觉得是谁在散布这些消息?”
谢显沉吟道:“很多种可能,不过现在不是顾忌这个的时候。”
他看重的是北吴居然让萧司空挡住了两个多月,至今仍无去意。
那就是之前北吴搂草打兔子,打一耙子就跑的假设是错的,北吴来势汹汹,看来东吴王——不,现在该称吴王了,吴王是个好战,且好胜的。
“皇上高高在上,很多闲话传不到他耳朵里。至少宣城长公主这么一闹,皇上该知道外面乱成什么样子了,他若有心就该严查传闲话出来的人。”
“咱们且等着好了。”
萧宝信:“皇上是有心人吗?”
“不只有,且多。”谢显笑道。
萧宝信也失笑,的确是,心眼儿太多,关注的东西也杂,所以有时候分不清主次轻重啊。越来越觉得谢显对永平帝的鄙视已经不想掩饰了。
摸摸萧宝信的头。
他的宝信与众不同,有着坚强的心脏。
许是从小生长在萧司空那样的人家,她很小就已经学会了坚强,学会了相信。
“事实上,也只能坚强,只能相信不是吗?”萧宝信耸肩,毕竟他们隔着那么远,什么也做不了。“阿爹和我说过,他不希望哪天他得胜回来,我和阿娘已经吓死在他凯旋回来的路上。”





我家娘子猛于虎 第878章 心有余而力不足
“可是,就这样和宣城长公主把谢家派了死士在荆州那边的底细给交底,真的没关系吗?”萧宝信颇有些忧心。
“宣城是个有口无心的,我阿娘也不是能守得住秘密的。若是真传到皇上耳朵里,会不会给你带来不好的影响?”
事实上,她还是搂着说的,阿娘那个人心里是藏不住任何秘密的。
只要她知道了什么,差不多半个建康城的人也都知道了。
要不然当然她这天赋技能不可能连萧司空,谢显和谢母都知道了,愣是瞒着亲娘到现在。
不是不信任她娘,也不是隔着心,纯粹是不信她那嘴。
心有余而力不足,她也是替谢夫人着想,怕把亲娘给生生憋出病来。
这是谢显早交待给她的,不然她不会冒冒然把这些漏了出去。
别看萧宝信有这等天赋技能,能听到旁人的内心,其实她却是嘴巴最严的一个。当然也幸亏她嘴严,不然各种八卦早传的满天飞了。
“自然是无碍的。”
谢显表示自己还没有那么急公好义,为了抚慰宣城长公主的心把自己家底子都给卖了。
也就萧宝信能让他做到这样。
“这种事本来普遍存在的,我担心小舅子,是自打初时他去竟陵就派过人去保护他了,情有可原。如果皇上连这也要疑心,那他就尽管疑吧。”
“就他,想要不疑心也挺难。”
谢显:“以后我自有机会与他解释。这种事,没有所谓的好影响与不好的影响,与其让旁的人无中生有,往我身上泼脏水,不如自己先爆出来,让皇上也先知道知道。”
有个预防。
萧宝信连连点头,我家夫君说的都对。
说的太有道理了。
看着他的脸,无论从他嘴里说出什么,都是充满了人性的光辉和智慧。
###
虽说从宣城长公主心声听出来了谢夫人并没上那么大的火,可身为子女的怎可能不担心,没隔两天萧宝信就回了趟司空府。
她是在孝期没错,可是跟自家亲娘进孝就不是孝吗?
萧宝信也不怕人多嘴,反正行得正坐得直,人要硬往自己身上泼脏水那也是没辄的事儿。
她身上被泼的脏水那还少吗?
坐着折角小牛车就回娘家去了。
谢夫人其实要说不上火那是不可能的,夫君连年上战场那都习惯成自然了,可亲儿子那又不一样。传的那些个闲话早在十几年间她都听腻了的,要都是真的,她家司空少说要死个百八十回的了。
但有些事就是明明心里明镜似的,可就是忍不住犯嘀咕。
天长日久的,又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连忙就有些不思饮食。
要说到满嘴起火泡,那是夸张。
萧宝信一看谢夫人,就是嘴再严那消息也肯定早漏出去了,满面带笑的,整个儿春风得意的劲儿。那可和市面上传的有鼻子有眼儿萧宝树受伤的传闻半点儿不搭嘎。这要说没点儿内幕细闻,这为娘的心得有多大。
“我听长公主说阿娘着急上火的——”
“没有的事儿,你阿爹出生入死为国尽忠多少年了,我能是给你阿爹托后腿,给朝廷添麻烦的吗?”谢夫人扯着大嗓门,还直冲萧宝信直眨巴眼睛。
大有,你看我明白,我没说,我还不让人起疑。
萧宝信:“……”
那边儿宣城长公主也道:“是的呢,我听了大娘子的话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阿郎出去是为国尽忠,保我大梁太平,我不能上阵杀敌与他分忧,也不能让旁人忽悠几句就不信自家夫君的能耐。”
“我夫君那是英雄,就不可能受伤的!”
“别人不知道你还不知道为娘,”谢夫人接过话来,“你还跑这一趟,怎么没把孩子都带过来?我大外孙子呢?”
都把萧宝信拉进屋来了,才想起来左顾右盼自己亲外孙子。
可见其反射弧之长。
“我寻思带他们出来又是拖家带口,很是忙活,到了晌午阿琪雷打不动是要睡上一个多时辰的,挺折腾的,就没带过来。”
萧宝信一看谢夫人这精神头,嗓门比她还高,脸色比她还红润,心里一块大石头放下了。
虽说明知宣城长公主说的话难免夸大,可毕竟是自家亲娘,不亲眼看着是真担心。
别看谢夫人嘴上骂萧宝树,儿子上战场,能不担心吗?
谢夫人说着话就把丫环们都给撵出去了,是听宣城长公主说了一遍,可还是好奇,再有宣城长公主遗漏的,谢夫人又少不得和宣城长公主一唱一和问了个遍。
大到战场局势,小到吃喝拉撒,跟萧宝信千里眼能亲眼实时看到一样似的。
萧宝信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这俩婆媳是虎到一块儿去了,当她有多大能耐似的,要是不说吧她们肯定又要担惊受怕。反正她敢说,她们敢信就行。
什么都往好了说吧,至少先安抚了她们。
刚过晌午,萧宝信用过了午膳就急匆匆走了,架不住她们这顿拷问,再问她是真编不出来了。
功力还是不够,相信谢显来这一趟,定能把她们三魂七魄都给安妥妥的。
很快,永平帝那边就得着信儿了。
不是刻意打听,纯粹是担心自家妹子。虽说太极殿当场宣城口无遮拦没说出什么好话,架不住那是亲妹子,气消了也明白妹子是魂儿都牵萧宝树身上了。
传的有鼻子有眼儿的,也是难为宣城了。
永平帝没过两天就把宣城给叫进了宫里,他虽然做不到遥控指挥江夏王支援萧司空,两方面合兵一处,但如果这里面真有什么弯弯绕,有江夏王的私心在。
等这场仗打完,少不得要好好和江夏王清算清算。
谢显说的对,临川王占据荆雍,不少心腹良将,只不过是被人出卖,内外勾结才至于一败涂地。雍州局势只怕错综复杂,如果江夏王冒然领兵前去与萧司空会合,雍州那些个旧部趁机起兵造反那却反而不美。
以前还有临川王在,毕竟是宋梁皇室,还顾念着祖宗基业,万一落在旁人手里,直接与北吴相互勾结,内外合击,梁吴之间的局势很可能出现颠覆性的改变。




我家娘子猛于虎 第879章 迷信
永平帝将宣城长公主召进宫里。
再见宣城长公主,哪还有两天前剑拔弩张,瞪眼珠子骂他是昏君,大有六亲不认,人脑袋打南狗脑袋的架式?
满嘴都是仁义道德,尽忠职守。
永平帝惊了,真想撕开她的假面具,看是哪个冒充他妹子。
这么深明大义,就不能是宣城啊。
“你到底是怎么回事?受惊过度,变态了?”永平帝担忧地问。
宣城长公主初时还支支吾吾地说些个忠君爱国,后来也是永平帝明白过问儿来了,这妹子可是从皇宫出去直奔的谢府,那就是谢家给了她什么准确的好消息了呗。
所以有心情和他虚以委蛇了。
“是谢卿告诉了你什么好消息吧?”永平帝上下打量宣城长公主。
宣城长公主满脸写满了‘纠结’。
看着亲皇兄,瞒谁也不能瞒他啊:“皇兄啊,你和谁也别说……”
永平帝一言难尽脸,这话难道不是防他的吗?
可听完了宣城长公主的话,永平帝释怀了,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萧家人对宣城没有私心,这话都和她说。
再一个,和宣城长公主说了,她还能不和自己说吗?
他相信,哪怕别人持怀疑态度,谢显是个能把人看到骨头渣子里——而自家妹子又本来就不是什么心思深的,看别人看不透,看宣城还不一个来一个来的?
手拿把掐的。
至少他是相信谢显的动机的。
萧宝信那是谢显眼珠子一样的,担心她担心亲弟弟把谢家死士给派过去,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萧宝树的确是受伤了不假,在萧司空写给皇帝的密旨里都写着呢,伤的还不轻,的确是落下了马。不过原因却是被北吴伏击,着了人家的道。
腿折了,早就被萧司空送回了雍州养伤。
这话永平帝不敢和宣城长公主说,能让萧司空把人送离战场,那肯定是伤的不轻,万一……太重了,教宣城长公主如何接受?
只怕说了没事,她都不会信。
宣城长公主不是没前科,偷偷摸摸跟着萧宝树出城人家直奔江州浪了小半年。
那是去江州接人,现在萧宝树可是在战场上呢,就是雍州局势也不容小觑,路上多艰险,万一宣城一时冲动跑去了雍州路上再出什么岔子,可教他如何向死去的爹娘交待呢。
永平帝没细问,看宣城长公主那样子就知道谢显哪怕和她说了什么也都是好话。
可是,萧宝树的情形是真有那么好,还是谢显随便诓她的?
打发了宣城长公主,傍晚的时候永平帝又出宫奔了谢府。
这回难得永平帝没藏着掖着,直接了当问了谢显。
谢显就知道有这么出,早等着永平帝呢。
圣旨上的内容他不知道,可给宣城长公主的情报却是假的,谢家死士哪有那般神通广大?
永平帝解了心疑,心里舒坦多了。果然是诓他妹子的。
可没办法,她妹子就是受诓啊。
“其实……宝树的确受了伤,被萧司空送到了雍州养伤,想是没有大碍。”永平帝叹道:“只不过这话朕没法与宣城说,她只怕连这也受不住。”
所以,当初他是不情愿让萧司空带萧宝树上战场的。
可架不住萧宝树自己请战上战场。
他有杀敌心,局势又那般紧张,永平帝以大局为重,萧宝树是个将才,他自然不吝调用。再者,他信得过萧宝树。
萧司空总有一天老去,一代新人换旧人,妹婿年富力强,又难得是个实诚人,和宣城一样藏不住心思,不用他,用谁?
“卿觉得是哪个在建康散播谣言?”永平帝临走时问谢显。
谢显愣了一下:“这不好说,很可能是看过军报,或者传递军报之人,或者利益相关者……也有可能是朝中被北吴收买得了好处的,这还有待陛下派人查证。”
自然不好说,可能是以上各种人。
也有可能是永平帝自己,和江夏王本人。
都不好说。
永平帝可能是为了以后清算江夏王做的前期舆论导向,自然也可能是江夏王为以防被清算,先期来个先抑后扬,等胜利班师回朝,和萧司空一起打所有人——尤其是永平帝一个响亮的耳光。
永平帝闻言也只是点点头,并没有说什么。
谢显目送永平帝离开谢府,天色已黑,直到浩浩荡荡三四十人的队伍全部消失在街角,谢显才收回了视线。
正这时,闪避皇帝出行车辆的一辆小牛车才缓缓驶近。
在谢府门前路过,车帘挑起,正是留着几绺山羊胡的羊凤明,车里混着熏香和一股酒气。
羊凤明面色复杂地看向谢显:“谢兄深得皇上器重。”
所谓‘谢兄’不过是官场上对于对方的尊称。那羊凤明可比谢显大了五六岁不止。
谢显:“显不过是为国尽忠,为吾皇效力。”微微一拱手,没二话转身进了谢府。
羊凤明轻轻放下车帘。
这么多人参谢显都没动他分毫,连皇帝恩宠都未曾减弱半分,是个棘手的人物。
他还自认甚得皇帝的青睐,从进京就任黄门侍郎到现在刑部尚书,说是平步青云并不为过。可跟这谢显一比,那是真比不了,真出了事儿看出来了,皇帝信赖的还真就是谢显。
自打荆州那边出事,皇帝跑谢府比跑后宫还勤快!
骂了声淮阳王,下手尽挑软柿子,还不如直接冲谢显下死手。
他自己送死,起码还拉个谢显垫背,造福人群不好么?!
羊凤明直到完全醒了酒,才回了府里。
谢显是个不容小觑的对手,尽管平日里哪个都要笑一声谢显不过是沾着从龙有功,皇帝才对他念念不忘,信赖有加。
可不能否认的是,人家的确是个人才。
承认别人强,并不丢脸,没有自知之明才丢脸。不仅丢脸,很有可能连命都丢了。
江夏王,他那老妹夫交待给他的事只怕暂时还是停手的比较好。
羊凤明迷信,深信今天遇到永平帝和谢显不是白遇的,这是上天给他的警示。
该收手时就收手!




我家娘子猛于虎 第880章 引以为戒
萧宝树受伤的消息谢显没想瞒着萧宝信。
不是迫不得已瞒不住,就现在的谢显来说,都已经练出来了,要是真不想让萧宝信听到心声,还是有办法的。
这是他成亲多年来除了拳法练就的最得意的一门手艺。
当然,可用的时候少。
毕竟他对他家夫人向来坦坦荡荡,很多话直接就能说出来,都不用她‘听’。
萧宝树一事本就不是能瞒和该瞒的,况且他是受伤,不是更严重的事情。别看萧宝信打起萧宝树来毫不手软,可他知道,萧宝信是有多拿这个弟弟为重。
“……送去雍州?”萧宝信闻言后迟疑了,“阿爹不怕雍州内部混乱,耽误了宝树治伤吗?”
谢显:“那肯定是前方战场更危险,不利于治伤,岳丈才会有此动作……亦或……”
“亦或什么?”萧宝信面色沉重,怕从谢显口中听出不好的揣测。
“我也只是猜测,或许岳丈是看出江夏王有意拖延,所以把宝树送回雍州,以养伤为名,起个警惕的作用。雍州内斗惨烈倒还罢了,若然只是江夏王私人行为,估摸着只要江夏王还不想反,不想被皇上清算,都能让他快速调兵出征。”
这是合理推算,萧宝信也能听明白,很大白话了。
可万一江夏王有意反了,那不就是把萧宝树送入虎口吗?
“江夏王没有反的资本。”谢显轻飘飘地道。
要说江夏王有反心,那也只能是永平帝给逼的。
虽说前几年天下大乱之后,永平帝是显着宽厚仁德,免了许多人后续的追究,管你当初是为什么反的,现在臣服于我大梁,为我大梁所用,我就权当你当初是一时痰迷心窍,真心宽赦了不少人,也令诸多朝臣心服口服。
可是相对大臣们来说,永平帝对皇室的防范却是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江夏王还不同于淮阳王,历经了几朝沉浮,其实但凡能过得去,也不至于快六十了还来这一套,过几年安慰日子不好吗?
含饴弄孙——
他儿子是人家孙子辈的,他要是真心含饴弄孙,且有得活呢。
淮阳王虽说在玉衡帝时期蜇伏,不敢出挑犯了玉衡帝的忌讳,可因为有太皇太后摆那里,玉衡帝有手腕有能力,很是重用淮阳王。
可以说,在玉衡一朝,淮阳王算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玉衡帝的心腹良臣了。
因为登上过高位,得过重用,所以到永平帝这里,被闲置,被排挤,淮阳王就受不了了。
他才二十多,不到三十,不像江夏王垂垂老矣,等死都够了。
太皇太后还不比在玉衡帝时侯能说得上话,再怎么样永平帝那是孙子,和太皇太后也没那么亲。
淮阳王的死,旁人能说他阴谋篡位,自取灭亡,可在江夏王眼里未免兔死狐悲。
可除了兔死狐悲,他也没别的辄。
“反了的临川王也死了,”谢显道:“且不说江夏王的子女都在建康,他哪怕带兵打回建康,也得老天爷给他时间再成家立室生孩子,就是这些他都能舍弃,也得有归附他起事的兵将。”
萧司空是一座大山横亘在那里。
即便江夏王造反,他身边又有杨劭虎视眈眈,就是和北吴合作,能不能打回建康这一路的大梁官兵还是个问题。
不确定因素太多,江夏王是个老女干巨滑的,可他毕竟不是天生反骨,只求现实安稳而已。
要说他在建康城里甚至皇宫小范围内兴风作浪,谢显还信,风险小收益高。
可摆明军马,列开架子和大梁正统割席,江夏王都没有那个资本。
当然这些谢显都不敢和永平帝说,怕他直接给江夏王逼反了。
本来永平帝就够防着江夏王的,还是谢显苦口婆心地劝,永平帝才把江夏王给放出去打样儿给临川王看。万一这时候永平帝再有些小动作,真就不用考虑雍州那边的局势,双手奉送相当于送给北吴了。
谢显没处说永平帝去,以前看着还挺好的,谁知道燕雀湖掉湖里那一下子不光把胆给掉没了,疑心病也日益严重。
他现在还小,大权旁落,真若有朝一日得握大权,只怕早年间这些功臣良将都得让他杀个干净利落。
江夏王之所以坐守雍州固然有局势复杂之故,只怕他自己心里也在犹疑。
可惜,人在局中,他的这些犹疑又何尝不在他人眼中?
谢显叹了口气。
有时人就是私心杂念太多,反而失了往日的精明,看来他日后可要引以为戒。
“戒什么?”萧宝信问?
谢显回过神,“当断则断,当机立断。”
###
转眼就到了九月,总算有好消息传回来,北吴退兵了。
这其中还是杨劭立了大功,萧司空在前线与北吴列架子厮杀,他则奉命跨过大后方直接把北吴的粮草一把火给烧了。
北吴本来这仗打的就辛苦,全凭吴王一口气强撑着。
这下粮草一没,再被萧司空偷袭,里外夹攻,北吴全面溃败,被萧司空与江夏王合兵追击打的落荒而逃。
萧司空更是趁机推到了潼关前后,打下来了北吴七八座城池。
永平帝终于松下一口气,没被人端了老巢,闹了内贼窝里反就好了。
至于再是否继续追击,几乎朝野共通的一个意见就是适可而止。
大梁打了几年的仗了,可以说永平帝登基几年就打了几年,大梁国库空虚,真打不起了,占点儿便宜见好就收吧。
当即永平帝下了圣旨。
临川王反,死了一批,清了一批,和北吴军对垒又死了一批,荆雍两州立刻就腾出来不少空位,都不用永平帝有什么表态,建康城的世家都快抢破头了。
萧宝树是不能留在荆雍两州的,永平帝表示自己受不住皇妹一句一句的昏君了,那是戳他肺管子。
虽说是亲妹子,听多了也是怪刺耳扎心的。
再者他也不想萧家出两任刺史,向来没这规矩。
萧宝山为人无趣又古板,但还在四平八稳,在江州几年挣扎着也算打下了根基,这时候调他回来有害无益,且让他舒坦地坐享高位吧。




我家娘子猛于虎 第881章 心里虚
左右权衡之下,杨劭就被留在了荆州任刺史,好在他的军功和身份能镇住荆州那些临川王残部。永平帝也不是没有表示,反正荆州随杨劭折腾,有反心的就让他一律给杀了省心。
谢显得到消息的时候,永平帝的圣旨早就已经发出去了。
这他就不禁要感叹了,龙困浅水终究不是个事儿,杨劭外放其实是迟早的。
要说锅,谢显摸摸鼻子,他是要背一半的。
当初为了掩饰萧宝信的天赋技能,让他事先知晓宫变这事儿变得顺理成章,不得已把杨劭扯进来,凭白落了个从龙有功。
他在,还能压得住,如今他丁忧在家,永平帝想重用杨劭其实根本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1...274275276277278...3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