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娘子猛于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宋御
谢显其实一直不否认杨劭的才能,也愿意重用这样的人才。
他有把握拿得住杨劭。
如果杨劭不知道前世,根本不知晓他会成就帝业,那他无疑会是难得的能臣良将。谢显所忧心的是杨劭野心勃勃,一心想成就不世功业,再创新朝。
一直以来,他也是想磨一磨杨劭。
若杨劭能从数次的压制中,看透一些,也看清如今再不是前世,不再做他的千秋大梦,能为大梁所用,那是谢显愿意看到的。
所以,在得到杨劭封为刺史,原职位不变之后,也只是点了点头,哪怕在永平帝面前也是一个字不露。
另外,雍州刺史则让永平帝给了郗绍。
倒不是不看重郗家嫡子,有郗综正经八百的嫡支不用,而是郗绍之前任临海太守,政绩还是不错的,有之前的经验在。
现在荆州局势混乱,只怕雍州也一样,都是百废待兴,急待大刀阔斧的。
于是才上任不到四个月的御史中丞转眼就打包,拖家带口再度出了建康,直奔雍州。
萧妙容闻言都无语了,自然封疆大吏,那是皇帝看重,别人求也求不来的。可她是真随着郗绍走南闯北走的心累,才缓过来没几天,又开始了。
也是甜蜜的负担。
要说高兴,那就是萧妙容亲娘肖夫人了。
之前不过是能搭上郗家,嫁个庶子什么的,就够美了,算是往上奔个台阶了。世家呀,那在她们那辈比皇族还要更高不可攀。
你说个皇帝皇子什么的,相中的小娘子,纳回家当个妾,封个嫔那就了不得了。
世家,那是连想都不敢想的存在。人家有自己的小圈子,世庶不婚,和庶族连姻那是要被鄙视,排出圈子的。
你攀上世家,不是攀,是把世家给拉下去了。
这些年的世族越发没落不提,可还是有不少人家都拿和世家联姻做为提升血统高大上的存在。
肖夫人觉得自己这是种下个芝麻结出个西瓜啊,超出她预期之外了。
知道郗四郎是个有能耐有才干的,可大梁有能耐有才干的还少吗?
不成想他这运道竟是这般好,丁忧之后这官运亨通的,真真的芝麻开花节节高。人家母女相送,那都是泪眼涟涟,肖夫人是自打知道这好消息之后嘴就没合拢过,便是送别的场面都让人看着份外的喜庆。
御史中丞官职是不低,她家萧老二也当过,可是得罪人哪,就看现在朝中有几个和萧老二相交甚好的?
萧老二两度中风,现在见天没个正形烧香拜佛差点儿把家底捐出去,有些个人没指着你背后骂你报应,吐唾沫都是嘴下留情了。
就是这么得罪人的,虽然位高权重,真没几个人愿意当。
实不如一州刺史实权在握,天高皇帝远的土皇帝来的实在。
倒是令与萧妙容交好的娘子们不好伤感,纷纷也只顾着道喜。
人家亲娘乐的跟朵花似的,她们但凡表现出不合群,怕扫了人家兴致。
也是圣旨下的太快,都没来得及道喜,人家就收拾铺盖要走人,反正是道喜道别赶到一块儿了,难得送别的场面这般欢乐。
萧妙容走的时候倒是五味杂陈,总感觉被人欢天喜地给扫地出了建康城。
再扭头一看人前温润,人后嘴咧到耳根,也是乐的找不着北的郗绍,叹了口气,好吧,嫁鸡随鸡,这命她是认了。
“……自从娶了夫人,我这运势简直都挡不住了,真真的多亏了娘子旺夫,与我命里相和。”郗绍紧紧握着萧妙容的手:
“夫人且放心,我定不相负。一生一世一双人,我应夫人的,定然不虚。”
郗绍不信命。
若是信了,也不至于身为庶子,心气比天高,拼命愿挣个前程。没这等心气,他也不至于有今日。
当初看上萧御史家,那定然是有萧司空借势的意思,萧家稳中上升,不出十数年挤身世家之流还是指日可待的。
这还是当初的预设。
再看大梁动荡,世家七零八落,他这亲结的就尤为可贵。
无论萧宝山还是萧宝树,那都是人中龙凤,更不要提萧家大娘子与之结亲的谢显,显贵中的显贵,环环相扣,倒是相得益彰。
应了南山寺下那位道士给他算的命了,全是靠他这娇妻给旺的。
谁料萧妙容闻言只是淡淡一笑,“哪里有什么旺不旺的,是夫君自己有能耐。”
转头就去哄孩子去了。
心里虚啊。
她也是听亲娘说了这么件轶事,还挺逗趣,就在亲娘肖夫人的授意下照搬了这么一套。
娘子难为啊。再不是她小时候了,还想着嫁了人之后给夫君四角俱全,小妾通房悉数安排上,再不劳烦她生孩子过日子的。
回首当年,真真不堪回首,跟看个二傻子似的。
现在谁说要给夫君塞个通房小妾,她能生吞活剥了那人。
好在他们成亲没多久,郗绍就外任了,家里长辈是续弦的夫人,年纪比她大不了几岁,也懒得管他们房里事。长房的大夫人一直掌家,毕竟是隔房的,就更不好往他屋里伸手了。
紧接着守孝,孝期刚过,大夫人眼见着郗绍水涨船高,任了御史中丞,有意把娘家那边一个庶女添给郗绍做贵妾,结果都没等他们这边见招拆招,皇帝那边任命下来了。
萧妙容这么一算下来,走的还挺是时候,少说没个三年五载的他们是回不来的。
至少三五年是清净了。
没过一会儿,萧妙容高兴的哼上了小曲,斜着眼睛看了郗绍一眼,俩人相视一笑,两手又握到了一处。
这样,也挺好。
使计虽然不算光明,可她毕竟没坑人的意思,往着夫妻和美奔的,出发点总是好的嘛。
嘻嘻。
我家娘子猛于虎 第882章 小尾巴
郗绍之后,荆雍两州其它官职也陆续被永平帝分派了出去,很多寒门庶族因此升迁。
不是永平帝不想用世家,徐家和郗家、褚家两大家子好几房都在守孝,还有些个世家早被谢显给整垮了。
自然,几代皇帝的努力到永平帝这里终见成效了,他也没有必要让一些个世家死灰复燃。
灭了就灭了吧。
没道理先皇们几十年的努力,让他一把星星之火又给燎起来。
吏部尚书是徐二郎,想的是为自家人谋福利,可自家长辈那一代还在为会稽大长公主守孝,小辈们也就两个还能拿得出手,不过辈份小,年纪比他还大着十来岁。
出身世家,姻亲们的关系倒是错综复杂,几个世家都嫁过去闺女,也有闺女嫁进他们家。
世庶之间壁垒分明,徐二郎自然是为自己的族群谋福利,给皇帝的人选里夹杂着不少世家子,倒是嫡庶都有。
现在世家凋零,出挑的少。
这就与永平帝的意愿相悖了,君臣之间很是交锋了数次,最后还是徐二郎妥协了。
他有那心,可是架不住永平帝自打因为谢显在朝会之上大发雷霆之后君威大盛,再有萧司空大败北吴,皇帝气势万钧,很有几分强势独断的意思。
徐二郎一家一直指着的是会稽大长公主,可如此现在人死了,守孝的守孝,出仕的人也就他,没人呼应,他也不想与永平帝撕破脸。
于是,见好就收,永平帝也不是赶尽杀绝的,还算是给他留了几个。
在此次圣旨中,有一个人的封官加爵尤为引人注意。
那是个北吴的将军平南将军王祖龙,萧司空亲自举荐之人,永平帝出手也是大方,直接就封了镇北大将军,越州刺史,贞阳县公。
之所以这一次与北吴交战能一战定胜负,关键就在此人。
先与萧司空投诚,暗中约定,由他那边放开一个豁口任杨劭带兵而入,直取大后方烧了北吴的粮草。萧司空趁乱偷袭。
王祖龙生怕走路风声,其部下除了少数几个心腹都未声张,恐怕走露风声。
此战他是未伤一兵一卒,追兵来就跑,没帮着萧司空这边,最好也是跑累了,全都举手投降了——没办法,毕竟属下将士都是北吴人,此次出征的又是北吴王御驾亲征。若要想鼓动全军皆反还是挺有难度,永平帝也不知道这位王祖龙是个什么历史背景,居然就特么这么反了。
虽然匪夷所思吧,但对大梁毕竟是有好处的,以后这种人多多益善才好呢,所以是不吝赏赐。
也是给北吴的人打个样儿,以后有样学样,大梁欢迎你。
###
和北吴打这场仗虽然最后是以大梁胜利告终,但大梁也并未毫发无损,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
首先是死伤数万的兵将,这还只是人员的折损,后续朝廷的抚恤也要陆续跟上。耗时数月,粮草供应一路畅通无阻,可也只有户部少数几个人,包括皇帝知道国库已经空了。
临川王造反,死后第一件事永平帝就是派人抄了他的家,好在临川王富裕,多多少少能补些阵亡将士的抚恤,于国库也是小有进项。
虽然大梁得胜,可是等待收尾的工作依然很多。
至少雍荆两地百废待兴,还要等朝廷派过去的官员陆续到任,雍荆恢复生产,秩序井然萧司空才能班师回朝。
杨劭带到荆州的四万八千精兵护军,到最后还剩四万多一点儿,悉数跟着他留在了荆州。
而荆州本地的驻军则留下了三分之一,剩下三分之二,三万人马则跟着江夏王、萧宝树所带领的先投部队加起来共六万多人,浩浩荡荡地往建康折回。
等萧宝树回京的时候已经是九月初了,眼瞅着到了重阳节。
可建康城这气氛,连年打仗连年打,最长就歇了不到一整年的时间,那还不算各地占据山头的强盗,跟狗皮膏药似的就甩不掉掀不掉的。
建康城众人是真没过节的气氛。
萧宝信在他们进城前三天就收到了消息。都不用想不可能是萧宝树写的家书通知,谢显听长舌妇皇帝说的。
这位皇帝难得没有大的战事还出宫了一趟,想是兴奋过了头,想让谢显给浇盆凉水醒醒脑子。
不过当时听谢显说的时候,萧宝信也没那心思,听的心不在焉,双胞胎染上了风寒,虽说有奶娘和丫环忙前忙后悉心照顾,可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心都悬着。
她也没经历过这个。
谢琰本身是个老灵魂,相当注重健康了,身体也的确是很健壮,谢琪和他兄长是一个样,从小到大没生过病。
唯一一次咳嗽两嗓子,一副小药灌下去,上午还蔫巴的下午又生龙活虎了。
头一次闺女生病,一病还就俩,萧宝信已经焦头烂额了,小娘子们病了几天她就跟着几天没和眼。
直到萧宝树回到建康的那天早上,双胞胎终于好了,不再鼻涕眼泪一起甩了,精神头好多了。
谢母连日来没少派海棠过来瞧,也跟着担心,可孩子小很多药也用不上,跟着瞎操心。老太太几天不思饮食,跟着上火。
要说这双胞胎出了月子越发长开了,眉眼如画,完美的遗传了萧宝信的长相,又因为是小孩子脸蛋肉肉的,让人越看越欢喜。
双胞胎和谢琪还不一样,动不动就哭,这对双胞胎就爱笑,看谁都笑。
孩子病好了,萧宝信也好,谢母也好都放下心来。
隔天萧宝信和谢显与谢母回禀,俩人带着谢琰、谢琪便直奔了司空府。双胞胎因为生病刚好,便留在了府里。
萧宝树收到消息连忙就往外迎,宣城长公主终于把夫君盼回家来,是半刻也不想和他分开,跟个尾巴似的从萧宝树回府,哪怕如厕她都紧紧跟着。
看着很是令人受宠若惊啊。
萧宝信看了眼宣城长公主,这位眼珠子是黏自家弟弟身上拔不出来了。
“伤都好了?”萧宝信上下打量萧宝树。
我家娘子猛于虎 第883章 阴差阳错
就看萧宝信一脖子一扬,头直往后扣,好悬没扣后背上拔不回来。
“那是,什么能难倒我啊?区区小伤不足挂齿,若不是江夏王那老贼老女干巨滑我才懒得躲到大后方去养伤。”
一句话就把事实真相给暴露无遗。
果然是谢显估计的那般:“你就是装病?”
“是真受伤了!大娘子!你家那死士是怎么回事嘛,说的天花乱坠,诓的我和阿娘好惨。”宣城长公主说起这事儿来是真没疑心萧宝信能骗自己,怪的是谢家死士,怪他不靠谱,传的都是七百年谷子八百年糠的老黄历了吧?
萧宝树受伤的事儿根本就没传回来。
幸亏萧宝树没事儿,不然她找上谢家非得要谢家给那死士点好看,正经事办不明白,懂不懂‘死士’是几个意思?主家让你诓着玩儿的?
他家萧宝树有个三长两短,她就让那人短了脑袋!
宣城长公主心疼啊,昨天晚上听了小半宿萧宝树说这几个月出生入死的事迹,他是无限夸大以求精彩曲折离奇好看,谁知可把他这小娇妻给吓的小心脏砰砰直跳,晚上睡觉都咬了半宿的牙。
恨呀。
这不,逮着萧宝信就抱怨上了。
“咱们还是进去说话。”谢显率先往前走了,一堆人围在游廊里说话,没这规矩啊,他浑身不舒服。
谢夫人一早得了回禀,早列架子在屋里等着了,一见谢琰、谢琪还有什么端着的,立马眉开眼笑,两胳膊一敞把俩孩子抱了个满怀。
“怎么没把琤娘、瑾娘也给带来?我可许久没见过了。”
“——是阿姐生的那对双胞胎?我还未见过呢,只听宣城说了长的可俊了!”萧宝树忍不住咧嘴笑:“咋就没带来啊?”
萧宝信只得解释一番,“前几日染上风寒才好,就想着别折腾了。”
“对对对,不能折腾孩子。”谢夫人连忙道,“大人怎么着都行,可不能把孩子给累着。我看着阿琰、阿琪也无比开心。”
萧宝树:“阿娘开心的时候也十分短暂,看我就开心了一盏茶的功夫,就把我骂跑了。”
“去去去,还不是你坐没坐相,站没站相的,我看不惯才说你两句——这就叫骂了?我看你是上过几次战场,膨胀了,为娘的还说不得骂不得了。”
宣城长公主心疼自家夫君,连忙岔开话题:
“那不还是皇兄的不是,哪有一回来就灌人喝酒的,喝的五迷三道的,话都说不利索了。”言下之意可怪不得她家宝树,他倒是想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他那身体也得听他使唤啊。
大梁取得了与北吴战争中的胜利,过程是曲折了些,可结果是好的,保住了永平帝的江山,他自然是高兴的。
本来他就看好萧宝树,少年英雄啊,还是自家妹夫,他都自豪。
想当年给妹子选驸马的时候太特么有眼光了。
永平帝喝多了,还不忘给自己点赞。
萧宝信之所以急着赶来,也是担心萧宝树受的伤,不知道严不严重,恢复的如何,今日一见生龙活虎,跟跳马猴子似的,半刻的老实气儿都没有,担心反而放回肚子里了。
看着萧宝树也不禁挑起刺来,真不怪谢夫人骂萧宝树,在战场是出生入死,威风八面,回到家是真没个正形。
哪怕和谢显坐在一处,说起之前战场上那些个事儿,不是拍大腿,就是扬着小脖子,口沫横飞。
这时候是真看不出来气质风度,说是江湖卖大力丸的她都信。
太没仪态。
不过,正说在精彩之处,萧宝信也就忍住了,没打断萧宝树,只是真心没眼看。
尤其对面还坐着光风霁月的谢显,这么一对比就更惨烈了。
“……宝树,你做的很好。”
谢显微笑点头。
“那我能放过他吗?我们爷俩在前面厮杀,江夏王稳坐钓鱼台,坐等吃功?万一我们一时失利,谁知道江夏王会不会背地里给我们一下子,让我们腹背受敌?所以,我就装坠马,回去雍州。”
“江夏王不是说雍州内部错综复杂,派系林立,怕他临时调兵离去再发生叛乱吗?我回去换杨护军去,这总说得通吧?”
“老狐狸坐不住了,这才抽调了三分之二的人马与阿爹会合,我则领着那两万人坐镇雍州。”
反正该杀的没少杀。
他可不是心慈手软的。
就困守雍州这些日子,城里百姓饿死多少了,也没见雍州那些官员想辄,反而各自为政都想着保存自己。
让他们保存!
借着由子可着劲儿的杀了不老少的。
说到这里,萧宝树突然顿了顿:“我可听人说了,好像临川王就是让袁琛给说反的。”
他这里一直犹豫呢,建康城谁不知道谢家姐夫着紧他阿姐,袁琛又曾阿姐有过婚约,他怕犯了谢显的忌讳。
可是这个又觉得还是说开了的好。
袁琛当时淮阳王事发,立马就离开建康城逃命去了。可普天之大莫非王土,他能去哪?
倒是想投靠北吴那边,鼓动北吴打过来替他报仇血恨。可惜他当时不知北吴的局势,还当东西吴内斗打的正激烈的时候,怕是没走到地儿就让哪边儿飞过来的石头给拍死了。
思前想后就奔临川王所在的荆州去了。
不赖临川王受袁琛的忽悠,初时也只是半信半疑,他还派人往建康打探消息来着。紧接着永平帝就派御史中丞过来,又让他去建康——
妥妥的应了袁琛的话啊。
永平帝就是想清算,诛杀皇室啊。
临川王给推了不去,又让他儿子去,让庶子去人家还不干,想的是什么?
他再不反,只怕永平帝的中央军都要打到家门口了。
这才举兵反了,其中袁琛居功甚伟。
建康城的人都知道,当时派御史中丞去荆州那是查秦二丫一村子人被某县令给屠村的事实,而叫临川王来则是因为御史中丞不见了,需要他的解释。
在那之后永平帝才进一步疑心,要临川王送嫡子到建康。
可以说阴差阳错导致在那之后一系列的事,大梁再度陷入战乱。
我家娘子猛于虎 第884章 就地正法
“居然是他呀,这数典忘祖的狗东西!”
谢夫人碎了一口,义愤填膺,庆幸啊,当初闺女够坚定,把亲给退了。真听她的,可不把闺女后半辈子都给坑了?
后怕。
还不忘给亲闺女个眼神,看吧,阿娘最后听你的了,也不算糊涂到底了。
“自家爹娘都不顾,就想着自己逃命!满门因为他都给砍了头,他倒是搅风搅雨,又拉着临川王反了。幸亏司空和我亲儿子有能耐,把那些个犯上作乱的给灭了,给北吴也给打退了,要不然你说咱们大梁可不又水深火热,打翻了天了?”
“缺了八辈子损了!”
“是呀,然后宝树就把他给抓起来宰了!”宣城长公主忍不住插嘴,她当时听着也是忍不住拍手叫好。
不忠不义不仁不孝的,人人得而诛之。
更不要说没有袁琛,临川王也反不起来,他家夫君也不用去平乱,还受了伤!
追根究底就是袁琛的锅!
宣城长公主作为护夫狂魔,那能对袁琛有好话吗?恨不得亲手宰了他,以解心头之恨哪!
“袁琛就地正法?”谢显挑眉:“你可禀明了皇上?”
“自然,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萧宝树洋洋得意地道:“那临川王被人睡觉的时候把脑袋给割了,身边人半数都被杀死了。那袁琛也不知道哪里得到的消息,藏起来了,愣是没让江夏王给找出来。”
“后来江夏王见我回到了雍州,他便和杨劭一起带兵赶去和阿爹会合,由我实际掌管雍州,我也是听雍州内部的人和我说起袁琛,我才知道这些都是他在兴风作浪。”
“江夏王在接手雍州后一直实行戒严,不许进出,一则里面确实挺乱,死了不少,还有病了不少,内部派系争斗都往旁人身上泼脏水,再一个我看,呵呵,”他冷笑,“也是做样子给外人看,雍州内斗确实严重,需要人管理,他实在走不开呀。”
谢夫人都惊了,这是他儿子吗?
说出来的话这么有智慧呢?
“儿子啊……”
“结果你们猜怎么着?”萧宝树一拍大腿,“我见过袁琛啊,长的跟个娘们儿似的,就叫人画影图形,赏黄金百两,没两天半就所人给抓住了。我真服那些人了,当时抓到他的时候穿的跟个乞丐似的,脸上脏的跟在粪坑里滚过了似的,他们居然也能认得出来。”
宣城长公主默默放下了吃到一半的点心,要不是不雅她都想嘴里那口直接吐出来。
说的太脏了。
萧宝树绘声绘影,谢夫人虽说也想听,但孩子没人看着也怪可怜,她就跑去带外孙子去院子里玩儿。
唯独谢琰一副意犹未尽的模样,谢夫人拉走他还真是费了大劲。
“外祖母带你们去院子里玩。”
谢琪一听玩就乐的颠颠跟后面走了,谢琰却是个老灵魂更爱听这些社稷江山,小孩子的玩意他不爱掺和。
可有一个意志坚定的外祖母,他就坚定不起来了,再坚定胳膊就要折,恋恋不舍地出了屋子。
谢夫人不忘机会教育:
“你以后可不要学你舅舅,上战场杀敌是好事,可也太危险。要学学你阿爹,看看你阿爹多厉害,那是靠脑子就能活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这才是真能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