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家娘子猛于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宋御
多福一口咬舌头上了,让自己不要太激动,尖叫出声。
他看到了!
他看到了啊!谢左仆射!
他看到谢仆射在翻白眼,在翻皇帝白眼啊!
多福激动啊,敢翻皇帝白眼的他没见过,而且这人还是风光霁月,公子世无双的谢显啊!
真踏马的稀罕啊!





我家娘子猛于虎 第915章 馊主意
“唯有一点,”谢显沉声道:
“陛下请令褚护军立下军令状,若无法筹集粮草,耽误前方战事,则提头来见。”
永平帝:“这……”
谢显并未停下来,反而继续道:
“同时也请陛下予以褚护军绝对的权力,但凡不尊令行事,只要官在刺史之下便由褚护军全权处理,违令可斩。官在刺史的,则可酌情任免,或奏折送与建康,或可直接罢黜。”
永平帝:好吧,这回确定谢显不是坑褚彦了,这权力,感觉跟他似的了。
“陛下?”
“这会不会造成动乱?本来前方就在打仗……”永平帝是真被人反怕了,现在但凡有个政见政策都怕人家触底反弹。
谢显说的好:
“或者粮草不济,被北吴南下直攻建康,丢下半壁江山。或者豁出去,相信褚护军的能力。”
很严峻了。
永平帝无奈,只得应下。
要是能把谢爱卿掰成两瓣,一半在建康他身边做定海神针,一半替他在外边做事,那就完美了。
也幸亏谢显没萧宝信那天赋技能听到别人心声,真让他听到,他眼睛能翻到找不到北。
定海神针都发话了,永平帝现在已经没了主意,自然是没个不应的,把褚彦就给召进宫来了。
褚彦都不用往旁边谢显那边看,就知道这馊主意是谁出的。
至于为什么不让谢显去,用脚趾头都能想得到。
“臣,遵旨。”
“褚护军即刻便出发吧。”永平帝又给拨了一万人,也是保护褚彦,毕竟干的是天怒人怨的事,怕事态扩大再把褚彦给搭上。
褚彦手捧着圣旨就出了皇宫,直奔丹阳尹的府衙,要求谢晴交出七成以上的粮草。
谢晴眼巴巴看着圣旨,没想到一道令下来就先砸自己身上了。
“我这是天子脚下,肯定和旁的州府不一样啊。”哪儿都能乱,京都不能乱啊,京都一乱那可真就天下大乱了。
万一粮草不济,老百姓吃不饱,那可不就乱了?
“这是圣旨。”
褚彦多的话没有,你自己看着办。
“刺史以下,吾有权砍杀、罢免,不过此策为谢仆射所定,为国为民,身为谢仆射的族弟,吾可网开一面,或者咱们共同进宫去见圣上。”
这是拿他泄愤啊……
“七成,是多了些,又有宫中,丹阳又所辖县较多,不如减一成……六成,如何?”
褚彦:“谢仆射定然是希望谢家人自己先做出表率的。”
“我六成表率还不够啊?”谢晴气的一激动,帽子都歪了:“六成不少了,我总不能一点儿后手都没有,真闹起饥荒来,京都没有粮,难道咱们坐视天下大乱?”
“褚护军,你要这么说咱们就进宫!”
“面圣便面圣!”
谁怕谁?!
“面圣之前不如谢府君先回谢家和令兄先商议一番。省得咱们出师不利,自家就先打起来,给外人再做了坏的榜样。”说完,一甩袍袖,褚彦迈着四方步悠悠然走了。
“府君还是尽快,吾最慢明早也要走了。”
谢晴目瞪口呆,这是个什么操作?
褚彦可不是一般人,世家里面都是少有的,有脑有颜,有才华,有人品的。
就这么简单粗暴行事?
还是有什么猫腻?
谢晴想了想,坐着折角小牛车回了谢家。不成想一等就是一下午,直到天都快黑了,永平帝才放人,这才回到府上。
谢晴回二房都闷了一小觉了。
见了谢显,他也没添油加醋,把褚彦的来意一五一十给说了。
“……阿兄的意思?”
谢显难得笑了,褚彦是个人才啊,给了一军,不过宿就给将回来了。
“既然你筹不出六成,不妨以银折粮,按市价折给褚护军。这样既不违背了圣意,又保住了你那一成粮草,而且还给当真粮草不足的州府做足了表率,一举三得。”
谢晴:有句踏马的不知该不该讲。
总觉得被这俩人给涮了,整套儿里去了。
谢晴往外就走,迈出门槛的时候忍不住回头拱手抱拳:“你高!”
“我服!”
涮人涮出瘾来了。
居然拿自家兄弟祭起刀来了。
当然不得不承认谢显这招配合和褚彦打的相当好,给天下州府都打了个现成的样儿。
就是被杀鸡儆猴,做了回鸡,心里不爽。
他才任丹阳尹多久,政绩还没有呢,粮草和银子,先把有的东西能折腾的都给折腾出去了。跟割肉一样。
……
“怎么了,就给整服了一个?”萧宝信见谢晴怒气冲冲的走出了容安堂,这才探着小脑袋从外面笑盈盈地走进屋里。
要是听外面风言风语,感觉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
可是只要看到谢显,只要在他身边,她就无比安心。
真就像皇帝说的,这就是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啊,稳!
谢显摇头:“他是觉得被我坑了。”
当下就把事情原原本本说给了萧宝信。
萧宝信也半信半疑:“真不是你坑的他?”听上去是他的手段啊。
“是褚彦。”谢显沉吟道:“他倒是下得去手。事实上,如果是我,肯定第一个也找九郎开刀。”
感觉说的谢九跟砧板上的肉一样,有识之士谁上来都要先拿他祭刀。怪不得气成那样,想来他自己也是想明白回过神来了。
“所以,咱们是出不去了是吗?”萧宝信问。
幸亏她留个心眼,没脑袋一热就把行李给收拾了,皇帝有多依赖他,她心里还是有数的。说是要外出办差,也得皇帝允了啊。
谢显‘嗯’了一声。
这等事还是要事先和自家夫人商量的,结果没说通,萧宝信倒是兴致勃勃也要跟着去。
他自然知道此事至关重要,萧宝信也身负武功,可他依然不想她涉险。
唯一出乎他意料之外的就是永平帝,局势如此紧张,居然死抓着他不让放行。
他也是服了。
太服了……都不知道自己对他是如此重要。
“褚护军,能行吧?”萧宝信问。
谢显笑:“看九郎那气急败坏的样子,我看他行。”




我家娘子猛于虎 第916章 败火
也不知道谢显的肯定,谢九是会开心,还是会……糟心。
让人家涮完,还赞上一声:我看行,好肉啊。
萧宝信都替谢九捏把汗,落谢显手里了。
还有个褚彦,不成想俩人不经商议就打出了个最完美的配合。
她看褚彦,也行……
像是个办大事的。
萧宝信和谢显相视一笑,俩人至少在这一点上取得了共识。
谢晴则憋着一肚子气,大晚上的又跑回衙署,把手下又都给差人叫了回来,清点粮草,调出库银,等到午夜的时候终于才算清点完毕。
“来人,去褚府上去寻褚护军,告诉他,咱们把应筹的都筹集完毕,在衙署等他清点。”
属下迟疑了:
“这大晚上的——”
“军情紧急,敌人打来了,你会说不行,我还要睡会儿,你等会儿再攻城?”谢晴怒,“你这是懒政!”
属下这才连个屁也不敢放,溜溜的跑去褚家砸门。
谢晴:特么的让老子一宿没睡,和谢显俩个打配合宰了他把大的,拿他开刀,还想睡懒觉?都特么给老子起来嗨!
睡什么狗屁的觉?
他清点筹集了大半夜,他也没睡过!
谁知道人家褚彦在府里根本人家就没睡,喝着清茶,跟自家夫人南郡公主嘱咐离京之后褚府事宜。如今褚家上下是二房袁夫人掌家,长房才除服不久,大夫人周氏死了,褚大郎才除服就续了弦,迎娶的是齐尚书隔房的十二娘子,今年刚满十六,容貌一般,只是性情被养的十分刁钻。
倒是不敢闹到南郡公主面前,可是也很不让人。
褚彦知道南郡公主性情内敛,看着平易近人,其实内里却很冷落,真把她惹恼了,只怕谁的情面也不会给留。
褚彦倒不是担心南郡公主欺负人,是担心她防卫过当,把人给弄死弄残的。
这不,讲了小半宿其实就是,千万别跟人家一般见识,这节骨眼上闹出人命来便不好了。
南郡公主冷眼旁观,褚彦接到谢晴派人来报,就已经起身要走,衣裳都换好了,披上个披风直接就能走人。
得亏谢晴没亲自过来,不然看这胸有成竹,把他算计到骨头渣子里的劲儿,非要气死不可。
“谢仆射跟萧大娘子也会说这些吗?”她淡淡地道:“告诉她,别下重手,让人欺负了,你就忍着?”
褚彦系上披风,回头看了一眼南郡公主。
“保重。”然后头也不回的走了。
南郡公主身后的嬷嬷叹了口气:“公主不该提谢仆射。”
南郡公主冷笑:“我坐在这里听了他一晚上的‘切勿动气’,‘都是一家人,免得伤了和气’就已经够给他面子!”
“好像我多跋扈一样。”
“我是生性多残暴吗?打死过他们褚家人?说的我好像母夜叉一样。他,关心过我一句吗?!”
南郡公主起身一甩袖子:“把门给我关严了,谁不识相闯上门来,直接给我打出去。管他什么继夫人,还是如夫人的,一律不见。”
###
褚彦来的快,去的也快,清点完谢晴筹集上来的粮草——包括兑银,高高兴兴地和谢晴聊到天边见青,即将破晓方才告辞。
拿着皇帝给的腰牌,径自带着一百多名随扈以及丹阳府派出的一百名士兵押着粮草去城外领皇帝拨给他的一万精兵,出发去筹集粮草去了。
褚彦拍拍屁股走人,谢晴却受到了永平帝口头的嘉奖。
事情办的好,办的漂亮,给大梁百官做了个榜样。
朕就是没钱,有钱说什么都大赏特赏!
永平帝心里话。
不愧是谢家出来的,和谢爱卿打了个完美的配合,给天下人都打了个样儿啊,把谢晴的表现都挂嘴边上了,见谁和谁说。
就差明文颁旨给天下百官看了。
谢晴受了夸赞心里也不爽利,不是他本意的功劳,他是被算计的。被夸一次,心里就憋闷多一些,可是又不能和人解释自己也是上了当,还要忍受一些说他坑人的话,以至于近期他都很少出去宴饮了。
这亏吃的,真的是相当难咽。
回到家,幸亏王十二娘体贴,小厨房做出来的全是清淡的食物,饭后还奉上金银花冲的茶水。
这时候体会到她的温柔了。
谢晴轻轻握住她的手:“多谢夫人,也只有夫人……”
“阿嫂说近期你和大伯火都挺大,多吃些清淡败火的是有好处。”
谢晴一口老血好悬没吐茶盏里,是吞也难吞,咽也难咽。一点儿也没感觉出来温情脉脉,赤果果的讽刺啊。
“……是有点儿口,可是败火呀。”王十二娘笑眯眯地又给他斟满。
“多喝些。”
###
之前杨将军一则筹集粮草,二则就近押送粮草,大多集中在偏北部,南边则是只怕将领过去督运,大多被敷衍了事。这回褚彦则是南下,从建康城出发一路南向各州府挨着个儿的打秋风,没粮草就收银子。
当然在各地方掀起不小的波澜。
不过也因为有谢晴打样儿,速度在褚彦在心煽动下快速传遍各州府,态度稍缓和的多多少少就出了些粮草和银子,有硬骨头愣是让褚彦给砍了几个脑袋才给压了下去。
当然效果是有的,好坏对半吧。
也有直接公然对抗皇命,拒不出粮草的。
不出三日,朝廷罢免的圣旨便发了下来,甚至有押送入京的,给褚彦撑腰。
短短两个月筹集到的粮草甚至远超过了萧司空去徐州时朝廷国库的存量,甚至银子还富余出来十余万两。
押送粮草又成了问题,谢显当即调杨将军大军去接应,并命各州府出押送人员五百到一千名,随褚彦或杨将军一路护送去徐州。
没办法不严加押送,北吴军横冲直撞,以防万一遇到被人截了去。
这就不得不说王祖龙了,勇猛是直勇猛,追着深入南下的北吴军一顿痛打,打的他们四下里逃窜,北吴军已经隐隐有了往北收缩的趋势。
粮草源源不断押送到了徐州,谢显也派人私下里给了萧司空交了底,最长务必在一个半月以内击溃北吴军。




我家娘子猛于虎 第917章 动静
粮草已经到位,各州府存粮不多。
若是再将战线拖长,只怕北吴军不打过来,各州府持续无粮,也要闹民变。朝廷再想筹集粮草也没的筹集。
谢显不说假大空的话,向来有一是一,尤其这等关键时刻。
萧司空心里有了底。
趁着粮草、银子全部到位,士气高涨,着薛敬儿带两万马匹趁后半夜人困马乏放火偷袭北吴军,连夜追杀出去三十里地。
一场仗打胜了,振奋军心,在那之后又接连打赢了几场小规模的战争。
整个大梁士气算是彻底恢复了。
雄纠纠气昂昂,不知道的以为丢掉十几座城池的不是他们大梁,而是北吴呢。
北吴那边自然是冷静,看得透彻,可军心不可逆,大局虽然未改,但接连几个仗失利,于军心不利,人心浮躁。
下边不稳,上面难免就急于求近,也想打几场胜仗,两边战事再度激烈起来。
就这样一直持续了将近一个月,胜负各半。
直到北吴后方传来消息,柔然忽然大举进军北吴,已然攻占了五六座城池,吴王彻底怒了,当即拔刀就把桌案都给砍了。
“柔然人出尔反尔,明明大军出发前已然给足了他们好处!”
“两族还是连姻,居然这般扯我大吴后腿!”
可是撤军回去也不现实,吴王敢肯定他前脚撤,南梁后脚就得跟进。
又等了两天,柔然又攻下了一座城。
吴王沉不住气了。
他怕这边南梁没打下来,自己那几座城都让柔然给打秋风扫走了。
恨的牙都让他给咬肿了,腮边肿成了小拳头高。
不能不撤了。
“不若,分兵而撤之,咱们固守不出,先行撤军三分之一,回防,狙击柔然。剩下三分之二,先观其行势,再决定是固守,还是后防。”
说话的人三十多岁,刀条脸,细眉长目,一把山羊胡,正是梁人殷青。
于废太子一案被玉衡帝打包到广州流放,在那之后鼓动广州刺史谋反,以响应江州刺史。结果,以失败告终之后,殷青看明白了大梁局势,径自北上投奔了东吴王,也就是现今的吴王,深受重用,无所不应。
殷青当然不愿意费尽全力鼓动吴王南下征伐就这么草草收场。
可他也看出来了,吴王兴致尽失,心都悬在柔然边境上了。
毕竟那才是北吴的大本营。
至少南下征伐了十几座城池,打到现在也还占据七八座,至少在胜负方面,北吴占上风。
现在撤回去,也不算败兴。
一番话说到了吴王心坎里:“那就依侍中所言。”
殷青受吴王厚待,早于年前就封了侍中。
殷青抱拳拱手:“陛下英明。”
“大梁局势急转直下,几年内休养生息也很难回到鼎盛时期。如今的永平帝目光短浅,格局小,又爱猜忌,难成大事。”
“只可惜,那毒没要了谢显的命。”
吴王点头,可惜:“一次不行,那就两次。”
“毒不行,直接就派刺客上,永平帝小崽子不是倚重谢显吗?就把他弄死,朕就不信了,他还能蹦跶几天!”
“来人,撤兵。”
殷青:“微臣留下。”
吴王沉吟:“给你三个月时间,这边局势稳了,立刻回京。”
“遵命,陛下。”
于是,当天晚上吴王就带着三万人马回防柔然。
至此北吴闭关不出,任你大梁骂上天去,把吴王祖宗十八代都给带上,人家就是沉得住气,坚守不出。
谢显看到回传,笑了。
还没等高兴,把好消息回禀给皇帝呢,皇帝那边却闹出了不小的动静。
永平帝这边一直心系前方战事,睡觉都睡不着,几天了半个时辰都很难维系,于是私自加大剂量,喝了大量的安神汤,安神药,结果一直到天光大亮都没醒。
多福惊了,怕直接给喝死过去,朝会是开不了的了,直接就派人去将谢显给请进宫里来了。
好在还有声息,谢显便着太医院会诊。
可惜谁也不敢出那个头,怕万一说错了,是抄家灭族的罪。
谢显只好与院判商议给皇帝灌下催吐的汤药,有谢显顶着,谁还有二话呢,好坏也轮不到他们顶缸,一直折腾到快下午了,也不知道是让他们给折腾醒了,还是药劲过了,永平帝悠悠转醒。
整个人都是懵的,就见御医们跪了一地。
“徐州急报。”谢显凑到皇帝身边。
皇帝一听眼睛就亮了,又醒了大半。
“怎么朕的御医都跪在这里?朕是怎么了?没事就都退下吧,徐州急报——可是好消息?”
御医们长舒一口气,鱼贯而出。
论忽悠哪家强,谢家郎主属第一,比不过呀比不过,忽悠到皇帝头上了。
“陛下可以着褚护军前去与北吴和谈了。”
哈?
和什么和?
“朕还失了半个徐州,丢了七八座城池呢。”永平帝可怜巴巴,就这么算了?
再者,你说和谈就和谈?
人家干吗?
会不会人家就是想以粮草耗死大梁啊?
谢显:“想必是柔然出手打击了北吴边境,北吴在咱们这边耗不起了。司空派人暗察,北吴那边骂阵不出,减兵减灶,吴王想是已经撤了。”
“那咱们不乘胜追击吗?”永平帝兴奋了,又精神了不少。
“咱们粮草也已经所剩无几。”
永平帝:没钱是个大问题。
“不如安守现状,给彼此个喘息的时间。否则两败俱伤,大梁也捞不到好处。”谢显劝道。
吴王那边定然也是看出了大梁的颓势,知道自己便是撤了也无妨,翻不出大浪来。
带到如今,永平帝不应又能如何呢?
写罢了圣旨,永平帝慢悠悠地吹干了笔墨:“这柔然出兵倒挺是时候,诚如爱卿所虑,只怕大梁打不起旷日持久的仗了。”
“当日交好十七王子果然是对了,他倒是个念旧情的,适当时候还知道助大梁一臂之力。”
再耗下去,对大梁也不利。
谢显微微一笑。
正是时候吗?
世间哪有那么多的凑巧?
皇帝当他将假公主嫁过去,又搭银子又送嫁妆,连技术人才都送过去是为了什么。
自然是物尽其用,各司各职。
只靠旧情,只怕临死走马灯的时候有个念想,大梁皇帝倒是个不错的,当年给了不少好东西,于我柔然有利——得这么句话就是不错了。
情?
那不是国与国之间该讲的。




我家娘子猛于虎 第918章 犯傻
永平帝连夜下圣旨给褚彦,让其代表大梁前去与北吴主将和谈。
别管占没占着便宜吧,吃不吃亏吧,战事停了是正经。
这仗打的他肉疼肝疼头疼,停了也就停了,起码龙椅暂时是稳住了。
这事儿处理完了,他回过神来了。
……怎么了,他就从大半夜一睁开眼睛就已经又是大黑天的了,眼巴前还跪了一地的御医。只不过当时有徐州军报给他把焦点吸引过去了。
等静下来,越发觉得这里有鬼。
“多福!”
永平帝把多福叫过来,眼瞅着这货眼泪汪汪的,跟百八十年没见似的,大有一言不和就要往他怀里扑的意思。
“怎么了?”
他想问问自己是怎么回事,结果多福刚听个开头就哭开了。哪里还敢隐瞒啊,当年玉衡帝身边的魏得胜怎么死的历历在目,皇帝一旦嗝屁身边近侍有一个算一个就没得善终的。
以前还觉着永平帝少年登基,他算摊上大便宜了,只要不犯事风风光光大半辈子是不愁的。
现在一看皇帝大把大把吃药,睡不着觉大把大把掉头发,他就慎得慌,心里发毛。
直到今天早上叫不醒,不说虚的,尿都吓出来了,没时间换,硬生生让他自己给塌干了。
“咱以后可别再喝那东西了,吓死小人了……呜呜呜……呜呜……呜……”多福眼巴巴看着永平帝,泪眼朦胧。
1...285286287288289...3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