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权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红尘贼子
“已不可为,诸位父兄速退,速退!”
在这种情况下,能舍生忘死拯救史环的,不消也可以知道,要么就是史德威手下的死士,要么就是曾经和史环并肩作战的兄弟。
这一批人,一个一个全都满腔热血,前仆后继,早把生死置之度外。
但这么死,有些不划算。
每倒下一人,史环就心如刀绞,不停的高声呼喊着:“不值,速退!”
或许是真的领会了史环的心意,最后残存的那几个“亡命之徒”忽然改变了冲击的方向,竟然分成前后两个部分。
前者不顾一切的朝着两旁的芦苇荡退散,后面的那三个人则疯狂砍杀,拦截追击的清军。
几十个清军围歼三人,注定断后的这三个人会身死当场。
“忠义常……”那人已经被砍断了一条腿,明知必死却毫无畏惧之色,呐喊声中,至少十柄砍刀劈头盖脸的落了下来,登时就把他斩成了碎肉。
就在这生死之际,明明已经逃到道旁的那个“亡命之徒”,又朝着囚车这边看了一眼,刚好和慕天颜慕大老爷的目光对上。
这人的面容依稀有几分似曾相识的感觉,但慕天颜却想不起他是谁。
那人一转身,钻进芦苇荡中去了。
看着他逃离之时的姿势,看着他那略显瘸拐的步伐,慕天颜慕大老爷猛然记起一个人来:杨丰,杨疯子。
那人分明就是杨疯子,绝对不会有错。
杨疯子已是慕大老爷的老熟人了,他记的非常清楚。
“追!”听到邬师爷的喊出来的这个“追”字,慕天颜慕大老爷真恨不得一巴掌抽在自己这个师爷的脸上。
追杨疯子
你他娘是不是疯了
眼瞅着毅勇军就要打过来了,你该敢追杨疯子
这不等于是把史德威和张大帅一起给得罪死了么
慕天颜慕大老爷正要开口阻止,却发现邬师爷正在用力的朝他挤眉弄眼,拼命的打眼色。
县尊大人瞬间心领神会,立刻就明白了师爷的精明之处。
刚才的战斗中,慕大老爷带来的这批人,事实上并没有参与到战斗之中。
衙役和步弓手仅仅只是治安力量,不是正规军,肯定打不过这样的亡命之徒。
但你毕竟是高邮县尊啊,毕竟有沿途护送囚车的责任,这边都已经杀成了血葫芦,辫子兵死伤那么多,你却“按兵不动”的“看热闹”,还吓的躲藏到囚车之下,这可没法儿交代。
毫不理会身后清军的呼喊之声,也不知是从哪里来的勇气,刚刚还吓的屁滚尿流的慕天颜慕大老爷竟然“身先士卒”“一马当先”,带着一大群步弓手和衙役们就冲进了芦苇荡。
哪怕只是稍微有那么一丁点儿的常识,也不会把县里的步弓手带进芦苇荡中,若是敌人还有埋伏,或者是杀个回马qiang,步弓手完全就是来送死的。
谁他娘见过在密密麻麻的芦苇荡中射箭的
这不是瞎胡闹吗
还真的不是瞎胡闹,因为县尊大人从来就没有想过要经历厮杀,所谓的追赶也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
要是他真的想追上杨疯子,确实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因为杨疯子已经受伤了,而且伤的不轻。
只要循着倒伏下去的芦苇,就能追上杨疯子,他一个人而且腿脚不是很灵便,肯定跑不远。
没走多远,就发现了一滩新鲜的血迹。
这是杨疯子留下的。
又往前“追赶”了一段距离,又发下了更多的血迹,血迹与血迹之前的间隔越来越短,说明杨疯子就在附近。
慕天颜慕大老爷并不是很在意前面的情形,而是下意识的往后看了看。
旁边的那个巡街快捕似乎知道县尊大老爷在想些什么,很直接的说道:“老爷放心,这里只有咱们自己人。”
这句话然慕天颜慕大老爷万分尴尬。
这足以说明他手下的衙役们早就看出了他的心事。
上一次私纵杨疯子,虽然县尊大老爷做的非常隐秘,连洪承畴也拿他没有办法,但官场上的规矩素来就是讲究一个“瞒上不瞒下”,县尊老爷是怎么想的,这些个衙役们早已心知肚明,今天只不过是第一次公然戳破这层窗户纸罢了。
“老爷的心思兄弟们都明白,这世道还说不准是什么样子呢,谁还能不给自己留条后路了”
“是啊,是啊,以前咱们和史环也算是有过香火情,得亏是老爷没有犯轴。就算他张大帅杀过来了,咱们也不怕,说不得还是一桩功劳呢。”
“老爷啊,咱们不管这天下的清还是明,老爷您只管做您的县尊大老爷,兄弟们只管办差听喝儿。老爷吃肉我们喝汤,大家的日子还得过下去不是么。”
“你们这些家伙。”慕天颜指着这群衙役说道:“这是太懂事了,既然大家都明白事理,我就不多说什么了。再往前追一追,做个样子就回去。”
又往前追了约莫有五七里的样子,包括慕天颜慕大老爷和邬师爷在内的所有人,全都下意识的停住了脚步。
因为他们看到了一个一瘸一拐的身影。是杨疯子。
他似乎受伤不轻,正躲藏在一出坳凹中裹伤。
杨疯子显然也发现了这一群追兵,一把抄起了钢刀,分明就是想扑上来厮杀的样子。
明明已经看到了杨疯子本人,但县尊大老爷和这一干衙役并没有冲过去,而是下意识的后退了几步,彼此交换了一下眼神之后,好像没事人儿一样大呼小叫起来:“那贼人不在这边,肯定是跑到别处去了。”
杨疯子就在眼前,却睁眼说瞎话,说他跑到别的地方去了。
听到这样的言语,连杨疯子都愣住了。
彼此之间就这么对峙着,相互打量着。
慕天颜慕大老爷不住的朝着邬师爷摆手,语气已是十分交集:“东西呢,赶紧把东西拿出来。”
邬师爷还没有明白过来,不知道县尊大人在说些什么:“什么东西呀老爷”
“哎呀,笨,就是给史环史小姐准备的那些个东西。”
邬师爷终于明白过来,赶紧把背在身上的包袱递到县尊大人手中。
包袱里有些肉干和点心,以及少量的红创药粉,格外还有一个木塞铜水壶,里边装着用蜜汁调过的米汤。
这些东西原本是给史环准备的,想找个机会向史环示好。
但是史环似乎不想搭理这个“清廷的鹰犬”,刚好现在可以派上用场。
大力把包袱丢了过去,慕天颜慕大老爷就带着一干衙役去别的地方“追击贼匪”了。
但他又有些不放心,走出二三十步以后特意回头看了一眼。
杨疯子已经大开了那个包袱,顿时就明白了县尊大人的心意,却什么话都没有说,这是朝着他遥遥的一抱拳。
“值了!真他娘的值了!”
杨疯子在向我表示感谢呢。
有了这个事儿,以后就算是这世道真的变了,我慕天颜也是“心怀大明的忠义之臣”了。
就凭杨疯子的这一抱拳,这身家性命和功名富贵就算是保住了。
不管这天下谁属,这三万里河山是姓朱还是姓爱新觉罗,我这个县大老爷的官位就是铁打的。
不论是张大帅的毅勇军来了,还是史德威的扬州军到了,我都是有功无罪之人!
回到明朝做权臣9
第373章:英雄气
观音门外的燕子矶,高高直立于江面之上,凌空而悬江,仿佛一直展翅高飞的燕子,故而得名,又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矶。
燕子矶头,矗立着一座碑楼,碑座乃是用整块的玄武岩堆砌而成,护栏则用了洁白无瑕的汉白玉。
石碑高七尺二寸,阔三尺六寸,暗谙天罡之数。
石碑的正面上方用阳刻的手法雕刻出日月图案,下面则是云纹托底,正中书写了两个斗大的正楷字体:忠义!
这座“忠义碑”的一砖一瓦全都出自民间,和官府一丁点的关系都没有。
是九纹龙史二爷号召江南百姓一钱一铢募捐出来的钱财,才终于建成这座“忠义碑”。
按照传统,刚刚建成的石碑就应该用红布遮盖,但却没有,而是在石碑的左右挂起了两条胳膊粗细的彩带。
彩色的带子用五色丝线交错,大大小小打了八个接扣。
这东西,是有讲究的,正式的名称叫做“聚义同心绳”,是聚集江湖同道的一种工具。
按照流传了千年的江湖规矩,无论哪个门派帮会,只要在门前挂出这个东西,就表示有大事发生,号召南北各地的江湖同道前来帮衬。
碑楼之前,已聚起了泱泱三百多人,这些人南腔北调形态各异,有男有女有僧有俗,却大多携带着五花八门的兵器,一看就知道是出身草莽的江湖好汉。
本地的响水帮,江东的黑虎帮,名动天下的丐帮,甚至是西北的华山派,和山西的同福镖局,乱七八糟的掌门、帮主来了一大堆,还有不少声名不显却急于扬名立万的“大侠”“少侠”。
作为江湖中人,九纹龙史二爷借着这次树碑的机会广撒“英雄帖”,号召天下英雄齐聚于此。
侠以武犯禁,这是自古以来的说法,也代表着官府的态度。
所谓的“英雄好汉”“江湖豪杰”其实大多带着黑帮的性质,动辄就当街殴斗拔刀相向,官府非常不喜欢这一类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秉承着打压的态度。
如今天这样公然进行大规模的聚会,是非常罕见的事情。
“诸位江湖同道,南北豪侠,南京史二这厢有礼了。”史二爷做了个罗圈揖,朝着三百多江湖好汉行了个江湖礼,众人纷纷回礼。
大家都是直来直去的豪情男儿,史二也就不客套了,直接开门见山的说明了自家的心思:“这座忠义碑为何而建已不必多言,诸家兄弟都心中有数。”
为什么修建这座忠义碑
当然是为了纪念那些为了国家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的江湖好汉。
这几年,山河破碎国祚蒙尘,多少英雄豪杰泼洒出胸中碧血,多少慷慨男儿前仆后继,一桩桩英雄壮举,可歌可泣。
“现如今是什么样的世道,诸家兄弟都清楚的很,我就不再浪费唇舌,只说这座忠义碑。”
史二转过身去,面朝忠义碑背对着身后的三百多江湖豪杰和黑压压的南京百姓,面色郑重的朝着石碑拜了一拜,重新又转过身来朗声说道:“这忠义碑,是江南百姓一砖一瓦捐出来的,说明了甚说明老百姓心里装着为国为民的好汉们,记得英雄们的慷慨壮举!”
“为了一点点蝇头小利就大打出手,为了一点点虚名就好勇斗狠,那不叫英雄也不是好汉。真正为国家为民族的,才是顶天立地的汉子,是真正的英雄。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刻在这石碑上的名字,无一不是心怀家国天下的真英雄硬汉子。”史二动容的说道:“江南第一刀齐敏卫大侠,当不当得起这个侠字”
所谓的江南第一刀,当然是自封出来的,这位卫齐敏虽然自称大侠,其实本质上和以前的史二差不多,不过是个好勇斗狠的刀客,为了争夺江南第一刀这个名号,动辄就和人打斗比武,血溅当场的事发生过很多次,却引以为豪迈。
事实上,他的刀法只能说是一般,江南第一刀的名头本就有很多人不服气,甚至有人早就向他下了挑战书,约定在某个地点进行决斗。
但是现在,谁也不会否认卫齐敏这个“江南第一刀”的名头,提起他的名字之时也一定会冠以“大侠”二字,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大的转变,就是因为齐敏卫大侠做了一桩惊天动地的大事。
为了救出史公遗女史环,齐敏卫大侠率领十几个江湖好汉,在半途之中截杀清军,虽然最终行动失败身死命丧,但这英雄壮举却在一瞬间轰传天下,成为侠义精神的象征。
如齐敏卫大侠这样的英雄好汉还有很多,比如万马庄的马庄主,旋风山的厉帮主,黑风岭的司马帮主……
总之就是一句话,在押送史环的过程中,类似的拯救行动从来就没有断绝过,囚车走到哪里,哪里的英雄豪杰就奋身而起,一次又一次的截杀,一次又一次的拯救,前仆后继永不停歇。
一路押送,一路厮杀,碧血泼洒一路,多少英雄豪杰奋不顾身,多少豪情男儿血洒当场。
每倒下一人,忠义碑上的多出一个名字。
只要是上了忠义碑,那就是让天下人称颂的真英雄,真豪杰,虽死犹生。
“史公遗女,便是天下英雄的亲姊妹,谁要是敢动她毫发,天下英雄就要他死无葬身之地。”史二声嘶力竭的高叫着:“我史二今天就把话放在这儿了,清廷若是乖乖的放了史环妹子还则罢了,若是不放,就没个完!诸位兄弟,你们说是不是”
“是。”
“史家妹子就是我的亲妹子,怎能沦于敌手清廷一日不放人,我们就搅的他一日不得安宁!”
江湖草莽人士发起的拯救行动,看似有些可笑,但却有例可追。
当年蒙元灭宋之时,比今时今日的情形要严重的多,大宋丞相文天祥失陷被俘,在几年的时间当中,无数仁人志士屡起屡灭,不停的发动各式各样的拯救行动,希望能把文天祥救出来,好再次举起抗元的大旗。
虽然文丞相最终壮烈殉国不屈而死,但却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
那些曾经为了拯救文丞相而死的豪侠,也全都成了江湖中人心目的偶像和传奇人物。
拯救文天祥文丞相,和拯救史环,虽然时过境迁,却是相同的背景相同的意义,自然引得无数豪情男儿胸中血沸。
“今日能应我史二之邀礼来到这燕子矶的兄弟姊妹,俱为忠义之士,全都怀着救回史家姊妹的壮志雄心。此举千难万难,一个弄不好就是身死命丧的结果,诸位兄弟怯了没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