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明朝做权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红尘贼子
    吴三桂的那份战报写的非常委婉,却根本不提任何和战争有关的字眼儿,而是用非常恳切的言辞表示:肃亲王豪格本是太宗文皇帝的长子,又是大清国的柱石之臣。

    朝廷罢了他的爵位,把他当做反贼,这里边一定有什么误会。

    为了大清国考虑,吴三桂愿意充当和事佬调停此事,好让朝廷和肃亲王化干戈为玉帛,消除误会重修旧好,共同扶保大清国的社稷江山,再造大清的太平盛世。

    爱新觉罗家的争斗,却要吴三桂这个外人来调停,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再也顾不得仪态和气度,布木布泰象个泼妇一样用非常尖锐的声音破口大骂:“无耻至极!无耻至极!”

    “我早就看出吴三桂不可靠,当初太后却一意要启用他,却弄出这么一个局面,怪得谁来”济尔哈朗很不满意的嘟囔着:“当初我就说不要用吴三桂,你们是怎么说”

    “怪我”

    济尔哈朗的抱怨让布木布泰愈发火冒三丈,继续用更加尖锐的声音大叫着:“豪格反了,阿济格也反了,不用吴三桂还能用谁现在可好,反而怪起我来了。这大清国若是亡了,是不是也得推到我们孤儿寡母的头上让我们母子做这个千古罪人你郑亲王是辅政大臣啊,你做过什么就会说说风凉话的指摘么”

    越来越严酷的局势,让以太后、代善、济尔哈朗为首的“帝党”内部爆发了激烈的争吵,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情形。

    “够了,已到了这个时候,还有什么好吵的”年纪最大的礼亲王代善眯缝着眼睛,大大的眼袋愈发明显,看起来就好像是还没有睡醒一样:“还是先想想怎么应对吧!”

    豪格已经率领“奉天平乱”的大军杀奔京城而来,都已经到了昌平,再不赶紧想办法,大军就真的要进城了。

    “调兵,我要调兵,打豪格,打吴三桂,打阿济格。”布木布泰好像有点恍惚了,神经质一般的反复念叨着这几句话,双手举的高高不停挥舞着:“这大清国的江山是皇上的,是我儿子的,谁也别想夺走。”

    调兵去打豪格和吴三桂还要打阿济格这种话不过是一种情绪的宣泄而已,却永远都不可能化为现实。

    因为朝廷已无兵可调了。

    当中枢的实力无法压服强势的藩王之时,所谓的朝廷不过是个摆设罢了。

    实力决定一切,朝廷已衰微成了这个样子,内忧外患之下,各种政令甚至是皇上的圣旨,只要出了京城根本就一钱不值。

    此情此景,就算是有些强力的地方势力,也肯定不会遵从朝廷的旨意去和豪格拼命,作壁上观才是明哲保身之道。

    “事已至此,与豪格谈一谈亦不失为明智之举。”

    所谓的“与豪格谈一谈”不过是个好听的说法,其实就是妥协的意思,太后已经听懂了。

    根本就不等代善把话说完,她就吵闹着反对起来:“当初讨伐豪格你礼亲王也是同意了的,事到如今又要谈了左右不过是牺牲我们母子而已,不必说的这么好听。”

    “不谈又能怎样”代善那双金鱼眼又眯缝起来,无可奈何的说道:“太后若是还有别的法子,我一力遵从就是了。”

    “打,京中还有数万誓死效忠皇上的八旗子弟,还有步军营,你们家的西大营还有不少人马。”

    数万八旗子弟和数万大军根本就是两个概念,至于说步军营。

    让他们去和豪格的野战精锐硬拼,只怕还不等走上战场就一哄而散了。

    至于说残破不堪死伤近半的西大营,虽然有那么一点点象征性的实力,代善却不敢更不肯再拿出去填这个大窟窿了。

    岳托是代善的儿子,虽然“你们家的西大营”这句话有些夸张,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作为代善最后的一点本钱,说什么也不肯再白白的消耗掉了。

    以后的局面还不知道是什么样子呢,手中一点实力也没有终究是不行的。

    “郑亲王,你还有……”

    “打不过的……”济尔哈朗站起身来无奈的说道:“还是谈谈吧,若是豪格不是太过分,这场纷争还是极快平息下来的吧,如若不然,大清国就真的完了。”

    “若是豪格要废了万岁,他自己做大清国的皇帝,你们也要和他谈吗”布木布泰是真的恼了:“到了这个时候,你们都要谈了,敢情你们是,无论谁做皇帝都能保住一身富贵,我们母子怎么办”

    “太后,我估摸着那豪格也不敢行篡夺之事,最多也就是做第二个多尔衮,最多也就是想当摄政王罢了,这皇位还是福林的还是万岁的。”

    “敢情大清国的摄政王是谁想当就能当的还要皇上做什么干脆就把我们母子废了岂不是更好”

    现在的布木布泰,已进入到歇斯底里的状态,完全不可理喻。

    虽然代善和济尔哈朗都不想对豪格妥协,奈何形势比人强,总要想过了这一关再说嘛。

    “太后再好好想想吧!”

    说完这句话之后,济尔哈朗就拂袖而去了,代善似乎还想说点什么,最终却没有开口,紧赶了几步追上济尔哈朗一起离开了。

    望着两位铁帽子亲王离去的背影,太后猛然就暴怒起来,好像发了疯一样又叫又跳,咒骂着砸烂一切可以砸烂的东西,闹腾了很久一直到筋疲力竭,才颓然瘫坐在地,目光空洞的看着远方。

    过了好半天才终于重新站立起来,精致的面容已经有些扭曲了,好像发狠一般的诅咒着:“好哇,都想牺牲我们母子,都想保住自己的富贵,反正也没有人在乎这大清国了,你们不让我们母子好过,那就都别想过安稳日子了。”11




第392章:谁也别想好过
    仅仅只隔了两日,豪格的大军就已兵临城下了。【∞八【∞八【∞读【∞书,︾o@

    代善等人联合了其他的几个宗室,代表朝廷恢复了豪格的亲王爵位和原本就属于他的一切。

    对于以前的那些事情,则甩出几个无关紧要的倒霉蛋做替罪羊。

    京城保卫战

    不,根本就没有是京城保卫战。

    朝廷受了小人的蒙蔽和挑唆,冤枉了肃亲王,好在还有“老成谋国”的礼亲王和郑亲王等人,及时纠正了朝廷的错误,帮豪格洗刷了冤情。

    至于真相到底是什么样子,那就不是底层的老百姓们应该关心的事儿了。

    一场天大的风波能够在波澜不惊之中得到化解,已经算是个不错的结局,至少避免了一场兵刀血火之灾。

    只要不打仗,日子还得继续过下去,但布木布泰和福林小皇帝的日子却已经过不下去了。

    身批铁甲腰挂战刀的豪格正在厉声喝问:“九门提督一职是何等的紧要,怎能委任一个蒙古人如此乱命难道就没有一个人反对吗”

    面对气势汹汹的豪格,小皇帝福林早已经被吓坏了,支支吾吾好半天却说不出什么来,下意识的看了看身边的母亲。

    “吴克善大贝勒亦是皇亲,做九门提督有何不可”看了看外面那些面孔陌生的御前侍卫,布木布泰强做镇定的说道:“在万岁面前如此的大呼小叫,这就是你肃亲王的人臣之礼吗反正兵在你的手里,刀也在你的手里,你想做什么就做吧,谁又能挡得住你了”

    在彻底控制了京城的局面之后,豪格用最快的速度拿下了九门提督吴克善,用自己的心腹之人取而代之,现在只不过是缺少一个正式的任命而已。

    意识到自己的态度确实有些过火之后,豪格稍稍往后退了两步,神态之间已有所缓和:“万岁,这吴克善终究是蒙古人,外戚干政素来就是亡国之道,咱们大清国的江山可不能这折腾。罢免吴克善另行任命九门提督的条陈我已经写好了,只等万岁用玺。”

    有没有皇帝的批准,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只是豪格想要一个好听点的说法,不想让自己的吃相太过于难看而已。

    连宫廷宿卫都换成了豪格的人,皇帝敢不答应

    就算他不答应,又有什么用

    “还有一事,那多尔衮本就是欺君罔上的狼子野心之辈,既然他已经死了我也就不再追究他的罪行。【∞八【∞八【∞读【∞书,︾o@但是现在。”

    豪格的调门陡然提高了很多:“他的棺椁就停敛在乾清宫,这算怎么回事乾清宫是什么样的地方皇上不会不清楚吧”

    按照约定俗成的规矩,皇帝死了之后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会进入寝陵,在这之前,棺材要停放在乾清宫一段时间,表示“寿终正寝”的意思,同时这也是只有皇帝才有的待遇。

    多尔衮不是皇帝,当然不应该享受到这样的待遇。

    “追封义皇帝这也是出自太后之手吧”豪格虎视眈眈的盯着布木布泰:“他多尔衮何德何能竟然要追封皇帝说!”

    最后的那个“说”字,说的锵锵有力声振屋瓦,把布木布泰吓了一哆嗦。

    她终究是个女流之辈,平日里躲在幕后玩弄一下权术平衡还可以,一旦面对这样的局面,立刻就被吓住了,竟然不知应该怎样解释这个问题。

    身旁那个慈宁宫管事太监也算是个有忠心的,小声的回了一句:“当初这事太后曾经和礼亲王他们商议过,大伙儿都是同意了的,却不是太后一人做主。”

    “国家大事什么时候轮到阉宦奴才插嘴了”豪格厉声说道:“既然太后管不好自己的奴才,那我就代太后管一管。拖下去,杖毙了。”

    几个如狼似虎的士兵一拥而上,拽住那个太监就往外拖。

    太监登时就怕了,不顾一切的叫喊着:“太后救命,太后千万救奴才一救。”

    布木布泰脸色苍白,连一句话都不敢说。

    对于内廷违反了规矩的内廷宦官,大多是用棍棒活活打死,而不是直接砍头。

    也不知道豪格是为了故意立威,还是他手下那些士兵不知道规矩,拖到堂下抡起棍棒就打。

    凄厉的叫喊声中,顺治小皇帝被吓的面无人色瑟瑟发抖,布木布泰的脸色也越来越难看,却始终一言不发。

    一声戛然而止的惨叫传过来之时,就好似受到惊吓一般布木布泰又忍不住的哆嗦了一下。

    “多尔衮的尸体停敛在乾清宫,成个什么样子”看了看噤若寒蝉的众人,豪格似乎非常满意:“一定要彻查,看看多尔衮还有多少党羽,不管查到谁,全都严惩不贷。”

    对多尔衮的追封以及死后哀荣,都是出于稳定局面的考虑,其实布木布泰早就打定了主意,一旦形势稳定了,必然会追查多尔衮的罪行,也肯定会清算摄政王一系的党羽。

    虽然豪格和布木布泰不是一条船上的人,但却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多尔衮。

    从多尔衮死的那一刻开始,布木布泰和豪格之间的协作关系就因为共同敌人的消失而瞬间崩塌,转变成为最直接的敌对。

    “还有。”豪格的目光有些阴冷,就像是一头盯上了猎物的狼:“太后不好好的慈宁宫享福,竟然在朝堂之上垂帘听政,这算怎么回事”

    “皇上冲龄年幼,无力单独处理国事。”

    “皇上年幼,不是还有辅政大臣么身为太后,坐政垂帘,我大清国还没有过这样的先例。以后哇,军国大事就不烦劳太后操心了,回头我再多调几个奴才过来,尽心尽力的伺候着,太后就在慈宁宫里多享些清福吧。”

    豪格说道:“既然皇上无力单独理事,我这个当哥哥的自然不能袖手坐视,太宗文皇帝传下来的江山还得由太宗文皇帝的子嗣来守着,以后我会尽心尽力的辅佐皇上,治理好大清国的江山。”

    罢掉布木布泰垂帘听政的权利,同时派遣心腹党羽控制住宫廷,改由豪格“帮助”顺治小皇帝治国理政,其实根本就是想当第二个摄政王。

    大清国的摄政王,谁的实力最强谁就能当这个摄政王,就能成为大清国事实上的主宰,至于说皇帝,重要吗

    当初的多尔衮权势滔天,之所以没有最终废掉福林取而代之,其实就是为了平衡各方利益,维持着大清国的整体局面。

    多尔衮死去之后,权利的天平已经倾斜到了豪格的这一边,平衡随即被打破,现在的豪格之所以还没有废掉顺治自己做皇帝,完全就是因为时机不到的缘故,至于以后他会不会这么做,谁又能说的准呢

    豪格离去之后,顺治小皇帝再也忍不住了,“哇”的一声大哭起里:“额娘,我怕。”

    现在的顺治小皇帝,已经懂些事理了,深知现在的自己到底有多么危险。

    就凭豪格的这个做派,还不如以前的多尔衮呢,篡逆之事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豪格如此咄咄逼人,素来与布木布泰一党的礼亲王代善和郑亲王济尔哈朗竟然不露面,明哲保身的意思已经十分明显了。

    就算是豪格做出更加出格的举动,他们也一定会继续装聋作哑。

    现在的皇帝和布木布泰已成了真正的孤儿寡母了。

    虽说福林和豪格是兄弟,但是纵观史书,为了皇位兄弟之间骨肉相残的事情不胜枚举。

    当年黄台吉死的时候,豪格就是皇位的强有力竞争者,只是因为多尔衮势大,又在其他宗室的斡旋之下,才确立了福林做皇帝。

    顺治皇帝,本身就是各方妥协的产物,一旦均衡的局面被打破,这个皇帝的存在基础就动摇了。

    “额娘,咱们就把皇帝的位子让给他们吧,或许还能换个平安。”

    福林这个皇帝本就是个摆设,为了换取母子平安,他已经动了让出皇位的心思。

    这句话让布木布泰莫名的心酸起来,看着已经长高了很多的儿子,微微的摇着头:“皇帝你已经读过很多书了,应该明白一些道理。古往今来哪个废帝能善终又有哪个废帝是有好下场的”

    千百年的历史当中,被废掉的皇帝从来就没有好结果,整日里担惊受怕郁郁而终就已经算是很不错的结局了,绝大多数还是被掌权者利用这样那样的借口干掉,秦汉唐宋莫不如此。

    “不要怕,万事有额娘呢,”太后的声音很轻柔,就好像是在哄婴儿入睡一般,“他们长久不了的,咱们且忍着,总有一天会看到他们的好下场。”

    “我是真的怕了,我怕豪格会带着兵冲进来把额娘和我一起杀了。大清国的江山不要了,皇帝也不做了,只要能换额娘和我的平安,怎么样都行。”

    现在的豪格只是想做第二个多尔衮,暂时应该还不会更进一步,至于以后那就说不准了。

    不过布木布泰不会给豪格这个机会了,她已经打定了主意要做一件事情。

    “这江山是文皇帝传到你手中的,就算是败了这份家当也轮不到别人。”布木布泰的声音愈发轻柔,却自有一种难以用语言形容的果断决绝:“反正大清国也支撑不下去了,那就拼个鱼死网破,谁也别想好过。”11
1...216217218219220...3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