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权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红尘贼子
就算他这个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威势,却自有一种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强大压力。
即便是这些个身经百战的军官们,也全都噤若寒蝉一个个冷汗淋漓。
“张大娃,你不是对我的安排不满意啊那我就给你一个机会,说说你自己的安排,看看比我高明多少。”
“老……大帅!”张大娃从未见过张启阳会愤怒成这个样子,脑门上的冷汗出了一层又一层,已经把头发打湿了,紧紧的贴在额前:“我……我真的没有……我生是大帅的人,死是大帅的鬼,大帅指到哪儿我就打到哪儿我这一切都是大帅给的,从来就没有二心。”
“我把你部署在东路,你好像意见不小哇。”
“我没有意见,绝对没有,大帅让我在哪儿我就在哪儿……”
“混蛋,那你为什么叽叽歪歪”
“我……大帅我错了,我真的错了,以后再也不敢……”
就好像是刚才的那场爆发消耗了他全部的力量,张启阳无力的瘫坐在地上,呼呼的粗喘着。
看大帅的怒火已不似刚才那么狂暴,众人才终于稍微松了一口气。
在毅勇军中素有“老好人”之称的张万三壮着胆子走过来,轻声的安慰着:“这帮混球就没有一个晓得事理,大帅不值得和他们动真火,气大伤身呐。”
“他们就是想活活的气死我,好去做朝廷重臣。”
“我心里只有大帅,没有什么鸟的朝廷。”汤江流趁势凑上前来:“刚才是职下一时糊涂,大帅就只当我是被猪油蒙了心,我这就去自领二十……五十军棍。”
张启阳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又缓缓的吐出来,努力平复了一下激动的情绪,冷冷的看了看张大娃。
张大娃赶紧说道:“我也去自领五十军棍,只要老……大帅别生气了就行。若是大帅的火气还没有消,就再打我几巴掌。”
张启阳的态度终于有所缓和:“你知道我为什么要把你部署在东路吗”
“不用知道原因,服从乃我辈军人之天职。”
“现在你想起天职了”张启阳冷笑着说道:“好在你终于想起来了,那我就告诉你吧。”
“我知道你一直都想占光复故都的这个功劳,但功劳有个屁用”张启阳语重心长的说道:“我让你在东路,就是为了让你去收拾山东的局面,让你把山东给我牢牢的占住,你明白吗”
张大娃明显愣了一下,忽然抬起手来左右开弓,接连抽了自己十几个脆生生的耳光,打的嘴角鲜血流淌才终于罢手,却早已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了:“大帅之恩天高地厚,我明白了,这一回是真真正正的明白了。我这条命就是大帅的,谁敢踏进山东一步,我拿命去和他拼。”
鳌拜跑去打豪格了,山东本就有韦无病他们那一支在活动,只要把大军开赴过去,轻而易举就能掌控于手心之内。
什么叫做“牢牢的占住”
别人不明白,作为张大帅的嫡系还能不明白吗
大帅这句话的意思,分明就是不准备把山东“归还”给朝廷了,而是要张大娃行占领之实。
我把山东给你了,以后你就是山东王!
这是什么意思
这就是要裂土封疆啊,诸侯才有的待遇。
就算你战功高到天上去,朝廷能给你个行省吗
但张大帅能。
一个小小的乡野之人,成为掌控一方的诸侯,这是何等的信赖
偏偏张大娃就是不理解,竟然把张启阳给的金饼子当成了屎片子,张大帅能不寒心吗
张大帅自己都还没有稳固的地盘呢,就先把山东“给”了张大娃,这份宠信这份恩情也就只能用天高地厚来形容了。
“你还有什么可说的么”当张启阳问起这句话的时候,张大娃的嘴角还在淌着血呢,却顾不得擦拭一下,慌慌张张的跪了下去:“大帅说啥是啥,我……都怪我脑袋笨,不知道大帅的良苦用心,惹的大帅动了肝火。”
“李绍,你知道我为什么要把你放在中路吗”
对于这个问题,李绍是真心不知道,但他已经不想再问了:“大帅的安排必然就是最好的,我不需要知道原因,只有服从,绝对服从,大帅若是不信,我……我把老婆儿子,还有新娶的儿媳妇,全都压在大帅这儿,我用一家老小的脑袋担保。”
“我要你一家老小做什么”张启阳苦笑着说道:“看来你还是不明白呀,你的中路实力最弱,且又是直取北京故都。攻坚克难怕你多有损伤,就算攻下了京城也会实力大损,这才把你放在中路,为的就是有个照应。你也是咱们毅勇军的元老,收复京师之后应该知道怎么做吧”
“唯大帅之命为命。”
“高监军若是命令你做什么事情,你怎么办”
“我只知道有大帅,不知道有什么鸟监军!”
东、西、中三路大军当中,东路几乎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对手,中路则是为了做出攻克京城的架势,真正的重点在西路。
由张启阳亲自统率的西路军,几乎包含了整个北伐大军的四成主力和扬州军的半数,还有两万多近三万的新附军,除了这些之外,张启阳已经把所有的学生兵全都放在了西路。
一举荡平吴三桂,截断吴三桂西窜的通道,这才是西路军的战略核心。
至于说攻城略地反是等而下之了,消灭敌之有生力量,才是重心中的重心。
全面铺开的北伐,对于毅勇军自身而言,就是打着光复北地的幌子行占领地盘儿之实。
一场军议下来,让张启阳筋疲力竭,这种疲惫感不是来自于,而是来自于精神。
穿越者就能号令群雄
凭借巨大的威望和缔造者的身份就可以让手下人心悦诚服
只要自己一指手下的将士就会热血沸腾不顾一切的去拼命
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这是真实的战争,而不是电脑游戏,不是说鼠标轻轻一点手下人就会无条件的去厮杀。
毅勇军中上到高级军官下到低级士兵,全都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魂的个体,而不是工具。
他们一样有自己的私心,有自己的yuwang,同样会追求富贵荣华的实际利益和名垂千古的生前身后之名。
尤其是在经历了最初的艰难求存之后,随着大环境的逐步好转,早已不似当年那支心思单纯的队伍了。
为了让这支队伍继续前进,张启阳不得不使用了权谋和驾驭人心的手段。
无论如何,都要先把这三万里河山给恢复了,然后再找机会慢慢的改造毅勇军吧。
毅勇军旧有的将士,勇气和坚韧程度都毋庸置疑,绝对属于这个时代所有军队当中的佼佼者。
无论是血战淮扬还是保卫江南,都是属于他们的荣耀。
他们拥有一切,但却确实未来,因为未来不属于这样的群体。
无论毅勇军曾经有过什么样的辉煌,都已是午后的太阳,就算依旧耀眼却失去了上升的势头,并且在朝着下方滑落,若不加管束,势必会堕落成为这个时代其他军队的那种状态,这仅仅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
而军校里的学生才是初升的朝阳,他们才是希望和未来,旧有的毅勇军必须接受思想改造,必须把民族意识上升到最高地位,只有装备了思想武器的军队才能做到真正的无敌,才能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至于最终能不能把自己一手缔造出来的毅勇军改造成为心中的状态,连张启阳自己都没有多大的把握。
能够改造的更好一些,当然是他乐于看到的情形,若是实在无法改造,张启阳也绝对不会停下来等他们,他不会等任何人,因为时间紧迫。
在为民族而战的过程中,如果有谁掉队了,张启阳最多会拉他一把,但却绝对不会停下脚步。11
第399章:抄袭
兵强马壮的豪格竟然败了,这是个谁都没有想都的结局。
最开始的战场是真定府与河间府的交界处,交错纵横的战线绵延几十里。
大体上来看,摄政王豪格占据了很大的优势,阿济格一度被打的后退一百多里。
让豪格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是,原本就和阿济格打过一场的鳌拜竟然会在这个时候从侧翼杀出来,联合了阿济格共同攻击豪格。
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的豪格虽然吃了大亏,却胜在兵力雄厚,马上转移就战略重心,开始重点攻击“反复无常”的鳌拜。
在这个时候,一个更加出乎意料的情形出现了。
原本按兵不动的佟图赖突然来了个长途奔袭,从“侧后方向”捅了豪格一刀。
至于,三英战豪格的局面基本形成。
本来这时的豪格,原本还有一战之力,但阿济格却突然调转方向,仅仅只用了四天的时间就从被动防御的挨打局面转变成了攻击姿态,迅速撕破豪格的右翼,从无极和晋州之间穿插而过。
这一手,把豪格吓出了一身冷汗,唯恐被兜了后路,赶紧做大范围的战略撤退。
在易水河畔,双方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厮杀,战斗持续了四天四夜,杀的难分难解。
当鳌拜第一个赶上来增援的时候,豪格的必败之局就已经注定。
无力回天的豪格还算是聪明,没有任何犹豫马上朝着西北方向撤退。
至此,豪格的势力被赶出京畿一带,没过多久曾经苦战豪格的“三位英雄”就回到了京城。
这段时间以来,京城的局面真的只有用“王旗每日变换”来形容了。
如日方中的皇叔父摄政王多尔衮莫名其妙的就从马上跌下来,直接就给跌死了。
布木布泰开始垂帘听政,没过多久肃亲王豪格就杀了回来,囚禁了布木布泰成为新一任的摄政王,开始把持大清国的军政大局。
还不等豪格把摄政王的位子坐热呢,就又被阿济格击败。
局势变化之快,可谓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但真正的明眼人早就看透了,这大清国的京城就是一块肥肉,不管是谁只要拳头够硬刀子够利,就可以把这块肥肉划拉到自己的碗里。
就在众人以为阿济格要成为第二个豪格或者是第二个多尔衮的时候,大清国的这位英亲王却表现出了一副“我就是超级大忠臣”的姿态,竟然没有像豪格那样直接带兵进城,更没有趁机清除异己把持朝政。
太和殿上,文武百官分列左右,刚刚被“迎请”回来继续“垂帘听政”的布木布泰坐在皇帝的御座之后,隔着一道珠帘,用高贵而又威严的声音说道:“合度啊,你阿玛英亲王为什么不进城啊”
阶下的合度态度恭敬礼数周全,双手捧着朝珠上前几步,一打马蹄袖伏拜于地:“启奏万岁,启奏太后,臣父未奉旨,不敢进城。”
其实阿济格早就想进城了,但却被合度一力劝阻,晓以利害之后阿济格才没有进城,而是率领大军老老实实的驻扎在城外,仅只是把儿子合度派过来作为与朝廷之间的“联络人”。
这一手,无疑比直接带兵进城的豪格高明了很多,既彰显了自己的忠诚,又拦住了鳌拜。
鳌拜是“帝党”中的铁杆人物,当年为了拥立福林都敢拔出刀子指着多尔衮,现如今又因为看到布木布泰的“衣带诏”就马上采取行动,很有几分愚忠,阿济格对他还是很忌惮的。
历朝历代都不允许在外的将领带兵进城,在未奉诏的情况下私自回来都是大罪。
我父亲没有接到万岁的圣旨,不敢进城,这话说的比唱的都好听。
“你阿玛是我大清忠直之臣,又是宗室亲王,本不必在意那些个繁文缛节。”
“臣父说了,朝廷的制度森严如铁,祖宗的规矩不能破。所以只能驻守城外,让臣把奏折送过来。”
现在的朝廷,全都指望阿济格呢,他的奏折其实和圣旨差不了多少。
阿济格的奏折说了几件的重要的事情:其一,就是恢复皇叔父摄政王的封号和典荣,释放被豪格冤屈的一众国家重臣。
其二,宣布豪格为叛逆,追夺封赏,革出宗籍,追究其罪。
其三,就是举朝廷之力,继续剿灭西蹿的豪格,斩草除根永绝后患。
在经过布木布泰的首肯之后,顺治小皇帝一一应允了阿济格提出的所有建议,并且马上施行。
多尔衮已经死去这么久了,却还不能入土为安,真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
先是停敛在乾清宫享受“义皇帝”的绝大哀荣,没过多久又被豪格推翻,尸体被丢出去喂了野狗,连还没有完工的寝陵都被捣毁。
这才过去几天呐局面就又有了反复。
只不过多尔衮的尸体再也找不回来了,只找回几块骨头,也不知道是多尔衮的遗骨还是别的什么人的骨头,收敛了起来再行供奉,又一次停敛在乾清宫。
被捣毁的寝陵又一次开工重建,多尔衮的葬礼又举行了一次,而且更加隆重,封号比上一次更高。
上次追封的“义皇帝”,仅仅只是一种礼仪,还不能算是真正的皇帝,毕竟这个“义”字本身就有“临时假冒”的意思。
这一次则直接把“义皇帝”改成了“景皇帝”,还上了一个正式的庙号:清成宗。
巩固鼎革曰成,哪怕是对于皇帝来说,这也是一个很高的封号了。
被豪格杀掉的多尔衮党羽全部gfan,下狱的全部释放。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就是说当年的多尔衮一系党羽又复活了。
对于豪格的口诛笔伐已经开始,就好像不久之前豪格对付多尔衮那样,现在的朝廷追夺了豪格的所有爵位和典荣,还把他革出了宗籍,不承认他是爱新觉罗的子孙,也不承认他和太祖武皇帝努尔哈赤及太宗文皇帝皇太极有任何关系。
成者王侯败者贼,这是千古不亘的老旧戏码,一遍又一遍的上演着。
既然豪格打了败仗,自然就是大逆不道的贼逆之徒,而打了胜仗的阿济格则摇身一变成了大清国的救世主。
“合度啊,你的年纪也不小了,又在军前效力。”从珠帘之后传来布木布泰满是祥和的声音:“连个正式的爵位也没有,未免忒不成样子。也应该仔细的议一议了,就算是封不了亲郡,加个贝勒总是应当应分的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