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明朝做权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红尘贼子

    “阿布卡”

    “阿布卡!”

    众人下意识的抬起头来,看着火炕上的杨疯子。

    早晨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射在他的身上,被窗棂分割成为一个个整齐的几何图案。

    不知是心理作用的影响,还是某种神秘力量使然,人们的心中竟然升腾起一个虽然荒诞但却可以起到极大心理安慰的念头阿布卡真的降临了!

    十七岁的少女伊勒佳下意识的朝着火炕跪拜下去,早已泪流满面“阿布卡来了,阿布卡从天上来救我们了,阿布卡,阿布卡。”

    杨疯子本是仇敌,死在他手中的清兵也不知道有多少,却因为机缘巧合的缘故救下了佟五伯一家人,这本身就有点“冥冥之中自有天定”的神秘气息。

    那天晚上,他又突然和史环以及生死与共的兄弟们反目,就是为了救下这几十个旗人,这种事情根本无法用常理来解释,只能习惯性的认为是神灵的力量发挥了作用。

    既然伟大的阿布卡已经给伊勒佳托梦了,而伊勒佳恰恰就是杨疯子亲手拯救出来的,整个事件严丝合缝,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阿布卡显灵了!

    在巨大的灭,希望神灵可以展现奇迹摆脱灾难实现救赎。

    于是乎,一尊现世的神灵就这样诞生了。

    在晨曦的照耀之下,几十个旗人满脸都是庄严神圣的表情,纷纷站立起来,象他们的祖先那样在火炕之前跳起了古来而又原始的舞蹈,用缓慢低沉而又整齐划一的声音低声吟唱着古老的歌谣“阿布卡来了!”

    “我们就暖和了!”

    “阿布卡驱散了黑夜和寒冷!”

    “阿布卡会把我们带到温暖的林间草地上,那是水草丰美的圣地,是没有灾祸的神之天堂。”

    或许,冥冥之中真的有什么伟大而又神秘的力量,也可能完全就是一种巧合,昏迷了一天一夜的杨疯子竟然在这个时候幽幽醒转过来。

    “阿布卡显灵了。”

    “阿布卡醒了!”

    在一片欢呼声中,众人纷纷上前。

    杨疯子根本就不知道“阿布卡”是什么鬼,刚刚醒来的他还有点迷糊,脑袋里好像埋进了一根针,疼的非常尖锐,就好像是喝多了烈酒之后的那种宿醉感。

    看着满面狂喜表情的旗人们,他稍微愣了一下,过了一小会儿才终于想起自己在哪儿,想起不久之前发生过的那些事情。

    对于这些旗人,杨疯子的情感非常复杂。

    不知是出于怜悯,还是其他什么缘故,他确实不希望把数量庞大的旗人全都折磨致死,或许这是他内心深处的一道底线,所以才会出手相救。

    但要是因此就让人喜爱这些人,却是万万做不到的。

    他很厌恶这些人,厌恶之中还带着明显的敌意。

    “滚!”杨疯子的脾气依旧很坏。这一声低沉的吼叫,似乎耗尽了他所有的力气,让他再次无力的躺倒下去。

    众人下意识的想要过去扶他起身,却有担心他再次发火儿,一个个怯怯的始终不敢上前。

    小寻月捧着一碗热粥,小心翼翼的走过来“丰叔丰舅,你吃粥。”

    杨疯子想要再度发火,看到小女孩那稚嫩的脸庞,终于还是忍下来了,无力的摇了摇头“我吃不下,你吃吧。”

    小寻月舔了舔嘴唇,最终还是没有舍得吃下那碗粥。

    这里还有几十号人,但粮食已经所剩无几,谁也舍不得吃,更不敢吃,宁可饿着肚皮也要把那点少的可怜的黄米留下来,那是准备给杨疯子吃的。

    若是杨疯子有什么三长两短,这里的人有一个算一个,谁也别想看到明天的太阳。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只有不顾一切的保住了杨疯子,就算是保住了所有人。

    杨疯子挣扎站立起来,有两个旗人试图上前搀扶,却被他很用一个很生硬的动作推开了,因为身体虚脱的缘故,这个动作险些让他当场栽倒。

    杨疯子打开了房门,冷冽的空气呼的一下子灌了进来,让他产生了一种天旋地转的眩晕感。

    初升的朝阳照射过来,只能看清楚一个闪耀着金光的人体剪影,愈发显得神圣庄严。

    摇摇晃晃的走出房门,身后跟着一大群旗人。

    费了一番力气,才打开大门的门闩。

    “阿布卡……”

    “杨大爷……不要离开我们,不要离开我们!”

    杨疯子回头看了看众人,什么话都没有说,而是直接迈步出门门前的大街上,早已堵的如墙似壁,站满了看热闹的人群。

    杨疯子刚一露头,马上就传来一阵阵山呼海啸般的浪潮“杨大哥出来了。”

    “杨大爷出来了。”

    “我就知道杨大爷一定会想明白。”

    “那是自然的,杨大爷是何等的英雄好汉,怎么会护着狗鞑子只是被鞑子的可怜相一时蒙蔽住了而已,终究还是想明白了。”

    十来个穿着皂衣的官差飞步跑过来,抢人一般架起杨疯子就跑。

    “杨爷,小人奉命在此值守,已等杨爷两天了。”说话的这个人穿着从七品的官服,看样子是这群人当中的头目。

    “你奉了谁的命令”

    “当然是府衙的命令。”

    “环妹子不在这里么”

    “杨爷说笑了,小人职位卑微,哪有资格直接领史小姐的命令”

    “你接到的命令是什么”

    “若是杨爷出来,就护送杨爷的周全。”

    “就这一句话没有别的命令了吗”

    “还有一道补充命令,只要杨爷出来了,我们就杀进去。”

    “哦,原来是这样!”杨疯子没有再说什么,而是转过身子,摇摇晃晃的朝着小院走了回去。

    进门之后,顺势上了门闩。

    谁也没有想到,已经从小院里走出来的杨疯子竟然又走了回去,在一片瞠目结舌的表情之中,人们开始交头接耳的议论起来。

    在这个小小的院落之中,欢呼声已经响起。

    “我早就说过,阿布卡不会离开我们,我早说过。”就好像是得到了保证似的,那个叫做伊勒佳的十七岁旗人少女满面欢喜的诉说着“现在你们相信了吧,伟大的阿布卡不会抛弃我们,阿布卡与我们同在!”

    与此同时,远处传来更大的欢呼声,张启阳张大帅终于进城了。

    按照张大帅的意思,原本不想搞所谓的入城仪式,而是要尽可能的低调,尽可能的一切从简。

    但是,收复北地光复故都这么重大的事儿,就算是再怎么低调也低调不起来。

    在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中,张大帅只能被动的享受着老百姓们的欢呼,看着“箪壶食浆”“以迎王师”的热闹场面。

    在经历了甲申国变崇祯殉国之后,再经历了清廷定鼎之后,原本就是出自英国公府的张大帅又带着他的毅勇军杀了回来,意义何等重大。

    就算是说成再造煌煌大明,也不算是夸张了。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此为天功,自然士气高涨万民归附。

    从张大帅正式进城的那一刻开始,就代表着战争已基本结束,剩下的不过是扫尾而已山西的豪格已经朝着西北方向撤退了。

    在连续经历了两场惨败之后,吴三桂带着他的残兵败将一路后退,从古北口一带撤退到了长城以北。

    只要张大帅一声令下,毅勇军的雄兵健卒就可以追上去剿灭他们,只不过这需要花费一些时间而已。

    现如今的张大帅手握十万大军,虽然绝大多数都是战斗力低下的新附军,但毅勇军的辉煌战绩就摆在这里,绝对是北地最为强大的力量。

    从小吴庄民团建立的那一刻开始,至今已历九个年头,在八年多一点的时间里从几百个民兵成长为一个庞大的毅勇军体系。

    南征北战东挡西杀,无数士卒奋勇作战,抛头颅撒热血,多少义士战死沙场多少忠魂埋骨他乡,才终于光复了煌煌大明。

    这一番英雄伟业真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大明第一战神实至名归。

    张启阳已经被严重神话了,俨然就是关云长岳武穆一般的存在,有很多人甚至信誓旦旦的说着“张大帅就是精忠岳武穆转世投胎”的话语,偏偏这种子虚乌有虚无缥缈的传说还大有市场。

    经历了短暂而又热闹的“入城仪式”之后,张启阳就把他手下的那些心腹营官们甩开了,由着他们继续享受百姓的欢呼,极大的满足了他们的虚荣心,自己则躲起了清净。

    收复故土光复故都,仅仅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胜利,还有的忙呢。

    西路军和中路军在京城会师,作为毅勇军灵魂的张启阳和高起潜这个名义上的二把手则忙的不可开交。

    民政二务本就不是张启阳的专长,而且他缺乏足够的耐心,好在高起潜等人还算是把好手,一切都处理的井井有条。

    在光复故都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收敛大行崇祯皇帝和周中宫的遗骨,以帝王之礼重新安葬,而且场面一定要隆重,规格一定要最高。

    根据最初步的估算,光是这场葬礼就至少需要两三百万两银子,或者会更多。

    在这个事情上,素来“吝啬”的张启阳第一次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奢侈“大行皇帝和周中宫的仪礼安排不能寒酸了,若是钱不趁手,就管朝廷索要,江南有的是钱财,这笔钱不能省!”

    回到明朝做权臣

    回到明朝做权臣24




第438章:想法
    江南本就富庶,经过这几年的休养生息,朝廷的财政状况大为改善,已不似当年那么窘迫了。

    复隆皇帝确实不是骄奢淫逸的君主,虽然江南的国库已渐渐充盈起来,还保持着节俭的作风,在财政开支上能减则减,颇有几分当年崇祯皇帝的做派。

    在别的事情上可以省钱,但是在崇祯皇帝夫妇的葬礼这个事儿上,那是万万不可以吝啬的。

    你亲娘亲老子的葬礼,还能省吗

    复隆皇帝的法理地位完全来自于崇祯夫妇的传承,在这个事情上,江南朝廷必须出钱,而且要出一大笔钱。

    之所以如此隆重的办理崇祯皇帝和大行周中宫的葬礼,一来是为了彰显大明朝的体面,二来则是张启阳存了私心。

    就好像复隆皇帝的统治法理来自崇祯皇帝一样,毅勇军存在的基础同样来自早已死去很多年的崇祯皇帝。

    毅勇军是在危难之际奉崇祯皇帝钦命组建成军的,在建军仪式上曾经立下誓言,会誓死效忠崇祯皇帝,连那面军旗都是周皇后亲手绣制。

    从本质上来看,早已死去多年的崇祯皇帝和周皇后才是毅勇军最高的主宰者和创建者,而张启阳不过是奉命行事而已。

    毅勇军从来就没有说过要效忠于复隆皇帝,他们的效忠对象是崇祯皇帝夫妇——只不过效忠对象早就死去很多年了。

    也就是说,毅勇军早就没有了具体的效忠对象。

    大肆操办崇祯皇帝和皇后周中宫的葬礼,等于是在强调毅勇军的合法性与法理地位。

    除了这个具体的事情需要仔细办理之外,还有个很有意思的事儿:早就仓皇撤离逃往关外的伪清朝廷又爆发一场惨烈的内战。

    伪清的实力早已荡然无存,能够撤到关外去已实属侥幸,本应该抱成一团挣扎求存。

    但事实却恰恰相反,他们不仅没有团结在一起,反而又一次自相残杀。

    科尔沁大贝勒为首的蒙古兵在半途之中设伏,袭击了鳌拜,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正打的如火如荼。

    因为通讯技术的落后,暂时还不知道谁胜谁负。

    “满蒙一体”曾是清廷的立国之本,现如今却演变成了“满蒙互殴”,实在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但张启阳却一点都不觉得意外。

    不论什么样的王朝或者是帝国,到了末期最大的危险不是来自于外部的军事压力,而是产生于内部。

    内讧和纷争往往的王朝覆灭的最主要因素,在这个问题上,连大明王朝都不能免俗。

    在正常的历史轨迹当中,面对清军的强大军事压力,尚存半壁江山还有一战之力的大明却爆发了内战,唐、鲁、桂之间不仅没有任何配合与默契,反而使劲扯后腿甚至相互攻打,造成了最终的灭亡。

    这一点都不奇怪,完全可以想象得到,经过一而再再而三的内讧之后,清廷那点所剩无几的实力必然会被进一步削弱。

    “我老高服了,时至今日才真正明白张帅的gaozhan远瞩之处!”高起潜笑道:“要说这运筹帷幄之能,张帅绝对当世无双,得亏当时没有把张大娃部提上来。”

    三路大军同时北伐的时候,按照高起潜的意见,就应该让张大娃的东路军火速北上而不是让他在山东和乱七八糟的义军们纠缠,毕竟兵贵神速是颠扑不破的用兵真理。

    如此一来,就有可能堵死清廷撤退的道路,甚至很有可能直接擒获整个清廷。

    但张启阳却没有那么做,而是可以的放开了东路,这才让鳌拜有机会带着残破的大清国朝廷撤到关外去。

    在还没有真正进入绝境的时候,清廷内部一定会爆发内讧自相残杀,事实又一次证明了张启阳的绝对正确。

    其实张启阳根本就没那么神,不可能总是正确,他本人和他这个人的能力已经被严重神化了。

    事实上张启阳虽然会料到清廷内部还存在不稳定因素,但却没有料到会是一场“满蒙互殴”。

    其实到底是“满蒙一体”还是“满蒙互殴”,张启阳并不是很在意,他在意的是清廷的存留。

    没有把清廷一网打尽,而是任凭他们撤退到了关外,这就留下了继续北伐的前提条件。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是最淳朴的观念,既然清廷还没有被剿灭,那就一定要把战争继续进行下去,而不是仅仅只是维持甲申年以前的状况。
1...249250251252253...3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