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老白猪
    “很好,开炮。”

    简单,简洁,高效,李起便是下达了作战命令。

    “轰轰轰”

    数十门大炮同时发威,向着那城楼上的李成栋士兵轰击而去。

    一阵轰隆巨响,地动山摇,那几十颗炮弹带着无边的威力,便是狠狠的砸在了城墙上。

    一时间,城头上地动山摇,烟尘滚滚,伴随着这一阵地动山摇的是那响彻天地的惨叫哀嚎之声。

    这大炮的威力真不是盖的,但凡是被大炮打中的人,那无不是血肉横飞。

    当场被炸死的,那还是幸运。

    可怜那一时不死的,在地上哀嚎打滚,忍受的剧烈的身心疼痛,在这般煎熬下慢慢死去,这才是最悲哀的。

    “开炮,给我开炮。”

    李成栋见自己这边损失惨重,那也是急了,立即便是命令手下士兵开炮还击。

    但他们的大炮却是飞出去一半,便落在了地上,原来是射程不够。

    看着自己许多的炮弹就这样毫无意义的落在两军阵前,丝毫不得建功,李成栋恼火不已。

    这真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自己有大炮却是打不着,对方的大炮偏偏又可以结结实实地打到自己这边来。

    这只有挨打的份,没有还手之力,这叫李成栋如何不恼。

    “轰轰轰”

    大炮依然还在那里疯狂地激发着,每一炮击发,往往便是要收割数以百计人的性命。

    看着身边一个又一个人在自己眼前痛苦死去,许多李成栋士兵这时候再也是忍不住了,心中恐惧之情更加是浓烈。

    “跑啊,跑啊。”

    战斗开始还不到一个时辰,李成栋士兵便是受不了了,纷纷向城下跑去。

    土崩瓦解的势头便是开始出现。

    这便是李起战术的妙招了,一般城池至少也有四个城门,打仗的时候一般围三缺一,围住三个城门打。

    但是今天李起只攻击一个城门,并且只攻击一点,那就是城门,还有城门上的城楼炮队。

    其他的李起却是一概不予理会。

    这便使的战斗才刚刚打响不过一个时辰,李成栋城楼上的炮队被己被摧毁。

    士兵难以承受巨大的炮火攻击,在一轮又一炮打击下再也扛不住。

    所以意料之中,很快他们便是出现溃散逃离,这样的局面也是瞬间弥漫整个城池,越来越多的人都被卷了进去,以令人炸舌的速度开始蔓延。

    而这也正是李起要的效果,李起就是要速战速决。

    “哗啦”的一声巨响,在经过数炮的攻击后,城门终于是被炸开了,诺大的城池便向李起敞开怀抱。

    城楼上的炮队早已不复存在,士兵也是鸡飞狗跳,乱作一团,李起当即下令攻城。

    李起一声令下如山倒,数以万计的士兵便是向着那城门口冲去,丝毫不用担心城头上有大炮来攻击他们。

    此时的城头上,那些李成栋士兵人人都是争先恐后的向着城下逃命,丝毫顾不得城下督战的刀手。

    有那心急逃命的,甚至这时候已经和那督战士兵打在一起,这也为后面那些逃命的士兵争取到了有利时机。

    “快跑啊,朝廷天兵打来了。”疯狂的呐喊声这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李成栋人心更是浮动。

    趁此时机,李起大军士兵便是直接冲上了城,去争夺城门的控制权。

    城门的控制权,就在古代战争中是非常重要的,要知道城门是一个巨大的心理凭仗,只要城门不破,那就还有打头。

    但若城门被攻破,敌人打进来了,那么重要的心理防线就崩塌了。

    心理防线一崩塌,即便是百万大军千万大军也必将是一触即溃

    “快跑啊,快逃命啊,朝廷打进来了,定王打进来了。”

    到处都是在充斥着这样的声音,逃命的士兵个个不住的呐喊,为的就是要吸引更多的人和他一样逃命。

    这样只要局势越加混乱,他们就可以增加逃出去的胜算,也可以为自己落荒而逃的行为找到一点底气。

    “将军,定王大军打进了,我们快跑吧。”

    李成栋手下一个心腹便是跑了过来,对李成栋急切的说道。

    “怎么会这样怎么可能这么快我们就败了我们可是有十万大军啊”

    “将军,定王大军火炮犀利,我们完全不是对手,即便我们人多势众,但定王大军只强攻我一点,使我全军崩溃。”

    这些李成栋又怎会不知,他只是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事实罢了。

    一直以来李成栋便是高杰手下第一号猛将,那打过的仗也是难以计数。

    但不管是胜仗还是败仗,他都从来没有经历过像现在连一个时辰都不到,便已经是胜败已定。

    而且这还是据城而守之战,若是野战,那岂不是败得更快。

    这一刻,李成栋深深的感觉到了李起大军的厉害,也知道李起为什么不把自己当一回事的原因了。

    “将军,我们快走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不,我不走,我李成栋不可能输,也绝不会输得这么惨。”

    李成栋还不愿意接受眼前的事实,自信与傲慢早已被打击的一塌糊涂。




第五百五十八章 人心
    而且不单是因为现在江北四镇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

    放眼看去,自从弘光皇帝被朱常淓阮大铖等人害死后,皇位就一直空虚。

    有道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家不可一日无主。

    特别是在现在这天下大乱的时候,更加显得尤为重要。

    这便是封建王朝的特征,有皇帝在,人才有主心骨。

    所以当务之急,李起当然是要选择登基称帝,以一个全新而又威严无比的身份来主宰天下,重整大明河山。

    只有这样才能显得更加具有天然的合法性、正当性,人心才能更加敬服。

    故而身边的顾炎武,戚正等人一听李起选择这时候要回北京登基称帝,不由的也是心中狂喜。

    这也是他们一直期盼的是,能够亲身伴随一个人登上皇帝宝座,这是多么荣耀的一件事情。

    虽然这时候李自成、张献忠,还有那关外的鞑子都在,李起现在没有去对付他们。

    但是其实李起登基称帝,这却也在无形之中加速了他们的灭亡,这一点人人都是心中有数。

    此时此刻,他们对大明朝廷,对李起都拥有着无比的信心,认为李起收拾他们,那也只是迟早的事情。

    弘光二年五月初三,李起先到凤阳,拜祭了凤阳皇陵。

    在凤阳皇陵,李起失声痛哭。

    “朱明皇室列祖列宗在上,太祖爷爷在上,不孝子孙朱慈炯来看你们了。

    当年太祖爷爷您离去之时,留下的是一个富饶强盛的大明王朝,

    可现在大明王朝家国破碎,百姓民生凋零,苦不堪言,死难者数不胜数,尸横遍野,流血如海水。

    此皆乃父皇当政期间施行苛政,增加税赋,盘剥百姓,以致人民遁哭,百姓几无活路,纷纷揭竿而起。

    此乃父皇一人之罪过。

    而如今父皇已于煤山自缢,他已经用一死来向天下人谢罪,来向祖宗神灵谢罪,还请太祖爷爷,还有朱明皇室列祖列宗饶恕他的罪过。

    现在不孝子孙朱慈炯即将君临大宝,登基称帝,担负起大明江山的重任。

    当年父皇犯下的过错,给百姓造成的苦难,不孝子孙朱慈炯都将代父皇偿还。

    天下顿苦,民生凋零,不孝子孙朱慈炯必将结束这一切,还我大明太平盛世。”

    李起当着南京文武百官的面,在朱元璋墓前痛哭流涕,陈述崇祯帝的罪过。

    这话说的话不可谓不重,甚至于完全将如今这样的局势,全部归结到崇祯帝一个人的身上。

    这可以说是非常严厉的批评和指责了。

    虽然说今天大明有这样的局面,崇祯帝负有很大的责任。

    毕竟他当皇帝也当了十七年,而且也不是历史上的儿皇帝,更加不是傀儡皇帝。

    你说他没有时间去改变,没有能力去改变,那也真的是说不过去。

    但是要说完全是他一个人的责任,这也是有失偏颇的。

    毕竟天灾**摆在这里外,内忧外困摆在这里,大明王朝从上至下烂成这样的局面摆在这里,

    说崇祯帝负有完全的责任,这也是不正确的。

    可是这无所谓,天下老百姓不懂那么多,他们只需要知道有一个人,需要为今天的苦难负责就行。

    而同时又知道有一个人将会勇于承担这个责任,这就够了。

    所以李起这话传开后,天下百姓并未对大明皇室失去信心,反而燃起一丝希望。

    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不管怎样,他都比胆小懦弱,一味的只想推卸责任的人强,也更有担当。

    这样的人自然更给人以信心。

    更何况这样的局面也不是李起造成的,他也不过是父债子还,替崇祯帝来偿还这些罪过而已。

    不过有道是千人千面,每一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有夸李起的,就一定有骂李起的。

    有赞成的,就一定会有反对的,区别也不过是人数多少而已。

    其中便有小部分人在背地里大骂李起不孝,简直是禽兽不如。

    这些人能够有这样的想法,这也不奇怪。

    有道是子不言父之过。

    李起这个当儿子的,如此这般陈述父亲的罪过,这从孝道上来说是说不过去的。

    古人最讲尊师重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一套。

    对上位者,对祖上,连名字都要避讳,更不要说言其罪过。

    不过凡事都有其特例,也有其特殊的环境因素所影响,所以同样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不一样,那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

    便说这一次李起痛斥崇祯帝的罪过,将天下大乱的罪责全部加到崇祯帝一人身上。

    李起这样的言论,这样的身份,若是放在太平年月必是要引起轩然大波,甚至要引起天下大乱。

    但是此时在背地里痛斥李起的人却只是占了少数。

    因为事情都有两面性,都需要辩证的看问题。

    古人是说子不言父之过,意思就是当儿子的就不应该说父亲的罪过,

    哪怕是这个当父亲的罪大恶极,罪恶滔天,也不能提半个字。

    但是这句话你反过来理解,他又有另一层意思。

    那就是如果连儿子的都不配说他父亲的罪过,那么别人又怎么配呢

    所以这一句话反过来理解,也可以理解为如果一个人犯了罪过,那么最能够说他的,那就是他的儿子。

    正是因为可以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再加之如今天下大乱,老百姓急需要有一个人带领他们走向光明,走向幸福,走向太平。

    所以这时候李起能够勇于言说崇祯帝的罪责,怎么给老百姓一种踏实,勇于担当的印象。

    即使有那么一些人在私下里说到这件事情,说李起不孝,也立马会引来众人的斥责。

    “人家自己说自己的老子,关你什么事你有本事你也说啊。”

    “就是,人家定王殿下英明神武,什么事不知道你能唧唧歪歪想得到的事情,难道人家定王殿下那么高的身份,他能想不到吗”

    “说人家定王不孝,你自己又能孝顺到哪里去也没看见你给爹娘买点啥啊。”



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皇登基,普天同庆
    绝大多数百姓还是向着李起说话的。

    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民意基础在,使得这一小部分人只要稍稍对李起表示了一点不满,便是会被百姓连声斥责。

    那些人自然也是不敢再多说什么,纷纷收敛,即使是有那顽固不化的,也只敢在自己家里发发牢骚,哪里又敢到外面去说。

    这便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李起自从起兵以来,对老百姓都是极好,从未听说李起对老百姓有任何不义之举。

    而这一次李起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凤阳皇陵痛责崇祯帝的罪过,

    这不但没有对李起的名声造成丝毫损害,反而使得李起的地位更加巩固。

    离开凤阳皇陵后,李起便立即马不停蹄,连南京京城都没有落脚,直接带着人马向那被北京出发。

    一路前行,昼夜星驰。

    虽然路途也是遥远,但好在这时候鞑子也已经被赶出关外,李自成、张献忠的势力也还远远没有触及到这里。

    所以这一路上李起都是太平无事。

    尽管路上也有一些势力,比如那乡绅地主武装,小的山头势力等,这些也是有的。

    但是在李起这样的身份面前,在李起的大军面前,试问又有谁敢跳出来。
1...153154155156157...19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