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好老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野怪逆袭
两人下了山,快步走到医院。入了门,董明就看到了正堂靠着后墙的位置上,有一张软塌,软榻上面躺着一个年轻人。华佗正仔细的给他检查身体。
“怎么样了”董明上前,跟华佗见礼,轻声问道。
华佗回礼,摇了摇头道:“很奇怪。”
“怎么说”
“按照道理来说,此子应该体格强健才对,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气血两亏。某家用了一些补血的方子,可是也不见成效。”华佗摇了摇头道:“实在是奇怪。”
董明闻言,直接问道:“续命丸能救吗”
华佗点点头,用不确定的语气道:“某家正有此想法,因此才让汉升去书院寻你。不过,具体有没有用,却是无法确定。毕竟对症才能下药”
“试一试吧。”董明说道,然后又转身对黄忠解释了一番:“某家有一种药,也许能够救治你家孩子,但是却也不敢保证。用与不用,全都在你。”
黄忠闻言犹豫了一下,然后一咬牙道:“用!某家亲自喂他!”
软塌上的黄叙脸上带着笑容,看着自家父亲的样子,安慰道:“父亲大人,放心吧,孩儿没事的。”
黄忠闻言狠狠的点了一下头:“叙儿,你定会平安无事的!”
董明这边将续命丸拿出来,递给了黄忠。后者接过来,矮身到软榻前,慢慢的递到了黄叙的嘴边,然后停住了。
“叙儿”黄忠想说些什么。
黄叙却笑了笑,猛地一伸头,将续命丸,吃了下去:“大人,您是个果敢勇毅的人,唯独在孩儿病上面除外。您不必如此,是孩儿拖累了您。”
董明听到这里,忽然觉得有些心酸,这孩子多听话啊。再看看自家书院的熊孩子们,唉
黄忠听到黄叙的话,鼻子一酸,眼泪都落下来了。
董明和华佗见状连忙找了借口,转到了其他地方。
“元化先生,某家这药能起作用吗”董明问道。
华佗闻言一摊手,道:“神仙难救该死的鬼,这事儿就看命。续命丸怎么样,某家也不清楚,你也不清楚。是不是对症也不好说,我哪知道有没有用。”
“那你还让我用”董明懵了。
华佗解释道:“没救了啊!你这续命丸说不定能起作用呢成了就成了,救人一命不是”
“如果不成呢”董明反问道。
“治病救人的事儿,谁能啥病都能治神仙啊。”华佗表示董明这个人,一点儿都不懂医学,就会瞎bb。
董明:“”
就在两人说话的时候,那边传来了黄忠带着兴奋的惊呼声。
“叙儿!”
两人连忙看了过去,只看见黄叙不知道什么时候站了起来,正打量着他自己。
黄叙站在原地,绝地身子骨从没有过的清爽。以前那种无力感和眩晕感已经退去,剩下的只有轻快和一丝的饥饿。他原地蹲了一下,又站了起来,然后蹦了蹦。
“没事儿了”董明上前好奇的问道。
黄叙挠了挠头,回道:“感觉前所未有的好。”
“没事儿走两步”董明嘴一秃噜皮,又开始了:“大跳一下。”
黄叙不明就里,闻言走了两步,然后大跳了一下。
“别动!”
华佗一开始还在思考为什么续命丸的效果这么强大,可是没等他想两秒钟呢,就看到黄叙在董明的指挥下,开始作死。
“眼下是否恢复,还不清楚,怎能做这样大的动作”华佗有些生气的说道。
黄叙闻言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躺下,某家为你检查一番再说。”华佗指了指软塌。
黄叙依言躺下。
盏茶功夫之后,华佗站起来,一脸兴奋的看着董明:“伯照啊,那个续命丸还有没有了,某家想要一颗,用来做那个什么研研研究!对,就是研究!”
董明想了想,掏出小瓷瓶,低头看了看,还剩三颗。他倒出来一颗在手掌心里,然后递给华佗。
“就一颗!多了没有!”董明觉得自己送出去的是一条人命啊。
华佗连忙宝贝似的接过来,从怀里拿出一个方巾,将续命丸包好,然后塞回了怀里。
“那个晚辈没事了吗”这个时候黄叙躺在床上,小声的问道。
华佗连忙回道:“没事儿了,不过身子骨还是弱,以后得多吃点,补补元气。”
“太好了!大人,孩儿没事了!”黄叙连忙爬起来,看向黄忠,高兴地说道。
后者
黄忠蹲在地上,低着头,双手捂着脸,肩膀在不停的颤抖着。离得近了,还能听到他的呜咽声。
董明见状,走了过去,轻轻的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是好事儿。”
黄忠没有回话,仍然蹲在地上。黄叙走了过来,蹲在父亲的对面,然后伸手将他抱在了怀里。
“大人,孩儿没事了。”
黄忠点着头,不说话。
董明和华佗相视一眼,很是默契的走了出去。其他的学生,也识趣的跟着两人离开。最后一个人将门关好。
没多久,就听到里面传来了父子俩的哭声。
外面,华佗和董明两人坐在马路牙子上,聊了起来。
“知道某家为什么要做郎中那个医生吗”华佗逐渐接受了医生这个称呼。
董明闻言猜测道:“是为了救人吗”
“不是。”华佗指了指耳朵,道:“就是为了这种哭声。”
“这种哭声”董明忽然觉得自己明悟了什么。
“是啊。”华佗颇有些感触的说道:“历经绝望之后,宣泄一切的哭声。听起来是哭声,还掺着眼泪,实际上却是最为让人沉醉的幸福,不是吗”
“唔”董明发出了意义不明的声音。
“但,某家更希望听不到这种哭声啊。”华佗说着话,站了起来,看向更远处:“愿大汉没有病痛,处处都是人间乐土。”
“一语双关吗”董明忽然发现,华佗不只是个治病救人的医生。
160章 破案
董明觉得自己想多了。
之下,华佗无所遁形。靠着100的医术值撑起来的四十点内政值,华佗果然只能做一个治病救人的医生。
这也正应了那句至理名言。
“学医,救不了大汉人。”
果然啊,迅哥儿还是迅哥儿,说的话就是有道理。
转过天来。
一大清早的,黄忠就带着黄叙来到了书院,就在教室门口的台阶下生生等了董明一上午。下了课,黄忠上前,先是给董明行了一礼,然后将腰刀解下来递给了董明。
“先生,救命之恩没齿难忘。”黄忠道:“某家就是个军汉,身无长物。只有这口宝刀,乃是祖上传下来的,还值些银子,还请先生千万收下!”
董明看了看黄忠的的宝刀,然后又递了回去:“某家也用不上。再一个,如果汉升兄真要感谢某家的话,那某家有一个不情之请,不知道汉升兄能否答应”
黄忠闻言二话不说答应下来:“先生请说,忠定为先生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不至于,不至于。”董明摆摆手,指了指黄叙,道:“某家想让叙哥儿在书院里学习,汉升兄能否答应呢”
黄忠闻言一愣,黄叙也愣住了。
这哪是要求啊,这简直就是送上门的好事情。
“先生”黄忠是明白了,眼前这位是个好人。
董明笑了笑道:“如何呢某家觉得叙哥儿资质不错,想让他来书院里学习一段时间。再者说了,他身子骨太弱了,留在这里也方便元化兄给他调养身子。”
黄忠能说什么都被你安排明白了,我能怎么办
“先生,大恩大德,忠没齿难忘,日后若有差遣,尽管告知某家便是。刀上火海,在所不辞。”
“咦,你是不是换了两个成语挺有文化啊。”董明的关注点很奇怪,心里吐槽了一句之后,笑着对黄忠说道:“倒也不必如此,某家只是觉得叙哥儿是个好苗子罢了。”
的确是个好苗子,黄忠的基因,再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黄叙的资质是甲级,今年只有十四岁。
不过大概是从小身子骨不行的原因,系统认为他很难达到自身的资质上限。对此董明只能对系统嗤之以鼻孔。
“你判断这些的时候,难道不算上你自己吗你可是个系统啊。”董明脑海中疯狂的吐槽着系统。
“培养黄叙不是最优选项。”
“哦,跟你有啥关系。”董明怼了一句系统。
这边厢,黄忠倒是不觉得自家儿子是什么好苗子,只能说是身体健康身体健康都算是好苗子的话,那全天下都是好苗子了。
他只当是董明是想要找一个借口,能够帮自家孩子调养身体。因此,心里更是感动,当下就对黄叙说道:“叙儿,跪下。”
黄叙不明就里,不过长时间养成的习惯,还是让他依言跪了下来。
“先生,叙儿就拜托给你了!”黄忠说着,躬身行了一礼。这边黄叙也反应过来,对着董明磕了三个响头。
“砰砰砰!”
这小子也是实诚,董明光看着都觉得疼。
“学生黄叙,见过先生。”黄叙抬起头,额头上青红一块。
董明将父子二人扶起来,道:“汉升兄且放宽心吧。不过,某家观汉升兄一身的好武艺,若是有意的话,某家可以推荐你入朝为官,也不用在荆南蹉跎时光。”
黄忠哪里还敢接受,只是推脱。
董明见状也就作罢,不过心里还是有了打算。然后他又转过头来,对黄叙说道:“在书院里,叫老师即可。”
黄叙闻言点点头,道:“老师!”
“挺好的。”
董明笑了。
黄叙的事情就这么定下来,黄忠又待了几天,便离开了。可是没过几天又回来了,回来的时候身上带着伤,背上还背着一条被打死的老虎。
“先生,这头畜生算是叙儿的束脩了。”
黄忠将老虎留下之后,又一次离开。
董明则对着老虎的尸体发呆,这大概是他这辈子收到的最独特的束脩了然后老虎尸体就被华佗要走,说是研究用了。要不是年底的时候,在华佗那喝到了虎骨酒,董明还真就相信华佗能研究出什么了。
那是后话,且说现在。
黄叙入了学院之后,直接进了丙一班。与此同时,李通却觉得不公平,找到了董明。董明想了想也觉得挺不公平的,就把黄叙也改成了旁听生。
当然了,他不用去武敬那里帮忙,董明给他安排的工作是去给华佗帮忙。名为帮忙,实为让华佗帮着调养身体。
倒不是董明偏心,实在是黄叙身子骨太弱了,而李通则不然,壮的跟个小牛犊子似的。
解决了黄叙的事情之后,董明一时间又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了,剩下的就只是上课而已。
但,其他地方却不然。
合该是马维倒霉
刚刚在零陵站稳脚跟,马维就遇到了麻烦。准确的说是,是要死人的麻烦。零陵出了一个叫观鹄的家伙,zaofan了。
马维刚刚入主零陵,正是大展拳脚的时候碰上这种事儿,那跟吞了一颗苍蝇一样恶心。可是他也没办法,手里只有马令麾下可堪大用,只有紧守城池的。其他的地方,只能任由观鹄撒野。
无奈之下,他只好向周边求援,毕竟都是兄弟单位,派人支援一下也是应该的。再者说了,若是观鹄做大了,对周边郡县来说也不是个事儿。
董明听说这个事情的时候,已经是九月中旬了。同时传来的消息还有一个,那就是洛阳那边又开始新一轮的入缣赎。听到这个消息,董明第一反应就是,刘宏的内帑又没钱了。
不过,入缣赎带来的影响要更恶劣一些。新野的打牢里关了不少人都被放了出来,搞的新野这段时间都乱上了不少。
秦牧也是忙得脚不沾地,主要是新野县发生了命案。一个良家妇女,大半夜的被人砍了头,凶手一直都找不到。
搞的新野县最近流传起了鬼怪杀人的谣言,一时之间人心惶惶。秦牧急于破案,又实在是毫无头绪,就求到了董明这里。
这事儿,本就是官府的事情,董明属实不想插手。最关键的是,他也没那个信心能够破案啊。可是架不住秦牧三请五请,最后干脆每天都来一趟。
实在没办了,董明只好答应帮他调查一下。
不过这查案的事情,他董伯照也不会啊。仔细想了一下之后,决定带上郭嘉、诸葛亮和周瑜三个机智少年,美其名曰带让他们跟着学习一二。
收拾妥当之后,董明便带着三人,跟秦牧去了新野县。到了新野,先去了衙门。花厅中,董明翻看了一下卷宗。
卷宗上写的倒也清楚,九月初三三更天的时候,被自家丈夫发现死在了家中,好大的头颅不见了。可是因为是三更天的时候,啥线索也没有。唯一有的线索就是死者的丈夫,一个叫安达的人。
但是安达当时并不在家,而是在朋友家吃酒,这一点有朋友作证。董明看完了之后,觉得这个案子很简单,简单到他啥都能看懂,就是不知道该怎么破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