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好老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野怪逆袭
何进话音刚落,董明就知道今天肯定得出大事儿。
“你们呢也觉得应该让辩儿当这个皇帝吗”刘宏眯着眼睛问道。
所有人都感受的到刘宏内心深处汹涌的怒火,但这个时候了,不管是认同还是不认同,都得开口说话。不然一个不敢言,不能扛事儿的帽子就得被扣在头上。
这个时候压力最大的是蔡邕,他必须第一个开口说话才行。
“臣”蔡邕是个典型的保皇派,忠于汉家天子,受刘宏大恩,对何进逼迫刘宏立太子这件事,他其实很是反感:“臣以为,立太子之事,不用急于一时。如今陛下春秋鼎盛,朝中众正盈盈,正是大汉再兴的时候。臣以为陛下还是再多辛苦几年再说立太子的事情吧。而且两位皇子年龄尚幼,也看不出来什么。”
蔡邕话音刚落,就有人站出来反对。
“太尉此言差矣!”
董明抬头看了一眼,说话的人是司空刘弘。这位跟上面那位同音不同字,更巧的是跟刘备老爹同名。
别的不说,刘弘这名字起的还是不错的。
同时,这位也算是董明的,董明得听他的。
“如今天下动荡,正需要立太子,正国本!且皇子辩从小仁厚宽和,又跟随大儒学习多年。正适合立为太子。”
刘弘说完,退后一步,不再说话。他开口只是为了向刘宏表明态度,并不是真的要辩驳蔡邕。这种情况下,只要表明态度就行了。刘宏也不需要知道谁是对的,谁是错的,只需要知道哪一位皇子的支持者更多,官更大,权力更大就行了。
口才再好,在这种时候也是一点儿用都没有。
“你们觉得呢”刘宏看向了一直没开口的丁宫和董明。至于刘焉,他的心思压根就在这件事上,对他来说,立不立太子,立谁为太子都无所谓。
丁宫吸了一口气,上前一步道:“臣以为天祸汉室,丧乱弘多。今大臣量宜为社稷计,诚合天心,请立太子。”
三公有两个要立太子,再加上大将军何进。这几乎已经成了定局。刘宏只好看向董明。
董明心里哀叹一声,这个时候他很清楚,一旦他选择站在刘宏这边,反对立太子的话,那么立刻就会得罪何进三人。
而且,反对立国本,还会让朝中大臣们不齿。
他深吸一口气,走到中间,躬身行了一礼,然后道:“立太子,正国本乃是国朝应有之事。只是兹事体大,关乎我大汉此后数十年兴衰,不可不察也。”
顿了顿,他又道:“臣以为,将国比之于人,陛下乃国之首脑也,生杀予夺乾纲独断,太子国之心脏也。心弱,则体弱,体弱,则志不能达。因而,若立国本,应择二位皇子中优者为佳。”
董明的意思很明白,立太子我同意了,但是立谁,得看谁更优秀才行。
“不若让皇子辩与皇子协观政,以年为限,陛下出题考之,出了自己的办法来。
怎么说呢,董明这番话,算是两边都不得罪。既没有全盘否定何进等人立太子的想法,也没有让自己的政治盟友蔡邕无法接受。
再一个就是,也能让刘宏就驴下坡,多一些缓冲的时间。
“皇子辩年长,皇子协年幼,这是否不公呢”丁宫忽然开口说了一句。
董明闻言有些不明白丁宫到底是站在刘辩这一边,还是刘协这一边了。刘辩占据优势,不应该正是你们想要的结果吗
当然,这也是董明想要的结果。刘辩当皇帝对他来说是最为有利的,但是眼下这段时间他还要搞事情,需要得到刘宏的支持。因此不得不打马虎眼和稀泥。
“公平”董明笑了:“有人锦衣玉食,有人饿死街头;有人地广千里,有人无立锥之地。这个世道,哪来绝对公平”
丁宫不再说话,他刚才只是下意识的想要挑董明的毛病,说完就后悔了。
上首的刘宏这个时候开口道:“就以太常所言,都回去吧。”
何进还想要说些什么,却被刘弘拉了一下袖子,递了一个眼色。然后何进有些气闷的闭嘴,弯腰告退。
董明也跟着退出来。出了宫门,转弯要去坐班的时候,一个小黄门找到了董明。
“太常大人,陛下有请。”
董明闻言一愣,然后点点头,跟着小黄门又回到了刚才的地方。
刚进门就看到地上一片狼藉,张让的额头不知道被什么东西砸出血了。可想而知,此时刘宏内心深处到底是有多么的愤怒。
“朕即国家!何时轮到一群臣子对朕指手画脚了!”刘宏有些癫狂的冲着张让大喊。
董明站在门口有些尴尬,不知道该进去还是不进去。
“进来说话!”
刘宏看到了董明,然后强行将怒气压下去,招呼董明进去。
189章 董明刘宏,各得其利
董明坐在刘宏下首。
两个人都沉默的没有说话,看着张让指挥着宫女太监们将房间内打扫干净。
打扫完之后,刘宏看了一眼张让然后道:“去包扎一下吧。”
张让闻言点点头,知道刘宏是故意想要支开自己,虽然心中不愿意,但是仍然躬身离开。大门关闭,屋内还是沉默着。
董明心里不停的揣摩着刘宏眼下的心思如何,想着待会儿要如何应对看起来有些精神有些不太稳定的刘宏。
“伯照”刘宏开口就吓了董明一跳。
直接喊表字,刘宏这算是什么意思呢
“某家是不是一个很失败的皇帝”刘宏又说一句,没有自称朕,就像个普通人一样。董明抬起头惊讶的看着刘宏。
后者瘫坐在榻上,双眼无神的看着前方。
这一刻,董明忽然意识到,刘宏的时间不多了。
“可某家从未想过要当皇帝,就做一个闲散侯爷挺好的。”刘宏继续道:“以前的日子,可真是快乐啊。”
董明没有接话,甚至还有点想跑路。
“知道为什么让你回来吗”刘宏忽然对董明说道。
董明闻言低着头道:“陛下天心难测,微臣不知。”
“因为你跟他们不一样。”刘宏一脸平静的说道:“朕的大将军、三公要么是能力不够,要么是一心为己,你不同。”
“陛下谬赞了,大将军他们也是为江山社稷着想。”董明回了一句。同时心里开始吐槽,为什么这些人能上来,你自己不清楚吗
“朕荒唐了一辈子,今儿算是醒悟了。”刘宏没有管董明说什么,自顾自的说着:“大汉朝在朕手里,也就是勉强维持罢了。朕有自知之明,不是光武这种能够力挽狂澜的圣明君主。甚至于,等朕死了之后,你们写大臣们还会给朕一个难听的谥号。是什么幽、还是灵”
董明不敢接话,他不知道刘宏发什么疯,要说这些东西。漫无边际,一点儿重点都没有。还不如继续聊刚才立太子的事情呢,不管怎么说,他也能回旋一二,劝劝刘宏。
可是眼下,他总觉得刘宏是打算敞开心胸之后,杀人泄愤。
“如今,朕的时间不多了。”刘宏忽然低沉下去:“朕要死了。”
董明连忙劝了一句:“陛下如今春秋鼎盛,万不要说这些。”
刘宏闻言看着董明,然后道:“伯照,某家!能相信你吗!就像是朋友一样,某家能相信你吗”
董明不明白,不明白刘宏为何会如此。他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在刘宏心里的位置竟然这么高。
“陛下自然可以相信微臣。”董明也来不及研究是什么,先回答了再说。
刘宏点点头,然后将衣服解开,露出了上半身。
“嘶”
董明倒吸一口冷气。
只见刘宏的上身,几乎全都是腐烂的肉块,猩红的肌肉翻开,有些地方还在流血。
“陛下!”
董明没想到刘宏的身体竟然已经差到了这种地步!这时候,他对刘宏肃然起敬!拖着这种身体,还能面不改色的上朝,跟大臣们斗智斗勇。
“朕的时间,不多了。”刘宏面无表情的将衣服穿上,然后道:“立太子的事情,朕自有打算。只是希望朕归天之后,伯照先生能够辅佐新君,让大汉朝能够变得更好。”
“陛下”董明站起来,轻声道:“某家认识两位神医,说不定可以”
他话还没说完,刘宏就摆了摆手道:“没用的,董贤已经看过了,朕已经药石难救了。”
董明沉默了一下。
董贤的医术跟华佗和张仲景应该是一个水平的,只是在后世名声不显罢了。
“系统,刘宏能救吗”董明决定感情用事一次。
“天命难违,只能让他不用忍受痛苦。”系统回了一句。
“兑换吧。”
“两万声望值。”
“好”
董明觉得衣袖一沉,一个小瓷瓶顺着胳膊滚落到了手里面。他偷看了一眼,是续命丹。
“陛下,臣有办法可以让陛下不那么辛苦。”董明开口对刘宏说道。
刘宏闻言眉头皱了皱,然后道:“如何做”
“吃下这个就行。”董明将续命丸倒出来一颗,然后起身走到刘宏身边,将续命丸放在手心,递给刘宏。
刘宏满不在乎的将续命丸捏在手里,眼神下意识的瞟了一眼董明手里的小瓷瓶。
董明是个心细的,见到刘宏的眼神之后,将小瓷瓶放在了刘宏跟前的矮几上。然后弯着腰后退,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小瓷瓶则留在了矮几上。
刘宏捏着续命丸,看了看董明道:“这是什么”
“微臣自一位仙长那里得到的。”董明立刻解释道:“不过那位仙长给了微臣这一瓶续命丸之后,便了无音讯了。这么些年了,微臣再也没有见过这人。不过这续命丸却有聊些,曾经救过不少濒死之人。”
董明直接将话说死了。
东西,仙人给的。仙人,我也找不到。
刘宏闻言摇了摇头道:“朕早就看明白了,所谓的仙人不过是一些骗人把戏罢了。不过既然是爱卿你的一片心意,朕相信你。”
刘宏说完一仰头,将续命丸吞服下去。
董明见状,心里还是有些感动的,要知道平日里别说是一个大臣了,就是皇子送的食物,作为皇帝都要仔细查验一番才能入口。
眼下刘宏如此相信董明,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刘宏吃下续命丸之后,想要再说些什么,可是还没开口就感觉腹部升起一阵凉意。这阵凉意很快顺着四肢百骸流淌全身。原本身上的疼痛和燥热直接消散了一大半。
“这”刘宏猛地将矮几上的小瓷瓶抓在手里。
就这么一会儿,续命丸的强大作用开始显现,刘宏只觉得身上有些发痒,强忍着不去挠,将衣服拉开,就看到身上的疮口,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愈合着。
约莫盏茶的功夫,刘宏就这么一动不动的看着不断愈合的疮口,直到他身上再也看不见一丁点疮口为止。
“朕这是好了”
刘宏觉得自己的身体前所未有的舒服!甚至可以说是精力旺盛,让他找回了二十多时的感觉。
“真是仙丹!”
刘宏低呼一声,然后目光灼灼的看着董明,用狂喜的声音问道:“爱卿,你遇到的那位仙长是什么模样在哪里遇到的”
董明觉得自己给自己挖了一个坑,硬着头皮解释道:“就在彭城,那仙长鹤发童颜,看不来多大年龄,不过穿着一身月白色的道袍”
编了几句之后,董明实在是遍不下去,干脆瞎说:“仙长曾言他是用一种名叫‘科学’的仙术练出来的仙丹,还问微臣要不要学呢。”
“科学”刘洪闻言眉头一皱,他可是很清楚,董明在新野搞的书院,教的就是所谓科学。刘宏下意识的认为董明在借机给自己的新学打名声。
毕竟科学是新学的基础啊。
“科学还是新学”刘宏的帝王本性发作了。
董明见状知道刘宏有些生气了,不由得怪罪自己太过于着急了。但是眼下还是得把刘宏糊弄过去再说。
“自然是科学,微臣不过是学了一些科学的皮毛罢了。微臣虽然倡导新学,但是科学与新学并不是同一个东西。”董明觉得心好累,自己还要称呼自己的学术思想为新学。
不过其实还好,董明本身也就打算把流派的名字定名为新学。
苟日新,日日新嘛。
“那这科学”刘宏想了想道:“这科学你能做出来这种仙丹吗”
刘宏说着晃了晃手里的小瓷瓶,打开又看了看,里面还有四粒。
“微臣做不出来。”董明回道:“不过,若是给微臣不对,给大汉以科学发展的机会,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做出来的。”
“以后啊”刘宏没了兴趣。
董明没有接话。
沉默了一会儿之后,刘宏摆摆手道:“今日之事,你知我知,你可明白”
“微臣省的。”
“另外朕打算单独弄一个科学司,设司正一名,秩比千石,丞一名秩比六百石。也归到你太常下面。具体如何,你写个章程呈上来,朕用印即可。”
董明闻言眼睛一亮,没有想到还有这种好事儿,连忙答应下来:“微臣遵旨。”
“嗯一应开支”刘宏说到这里有些尴尬,朝廷没钱他很清楚,内帑他又不舍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