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好老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野怪逆袭

    黄巾之乱的时候,臧霸奉命募兵抵抗黄巾军,跟孙观、尹礼等人驻扎在开阳。按照原本的轨迹,他会自成一股势力,直到建安二年才会被吕布一顿毒打,然后成吕布的马仔。

    吕布兵败之后,他投降曹老板,最后升为执金吾,死后谥威侯。

    但是董明的出现,让他在黄巾之乱中没啥表现得空间,还被黄巾众裹挟了。莫名其妙的成为一名黄巾贼。

    这些年东躲西藏的,结果就遇上了诸葛瑾一行人,被诸葛瑾三言两语说动,才答应一路护卫,来求董明,给个出身。

    这实在是意外之喜了!

    董明看着臧霸,沉默了片刻之后,忽然开口说道“你拜某家为师吧!”

    臧霸直接就愣了,转念自己开始脑补起来“是了!某家若是成了先生的弟子,那不就是洗白了吗这可真是个好法子!”

    “好好好!”臧霸连忙答应下来,道“学生臧霸臧宣告,见过老师!”

    董明笑了,默默地将臧霸放进了亲传弟子的名单里。的效果,经过董明的验证,最后发现效果的强弱是随着跟董明时间长短来决定的。像是诸葛瑾等人,对董明那是犹如对待自己父亲一般。

    但是刘协,只是多了一些敬重罢了。眼下臧霸也顶多是对董明充满了好感,但是没关系,时间长了,都得叫爸爸。

    当然,董明没那么多的恶趣味。他只是觉得,需要一批人成为自己在大汉朝军队中的代言人罢了,臧霸是第一个,但绝对不是最后一个。

    对臧霸来,拜董明为师也没什么不能接受的。他小门小户的,一切富贵都是拿命搏出来的,能拜董明为师,算是讨了一个好出身了。

    皆大欢喜。




201章 科学司选址
    科考的所有准备事项已经完毕,在十二月中旬的一天的早朝上,蔡邕做了一个冗长的报告。早就已经知道了详细计划的刘宏,几乎可以说是听的昏昏欲睡。

    有时候董明觉得政治这玩意挺有意思的,所有的国家大政,基本就是皇帝和几个大臣通过气之后,才会在朝会上走个过场。很多朝官觉得自己参与了国家大政方针的讨论和制定,其实呢,顶多也就起个举手表决的作用。

    当然明白人也很多,只要皇帝和大佬达成一致了,他们鼓掌、歌颂功德就行了。就比如眼下,刘宏、蔡邕、董明、何进等人达成一致之后才拿出来的科考章程,没有任何人会反对。

    朝会在友好的氛围和蔡邕逐渐沙哑的是嗓音中结束。

    散了朝会,董明没有避嫌的跟蔡邕走到了一起。主要还是科考这件事一开始虽然交给了蔡邕,但是真正做事的时候,还得太常来,蔡邕只能说是从旁协助。

    “伯照,这样做,岂不是有违你的初衷”蔡邕见董明走了过去,皱着眉头问道。

    董明闻言笑了笑,反问道“那某家的初衷是什么呢伯喈先生”

    “伯照这话说得,整个洛阳城有点儿眼力的人都看得出来,你这是在给寒门士子开路。”蔡邕一本正经的说道“你每日里在洛阳所以你不知道,科考这件事如今在民间尤其是寒门士子中,有多大的影响力。某家有学生曾来信说过,他们那里的寒门士子早就迫不及待了。如今章程通过,朝廷肯定会通传天下,到时候寒门士子们,还不得弹冠相庆”

    董明笑了笑,蔡邕没有彻底理解他要弄科考的意思,他也不愿意解释,只是笑着说道“这哪里有违背某家的初衷了”

    “这一次科考取一百人,为了让世家和外戚答应,你分出去了四成的名额给世家,三成的名额给外戚,只剩三成由你自己安排。你不觉得气闷吗”蔡邕颇有些可惜的说道“倒不是世家和外戚不能参加,只是这样强行要去七成的名额,实在是让人太不爽利了。”

    董明拍了拍蔡邕的肩膀道“伯喈兄,你果然不适合做官。”

    “嗯某家说的难道有问题”蔡邕皱了皱眉头,仔细又想了一下,觉得没什么问题啊。

    这个时候,两人已经出了宫门,董明指了指站在不远处迎接他的武敬道“要不去某家那里”

    “也好。”蔡邕心里有疑惑,稍微想了一下,便答应下来。

    一路上,蔡邕几次想问,都被董明笑着搪塞过去。等到了董明家里的时候,蔡邕再也等不及了,直接说道“伯照还是直接告诉某家,某家哪里说错了吧!”

    董明带着蔡邕到了正厅,董琬从后面出来,上了茶水糕点,瓜果小食,然后对着蔡邕欠了欠身,转身离开。

    两人落座,相对不远。

    “伯喈先生,你说的问题,陛下会想不到吗”董明没有直接解释,而是引导蔡邕。他早就发现蔡邕的能力值长歪了,内政能力和谋略能力都只是针对实事的,手腕和斗争能力上却还差的要死。

    董明这么一问,蔡邕楞了一下,然后道“陛下自然也会想到,既然如此陛下怎么会答应呢!”

    “伯喈先生再好好想一想,如今朝中官员,世家出身的有多少,外戚出身的又有多少”董明点了他一句。

    蔡邕听到这里,终于反应过来,道“原来如此!”

    说完之后他又摇摇头“某家真是唉!”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如今大汉朝的官员,从中央到地方,世家子、外戚、宗亲加在一起绝对占了九成以上。其中世家出身的官员更可以说是占据一半以上。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以前的官员,基本上都是出身世家的。

    如今科考选才,世家只占四成,能够获得三成名额给董明自己安排已经算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了!

    再一个,如今大汉朝真正掌权之人,哪有一个出身低层的如今科考却给了这些人一个机会,一个站在大汉朝权力中心的机会。同时也给了刘宏一个机会,一个靠着科考出身的官员制衡外戚和世家的机会。

    而不是靠那些没卵子的太监。

    也正是因为这两点,刘宏才一点儿犹豫都没有才答应下来的。想靠着科考,直接把世家和外戚解决掉,那根本就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做到的事情。且不说如今世家和外戚才是大汉朝的中坚力量,光说他们掌握的教育资源,就足以让他们培养出的后辈们,直接占据不小于七成的科考名额。

    于是说是董明让出去的,倒不如说这是人家应得的。不过这已经是一个好的开始了,这天终归还是天下人的天下,只要给天下人一个机会,什么世家、外戚,甚至皇帝都不过是齑粉罢了。

    再者说,随着董明的改革,世家和外戚的力量会逐渐衰落,到时候这名额之事,最终还要交给成绩和董明自己来决定。

    “伯喈先生明白了”董明见蔡邕的表情,笑着问了一句。

    蔡邕点点头,有些颓然的道“某家果然不适合做官,小女之前也曾经说过。只是愧对皇恩啊。”

    “伯喈先生言重了!伯喈先生,谦谦君子,这朝堂上的龌龊之事,你只是不屑为之罢了。”董明说了一句漂亮话。

    他现在可不想蔡邕撂挑子,不管蔡邕再怎么懵圈,那也是三公之一,是他董明的政治盟友!不懂没关系,站在董明这一边就行了。戏志才、荀璦等人倒是个个聪明绝是忽略不计。

    无他,位卑官小,人微言轻尔。

    蔡邕又坐了一会儿,在董明这里吃了饭之后,才离开。

    冬天的白日总是短暂的,董明觉得还没干什么呢,天色就已经擦黑了。他点着灯又看了一会儿书,便准备休息。

    接下来一直到明年的元月初七,他都不打算出门了。太常衙门没什么事情做,再过些日子就是休沐期,算是一个小长假。很多朝官早在十一月份就请了假,回乡省亲了。他倒也想回乡,可是留县那里也没有亲人,至于董家

    那算是什么家乡。

    翌日,一大早董明就起来了,也是第一次比董琬起的还早。自己洗漱了一番,穿好衣服之后,来到了正厅。

    刚刚坐下,李植就匆匆赶来,身上还带着雪花。

    凌晨的时候又下雪了,一直下到现在。雪下的倒是不大,但是一直不停,恁的急人。

    “老师,学生来了。”李植过来之后,先给董明行了一礼。然后从怀里摸出来一个油纸包裹,递给董明。

    董明接过来,打开,是一块油饼,上面涂着黑色的大酱。

    这是李植给董明带的早饭。

    董明撕下来一块,泡在茶杯里,泡软了之后拿出来,吃了一口,然后道“科学司这边,已经选址了,就在南市旁边。”

    “不在城中”李植楞了一下。

    董明点点头道“在城外更方便一些。待会儿你我同去,先把地方看一下,然后为师会给你一张设计图纸,到时候你负责带人施工。”

    李植闻言笑了笑道“老师放心吧,这事儿学生最是在行。”

    董明道“确实如此!这是如今倒是屈才了,日后会让你负责大汉朝的重大工程的。”

    “真的”李植闻言眼睛一亮。

    董明笑着点点头“不过这事儿还要再等等,技术储备和国力积蓄都达到了才会启动大型的国家工程!全都是千古未有之大工程!”

    这是在画大饼,就好像刚毕业的大学生,刚一进公司,就被领导拉着看公司的未来蓝图,上市公司都只是起步,目标都是干翻同行业的领头羊。事实上呢不过是个草台班子先把人忽悠的愿意卖死力气再说。

    董明对自己的学生倒不至于如此,但是偶尔还是要画一些大饼,提振一下学生们的精气神的。

    眼下李植就热血沸腾,他相信董明所说的千古未有之大工程,一定是真的!

    “老师放心吧!就算是您让学生带人去修长城,学生也给您修成全新的!”李植拍着胸脯说道。

    董明闻言笑了,道“不至于,不至于。”

    “嘿嘿。”

    两人聊天的功夫,吃完了早饭。也不耽误时间,董明带着李植离开,直奔南市。出了南市,复行十几分钟来到了一处荒地。

    “就这里了。”董明停了下来,对李植说道。

    李植闻言四处观察了一下,旁边就是官道,再往南边是一条河。这块地方最大的优势就是交通了,水陆交通都很便利。

    “这里倒是个不错的地方,尤其是交通极为便利,正适合科学司。毕竟科学司需要往来运送各种实验材料。”李植道“而且还可以以科学司为中心,将周边发展起来,接连南市。这样更有助于科学司的科研成果变现。”

    董明听的频频点头人,然后用一种考校的口吻问道“再说说坏处。”

    李植指了指旁边的河道说道“一来,这里靠近河流,学生虽然没有探查过,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里肯定土质松软。建立房屋的时候,不能过高,不过会下沉。万一下面有暗河的话,会更麻烦。”

    “然后呢”董明等着李植的下文。

    “二来,这里其实没有城里安全。”李植道“如今不是太平年景,哪怕是洛阳城下,首善之地,也盗匪横生啊。”

    董明笑着道“这是好事儿。”

    “好事”李植不明白。

    “以后你会知道的,你今天先把周围摸清楚,明日来府里拿设计图纸。”董明笑着说道。

    “哎老师已经测量过了吗”李植好奇的问道。

    董明留给了他一个神秘的笑容。

    测量测量个锤锤,科学司这么重要的地方,他肯定找系统兑换一个最最最合适的设计图纸了!



202章 茶凉了,换杯热的便是
    董明带着李植亲自过来一趟,就是为了设计图纸的事情。刘宏将地方批给他的时候,他就已经通过系统的兑换页面,兑换设计图纸了。可是,系统却提示他,最好能来到现场,让系统扫描一下之后,才能给出最合理的设计图纸。

    毕竟设计图纸不像地图,山川河流城镇街道,只要标注出来,精确度高就完事了,几米十几米误差也是可以接受的。设计图纸,肯定要更加的精确才可以。

    等到系统测算完了之后,董明跟李植又交代了几句,便独自离开了。他今天还要其他的事情要做。

    经过南市的时候,董明买了一些熟食带着。先回了一趟家里,将熟食放下。毕竟家里还有一群猴孩子要吃饭呢。

    换了一身衣服,他又出门,直奔蔡邕府上。

    动了地方,入了门,转过花厅,来到正厅。蔡邕已经安安稳稳的跪坐在矮几前等他。他走进去,来到蔡邕对面,坐了下来。

    因为是谈正事,矮几上只有茶水,没有吃食。

    “科考一应准备已经做好了,诏书明天就会通传天下。可是某家这心里,总是觉得有些许的不安。”蔡邕等董明坐下来之后,一脸愁容的说道。

    董明闻言点点头,道“可以理解。不过倒也没什么好担心的。如今皇上、世家、外戚、百姓都支持科考。这就是大势所趋,大势所趋之下,不会出身大乱子。只要咱们自己不乱就行了。”

    蔡邕听了之后道“某家就是担心,这世家外戚之流会不会只是假意答应我等,事到临头之后,忽然使个绊子,让咱们栽一个大跟头”

    董明闻言眉头一挑,盯着蔡邕认真的看了好一会儿,直到后者有些尴尬的对他笑了笑,才将目光错开。

    “伯喈兄啊虽然说是防人之心不可无,但是眼下我们跟世家和外戚达成的可不是什么君子协议,而是利益交换。利益这玩意比人品和德行可靠多了。”

    “伯照这话太过”蔡邕一个谦谦君子,对董明满嘴的利益交换之类的话,听的是有些不舒坦的。

    董明笑了笑,岔开话题道“放心吧,不会有事的。但是伯喈先生的担心也是有些道理的,咱们到时候仔细一些便是。有所防备也是好的。”

    “先不说这个了。”蔡邕摆摆手,道“伯照说一下你接下来的打算吧。”

    这才是今天这一次会面的重点。虽然蔡邕已经跟董明站在了一条战线上,但是到目前为止,他都有些懵,不知道董明到底想要做什么。

    首先来说,董明想要让大汉朝越来越好这一点,蔡邕是肯定的。这也是两人合作的基础,从这个目标上来说,蔡邕愿意在三公的位置上为董明遮风挡雨。

    但是,董明到现在为止没有给蔡邕交底,所以才会有这么一次会面。

    “接下来的打算”董明闻言喝了一口茶,然后将茶杯轻轻放下,复又端起来道“将各州部书院建起来,与此同时将科学司弄出来。”

    蔡邕摇摇头,一脸郑重的说道“某家想知道的是,伯照你真正要做的事情,而不是这些摆在明面上的东西。”
1...979899100101...132
猜你喜欢